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自成和张献忠死后,他们俩的妻子结局怎么差别那么大?

李自成和张献忠死后,他们俩的妻子结局怎么差别那么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792 更新时间:2024/1/18 21:57:58

李自成张献忠是明末赫赫有名的农民起义领袖,但是他们也同时有着另外一个身份——皇帝,李自成建立了大顺朝,差点统一全国,在西安和北京两次登基,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皇帝,而张献忠虽然只是割据一隅,但是也在成都建立了大西国,成了大西皇帝。

这两位草莽出身的皇帝的结局,是正史或者野史中经常涉及和讨论的话题,即使在民间也深受演义和传闻的欢迎。比如李自成的下落,就至少有在湖北九宫山被农民杀死和出家为僧两种说法,而且尤其后一种说法更为民间广大百姓所接受,可能百姓们不愿意接受这位农民起义领袖以那种窝囊的形式死去。而张献忠的下落也有明确记载,他死于四川凤凰山清军的一次偷袭之中。

但是,关于这两位皇帝的配偶——皇后,却鲜有献记载,民间似乎也对这两位女士不太关注,那么李自成和张献忠的皇后在他们死后究竟下落如何?最终又是如何结局的呢?今天就为大家简单地阐述一下。

根据多位史学家的论证,李自成的最终结局是在1645年五月初在湖北九宫山被农民所杀,但是此时李自成所率领的大顺军东路军还有数十万人,当然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官兵们的家属。这是明末农民军的习惯,因为是流动作战,所以官兵们的家属通常都与军队一起行动,所以看起来声势浩大,其实其中的战斗力只占了几分之一而已。

而李自成的皇后高氏当时也在这支大顺军之中,高氏名桂英,据传是和李自成在驿站被裁员之后,因在乡里与人发生冲突将人刺死被关入县城大牢,而狱卒高立功则是李自成在驿站时的好友。高立功知道李自成为人行侠仗义,又是乱世,便偷偷放了李自成,还将自己的妹妹高桂英许配给了李自成。而高桂英一直跟随李自成征战,而李自成被杀害时,高桂英就在军营之中。

李自成死后,高皇后还是受到了大顺军的拥戴,大顺军之后联合南明隆武朝抗清,大顺军余部仍尊李自成为先帝,奉高桂英为太后。而且高桂英还得到了南明官方的认可,因为大顺军余部被改编为“忠贞营”,高桂英被南明隆武帝封为节孝贞义一品夫人,也算是得到了善终。

反观张献忠的皇后则是另外一个下场。关于张献忠皇后的记载在历史上并不明确,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张献忠的女儿是明朝大学士陈演的女儿,陈演在崇祯十三年入阁,后来在李自成入北京时被处死。陈演是四川成都府人,而张献忠最后几年就是在四川活跃,很有可能就是那个时候迎娶的陈氏女为皇后。

1646年底,张献忠在与清军作战时被清军冷箭射死,张献忠死后,他的妻子和亲信宰相汪兆龄却依然如往日一般凌驾于张献忠的部下之上,其实张献忠部下的几位大将(同时也是他的养子)孙可望李定国等人能力都十分之强,而张献忠的皇后和汪兆龄都是不学无术之人,平时靠着张献忠的权势作威作福,此时张献忠已经死去,他们依然照旧行事,自然会引起下面人的不满。

张献忠皇后和宰相汪兆龄主张继续张献忠生前的过激政策,严苛对待百姓,甚至肆意杀害百姓,孙可望等人想要纠正这种错误的政策,但是皇后和宰相却是最大的绊脚石,为了扫清障碍,张献忠的四大养子商议之后,一致决定将皇后和宰相汪兆龄处死,之后四人共同领导张献忠余部。而日后的历史也证明了他们的选择完全正确,孙可望等人改变了对百姓的政策,并且率领大军进入云南,以云南为基地休养生息,大西军恢复了元气,还联合南明永历朝抗清,一度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成绩,可惜因为孙可望的背叛而功败垂成。

李自成和张献忠二人的命运大体相同,但是他们二人的皇后的结局却大相径庭,这是为何呢?简单分析一下可能有下面几个原因。

首先,李自成的皇后高氏并没有过多地参与政治,而且高氏平日里对待众将的态度很和蔼,深受将士们的爱戴,所以即便李自成去世,也没有人想要对高氏下毒死。而张献忠的皇后陈氏则不同,在张献忠死后依然“傲据诸贼上”,想必平日里对待张献忠的大将们态度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且她还积极干预政事,“凡事奏请而行”,这又犯了大忌,没有能力却又占据高位,不被杀才怪。

其次,可能还有一个原因,高氏的娘家人有实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外戚,高氏有一个弟弟叫做高一功,是李自成的大将,为李自成率领一支军队镇守陕北榆林,后来李自成失败之后,高一功与李过率领另外一支大顺军(被称作西路军)南下撤退,最终于高氏所在的大顺军东路军汇合,试想一下,有这样一个手握兵权的弟弟,谁敢动高氏?而陈氏则不同,只有一个明朝的大学士父亲,还死了,没实力只能任人摆布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渊退位时说了一句话,16年句句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渊退位后生活是怎么样的,李渊和李世民有什么关系,李渊被迫退位

    李世民在唐朝、乃至在中国整个的历史上都是一位非常有名气的皇帝,这不仅是因为李世民和武则天的故事,更是因为李世民创下了大唐盛世,让百姓们过起了安居乐业的好生活。不过也有很多人对李世民的评价是不怎么好的,这主要就是因为李世民得位的手段不正,是踩在自己兄弟和父亲的头上,才登上皇位的。而当初李世民逼迫自己的

  • 戴梓以一己之力拉动清朝火器水平 戴梓最后为什么会被康熙流放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戴梓和康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上下五千年,在此期间,许多人都发明出了很多先进的物品。东晋时期的火药,唐朝的雕版印刷术,战国的指南针,西汉的造纸术,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许多先进的发明,都带领一个国家走向了历史的巅峰,而且也让其在

  • 李世民参加李建成的酒宴,“吐血数升”真的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李世民在李建成府中喝酒中毒这件事,《资治通鉴》有这样的记载:“建成夜召世民,饮酒而鸩之,世民暴心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扶之还西宫。上幸西宫,问世民疾。”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同时,《旧唐书》也有类似的记载:“后又与元吉谋行鸩毒,引太宗入宫夜宴,既而太宗心中

  • 水贼出身的江东猛将:揭秘蒋钦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水贼什么意思,东江纵队出了几个将军,徐恩曾葛寿芝

    “江表十二虎臣”中,蒋钦蒋公奕,当属存在感比较弱的。小说《三国演义》中,蒋钦和周泰,是活跃在长江附近的水贼,孙策到袁术处讨要父亲的部曲,招揽贤能的时候,二人率领部下前去投奔。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孙策为夺取江东,跨江东击扬州牧刘繇,在混战中,蒋钦当头一箭射死刘繇

  • 袁绍率30万大军攻曹操,最后啥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袁绍为什么会败,袁绍官渡之战败的原因,袁绍失败真实原因

    话说官渡之战前夕,曹操有一天正患了头风病,躺在床上,他的部下截获了袁绍发往各州郡的檄文,那檄文为陈琳所写,曹操命下人把檄文念给他听,当曹操听到檄文上把他的三代都骂了个遍,曹操惊出一身冷汗,头风病马上就好了。接着曹操又收到快马回报,说袁绍正集结30万兵马往黎阳进发,欲进攻他的许昌,收到此消息后,曹操更

  • 李元霸武功高强,他一生中最怕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罗成为什么怕宇文成都,宇文成都怕李元霸,李元霸打的罗士信吗

    隋唐初期是我国历史上相对来说比较动乱的时期之一,隋朝虽然有很多制度都非常的先进,但是其二世皇帝隋炀帝苛捐杂税,农民负担严重,因此最后隋朝的江山开始出现动乱。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而其中最为强劲的势力当属太原起兵的李渊了。在乱世之中,书生也许不是很出彩,但是武功高

  • 此人临死前自报籍贯,皇帝立马赐他免罪金牌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中国古代的草根皇帝,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朱元璋。的确如此,朱元璋本是一介平民,但通过自己的奋斗,逆袭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中必然付出了很多艰辛与努力。当时,他毕竟刚即位,天下还未太平,各方势力都在盯着自己。所以朱元璋疑心也很重,在他看来,每一个人似乎都是自己的威胁。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

  • 揭秘:汉初三杰为什么只有张良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相信大家都知道,小流氓出身的刘邦能打败项羽,建立汉朝,汉初三杰功不可没。刘邦在庆功宴上也曾坦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而这三个人,韩信被吕后诛杀,萧何靠自污自保,唯有张良功成身退。为何张

  • 雍正的四大宠臣中,最后只有一个人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爷孙三代人帝王之中,雍正当皇帝的时间是最短的,但他创下的政绩,却受到了后人的追捧。除了他本人的励精图治以外,与他重用了一帮文臣武将有着直接的关系。然而在他的四大宠臣之中,真正得以善终的,却只有李卫一个人而已,这究竟是所为何故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他上位过

  • 襄阳之战法正贵为蜀汉第一谋士 法正为什么没有出手救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法正和关羽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导读由于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在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以后,诸葛亮就一直是刘备麾下的第一谋士,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三国志·先主传》事实上,刘备是将诸葛亮定位为治国能臣(股肱),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