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说汉武帝是汉朝覆灭的“罪人”?他做了什么

为何说汉武帝是汉朝覆灭的“罪人”?他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808 更新时间:2024/1/17 14:19:53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是矛盾的,这源于人们判断事物的方式。有的人就觉得,好人就是十全十美,不会有任何缺点的;他们觉得坏人就是十恶不赦,不会做任何好事的。

人们的这种判断事物的方式,我称之为“非黑即白”。白的东西他们就无理智地赞颂,黑的东西他们就无理智地诋毁,人都是这样的。

汉武帝当然是“白的”,他是历史上有名的千古一帝,为中国扩展了大片的疆土,击溃了外部凶横的强敌。他无疑是个英雄,也配得上千古一帝的赞誉,也是现代很多人心中的偶像之一,在很多人心目中,汉武帝就是一位十全十美的明君。

如果我要说,汉朝衰败的根源就在于汉武帝,恐怕有很多人心里是不服气的。

“上帝为你打开一扇窗,就会为你关上一扇门”,反之亦然。一个人这方面有长处,就会在另一个方面有弱处。就像是仁慈的人性格中难免带着一点懦弱,善良的人往往会故三顾四以至于优柔寡断,太过刚强的人难免会让人难以接近……

汉武帝有很多长处,他的长处有点过头,以至于又催生出了他的很多弱处。

想大刀阔斧

汉武帝时期,匈奴是汉朝的头号强敌。汉武帝之前的历代皇帝,都主张与匈奴和亲,以换取匈奴和汉朝大体上的和平。但是匈奴即使是同意了和亲,拿了汉朝送去的大笔金钱,还是改不了侵略边境的坏习惯,汉朝边境的百姓时刻都活在匈奴的威胁之中。

汉武帝相比于汉文帝和汉景帝,少了一些仁慈宽厚,多了一些刚强不屈。他对大汉与匈奴目前的关系愤愤不平,可以看出,他一直都想着彻底消灭匈奴。前几任皇帝追求与匈奴之间的和平,即使是与匈奴开战,也不会像汉武帝那样一打就是几十年。而汉武帝是不能忍受匈奴的所作所为的,他始终都想彻底消灭匈奴。

想要消灭匈奴,就得集中汉朝的所有的力量才行,得把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汉武帝的手上才行。道家和儒家的理念都不支持汉武帝这样做,于是汉武帝开发出了他自己的理念。

在汉武帝之前,朝廷负责决策全国的事务,而朝廷的老大就是丞相。汉武帝若是有些想做的事,得先过问丞相的意思,这当然会给很多事添麻烦,丞相并不一定会认同汉武帝的所有想法。于是汉武帝设立了尚书台,令尚书台负责决策全国的事务,把朝廷的权力转移到了尚书台。

朝廷名义上是国家的机构,所以汉武帝不能想让谁当大官就让谁当大官,他得考虑群臣的意见。而尚书台名义上是汉武帝私人的“秘书部”,他想让谁当尚书令都可以,毕竟自己私人的“秘书长”他还是有理由随意任命的。

所以从汉武帝开始,丞相这个官职开始演变成了虚职,真正掌握实权的往往是尚书台,这标志着君臣关系开始不正常化,而皇帝们可以为所欲为了。

挥霍无度

汉武帝一生之中将汉朝疆土扩展了接近两倍,并给最强的敌人匈奴以重创,他所创立的伟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手下的军队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扩展土地是好事,但另一方面却是坏事了。大家都知道汉朝的赋税是三十税一,百姓生产了三十斤粮食,只需要给朝廷上交一斤就可以了,这样的税率是低到不能再低了。在汉武帝以前,汉朝推行无为而治,三是税一不仅能支持朝廷的所有支出,余出的粮钱还能积满所有的仓库,甚至是仓库都装不下,多出的谷物被堆积在空地上以至于腐烂,多出的铜钱因为储存太久导致串钱的绳都烂了。

但是汉武帝时期,连续好几年每年出动十万大军远征匈奴,这当然重创了匈奴,汉朝的连年打击让匈奴不得不北迁,他们放弃了沙漠以南肥美的草原,逃到了“漠北苦寒之地”苟且偷生。

汉朝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孙子》曰:“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战争的消耗是巨大的,将军们要供养出谋划策的宾客,朝廷要花钱筹办各种军用品,战胜之后要打赏军士,完全可以用日费千金来形容。

霍去病有一次获得了大胜利,汉武帝一次性赏赐给他手下军士共20亿钱;汉朝最后一次大规模出击匈奴,一次性损失了10万匹战马。募兵的花费、雇佣百姓运粮的花费、军队的粮食消耗,让朝廷的仓库捉襟见肘。

汉武帝为了支持军费,发明了盐铁官营、均输官等搜刮民脂民膏的方法;还扩大了征收赋税的规模,商人的商船、百姓的马车都要交“车船税”;还开始卖官鬻爵,花钱可以赎死罪、可以买官职、可以买爵位……这样一来,行为不端者可以用钱买来无罪,富者可以为所欲为了。富有之人可以花钱买官位,让后边商边官,进一步从底下人的兜中掠夺财富。

有了这些新发明后,汉武帝富了,百姓穷了。而且又开放卖官鬻爵,大量行为不轨的人可以用钱买官职,汉朝的吏治从此彻底败坏,又出现了官商勾结剥削百姓的现象。

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汉朝设立了大司马这个强权的官职,而汉朝的覆灭,就是因为大司马莽篡位弑君。大司马本来就相当于全国兵马大元帅,汉武帝临终前又开创了大司马总管尚书台的传统,他设立尚书台本来是为了集权,可是到了后头权力集中在了大司马身上。

王莽时期,汉朝的贫富差距高到了极点,这都源于汉武帝时期汉朝的吏治就已经彻底败坏了,民间的富商与官吏勾结剥削百姓,导致贫者无立锥之地,而富者的土地甚至能连起来横跨好几个郡。

汉武帝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因为他所建立的功业实在是太伟大了,太超乎正常的发展规律了。汉武帝是透支了汉朝的国寿,才集中起来了那么强大的力量,最终扩地十万里并击碎了匈奴。可是做什么事都不可太过急躁,不能说短时间赚不到钱就去偷去抢,钱是慢慢存起来的,薪水是慢慢涨上去了,不可以用不得人心的手段去获取它们。道理一样,国家的发展也是要一步步来的,如果是透支国寿而获得了一个短期的急速发展,那么发展到了后面和季世,之前急于求成所造成的恶果都会集中地迎面而来,这样的打击是任何人都无法回天的!

古书称:“汉武帝虽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赵惠文王是如何成为战国时期赵国的第七位君王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国时期魏国的,赵惠文王的儿子,战国时期的版图

    赵惠文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周赧王二十年(前295),吞灭中山,大败林胡、楼烦,推行“胡服骑射”使得赵国能和当时战国七雄中最强的秦国叫板,让赵国君主能够正式称王的赵武灵王做梦可能都不会想到,自己戎马一生,居然会落得饿死沙丘宫的下场,而下达这一命令的竟然是自己

  • 真是因为夫差贪图享受,才给了勾践复国的机会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夫差为什么不杀勾践,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夫差如果杀了勾践会怎样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勾践复国因夫差贪图享受?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勾践卧薪尝胆,一举复国的故事,我们已经耳熟能详。在其中,吴王夫差总是扮演着昏庸无道的形象,就是因为他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才给了勾践机会然而夫差真的是这样一个人吗?在那个诸侯争霸的年代,也许有些事,和我们所知道的大有出入

  • 诸葛亮和周瑜根本就没有见过 三气周瑜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周瑜和诸葛亮的故事,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故事,三气周瑜指的是哪三件事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诸葛亮和周瑜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三国演义想必大家都已经读烂了吧,里面的人物和故事都深深的吸引着大家,那诸葛亮三气周瑜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桥段了,书中写到孔明先生是怎么气他的呢,其实还有很多人不知道,就让小编先来给大家说一说。第一次,他们事先约定好,周瑜先

  • 武则天被唐高宗接进宫后,靠什么扳倒王皇后和萧淑妃?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如何扳倒武则天50,如何扳倒武则天完结,武则天扳倒皇后的战略

    武则天刚进宫时,无权无势,为何还能扳倒王皇后和萧淑妃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众所周知,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人最重孝道,唐高宗身处帝位,本应以身作则,可他为何冒天下之大不韪,执意接武则天入宫?武则天入宫后,手中无任何权势,却能让势力庞大的萧淑妃、王皇后相继失宠,最后更是登上

  • 在历史的记录中,伏皇后为何最后死在了曹操的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叡死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曹植之死真实历史,三国演义董承在哪集死的

    伏寿伏皇后,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皇后,而在历史的记录中,这位皇后却是死在曹操的手上,原因记录的比较简单,就是伏皇后因为恐惧而经常给父亲写信,信件中有谋害曹操的言语,曹操大怒,将伏皇后赐死。但这种说法其实多少有些站不住脚,如果仔细推理就会发现,伏皇后的死可能另有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曹操又到底为

  • 诸葛瞻在绵竹之战时有多少兵?真有七万?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瞻字思远,三国演义诸葛瞻战死绵竹,为什么诸葛瞻不守绵竹

    大家好,说起绵竹之战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263年,征讨蜀汉的曹魏大军在剑阁停滞不前,毕竟当时剑阁有姜维率领数万大军坐镇,而且剑阁前方道路狭长,曹魏兵力的优势没办法体现,加上魏军是远道而来的攻城战,因此战事进行到这里时已经非常困难了。而当时十八万大军的粮草辎重得从关中运送到蜀川,损耗非常大

  • 明朝驸马石璟,亲历过土木堡之变和曹吉祥之乱的幸存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土木堡之变背后的阴谋,曹吉祥石亨,土木堡之变阵亡名单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明朝驸马石璟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今日之中国,受各种传统和现代小说的渲染,皇帝的女婿被称为驸马,基本已经是尽人皆知的知识点了。但实际上驸马本是官名,汉武帝时候设置驸马都尉,职责是掌副车之马。“驸”即“副”,秦代和两汉

  • 赵云如果在隋唐演义里,他的实力与排名会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羽和赵云哪个更厉害,郭靖与杨过谁武功厉害,隋唐演义罗松排第几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三国演义赵云的故事。如果只论《三国演义》和《隋唐演义》,赵云到了《隋唐演义》里面基本上是排不上号的,如果他和罗成对阵,几乎会被秒杀。当然不是说赵云弱鸡,而是三国演义里面武将能力还算靠谱,而隋唐演义明

  • 北齐皇帝高洋,早晚年性格为何会差别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气质与性格的区别和联系,北齐开国皇帝高洋,北齐高洋长相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北齐皇帝高洋的故事。南北朝时期,有这么一位皇帝:他在位前期,文韬武略、威震四方,人称“英雄天子”;后期,行为荒唐、暴虐残忍、坏事做尽,跟个神经病没什么两样。在34岁时,就因为酒色过度而死。同一个人身上,竟

  • 王世充为什么能成为隋末群雄之一?他做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朝从未建立,传奇纯属放屁,王世充是皇帝吗

    你们知道王世充的故事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王世充:本来姓支,是西域的胡人。寄居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王世充是文人出身,并不是什么鲁莽武夫。本质上他和李渊的目的,都是不惜一切手段夺得江山,一统天下的。只是处于天时地利人和,两个人一比,他还是差那么一点。不过作为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