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皇后是什么出身?依靠平定“叛乱”走上历史舞台

曹皇后是什么出身?依靠平定“叛乱”走上历史舞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215 更新时间:2024/2/5 10:16:18

你真的了解曹皇后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1048年正月十八,宋仁宗正在皇后寝宫里休息,一声凄厉的惨叫撕碎了夜空。侍卫叛乱、闯进后宫杀人了,这让习惯了文治的宋仁宗皇帝多少有些紧张,倒是曹皇后先镇定下来,吩咐严守宫门,保护宋仁宗,又派心腹去调救兵、预备救火——这一点非常聪明,正是她的做法,让叛贼们纵火烧宫的计划流产了。

这是个不寻常的夜晚,这一夜之后,曹皇后在史书上留下了生动的形象。

宋仁宗有三个皇后:第一个郭皇后是“包办婚姻”,垂帘听政的太后一死,他就找个理由把皇后废了,第三个是深受宠爱的张贵妃,不幸早亡,宋仁宗思念之下追封为后;而真正陪伴了宋仁宗大半个帝王生涯的,是第二任皇后曹氏。

北宋时期,许多皇后和妃子出生平民,曹皇后的出身,可以说是非常高贵了——她是北宋开国名将曹彬的孙女。大多数时候,她温柔简朴,最喜欢的活动是带着宫女妃嫔,在宫里种点庄稼,采桑养蚕。唯有“夜半平宫乱”,才显示出她将门之女的非凡胆识,令宋仁宗大为佩服。

有个显赫的娘家,对皇后来说,未必就是好事外戚干政,是所有帝王都小心提防的。曹皇后饱读史书,不愿重演历代皇后家族的悲剧。终其一生,不单独和娘家人见面,连对亲弟弟曹佾也不例外。册封皇后的当天,她的叔叔曹琮上奏,辞谢皇帝的封赏:我既然成了皇后的亲属,就不应该再受恩典了。另一个亲戚曹仪也自请辞去军职。

曹家没有一个高官,在后宫,曹皇后没有争过一次宠,张贵妃仗着得宠,越礼提出要借皇后的仪仗出游,而曹皇后并不介意,得意忘彤的张贵妃回宫后向宋仁宗炫耀,宋仁宗十分生气,狠狠地训斥她扰乱礼仪。

可一旦涉及国家都问题,曹皇后就十分主动。“夜半平宫乱”过后不久,闰正月十五,宋仁宗兴致勃勃,想在宫中再张一次灯,重温“灯火阑珊处”的元宵气氛,而曹皇后觉得这样做一来铺张浪费,二来百姓会有闲话,于是便据理力争,再三劝阻,让宋仁宗取消了计划。多年以后,她对孙子宋神宗回忆这段皇室夫妻的生活时,说道:“我以前听到了民间的疾苦,一定会告诉皇帝,仁宗皇帝听了我的话,也常常会颁发赦令。”

轰轰烈烈的范仲淹“庆历新政”,在宋仁宗的支持下开始了。此时,曹皇后提出过一些反对意见。但总体上,她保持了一个旁观者的清醒。大变法带来的人心动荡,新党和旧党的激烈论争,丈夫作为皇帝如何驾驭朝局,这一切她都看在眼里,成为日后她极力纠正宋神宗变法的经验之源。

皇权的保护者

1063年,宋仁宗去世,英宗继位。然而,这一次皇权交接,并不像表面看到的那么顺利。宋仁宗无子,继承人空悬多年,皇族和大臣暗潮涌动,各有人选。自幼被曹皇后领养在宫中的赵曙,一直徘徊在太子位置的边缘。即使仁宗晚年,决意立他为储,可其位子也并不稳固。英宗赵曙在惴惴不安中登基,随时可能动荡起来的政局,却因为两个人得以平稳过渡。

一个是宰相韩琦;另一个,就是刚刚升为太后的曹氏。

宋仁宗死时,曹皇后就在他身边,众人嚎啕大哭,她忍泪而起,下令封锁死讯,宫廷上下都装做宋仁宗在世的样子。这个秘密一直保守到第二天天亮,韩琦奉命进宫,两人安排好一切,才公布宋仁宗驾崩、宋英宗即位的消息,但事情还没完,宋英宗就病了。

这个在皇宫中战战兢兢十余年的新皇帝,终于不堪长期心理压力,精神失常了(估计是太高兴造成)。宋仁宗大殓当天,宋英宗神智不清地呼号奔走,不能成礼。韩琦没有办法,只得向曹后建议垂帘听政,主持大局。与很多垂帘听政的太后不同,曹后深受丈夫的影响,“天下计不从一人出”。大臣有疑而不决的事请她定夺,她会召集众人商议。垂帘,对曹后来说不是一 种权力,而是一种责任。垂帘一年 ,朝政井然 ,两朝交接平稳渡过。宋英宗康复后,她才得以还政,重新隐居深宫。

第二次变法的平衡者

纵观北宋历史,后宫女性真正发挥政治作用,都是在成为太后之时。身为母亲,曹后是悲伤的。宋英宗在位四年,就撒手人寰,短暂得让人觉得曹后所有的努力都像是徒劳。然而,宋英宗皇位的确立,为年轻锐进的宋神宗铺好了一条路。宋神宗是英宗的独子,没有竞争当继承人的压力,又得到了祖母的悉心栽培,他心中有万张蓝图,渴望创造一个盛世强国。

曹后目送心爱的孙子走上皇位,本来十分欣慰。但没过几天,她就蒙了——自己一手培养的孙子,竞和当年被宋仁宗冷落的王安石一拍即合,决意厉行变法。

此时,朝中还有不少“庆历新政”的老臣。但是这一批人 ,已亲身经历了那一轮激进改革的痛苦和后来宋仁宗长期温和路线的成效,所以,王安石更加激进的变法方案提出之后,反而得不到他们的支持。

宋神宗和王安石陷于空前的孤独。

他们不得不另选一批新人,但这些人,或为钻空子,捞油水,或为走捷径,爬仕途。宋神宗他们把改革变成了一个“怪胎”——群臣反对,百姓也反对。

王安石喊出了石破天惊的 “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掀开 了一场关于“国事”的争论。这场争论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朝廷成了 “一言堂”,容不得不同的声音。

深居后宫的曹后,最担心的就是“一言堂”。政令的改变 ,对国家的影响是一时的;政风的改变,却有无穷后患。她终于出面: “新法有其弊端,现在民间深怨青苗法和募役法,难道皇帝不该想想吗?”动情处,她声泪俱下。

政策上的劝说宣告无效,曹后转而致力于人事问题,以此维系朝政的平衡,不至于出现向改革派一边 倒的情形。

1079年,在欧阳修、韩琦、富弼等名臣相继因反对变法而被贬黜之后,轰动朝野的“乌台诗案”爆发 了,苏轼因诗中有不满改革的句子而获罪。

冬天,弥留之际的曹后,把宋神宗叫到病榻前: “当年宋仁宗在科举考试中得到苏轼、苏辙两兄弟,高兴地对我说:‘皇后,我替子孙觅得了两个宰相之才。’现在苏轼入狱,你怎知不是仇人中伤呢? 就算他的诗有所不妥,也只是过错,不可伤了朝廷的中正平和之本。”小苏轼由此得以保全。

与此同时,对已成众矢之的王安石,曹皇后也叮嘱神宗: “王安石的确有才学,可惜仇人太多,你若真爱惜人才,不如让他暂时离京外任。”言毕,曹后病逝于开封。

曹后都一生,经历了北宋两次变法。身为女子,她的角色的确受到了限制,但是,当一群士大夫为了确 立自己的主张而大闹朝廷时,深宫中的曹后却能致力于保全双方的精锐力量,为后世子孙留下一批声名卓著的人才。这样的远见,让后世无法忽视她对国家长远发展的贡献。

六年之后,宋神宗也抱憾而亡。宋哲宗即位,祖母高后垂帘听政,北宋没有第二个曹后,高后不是一个具有宽大胸襟和冷静头脑的人,她全面否定了王安石变法,变法大臣一律被贬。后来,宋哲宗亲政,叛逆的小皇帝又全盘反对祖母,要全面恢复王安石新政,但北宋也没有第二个王安石。一来二去,北宋朝廷上再也听不到不同的政见,只有不断加深的党争和一遍一遍被修正的“国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曾秉正明明是个清官,为什么朱元璋将他判处腐刑?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曾秉正,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曾秉正,南昌人。洪武初,荐授海州学正。九年,以天变诏群臣言事。秉正上疏数千言,大略曰:“古之圣君不以天无灾异为喜,惟以祗惧天谴为心。陛下圣文神武,统一天下,天之付与,可谓盛矣。兵动二十余年,始得休息。天之有心于太平亦已久

  • 临海公主恢复身份后,是如何对待曾经虐待自己的钱氏一族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临海公主,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临海公主司马氏,名无载,晋惠帝第四女,生母皇后羊献容。原封清河公主。西晋灭亡,洛阳大乱,皇族纷纷逃难,她途中与家人及姐妹失散。被人劫持,转卖给吴兴县的钱温作奴婢,受尽虐待,后恢复公主身份,下嫁曹统。《晋书·列传第一》:

  • 珍妃井井口那么小 慈禧是怎么把人丢进去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珍妃和慈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引言在满清历史中,珍妃相比于帝王们来说仅仅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是,珍妃却在今天非常有名,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美满,而是由于珍妃被慈禧恶毒残害之后,传闻有许多人在紫禁城当年珍妃被慈禧投井的位置看到了她的鬼魂,因而让人们重新拾起了那一段与

  • 同治皇帝死后 光绪是怎么坐上皇帝的位置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光绪继承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同治十三年(1874)十二月初五日,同治皇帝驾崩于紫禁城养心殿。同治帝一死,马上产生了皇位继承问题,在慈禧太后的操纵下,4岁的载湉继承大统,即为光绪皇帝。一般而论,皇帝死前会立遗诏,选定皇位继承人。关于同治帝的遗诏,《清穆宗实录

  • 汉和帝的皇后邓绥简介:她在古代后妃中为何实属罕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邓绥(81年-121年),南阳新野人,东汉王朝著名的女政治家,东汉王朝第四代皇帝汉和帝的皇后。邓绥系出名门,其祖父正是以向光武帝刘秀进献了“图天下策”的东汉开国重臣、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太傅高密侯邓禹。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执掌中宫的邓绥并没有被宫中的繁华奢丽所陶

  • 慈禧和光绪死亡时间相隔不到一天 慈禧为什么要弄死光绪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光绪和慈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突然驾崩,次日,慈禧太后去世,二人之间相隔时间不到1天;上百年来关于光绪帝的真实死因一直是个谜底?现在考证专家对光绪帝遗骨、头发和下葬穿的衣服进行检测,发现其中含有大量的砒霜,由此专家判定光绪帝真实死因是砒

  • 北齐开国皇帝高洋,他有多疯癫?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高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高洋:南北朝时期北齐开国皇帝,在位初期,励精图治,厉行改革,劝农兴学,编制齐律。随着四邻安定,大权统摄,高洋意志开始松弛,由勤勉走向荒淫暴虐,开始纵欲酗酒,残暴滥杀,大兴土木,赏费无度,最终饮酒过度而暴毙。高洋曾有一个非常

  • 孙权的皇后潘淑简介:潘淑为何在宫中突然离奇死亡?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潘淑是孙权唯一一位皇后,孙亮的母亲。潘淑最后在宫中突然死亡,据说是被人暗杀,其中真相一直是个谜。潘淑的父亲因触犯法律被处死,她和姐姐一起在织布房工作,后来孙权无意间看到潘淑,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便将她带入后宫。后来潘淑得到孙权宠信,并且立为皇后。至于说潘淑为什么会被害死,历史上并无记载,所以很多说法都

  • 赵云作为一个百战百胜的将军级人物 赵云为何得不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云不被重用,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国时期,到处战乱,都说“乱世出英雄”,而事实也果直如此,这个时候出现了许多史上有名的英雄人物,例如曹操、刘备、诸葛亮、赵云等等, 而今天我们所要讲的这一位就是赵云,赵云可以说是一位风云人物,因为只要他出征,在他的字典里,就没

  • 白起和吴起相比 两人谁更技高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白起和吴起,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春秋战国时期是相互征伐的时代,也是名家辈出的时代,也正是因为这个乱世才造就了思想繁荣、武将璀璨,奠定了文化、军事政治的基础。今天就白起、吴起两位军事能力来进行较量,你觉得谁技高一筹?白起拜将两人地位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人称“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