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两汉之间最懂得“炒作”的假皇帝

揭秘:两汉之间最懂得“炒作”的假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357 更新时间:2023/12/7 2:15:49

公元5年,年仅14岁的汉平帝去世。没多久,长安附近一个井里就发现一块白石,上面刻有红色文字:“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当时的太后王政君即刻下诏让王莽摄政,王莽为了摘掉头上这顶“假皇帝”的帽子,随即开始了他娴熟的作秀之旅。

王莽出身名门,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虽有万贯家产,却是操守可嘉。他的诸兄弟都乘时侈靡,唯独王莽不贪财货,生活清贫,恭俭勤学,事诸父母有礼义,完全不像一个纨绔子弟

世父大将军王凤害病,王莽日夜侍候,亲自尝药,整月不解衣带,这又为他赢得了一个好名声。王凤弥留之际,不是交代家人如何为他操办后事,而是向太后、皇帝推荐王莽,并希望让王莽做个黄门郎。汉成帝显然对这个拥有好名声的王莽很满意,最后封他做了新都侯。

网络配图

从这些举动中可以看出,王莽作秀的功底十分扎实,他也确实看到了这种“炒作”的功效,以至于后来越发地依赖这种手段。具体表现为,王莽当了大官后,更注重操守,拿出一部分家产赈施,收养名士。

为了使自己的名誉过人,他把皇帝赏赐的钱财分给大家享用,自己则省吃俭用。史书上也说,王莽这是在“欺骗”和“伪装”。

然而,不管他的贤名和廉名是如何“欺骗”和“伪装”出来的,能“欺骗”和“伪装”几十年如一日,做到这个分上,确也算是难得,且效果绝佳。

又过了七八年,王莽的另一个叔父大司马王根老了,就推荐王莽接手自己大司马的位置。可是,仅过了一年大司马的瘾,因为朝廷中的权力斗争,王莽就被罢免了官职,只得回到自己的封地。

王莽人走了,但他一样可以秀得让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在老家时,王莽的儿子王获杀死了一个奴隶,于是,他紧紧抓住了这个机会大秀了一把——逼着王获自杀了。

虽然这次作秀代价有些大,但王莽的人气却如井喷般暴涨。老天爷似乎也挺厚待王莽,这时发生了日食,按照福瑞灾异之说,这是皇帝办错了事情的征兆,因此,王莽被召回京城。王莽回京的时候,京城出了一件大事——汉哀帝驾崩。

网络配图

很快,太皇太后王政君便召王莽入朝,让他帮助董贤料理哀帝的丧事。董贤是当朝的大司马,又是汉哀帝生前的男宠。他虽对哀帝忠心耿耿,但工作能力极差,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没本事的“菊花男”,朝野上下对他早有不满。

王莽了解这一点,于是,他入朝后就把丧事放在一边,先开始作秀,罢黜了董贤,逼他自杀,并将其家产充公,然后转手回来体体面面地葬了哀帝。

国不可一日无君,死者已矣,生者还要继续。这时,九岁的娃娃继位,即为汉平帝,太皇太后王政君便名正言顺地开始临朝听政。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封王莽为大司马,将朝中大小事都委托于他处置。

自此,王莽手中有了实实在在的权力,他不必再动不动就以作秀来达到目的。王莽聪明的脑瓜一转就知道,当务之急就是要极力讨好太皇太后。于是,他把平时得罪过太皇太后的傅太后、赵皇后一概贬降,致使许多人自杀。

太皇太后王政君满心欢喜,以为王莽替她出了口恶气,其实这是王莽在为自己日后进一步夺权扫清道路。

妇人之见就是浅显。此后王莽的政治野心逐渐暴露。他开始排斥异己,先是逼迫王政君赶走自己的叔父王立,之后拔擢依附顺从他的人,诛灭触犯怨恨他的人。当然,王莽最大的障碍就是幼主平帝,让他凭空消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网络配图

为此,王莽兜了好大一圈子。在公元5年,汉平帝终于“死了”。王莽为了避免年长的新皇帝登基,使自己不能任意操纵政局,于是拥立年仅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太后王政君命王莽暂代天子朝政,称“假皇帝”或“摄皇帝”。

为了摘掉头上这顶“假皇帝”的帽子,王莽不惜让地方官员大造声势,说发现了许多符瑞,预示着上天希望王莽做皇帝。

王莽推辞了一番之后,便假惺惺地说:“上天有命,自己不敢不执行。”于是,他改国号为“新”,改十二月朔日为始建国元年正月朔日。

就这样,一个天生的作秀大师,窃走了汉家天下。只可惜,王莽有能力“窃汉”,却没能力守成,当上真皇帝没多久,就搞得内政外交一团糟,天怒人怨,被赤眉、绿林等农民起义推翻。

王莽本人成了义军的刀下鬼,而他制造的无数场秀又成了后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谁是汉族避免灭绝的救星 除了冉闵还有孟珙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族差一点灭绝的原因,冉闵灭胡令,冉闵汉族英雄

    在忽必烈以前的蒙古窝阔台蒙哥时代,基本执行一条战略性屠杀战略,即每占一地,就实行彻底的屠城。网络配图西夏和金、党项和中原女真基本遭遇了灭绝的命运。如果照这趋势下去,南宋就是另一个花剌子模了。幸好,这个时候,孟珙横空出世了。孟拱是少有的善打进攻战的将领,在蒙古联宋灭金的过程里,正是他率兵北上,与蒙古军

  • 武则天的男宠:揭秘武则天选男宠有何讲究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男主是男宠,武则天挑选男宠的三大必要条件,武则天的男宠

    男宠,又叫面首,面,貌之美;首,发之美。面首,也就是供贵妇人玩弄的美男子。那么,武则天选男宠有什么特殊讲究呢?武则天的男宠又要具备什么条件呢?从现存的文献史料中,小编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武则天的男宠都是美男薛怀义“伟形神,有膂力”(《旧唐书》),“伟岸”(《新唐书》),是一个相

  • 孝武帝司马曜历史上死的最窝囊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杀死司马曜妃子结局,孝昭皇帝武帝少子也,孝武帝是哪个朝代

    皇帝在我国历史上有载的就有300多位,这三百多位中非正常死亡的就有很多。诸如明崇祯帝自缢身亡,以身殉国,赢得后世的赞誉。但若谈中国历史上死得最窝囊的皇帝,非东晋孝武帝司马曜(yào)莫属,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为何说他死的最窝囊呢?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孝武帝司马曜是东晋第九位皇帝,是简文帝司

  • 后赵太子石宣历史上死相最惨的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做得最久的太子,历史上当太子比较长,史上最老的太子

    自古皇权争斗之残酷是今人无法想象的,父屠子、子弑父、兄弟阋墙自相残杀,这样的场面比比皆事。之前我们有介绍过汉武帝的废太子刘据,这位被自己多疑老爹活活逼死,使得母亲卫子夫卫皇后生无可恋三尺白绫吊死的悲惨史。今天我们要介绍另一位被自己皇父用极其残忍的手段屠杀的太子。下面,各位看官就随着小编一起去比对一下

  • 李世民雄霸一世为何逃不脱弑兄杀弟的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弑兄夺位,历史李世民杀兄弟的真正原因,李世民李建成

    李世民把他亲手杀害的两兄弟重新封王以礼下葬之时,相信他再一次的恸哭失声也是他心底最真实的情感流露。只是在他儿子问将来谁继承皇位的这个心结,即便如他这样的聪明才智也会与许多皇权继承所遇到的问题一样:无解。网络配图太子李承乾身上的种种不是,这样的人是全无资格继承他所创造发展的事业的。声色犬马,奢靡无度,

  • 明太祖朱元璋嗜杀成性是因为他身患精神病?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晚年为什么嗜杀,朱元璋是不是心理变态,精神病是怎样造成的

    有的人认为,明太祖马上得天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南征北战,都是能撑得起一方天地的角色。但他的太子皇孙都温顺柔弱,他担心一旦他百年归山,他的子孙无法控制局面。据史载;太子朱标对朱元璋的滥杀无辜不以为然,曾多次劝谏。有一天,朱元璋把一根长满尖刺的荆棘条扔在地上,叫朱标捡起来,朱标左观右看,无处下手。朱

  • 臣子斗法皇帝得利:乾隆帝使阴招除灭老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的帝王之术,皇太极施反间计,乾隆权术

    公元1735年,雍正逝世,乾隆即位,这年他24岁,正年富力强。不过,雍正临终嘱托里,特别交代:“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将来二臣着配享太庙,以昭恩礼。”这让刚坐上龙椅的弘历,心里很不是滋味。网络配图一朝天子一朝臣,任何一位新皇帝,对前朝老

  • 西汉秘史:谁最终平定了吕氏的叛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吴王刘濞叛乱,诸吕之乱历史真相,宁王叛乱是谁平定的

    周勃除掉吕氏家族也是不得已的,在他的眼里不负刘邦的嘱托就是他最大的使命。临终前汉高祖刘邦还将大汉的江山托付他照看,并说:“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既然刘邦去世后,吕氏家族势力压倒了刘氏,在周勃眼里,也就不得不除掉诸吕了。网络配图周勃,西汉开国将领、宰相。公元前209年,随刘邦起兵反秦,

  • 唐高祖李渊戎马一生为何饱受史官贬低?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渊为何愿意退位,李渊受禅代隋,唐王李渊

    史书中最受贬低的皇帝竟是他?此人就是大唐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为何贬低这位戎马一生的开国皇帝呢?原因是李渊目睹手足相残,最后黯然退位。堂堂一位开国皇帝,却落得一个中国史书中最受贬低的君主的地位。其实,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大大小小的皇帝多达三百多位,其中不乏昏君、明君、庸君、暴君。但还有一些君主

  • 隋唐英雄尉迟恭 他因何得到了李世民的垂青?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尉迟恭打李世民是哪一集,尉迟恭玄武门之变,尉迟恭投靠李世民

    626年6月4日,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唐高祖李渊被迫晋封李世民为太子。8月李渊禅位,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643年2月李世民命阎立本画下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图像,供奉于临烟阁之中,以示尊崇。按功劳大小,二十四人的排序为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