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雉给病重的刘邦请来名医 刘邦为什么不愿意接受诊治

吕雉给病重的刘邦请来名医 刘邦为什么不愿意接受诊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845 更新时间:2024/1/24 5:35:47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邦病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刘邦征剿英布,被流矢射伤。

回到朝廷后,病情日益严重。

吕后请来良医,为刘邦治病。

刘邦问医生说:“这箭伤能治好吗?”

医生连忙回答说:“能治好!”

刘邦很气愤,对医生说:“我以平民之身,手提三尺宝剑取得天下,这不是命吗?性命在天,虽扁鹊在世,又能怎样呢?”

于是刘邦赏赐黄金五十斤给医生,让医生离开了。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刘邦对自己的伤情清楚,医生说可以治,遭到刘邦训斥,是因为刘邦知道吕后带来的医生在说谎。

最后,刘邦赏赐五十斤黄金,打发走了医生。

刘邦不让医生治病,表面看,刘邦已经意识到自己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治;从深处看,刘邦不想治病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想在治病问题上花费自己的精力。

刘邦有什么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呢?

鲜花以为,刘邦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防止吕后篡权,为什么这样说呢?

鲜花从以下三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一,征剿英布回来,刘邦做了三件针对吕后的事情。

刘邦自从征剿英布回朝廷后,箭伤不断恶化,就意识到自己去日不多了。

在这不多的日子里,刘邦连续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剖符作誓。

剖符作誓就是在一块铁板上写上誓词,然后分成两部分,朝廷收藏一部分,官员自己保管一部分。

誓词内容大致上是这个官员的功劳以及晋封的官爵、赏赐的土地等。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官员永远享有朝廷赏赐的利益,由此永远与朝廷保持一致,永远忠于朝廷。

第二,颁布诏书。

颁布诏书就是朝廷以诏书的形式明确官员的职责。

诏书最后说:“我刘邦对得起所有功臣。如果有不义之臣擅自起兵者,与天下共讨伐诛杀之。”

颁布诏书与剖符作誓相比,意义更明确,就是鼓动官员与朝廷保持一致,一旦有人起兵造反,那么这些官员要与天下人一起诛杀起兵者。

第三,白马盟誓。

白马盟誓就是饮白马血宣誓。

誓词为“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这个誓词就有针对吕氏的明确意思。

刘邦所做的这三件事情,可以说是三只利箭,都是射向吕氏家族的。

二,刘邦这次与吕后的对话,就是防止吕后篡权。

医生走后,吕后与刘邦有一段对话。

吕后问刘邦:“皇上百年之后,萧相国也去了,谁可代替萧相国?”

刘邦回答说:“曹参可以!”

吕后继续问:“曹参也去了,谁可代替曹参?”

刘邦说:“王陵可以。王陵这个人太憨厚,陈平可以帮助他。陈平这个人足智多谋,但是难当一面。周勃稳重,可以任命周勃为太尉。安天下者一定是周勃。”

吕后又问,再之后的事情怎么安排?

刘邦告诉吕后,再之后的事情就不是你能操心的事情了。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刘邦对身后之事早已深思熟虑。

吕后即使想篡权,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因为在刘邦看来,王陵、陈平、周勃等三人可以组成一个团队,对付吕后绰绰有余。

三,刘邦意识到吕后请医生给自己看病居心叵测。

刘邦拒绝医生给自己看病,就是对吕后不放心,认为吕后带着医生来给自己看病,居心叵测。

这样说,有什么理由呢?

山野老人认为这样说,最少有三点理由:

第一点,刘邦为了防止吕后篡权,连续做了三件针对吕后的事情,吕后不可能不知道。

吕后在明知刘邦对她不放心的情况下居然还找来医生替刘邦治病,这本身就是一件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

吕后这样做,肯定有她的私心。

刘邦在没有弄明白吕后为什么带医生来给自己治病这个问题之前,刘邦肯定不会让医生给自己看病。

第二点,刘邦长期带着戚夫人在身边,而且为了戚夫人曾几次要废除太子刘盈,册立戚夫人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这件事情,对吕后伤害很大,让吕后寝食难安,吕后肯定产生过报复心理。

刘邦死后,吕后残酷折磨死了戚夫人与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就是证明。

因此,刘邦对吕后带来医生给他治病,自然会警惕吕后的用心。

刘邦不让吕后带来的医生给自己看病,是提防吕后。

第三,刘邦临死之前,派陈平与周勃前去樊哙军营处死樊哙,就是证明刘邦想通过处死樊哙,清除吕后身边的势力。

樊哙是刘邦的少年玩伴和心腹,仅仅因为樊哙是吕后的妹夫,刘邦就要将自己的玩伴与心腹处死,这说明刘邦对吕后是何等的不放心!

综上所述,刘邦之所以不让吕后带来的医生给自己看病,目的就是提防吕后,防止吕后趁给自己治病的机会对自己下黑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邦非要斩杀樊哙,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为什么杀樊哙而不是吕后,历史上樊哙的结局,项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樊哙是刘邦的好兄弟,虽然不如卢绾一样同年同月,但是依然是得到了刘邦的厚待。在刘邦给功臣们提供排序的时候,樊哙赫然排列第五。初次之外樊哙是有着好几次帮助刘邦的记载,像是比较知名的是在鸿门宴上的神勇表现。所以樊哙对刘邦来说是朋友里最忠臣的一个,而且从一开始刘邦就和樊哙相处甚好。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在最后

  • 刘邦参加项羽设计的鸿门宴 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项羽放走刘邦的故事,项庄为什么杀不掉刘邦,鸿门宴中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

    对刘邦和项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鸿门宴是刘邦和项羽之间的一次政治博弈,鸿门宴发生的时候,刘邦和项羽都是楚怀王手下的将领,项羽在道义上不具备杀死刘邦的条件。项羽在鸿门宴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刘邦服软,将灭亡秦朝的首功让给项羽,而不是为了杀死刘邦。刘邦在鸿门宴前期就

  • 曹操一生真正赏识的人才是谁?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错失的人才,曹植后来怎么样了,曹丕不死司马懿能成功吗

    从古至今,任何能人志士都不缺赏识的领导,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就表现出人们对人才的强烈爱惜,而作为一代枭雄,我们必须承认曹操的领导才能,而作为合格的领导,曹操自然也有其爱惜之人才。东汉末年,各方势力割据纷争的背景下,人民的生活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连日的战火、复杂的政

  • 刘邦部下郦食其简介: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说客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的谋士郦食其,关于刘邦的野史,刘邦烹其父

    郦食其,陈留郡雍丘县高阳乡(今河南省杞县高阳镇)人。秦末楚汉时期刘邦部下,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说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年家贫,爱好读书,担任陈留门吏,孤傲不驯。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天,得知陈胜和项梁相继起兵,隐匿不出,静观时局发展。刘邦攻打陈留时,率众跟随,

  • 岷庄王朱楩是什么人?大明最寒酸的亲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愍王朱樉,岷王朱楩,朱元璋18子岷王朱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岷庄王朱楩。朱楩,生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三月二十二日,母妃周氏。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四月,明太祖朱元璋第三次大封诸王。第十八子,时年13岁的朱楩被封为岷王,封国在甘肃岷州(当时隶属陕西管辖)。岷州即今甘肃省岷县,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南部。地处青藏

  • 率60万大军灭楚临行前,王翦6次向皇帝求赏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楚国怎么灭亡的,王翦灭楚国,秦灭楚之战双方兵力

    王翦率60万大军灭楚,临行前为何6次向皇帝求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常言道:“自古武将如美女,不许世间见白头”。很多贤臣将才,结果通常无法善始善终。手握着军权定会遭到猜疑,说白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便是这样。秦国可以一统六国成就千秋大业,离不了俩位武将——白起与王翦。但这两个人

  • 杨坚自立之后,为何取国号为隋?有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坚建立隋朝的方式是什么,隋文帝谥号,杨坚国号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杨坚自立之后,为何取国号为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文字出现之后,就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上古文字、甲骨文、西周篆书、战国文字、汉隶、魏晋楷书等,不仅文字数量逐步增多,而且单个汉字古今写法往往也大相庭径。可以说,仓颉造字只是一个开始,而汉字的形成是古今无数个

  • 孙策死后孙权接位 孙权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嫂子大乔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权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孙权对孙策,孙权杀了孙策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孙权和孙策,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许多英雄豪杰都在这一时期爆发。例如我们所熟悉的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等等。但是三国毕竟指的是“魏蜀吴”三国,除了蜀国的这些人物,像曹操、孙权等也都是非常了不得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东吴的孙策和孙权。东吴这个国家临海,

  • 被称为鬼才的严世蕃有什么才能?他有多聪明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严世蕃嘉靖,鬼才严世蕃,严世蕃天下三才之一

    对鬼才严世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明史》中这样记载严世蕃:“严世蕃,短项肥体,眇一目,由父任入仕。以筑京师外城劳,由太常卿进工部左侍郎,仍掌尚宝司事。剽悍阴贼,席父宠,招权利无厌。然颇通国典,晓畅时条。尝谓天下才,惟己与陆炳、杨博为三。”严世蕃是明嘉靖奸臣严

  • 嬴政为何要逼死吕不韦?对他有什么好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嬴政晚年后悔杀吕不韦,吕不韦为啥要死,吕不韦被秦始皇杀了吗

    嬴政为何要逼死吕不韦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杀人诛心,秦王嬴政虽然只是给吕不韦写了一句话,但却在不经意间把后者奋斗一生所做的努力、贡献,以及所秉承的理念全部否定了。吕不韦虽出身商人,但也算得上一位优秀的政治家,他自然明白,面对这种局面只有一条路可走。我们先看看嬴政这句话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