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最早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 刘邦是如何狙击那些旷世奇才的

刘邦最早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 刘邦是如何狙击那些旷世奇才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30 更新时间:2024/1/25 21:20:56

对刘邦和豪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刘邦出身草莽,斩白蛇而起义,成为了秦末的一方诸侯。最后,他能在身边聚集起如萧何、张良、韩信等旷世奇才,一统天下,的确让人唏嘘惊叹。

刘邦最初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他吸引和驾驭人才的方法,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是有所不同的。

一、最初是靠志同道合的亲朋好友关系

刘邦豁达豪放,至少在发迹前,还具有仁爱,乐施的好品质。他虽然不爱从事农耕生产,天天游手好闲,倒是由此结交了不少朋友。

刘邦跟萧何的关系一开始就很好。刘邦天天大大咧咧,经常犯事,都是萧何帮他掩饰。刘邦也懂得知恩,非常感激萧何,这也让萧何觉得刘邦是可交之人。

刘邦恶作剧,曾经误伤夏侯婴。当时,伤害官吏是要被判重刑的,刘邦就不承认。夏侯婴知道刘邦是无意的,也作证说刘邦没伤害他。最后,夏侯婴反而被人告发说谎,替刘邦坐了一年的牢。

刘邦自幼就有一种游侠精神,所以,他身上有一种吸引人的特质,一种让人乐于信任,愿意帮他的能量。

这种能量不是那种单纯的义,否则,刘邦就应该实话实说,救出夏侯婴,自己去坐牢才对。更何况,如果真是关羽那样的义气,刘邦应该早死一百回都不止了,皇帝梦就跟他无缘了。

刘邦的这种能量,应该是欺骗中包含着真诚,让人即使知道自己被骗了,还心甘情愿的上当受骗。就像吕太公设宴,刘邦就敢大言不惭的说送贺礼“万钱”,然后,脸不红,心不跳的到堂内就座。而实际上,萧何和吕太公,都知道刘邦是个什么底细。

有句话,叫做狂妄的人有得救,自卑的人没得救。自信,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品质,如果再加上脸皮厚,更加无敌。撒谎的时候,自信满满,义正言辞,原本知道这是谎言的人,都会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弄错了。

可是,有时候,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不就是要自己“骗”自己,“骗”同伴,给自己信心,也给同伴信心。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乔教主的“歪曲现实力场”,应该就跟刘邦的能量场有异曲同工之妙。乔布斯的性格可比刘邦坏多了,还能吸引那么多人追随,更不要说刘邦了。

正因为刘邦拥有的这种特质,让刘邦在起义之前,就已经拥有了萧何、曹参、夏侯婴、周勃、卢绾,还有他的妹夫樊哙等等一大众好朋友,好帮手。

二、成就大业的气魄带来的号召力

刘邦在看到巡游的秦始皇时,就曾说“大丈夫当如此也!”

之后,他押送囚徒去骊山,看到很多囚徒中途逃跑,干脆在芒砀山将剩余的囚徒全部释放,带着愿意留下来的十余名壮士,斩白蛇而起义,开始了反秦大业。

原本,沛县的起义军,应该拥立地位较高的萧何、曹参为首领,可是,他们两人却是“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担当不起重任,承担不起后果,没有成为领袖的气魄,那么他们也就只能做刘邦的幕僚了。

刘邦原本就有取代秦始皇的大志,自然是当仁不让,而且还借用“赤帝”、“白帝”的传说,以及卜筮,为自己增加合法性和权威。

三、打造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平台

想要吸引和留住人才,就要有相应的资源和愿景,也就是要打造一个让人才可以充分发挥其才能的平台。

刘邦按照惯例,自称“沛公”,有了合法的贵族身份。然后,他开始攻城略地,占领了沛县周边的郡县。刘邦扩大地盘,就是在打造更好的平台,自然就会不断有新的人才加入他的队伍,其中就包括张良。

可是,这时候,刘邦的势力并不大,照样有人反叛。比如降而复叛,再降的雍齿,中间就投降了魏国周市。刘邦此时的实力,连雍齿都打不过。

后来,刘邦借力发展,投靠了项梁,得到了项梁给与的士卒五千,将领十人,他才迅速增强了自己的实力,这才击败了雍齿。

之后,项梁拥立了老楚怀王之孙熊心,为新的楚怀王。项梁死后,在楚怀王的主持下,刘邦与项羽约定了“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王在当时可是一个封国的国君,刘邦如果能当上关中王,那他的属下呢?职位必然是一起提升。这就是愿景,自然会有更多人愿意跟着刘邦干。韩信就是这时候投靠刘邦的,虽然当时没有得到刘邦的重用。

而在刘邦被项羽封为了汉王之时,前途突然暗淡,导致刘邦平台的吸引力骤降。在去汉中的途中,无数士卒、将领逃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甚至萧何去追韩信,都有人报告刘邦,“丞相何亡。”刘邦也只能发怒,而毫无办法。这时候,只能靠他跟萧何之前的情义了。还好,萧何并非真的跑了。

后来刘邦听了韩信的《汉中对》,立下了争霸天下的决心,这才有了新的愿景。他那么大张旗鼓的拜韩信为将,其中有对韩信的器重,也应该还包含另外一层信息,就是告诉大家,我刘邦是不会甘心只留在巴蜀之地当一个汉王的。这其实就是刘邦给所有将领重新画了另外一张“大饼”,有了新的,更为伟大的愿景,当全天下的“王”,甚至是皇帝。

此举无形中又增加了刘邦平台的吸引力,自然可以留住更多的人。

四、尊重人才,人尽其才

这方面,韩信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萧何举荐了韩信,可是刘邦并不重用。“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韩信都准备跑了。有人才不重用,人才是不会留下的。

幸好萧何慧眼识珠,月下追韩信,将韩信给追了回来。这才有了韩信献上《汉中对》,刘邦亲自登坛拜将,任命韩信为大将军之事。而韩信也是投桃报李,最终帮刘邦实现了还定三秦,统一天下的梦想。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有名的高阳酒徒郦食其。

刘邦说他要广招人才,郦食其准备自荐。有人就告诉他,沛公不好儒,如果有儒生去,刘邦甚至会往儒生的帽子中小便;跟人谈话,更是经常破口大骂。

郦食其倒是不信邪,见到了正坐在床上,让两名女子给其洗脚的刘邦。嗯,这刘邦真的很会享受呀。

郦食其上去就骂刘邦是想助秦打诸侯,而刘邦也反骂郦食其,竖儒!才不是呢。最后,刘邦没能往郦食其的帽子里撒尿,而郦食其一句“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惊醒了刘邦。刘邦还是知道尊重人才的,他发现眼前的这名老者是个人才之后,立刻起身道歉,礼待了郦食其。

郦食其还引荐来了他的弟弟,有名的汉初大将郦商,得到了郦商带来的数千兵马。

其实,有才能之人,如果他自己无意做君主,那他就会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平台。这类人只要得到信任和重用,看到发展前景,基本上就不会轻易离开。

五、赏罚分明,诱之以利,收买人心

刘邦手下的人,投靠他,除了看到会得到重用,会有好的前途之外,也同样希望得到相应的利益,诸如高官厚爵,以及金银财富。

项羽因为分封不公,最后导致人心背离,反抗不断。而刘邦,则是有功就赏,诱之以利。比如在鸿门宴之前,他就收买了前来报信的项伯。后来,他又封韩信为齐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让三人死心塌地的助他进攻项羽。

在立国之后,大封群臣,为了稳定人心,刘邦又听从张良的建议,不惜重赏曾经背叛又归降的雍齿。这就是用利益收买人心。

当然,如果只赏不罚,恩怨不明,赏罚不分也是不行的。如果有过而没有正当的理由免除惩罚,那其他人必然会争相效仿。所以,刘邦对待反叛之人,是绝不会姑息的。比如那个曾经给项羽报信,导致鸿门宴之危的曹无伤。刘邦逃回大营之后,立刻将其处死。

这时候,其他人看了,还敢轻易反叛么?自然是要三思而后行了。

六、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刘邦是历史上第一个在开国之后,大肆杀戮功臣的皇帝。因为他担心,控制不了这些人,干脆杀之。

汉初三大名将,韩信、彭越、英布,先后死于刘邦夫妇之手。其他的诸如臧荼张敖、韩王信等,也没能躲过此劫。即使是一直忠心耿耿的樊哙,都差点被诛。

只能说,刘邦在成长过程中,最初的仁、爱,早已不在了。此时的刘邦,已经深谙帝王之术。他的平台已经是最大的了,除非造反,否则,是没有其他平台可选了。这时候,恩赏还是有的,但是,必须保持忠心,不能危机到皇权。比如急流勇退,韬光养晦的张良,算是躲过了一劫,拿着赏赐得以善终。

不然的话,刘邦驾驭人才的终极大招,在他称帝之后,已经慢慢变为了使用最严厉的刑罚,敢谋逆者,杀无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邦想另立太子,为什么还是要顾忌吕雉?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吕雉为什么看上刘邦,汉武帝和刘邦什么关系,刘邦爱不爱吕雉

    刘邦在打下了江山之后,实际上只是当了八年的皇帝就去世了,在这八年当中宫廷没有清宫戏描述的那么复杂,但也存在竞争,竞争的根源就是刘邦的太子废立问题。但是在这件事上史书的描述并不清楚,简单的几句话总让人想入非非。比如在史书当中的描述是,刘邦想要立刘如意废刘盈,原因是刘盈太过软弱,刘如意最像自己。另外所有

  • 吕雉给病重的刘邦请来名医 刘邦为什么不愿意接受诊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吕雉为什么喜欢刘长,吕后为什么不杀刘长,吕雉对刘邦的成功有帮助吗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邦病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刘邦征剿英布,被流矢射伤。回到朝廷后,病情日益严重。吕后请来良医,为刘邦治病。刘邦问医生说:“这箭伤能治好吗?”医生连忙回答说:“能治好!”刘邦很气愤,对医生说:“我以平民之身,手提三尺宝剑取得天下,这不是命吗?性命在天,虽扁鹊

  • 刘邦非要斩杀樊哙,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为什么杀樊哙而不是吕后,历史上樊哙的结局,项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樊哙是刘邦的好兄弟,虽然不如卢绾一样同年同月,但是依然是得到了刘邦的厚待。在刘邦给功臣们提供排序的时候,樊哙赫然排列第五。初次之外樊哙是有着好几次帮助刘邦的记载,像是比较知名的是在鸿门宴上的神勇表现。所以樊哙对刘邦来说是朋友里最忠臣的一个,而且从一开始刘邦就和樊哙相处甚好。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在最后

  • 刘邦参加项羽设计的鸿门宴 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项羽放走刘邦的故事,项庄为什么杀不掉刘邦,鸿门宴中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

    对刘邦和项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鸿门宴是刘邦和项羽之间的一次政治博弈,鸿门宴发生的时候,刘邦和项羽都是楚怀王手下的将领,项羽在道义上不具备杀死刘邦的条件。项羽在鸿门宴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刘邦服软,将灭亡秦朝的首功让给项羽,而不是为了杀死刘邦。刘邦在鸿门宴前期就

  • 曹操一生真正赏识的人才是谁?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错失的人才,曹植后来怎么样了,曹丕不死司马懿能成功吗

    从古至今,任何能人志士都不缺赏识的领导,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就表现出人们对人才的强烈爱惜,而作为一代枭雄,我们必须承认曹操的领导才能,而作为合格的领导,曹操自然也有其爱惜之人才。东汉末年,各方势力割据纷争的背景下,人民的生活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连日的战火、复杂的政

  • 刘邦部下郦食其简介: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说客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的谋士郦食其,关于刘邦的野史,刘邦烹其父

    郦食其,陈留郡雍丘县高阳乡(今河南省杞县高阳镇)人。秦末楚汉时期刘邦部下,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说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年家贫,爱好读书,担任陈留门吏,孤傲不驯。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天,得知陈胜和项梁相继起兵,隐匿不出,静观时局发展。刘邦攻打陈留时,率众跟随,

  • 岷庄王朱楩是什么人?大明最寒酸的亲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愍王朱樉,岷王朱楩,朱元璋18子岷王朱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岷庄王朱楩。朱楩,生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三月二十二日,母妃周氏。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四月,明太祖朱元璋第三次大封诸王。第十八子,时年13岁的朱楩被封为岷王,封国在甘肃岷州(当时隶属陕西管辖)。岷州即今甘肃省岷县,位于甘肃省定西市南部。地处青藏

  • 率60万大军灭楚临行前,王翦6次向皇帝求赏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楚国怎么灭亡的,王翦灭楚国,秦灭楚之战双方兵力

    王翦率60万大军灭楚,临行前为何6次向皇帝求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常言道:“自古武将如美女,不许世间见白头”。很多贤臣将才,结果通常无法善始善终。手握着军权定会遭到猜疑,说白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便是这样。秦国可以一统六国成就千秋大业,离不了俩位武将——白起与王翦。但这两个人

  • 杨坚自立之后,为何取国号为隋?有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坚建立隋朝的方式是什么,隋文帝谥号,杨坚国号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杨坚自立之后,为何取国号为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文字出现之后,就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上古文字、甲骨文、西周篆书、战国文字、汉隶、魏晋楷书等,不仅文字数量逐步增多,而且单个汉字古今写法往往也大相庭径。可以说,仓颉造字只是一个开始,而汉字的形成是古今无数个

  • 孙策死后孙权接位 孙权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嫂子大乔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权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孙权对孙策,孙权杀了孙策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孙权和孙策,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许多英雄豪杰都在这一时期爆发。例如我们所熟悉的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等等。但是三国毕竟指的是“魏蜀吴”三国,除了蜀国的这些人物,像曹操、孙权等也都是非常了不得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东吴的孙策和孙权。东吴这个国家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