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高祖李渊戎马一生为何饱受史官贬低?

唐高祖李渊戎马一生为何饱受史官贬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025 更新时间:2024/1/15 11:41:11

史书中最受贬低的皇帝竟是他?此人就是大唐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为何贬低这位戎马一生的开国皇帝呢?原因是李渊目睹手足相残,最后黯然退位。堂堂一位开国皇帝,却落得一个中国史书中最受贬低的君主的地位。

其实,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大大小小的皇帝多达三百多位,其中不乏昏君、明君、庸君、暴君。但还有一些君主,他们一直被后世所所忽略,一被受到贬低,如唐高祖李渊。

一般而言,开国君主都是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如一提到宋朝,人们就会想到赵匡胤,提到明朝就会想起朱元璋,但是提到唐朝,人们恐怕 很难联想到李渊也是雄才大略之辈。

网络配图

无论你是看过小说演义,还是读过新旧唐书,印象中好像唐朝的建立,跟李渊关系不大。从太原起兵,到进军长安,从平定天下,到最后一统全国,李渊似乎更像是 一个配角,他碌碌无能之辈,而且暮气沉沉,胸无大志,连起兵都是被“美人计”陷害的。

相反李渊17岁的次子李世民则是天资聪颖,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

历史事实真是如此么?中国史书中最受贬低的君主真的是李渊吗?

恐怕未必如此,别忘了那句话,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关于李渊建国事迹的记载,都是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授意史官撰写的。而根据唐 初大臣温大雅的记载,正是李渊本人一手策划了太原起兵,而且是谋划已久,另外李世民在进军长安中的功劳甚至不如李建成,其实李渊才是一位勇敢、刚烈、足智 多谋的战略家。

太原起兵那年李渊51岁,仅仅6个月后,他就建立了唐朝,登上了皇位。起兵造反容易,登基称帝也不困难,但要建立的王朝延续下去,这不是一件简单事儿。李 渊称帝后,在史官的笔下又成为一个整日里喜欢畋猎游乐,追逐声色犬马的“昏君”,而李世民率军整日里东征西讨,为唐朝统一天下。

不可 否认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唐朝统一上的功劳,但李渊即位后也并非无所事事事。实际上李渊即位后,积极调整政策,改革府兵制,为朝廷提供可靠的兵源;恢复均田制,增加政 府财政收入;废除隋朝的严刑峻法,制定武德律,缓解国内矛盾;改革科举制度,为国家选贤用才。

网络配图

李渊将大部分时间都专注于国内事务和新王朝制度的建立工作, 为李世民接二连三军事上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支持。由此可见,李渊并非是那么昏庸无能,而是一位老成持重,且不失雄才大略的统治者。

那么究竟是谁在贬低李渊的历史形象呢?是谁冠于李渊中国史书中最受贬低的君主地位呢?

这里不用再说,大家也已经明白了,就是李世民! 当然这个“祸根”也是李渊自己种下的,没能妥善处理好太子建成与秦王世民的矛盾,应该说是唐高祖李渊政治生涯的唯一一大败笔。关于李渊被贬低的问题,连国 外史学家都看不去了,《剑桥中国隋唐史》上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唐高祖是中国一切史书中最受贬低的一位君主”。

书中还解释了他被贬低的原因,“第一是因 为事实上他的统治时期很短,而且是夹在中国历史上两个最突出的人物(指隋炀帝与唐太宗)的统治期的中间。”“第二,因为他建立唐王朝的功绩被他的接班人 (指李世民)精心地掩盖了。”

唐武德九年(626年),目睹着自己两个儿子、十几个孙子被另一个儿子杀死的李渊黯然退位。年老的太上皇此后一直居住在狭窄的大安宫内,李世民似乎已经忘记了父亲的存在,很长时间不去探望。当李世民准备去郊区避暑时,高祖却被留在长安忍受酷热的煎熬。

网络配图

在大臣的建议下,李世民也曾邀请父亲和他一同前往,但李渊谢绝了。

也许李渊并不在乎皇位的得失,但玄武门已成为他内心永远挥之不去的创伤。唐贞观九年,李渊病死,时年70岁。

不管结局如何,19岁的李世民真的就可以盖过正值壮年的李渊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可惜的是这段史实已经被严重篡改了,中国史书上的这种为“圣者隐”的思维,实在有失偏颇。所以说,中国史书中最受贬低的君主也是由各位读者个人看待而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隋唐英雄尉迟恭 他因何得到了李世民的垂青?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尉迟恭打李世民是哪一集,尉迟恭玄武门之变,尉迟恭投靠李世民

    626年6月4日,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唐高祖李渊被迫晋封李世民为太子。8月李渊禅位,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643年2月李世民命阎立本画下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图像,供奉于临烟阁之中,以示尊崇。按功劳大小,二十四人的排序为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

  • 李世民大战虎牢关:一役擒两王威震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604年,太子杨广杀死自己的父亲隋文帝杨坚,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改元大业。杨广是中国历史上最“能干”的亡国之君。他老爹杨坚是历史上少有的明君,其文才武略,恐怕只有后世的唐太宗李世民与清圣祖康熙能与之相比。行均田令,颁《开皇律》,精简机构,发展商业,兴科举,设三省,天下大治。其时经过西晋末年

  • 大唐定鼎一战李世民消灭窦建德三十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武德三年七月,唐军在李世民的率领下,出关进攻王世充。才三个月的时间,洛阳周围郡县全部落入李世民手中,洛阳成了一座孤城。在隋末各家反王里,手下将领最热衷于投降的就是王世充了,其实,在唐大举进攻之前,王的部下就已经有不少降了唐。七月,张公瑾降;八月,邓州降;九月,田瓒以所部25州降(25州啊!),时德睿

  • 中国历史上的最强谋士 神机妙算定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足智多谋之人颇多,但能辅佐君主建功立业的人却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有不少传奇谋士,他们神机妙算,未卜先知,堪称神人,令人敬畏。那么谁才是您心目中的最强谋士呢?(以下排名是秦代以后以及清朝1840年之前的谋士,秦朝之前的如姜尚、管仲、韩非、李斯等人不包括在范围

  • 揭秘为何武媚娘如此仇恨她的哥哥们?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武媚娘的帝王之路,伴随着的是一路杀戮,一路血腥。最早的皇后王氏是被斫去手足,浸泡于酒缸之中。朝臣们的酷毒死法就不要说了,她在杀自己的亲生儿子,杀自己的孙子孙女时,冷静而残酷,完全颠覆了女人天性中的温柔与善良。而所有的这一切,正是她的五个帅哥哥教给她的——他们以对待她的方式,帮助她建立起了一种冷厉酷毒

  • 岳飞率领宋朝步兵部队,如何击败强大的金国骑兵?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南宋与金国的反复厮杀中,岳飞的岳家军也组织了一支骑兵部队,那就是著名的背嵬军。但是这支部队的人数不多,最多用于战场突击。所以岳飞在指挥军队作战时,还是需要大量的步兵。依靠步兵对付强大的金国骑兵,岳飞的军队却屡屡基本金军。那么在复杂的情况下,岳飞如何利用步兵击败金国军队的呢?网络配图一、金国拥有两支

  • 历史的真相:他从未改过史书,他无愧乎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大概是当下最被低估的古代君王了,许多人总是盯着他个人私德不放,开口就是杀兄逼父娶嫂子,更有人以讹传讹说他修改史书,抹杀隐太子李建成的功劳,似乎只要没有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就一定比他成功一样?网络配图李世民为帝,文治武功史上罕有,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休养生息,国泰民安,贞观

  • 历史上皇帝为什么必须杀开国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飞鸟尽,良弓藏”,在中华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周而复始地上演着这出闹剧。 整个历史陷入一个怪圈,无论你如何挣扎,终究不能走出循环,就如齐天大圣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般。由于每朝每代都发生了此类事情,因此从逻辑上、直觉上来说这都不应该是某个皇帝个人素质问题,而是一个结构性问题。我们可将皇帝与功臣间的关

  • 揭秘:尉迟恭为何在晚年闭门谢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唐太宗李世民麾下大将尉迟恭,相信每个人都不会陌生,他不但戎马一生,征战南北,是李世民麾下屡建奇功的大将,还是玄武门之变的亲历者,是李世民亲自挑选的带进玄武门的九个人之一,是帮李世民登上帝位的重要人物。尉迟恭除了建功立业,辅佐李世民开创大唐江山外,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头,他和秦琼是千年来中国公认的“门

  • 揭秘长平大战老廉颇为何始终不敢出战?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春秋战国时代,廉颇那是四大名将之一,一生几乎百战百胜,也是几无败绩,气势何等辉宏。但是,长平之战赵军在有利的情况下,为什么廉颇不主动出击,不敢出战,而一味的龟缩坚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当时有利于赵国”网络配图长平之战开打之前,赵国是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韩国的上党地区已经归于赵国手中,而上党居高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