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探索诸葛亮为什么倾尽国力坚持北伐?

探索诸葛亮为什么倾尽国力坚持北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429 更新时间:2024/1/23 23:16:28

正面观点就是以《三国志》为代表的主流观点,《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于诸葛亮屡次北伐,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是这样说的:“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

这句话的意思是:诸葛亮的志向,往大了说他要统一中国,往小了说他要实施割据,震动全国。又因为他怕自己死后,没人有能力对抗北方,因此才在有生之年,屡次北伐。

网络配图

这个种观点一言以蔽之:诸葛亮之所以屡次北伐,是因为自己的志向和对后人的负责。

陈寿的观点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杜甫所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以“诸葛大名垂宇宙,千载谁堪伯仲间”,无疑就是这种思想。

反面观点则是认为诸葛亮北伐目的不纯,这一派是非主流,但却越来越有市场。

这种观点认为:诸葛亮之所以屡次北伐,宁愿累死也不停止,因为诸葛亮不想放权。

其实,这派观点绝非近代才有,与诸葛亮同时代的蜀汉官员李邈就曾说:“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

换言之,这种观点认为:诸葛亮之所以坚持北伐,并不是因为情操多么高尚,而是因为他想用战争保住自己的权力。

我们看这两种观点,似乎都有几分道理,诸葛亮的真实想法我们已经无从得知,那么这两派观点究竟谁是谁非呢?

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正确的成分更大,但也不全对。

网络配图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将自己北伐的目的表述的很清晰: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诸葛亮家族世代在汉朝为官,是汉朝既得利益者中的一员,他本人是铁杆的拥汉派,可以说他之所以不选择曹操而选择刘备,很大程度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用魏国降将姜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姜维“心存汉室。”

所以说,诸葛亮坚持北伐确实是一种对信仰的忠诚,对自己理想的坚持,这一点无可非议。

但是,从现代人的观点的分析,笔者并不认为诸葛亮北伐是正确的对待理想和信仰的方式。

史书称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就是说这个人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胸怀大志。

诸葛亮和姜维一样,都是不甘寂寞,立志要在有生之年做出一番事业的人物。

网络配图

他们这种精神和志向固然是可贵的,但是,我们现代人可以说,这种精神和志向用在只与自己有关的事业上尚可,而用在关乎亿万百姓生命幸福的军国大事上,则是百姓的悲剧。

天地不仁,古代百姓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利,军阀混战,谁来了就跟着谁,无从选择。

当国家民族遭受侵略,受到外敌威胁,那么保家卫国义不容辞。

但如果一个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为了让自己名留青史,为了让自己封官晋爵而发动战争,让无数苍生卷入战火,我们还能说他的是对的吗?

当然,我们用现代人的观念衡量古人,未免有些吹毛求疵,求全责备了。

其实,古往今来,百姓对自己的命运多无法掌握,看看伊拉克、叙利亚等地战火连天,百姓流离失所,我们岂不是更应该珍惜我们现在的和平时光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论史:诸葛亮到底有没军事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对诸葛亮有这样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 揭秘历史上草根出身的开国皇帝更爱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隋、唐、宋的建立者都是旧朝的王公贵族。隋高祖杨坚,禅位前贵为北周的隋国公;唐高祖李渊世代阀阅,起兵前也是独镇一方的“太原留守”;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前,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殿前都点检”(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军委主席兼国防部长)。在汉族开国皇帝中,真正草根出身的只有两位,一

  • 深度解析三国刘禅真是个缺心眼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10月9日消息,世人都讥讽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的阿斗,刘禅一直背着昏庸无能、玩物丧志的头衔。那句”此间乐,不思蜀“不知道寒了多少读者的心。真实的刘禅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吗?他真是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皇帝吗?网络配图刘禅,蜀汉后主,小名为阿斗,刘备的儿子。刘备在入蜀之后,立刘禅为太子,在公元233年

  • 半信半疑:揭秘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七擒孟获”是《三国演义》大书特书的篇章,历来广为流传。说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蜀丞相诸葛亮受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室。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解除北伐曹魏的后顾之忧,亲自率军南征,平定南中地区的叛乱。进入南中以后,连连取得胜利。他听说叛军首领孟获深被当地

  • 揭古代娱乐圈:唐庄宗竟亲自登台演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李存勖自幼喜爱音律,爱看伶人演戏。即位以后,常常面涂粉墨,穿上戏装,亲自登台表演,也不理朝政了,并自取艺名为“李天下”。娱乐圈的人在古代被称为伶人,地位比较低下,不受人们待见。但是,在后唐庄宗李存勖时期,广大演职人员过着幸福快乐为所欲为的生活,可以说是古代娱乐圈人士的黄金时代。网络配图李存勖自幼喜爱

  • 朱元璋诛杀燕王朱棣没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是历史上白手起家的典范,可以说是历代开国皇帝中出身最差的,因此可以说他的能力绝对是卓越高超的,其政治能力更是突出。这样一个英明睿智的皇帝,在生前为了给儿子朱标、孙子朱允炆铺路,可谓是用心良苦、机关算尽,但是他死后仅仅四年,自己安排的政治格局就被打破,难道他生前没能料到燕王的危险性吗?显然不是这

  • 揭秘周侗所有的徒弟中 为什么最器重岳飞?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周侗,一代武学宗师,北宋末年的武术大师,抗金将领岳飞的恩师。以善于箭术闻名,人称“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谭正芳最小的徒弟。而最广为人知的则是他的几个徒弟——如《水浒传》中的人物“玉麒麟”卢俊义、“豹子头”林冲、“曾头市教头”史文恭和“行者”武松,而最有名也最受周侗器重的弟子,当属岳飞。周侗所有的徒弟

  • 清朝名臣陈廷敬 斗智斗勇终斗垮一代权臣明珠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陈廷敬生于1639年,20岁时,陈廷敬连中举人、进士,进入翰林院。1661年,8岁的康熙即位。陈廷敬担任了康熙的经筵讲官,有机会为康熙讲书。康熙深爱陈廷敬的见识才学,赏识他低调奉公的作风。后来,陈廷敬一路高升,一生为官53年,升迁28次,被康熙称为“全人”。网络配图陈廷敬任礼部尚书之后,有人想跑官买

  • 揭秘中国历史上身世最豪华的开国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都说富不过三代,但是在中国帝皇之中,有这么一位豪华身世的开国帝王。中国历史上身世最豪华的开国帝王是谁?那就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虽然历史上很多开国皇帝,但是像李渊这种奢华身世真不多见。我们来看看他究竟身世豪华在哪里。中国历史上身世最豪华的开国帝王是李渊,那么先罗列一下李渊的奢华布景:网络配图李渊的爷爷

  • 西汉名将郑吉:中国古代历史上西域第一任都护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郑吉,西汉人,中国古代历史上西域第一任都护,出生年月不详,逝世于公元前49年,会稽人氏,因为镇守西域有功,被汉宣帝封为安远侯,去世后,被赐谥号缪侯。在《汉书·郑吉传》中,郑吉的功绩堪比丝绸之路的开创者张骞,“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网络配图郑吉简介在史书中记载的很详细,郑吉早年入伍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