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多尔衮死后被掘坟鞭尸 顺治又是怎么处理他的两个孩子的

多尔衮死后被掘坟鞭尸 顺治又是怎么处理他的两个孩子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11 更新时间:2023/12/15 5:10:45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摄政王多尔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严格来讲多尔衮是有两个孩子,分别是独生女东莪格格与养子多尔博。多尔衮死后顺治帝把他掘墓鞭尸,他的女儿与养子都受到不同牵连。

(睿亲王多尔衮)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在古北口外狩猎的大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行猎时坠马跌伤而薨逝,年仅三十九岁。消息传至京师,顺治帝哀痛不已,亲率王公大臣缟服于东直门外五公里,迎多尔衮遗体,下诏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以帝礼安葬。多尔衮生前总揽大清朝政,率领清军入关,破大顺军灭南明,完成了统一天下,功高盖世,威权赫赫,身后又被追尊皇帝,祔享太庙,达到了其他宗室王爷遥不可及的身前身后功名。

但很快的,由于多尔衮身前党同伐异,对政敌残酷镇压,这些人在多尔衮在世善能隐忍不发以求自保,可如今多尔衮已经入土为安,于是这些政敌便纷纷站出来揭发他的大逆不道之罪,一时之间,满朝一片声讨多尔衮之声。很快的,顺治帝便下旨,宣布多尔衮十四条大罪,追夺其一切封典,将才死去才两个月的多尔衮毁墓掘尸。对多尔衮的死后清算,完全是清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

(豫亲王多铎,其第五子多尔博过继给多尔衮为子)

根据史料记载,多尔衮至少有七位福晋(妻子)和四位妾室,后金时期满洲贵族奉行一夫多妻多妾制。多尔衮有这么多妻妾,后代却极其凋零,只有一个独生女儿东莪格格,据传母亲是李朝宗室李世绪之女。另外,多尔衮无嗣子,便过继亲弟弟豫亲王第五子多尔博为养子,并在多尔衮死后承袭睿亲王爵位。多尔衮死后遭到顺治帝的清算,他的一子一女也都受到牵连。

首先是多尔博,在多尔衮死后被勒令归宗多铎子嗣,与东莪格格一起交由信郡王多尼看管。顺治十四年(1657年)多尔博受封多罗贝勒,康熙十一年(1672年)年仅三十岁的多尔博溘逝。直到清高宗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沉冤一百多年的多尔衮终于得到平反,多尔衮被恢复为睿亲王,爵位世袭罔替,并再一次把多尔博入嗣为多尔衮之子,命其子孙淳颖承袭睿亲王爵。

(幼年东莪格格画像)

再说说东莪格格,他是多尔衮独生女,本应集万般宠爱于一身,却不料在多尔衮清算被毁墓掘尸后,受到很深得牵连。顺治帝下旨将多尔衮之女东莪和养子多尔博交由信郡王多尼(豫亲王多铎第二子)看管。这是清史中关于东莪格格唯一记载,而之后的事,则从未见于清朝史料中,这样一位出身尊贵,父亲又是权倾天下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的格格,竟然就此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这确实让人感到蹊跷和不解。

既然正史不见记载,那民间传说就比较多了,有的说东莪格格不堪欺辱与歧视而流落民间,最后与一个汉族读书人相爱,两人读书生子恩爱幸福。还有的说顺治皇帝的宠妃董鄂妃其实就是东莪格格。其实这两种民间传说都完全没有依据,东莪在信郡王府遭到严密看管,怎么可能有机会逃出王府,而顺治帝与东莪是有很亲血缘的兄妹关系,又怎么可能纳自己的妹妹为妃呢?那么东莪格格最后到底怎么样了呢?

可以肯定的是,顺治皇帝在清算多尔衮这件事上,还是留有余地的。虽然多尔衮因罪被逐出宗室,但祸不及子女,从东莪与多尔博被交给信郡王看管抚养可以看出他们当时并没有被贬为平民,依然还是宗室身份。既然是宗室,那东莪的婚姻就和当时所有宗室子女一样需要有皇帝做主。比起其他宗室子女,东莪的身份要特殊很多,多尔衮虽然死后遭到残酷清算,但是即便东莪免于惩罚,该如何妥善安排她,也是摆在顺治帝面前的一个难题。

(顺治皇帝生母孝庄文皇后来自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

清朝初期,满蒙关系非常紧密,也因此满蒙联姻也比较普遍,多尔衮七位福晋中,就有五位蒙古女子。清太宗皇太极之后孝庄文皇后来自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世祖顺治皇帝四任皇后,有两位都来自蒙古科尔沁部,七位正妃中有四位来自蒙古科尔沁部。可见清初满蒙上层贵族联姻是比较普遍的。

既然有蒙古贵族女子嫁到清朝皇室,那么必然也存在清朝宗室女子嫁到蒙古的例子。东莪因父获罪,虽罪不及自己,但留在京城必然身份尴尬,因此极有可能被以宗室之女身份下嫁到蒙古。

根据史料记载,从顺治七年(1650年)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下嫁蒙古的清朝皇家女子中有四位身份不明,意思是说在这几年下嫁到蒙古的清朝宗室女子中,有四个人没留下名字,不知父母是谁。这其中,前两个是在顺治七年八月之前嫁到蒙古敖汉部,封号均为郡主。而多尔衮在当年的十二月死于古北口,当时东莪格格也才十二岁,以多尔衮的地位权势,绝无可能将自己唯一的亲骨肉远嫁蒙古,因此,这两个可以排除。

剩下的两个,一个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左右下嫁蒙古科尔沁土谢图亲王,是以多罗格格(郡君)身份出嫁。另一个,则在顺治十五年(1658年)左右下嫁顺治帝孝惠章皇后之弟台吉鄂齐尔,但未见封号,仅称格格。也就是说,这两个远嫁蒙古的宗室女子,很有可能其中一个就是东莪格格。

(东莪格格极有可能嫁给了蒙古贵族)

东莪格格出生于1638年,顺治十三年(1656年)时是18岁,两年后20岁,在清朝,这个年龄段出嫁已经算偏晚了。从时间上看,似乎后两位身份不明的格格都有可能是东莪。清朝宗室子女出嫁,大都有封号。多尔衮生前爵授睿亲王,因此东莪按理必然是郡主,但多尔衮获罪削爵后,东莪的郡主封号估计也被削除了。

其次,东莪并非多尔衮嫡福晋所生,是庶出,即便是出嫁蒙古,清朝照理予以加封,也要在嫡庶区别上连降两级,鉴于东莪庶出之女的身份,她在多尔衮生前的封号也只可能是郡君而非郡主,即便清朝照例在东莪出嫁前给予封号,也只可能是郡君或县主,而绝无可能是郡主。如此看来,顺治十三年(1656年)出嫁的那位多罗格格就极有可能是东莪了。

最后要说到顺治十五年(1658年)出嫁的那位格格,就与东莪很难扯上关系了。因为顺治帝在清算多尔衮的时候,如果要废黜东莪的身份,将他逐出宗室,就不可能再把她放在信郡王府看管,历史上的顺治帝也未见的是那般绝情冷酷,要不然也不会痴恋董鄂妃一人,顺治帝还是有人情味的,多尔衮被毁墓掘尸时东莪才12岁,还处于懵懂年纪,在父母俱亡的情况下,东莪无疑让顺治帝动了恻隐之心。待到她将出嫁蒙古时,保留了她的郡君身份。

东莪格格远嫁蒙古,离开京师这一伤心之地,也算的上是一个好归宿吧。由于史料对她的记载非常匮乏,以上所论也只能说是一种推测,亦是对民间关于东莪格格各种离奇传说的反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楚怀王真的只是个傀儡吗?大家其实低估他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对楚怀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过去读《史记》,我总觉得楚怀王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傀儡,但最近我发现我有点低估他了。首先,楚怀王在项梁兵败被杀的紧要关头表现出了巨大的勇气、长远的目光和大作为。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我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个人观点。首先第一点,楚怀王在面

  • 分析朱元璋和刘邦的身世、成就与对后世带来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元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时期,经常把自己和刘邦相比较,但是很多的后人都觉得,朱元璋虽然是一个影响历史的皇帝,但是相对于刘邦来说,更多人都记得刘邦,对朱元璋却有着很多是是非非的评价,其实纵观这两个人,关于他们的事情和传言,有很多,有的可能是后人的盲目增

  • 窦漪房:阴差阳错的情况下被宠幸,最后成了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窦漪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阴错阳差”,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上天的天意,古人们都十分迷信,遇到任何事情,都会首先找寻上天的旨意,当然,在大家看来,这都是无稽之谈,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巧合,是一个相当奇妙的东西,比如,洪秀全本来是一个文人,立志报国,当大官,却

  • 朱元璋的儿子那么多 他们为何没有人和朱标抢太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当朱棣的马蹄踏进南京城时,建文帝朱允炆的下场已经无可挽回,皇宫燃起的烈焰中,建文朝的忠臣们,以悲壮的方式与他们的君王一起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无论朱棣将“靖难之役”包装得多漂亮,也改变不了他谋逆夺位的事实。于是有人感慨,建文帝太嫩了,

  • 荀顗:父亲是曹魏谋士,自己成了西晋开国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辅佐曹丕的谋士,曹魏第一名将,曹魏和北魏有关系吗

    他是曹魏第一谋士荀彧的儿子,最后成了西晋开国功臣,此人是谁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荀顗,西晋开国元勋,曹魏太尉荀彧的第六个儿子。荀彧的儿子大多早逝或者夭折,其中较出名的只有荀顗和荀粲了。荀顗是个极孝顺的孩子,年幼时就有好名声了。因父亲被任命为中郎,司马

  • 康熙晚年发生夺嫡的悲剧 康熙为何没有处理好皇位的争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为什么会出现九子夺嫡,康熙九子夺嫡整个过程,康熙没有参与夺嫡的儿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和皇太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康熙皇帝他年纪轻轻就立下皇太子,经过两立两废之后,再也没有立下皇太子,由于他没有明确太子,就在他的晚年上演了争夺的悲剧,引发了他们之间的不合,那么康熙皇帝为什么没有处理好诸多皇子的皇位的争夺,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公元172

  • 从哪里可以看出,刘秀看似怯懦实则拥有大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杨志的智体现在哪些方面,我脸上流露的是智慧的疑惑,后退也是一种智慧

    对刘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光武帝刘秀是刘邦的一脉的旁系,刘秀翦灭群雄、建立后汉王朝,开创了“光武中兴”的盛世。可是谈到刘秀人们往往会想到他的怯懦,老实说刘秀其人确实比起他兄长刘演确实有些文弱!刘秀也常被兄长所取笑,刘演倾尽家财广交天下名仕,而刘秀只知在家事农。

  • 吕不韦为什么要写下《吕氏春秋》?只是为了千古留名而已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吕不韦写的是什么书,吕不韦编写了一书,谁写的吕氏春秋

    对吕不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氏春秋是以道家思想为基调,坚持无为而治的行为准则,用儒家伦理定位价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观念,名家的思辨逻辑,法家的治国技巧,加上兵家的权谋变幻,和农家的地利追求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简单介绍一下吕氏春秋,有兴趣的可以去看

  • 朱元璋下令开仓放粮,却又同时斩了五位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死前下令赐死所有嫔妃,男人说开仓放粮,女人开仓放粮啥意思

    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在历史上也可以说是一个有名气的君主,后人对他的评说之中有一个不曾出现过的词语,就是得国正。从这就可以看的出朱元璋在当时建立明朝的操作是没有一点毛病的,不存在什么大的瑕疵,不像唐太宗李世民,虽然同样是非常有名气的国君,但是他夺取皇位的途径也是受到了一部分人的不满。明太祖是一个从

  • 诸葛亮三兄弟号称龙虎狗 这个狗指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三兄弟各为其主,三国诸葛亮有几个兄弟,诸葛亮龙虎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均外号,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世说新语》曾经引用一条对诸葛三兄弟的评价,说三个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龙当然指的是卧龙先生诸葛亮,虎指的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至于狗,很多人误以为是《三国演义》里的诸葛均。诸葛均确实是诸葛亮的亲弟弟,就是《三国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