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不惜亲率大军征讨马超,他的目的是什么?

曹操不惜亲率大军征讨马超,他的目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585 更新时间:2024/1/23 13:15:48

潼关的地理位置究竟有多重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三国志·武帝纪》中记载: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遣曹仁讨之。超等屯潼关,公敕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

根据以上记载,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三月,马超、韩遂为首的关西军阀都怀疑曹操实行假道灭虢之计,想要打着讨伐张鲁的名号,吞并凉州。他马超联合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韩遂等十部共十万人马起兵反曹,很快包围了潼关。

此时,曹操非常震惊,虽然有“防守专家”曹仁在潼关,也不放心,于是亲率大军支援潼关,讨伐马超。那么,潼关到底有多重用,曹操为此不惜倾国之力,讨伐马超呢?个人认为潼关是三秦锁钥,长安门户,潼关在,长安安,潼关失,长安危,而马超也是西凉悍将,值得曹操亲自征讨。

潼关地理位置重要性

其一,潼关是三秦锁钥。

潼关,位于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占据潼关,就能扼守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它是关东进出三秦的锁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已经取代先秦时期的函谷关地位。潼关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其二,潼关易守难攻。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东汉末年设置此关,大约是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潼关是是关中的东大门,就连清朝乾隆皇帝游历到此,也深深感慨潼关之险峻,还在城楼外留下“第一关”的鎏金御书。

曹操为何亲率大军征讨马超

其一,西凉马超铁骑骁勇善战,非曹仁所能阻挡。

西凉民风彪悍,尤其是骑兵,来无踪去无影,天下无双。想当年,西凉董卓率军进入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关东十八路诸侯,才勉强把董卓赶跑,也没有彻底消灭董卓西凉兵。现在不只是马超一个军阀反了,而是以马超、韩遂为首的十个势力反了,声势浩大。马超在三国演义中排名第五,比燕人张飞还高一个名次。曹仁虽然也是久经战阵的大将,可是和马超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曹操对于马超还是非常忌惮的,在马超反后,并没有第一时间杀掉在京城的马腾、马休、马铁等人。可知,曹操不敢把事情做绝,想以此威胁马超,甚至和马超讲条件。而演义中所描述的,因为马腾、马休、马铁等人被曹操所杀,马超才举起反叛大旗的,这和正史上有一定的差距。马腾等人被杀,是因为第二年,马超在凉州卷土重来,攻克陇上诸县才被捕杀的。《后汉书·孝献帝纪》相关记载如下 :

十七年夏五月癸未,诛韂尉马腾,夷三族。

因此,曹操是怕马超的,为了万无一失,于是不顾年事已高,率军出征,亲自排兵布阵,将马超、韩遂联军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换做其余人叛乱,是不需要曹操亲自带兵征讨的,派一员上将,即可平定。

其二,曹操亲率大军征讨马超,为了确保潼关万无一失。

潼关是关中平原的门户,守潼关意义重大。如果潼关丢失,曹操将会失去关中平原,损失惨重。想要保住关中平原及西京长安,首先得保证潼关万无一失。曹操本来是想借道,讨伐尚未归顺的汉中张鲁,结果引起马超、韩遂等军阀的强烈不满,还因此发生了战争。曹操担忧潼关,怕曹仁兵少,阻挡不住马超军队。

曹操的担忧是有道理的,演义中,曹仁防守潼关不到十天,就丢了。因此,曹操不得不筹集粮草,亲自带兵征讨马超。他刚开始,也被马超杀得割须弃袍,狼狈不堪。最后,曹操采纳贾诩的反间计,成功离间马超和韩遂,这才击溃马超,取得成功,保住潼关。

总结:潼关是关中平原的门户,潼关在,关中安,潼关失,关中危。因此,曹操为了保住土地肥沃的关中平原,不得不亲自率领大军,讨伐马超。双方在潼关进行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决战,最终以曹操完胜告终。曹操看到了潼关的重要性,它是三秦锁钥,想要保住关中平原,必须守住潼关。因此,曹操亲自带兵征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支援潼关,分化瓦解韩遂、马超等十部联军,平定西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同为汉武帝爱将,霍去病与卫青的坟墓为何挨在一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武帝宠爱霍去病,卫青与霍去病的坟墓,汉武帝对霍去病有多好

    咸阳兴平的茂陵巍峨浩大,相对于咸阳北塬上的其他帝王陵更为显眼,常常给人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东看骊山,北望唐昭陵,南屏秦岭,渭水滔滔而过。从风水上看,茂林实在是绝佳之地,在众多皇陵中更是显的尤为独特。当然,除了风水布局,茂陵的独特还在于有大量的陪葬墓,而且其中的两座极具象征意义

  • 杨玉环入选四大美女,为什么赵飞燕不能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飞燕是美女吗,四大美女没有赵飞燕,赵飞燕不是四大美女之一吗

    提起四大美女,大家都知道是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四位女子。当然,这是现代人的共识,也是清代人所确定的标准。其实不同朝代,人们对四大美女的评选是不同的。先秦时期,有两美之说。两美,即毛嫱与西施。毛嫱,大体与西施处于同一时代,相传为越王勾践的爱姬。《管子》说:“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此后,在两

  • 狄青是什么出身?他为何能在重文轻武的北宋朝廷中显赫一时?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狄青为枢密副使文言文翻译,狄青出奇兵文言文翻译,北宋为什么重文轻武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狄青是什么出身?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省汾阳)人。生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卒于嘉祐二年(1057 年),北宋名将。狄青出身卒伍,因在战场上骁勇善战,屡立战功,逐渐获得升迁,最后官至枢密使,作了北宋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在

  • 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是谁?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谁十二岁当丞相,秦朝第一任丞相是谁,邹忌的结局

    在古代政治体制中,皇权与相权是相互对立,而又不可分割的整体。皇位委托丞相管理天下,对其充分放权;丞相为百官之首,在政治体制中处于核心地位。皇权集中则相权分割,皇权弱化则相权集中,这似乎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造成了君臣之间关系的紧张,从长远来看,皇权是至高无上的,相权只能走下坡路,自元代步

  • 后宫嫔妃十年没身孕,大臣居然出了一个馊主意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本宫不死,尔等终究是妃,皇上为什么不让舒嫔有孕

    我们常说,古代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这句话至少说明两个意思:一是说后宫女人数量多;二是说女人们都是佳丽,而且颜值都很出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因为这两层关系,古代妃子想要在后宫佳丽中脱颖而出,要么是贤良淑德,要么是容貌出众。贤良淑德自不必说,这是古人一贯的追求标准。容貌出众就不好说

  • 札木合为何没有抓住机会,一举消灭成吉思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吉思汗和札木合,成吉思汗手握凝血代表什么,铁木真和札木合结局

    札木合有两次机会可以消灭成吉思汗,他为何放弃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札木合和成吉思汗都是草原英雄,两人都是当时最有资格成为草原霸主的人物。在成吉思汗的一生中,札木合是他最好的兄弟,也是最大的敌人。从札木合和成吉思汗之间的竞争来看,两人刚刚反目成仇的时候,札木合兵强马壮,更占据

  • 诸葛亮选择辅佐刘备,是不知道大汉气数已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为刘备做的贡献,诸葛亮草船借箭尽办糊涂事,诸葛亮辅佐的谁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三分天下,各占其一。魏蜀吴之间互相攻伐,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的地盘更大一些。其中三分天下的局面形成,得益于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的诸葛亮。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过程当中,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在选择机会。他们纷纷投靠自己所认为的明主,只不过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

  • 北齐太祖高欢是汉人,却推行鲜卑主义,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人和鲜卑人基因区别,鲜卑女子,汉人鲜卑化

    北齐太祖高欢是汉人,却推行鲜卑主义,这是为何?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五胡乱华,是中华民族的灾难,中国北方大地的人民,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几百年的时间,中原的政权一直掌握在少数民族手里。直到北魏末年,北魏王朝奄奄一息,中原大起义接踵而来,有一位汉人,趁着这个机

  • 徐庶在曹营里未献一计一策 曹操为什么还把他留在营中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徐庶进曹营后怎么样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什么意思

    对徐庶和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徐庶是刘备前期最为重要的一位谋士。在刘备驻守新野期间,是徐庶为其处理政事,操练士兵,徐庶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刘备军队的整体实力。遗憾的是,徐庶在刘备阵营中不久便被曹操用计给骗到了曹营。而身在曹营的徐庶心在汉的徐庶,也一直遵守着

  • 战鼓四公子春申君为何会被害?死后无一人帮他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双刺吴晋元起义成功了,张角张宝张良最后死的是谁,春申君评价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春申君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战国时,楚国的国君楚考烈王还是太子的时候,养了一只猫头鹰。猫头鹰是凶恶的鸟,但是太子为了使猫头鹰变成一只温顺的鸟,常常用梧桐树的果实喂它。春申君听说这件事之后,觉得有些意思,就去太子府上。见到太子之后,春申君直接问他道:“我听说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