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与徐达齐名的开国猛将,常遇春是怎么死的?

与徐达齐名的开国猛将,常遇春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500 更新时间:2024/1/17 5:03:17

明初多名将,而且大都出自朱元璋账下。在众多猛将中,有两位最为耀眼,一位是被封魏国公的徐达,另一位是鄂国公常遇春

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二人在帮助朱元璋打天下中,一主一副,相互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谓“一时瑜亮”。二人又有所不同。徐达以谋略立身,常遇春则以武功扬名。

常遇春出身于贫苦农民之家,从小习武,精于骑射,加之身材魁梧,力大过人,素有勇武之名。元末,社会矛盾激化,匪患、盗贼、起义,种种乱象,非止一端。常遇春先投绿林大盗刘聚,后又弃盗为良,跟了朱元璋。

不久,常遇春锋芒初露,在采石矶战役中,他冒着乱箭挥戈勇进,只身登岸杀敌,常遇春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之后,常遇春被委以重任,无论是大破陈友谅,还是鏖战衢州,抑或是攻取元大都,都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勇武,立下了赫赫战功,连朱元璋都不住夸赞“当百万众,摧锋陷坚,莫如副将军。”常遇春更是常常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

常遇春勇则勇矣,但有一个独特而又致命的嗜好,那就是杀降,连朱元璋都对他放心不下。

常遇春杀降至少可以追溯到池州之战。当时,常遇春率精兵万人,设伏于六泉口,与徐达合击大败陈友谅。陈友谅败走江州,陈军万人被斩首,三千人被生擒。对于生擒的三千人,常遇春言之凿凿“此劲旅也,不杀为后患”,徐达不同意,于是常遇春就夜里悄悄将过半的降卒给坑杀了。

此事之后,不到四年,常遇春围攻赣州城,很多人都担心常遇春会屠城。朱元璋为此专门叮嘱他一旦攻城切勿多杀人。可见,对于常遇春杀降,朱元璋是很不放心的。后来,常遇春攻克赣州后果然没有滥杀。不过民间也有说法,常遇春攻城久久不下,发怒要杀赣民百万,但朱元璋有叮嘱在先,只得杀了一个姓黄名百万的人了事。

这次屠城没有干成,常遇春攻打张士诚时,在平江(今苏州)却把屠城这件事做实了。根据杨循吉《吴中故语》记载:“常遇春以城久不破,怒曰‘城下之日,三岁小儿亦斩为三段’”;黄暐《蓬窗类记》也有类似记载:“城破日,常遇春入齐门,所过屠戮殆尽……徐达入阊门,不杀一人。至卧佛寺,两帅相遇,达始戒遇春勿杀”。

类似的屠城案例,还发生在江苏泰州,山东潍县、东昌,湖南湘潭等地。最为夸张的是湘潭,由于人数被屠过多,直接由州降为县。

关于常遇春屠城有一个故事流传很广。话说,常遇春梦中想起幼时屈辱,便下令屠城。等他醒来,发现士兵都不在军中。问之,近伺回禀实情。常遇春大惊,忙命令收兵。但为时已晚,士兵已经大开杀戒20里。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常遇春嗜杀的一面。

历来都有“杀降不祥”说法,那些杀降的很少有善终的。洪武二年,常遇春率师南归时,行至柳河川,突然病卒,年仅四十岁。这或许只是一种巧合,但更多人的认为,这是对他杀降、屠城的一种诅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曹操不惜亲率大军征讨马超,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马超投降刘备以后有什么功劳,马超临终前对刘备说了些什么,马超被谁劝降归顺刘备

    潼关的地理位置究竟有多重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三国志·武帝纪》中记载:是时关中诸将疑繇欲自袭,马超遂与韩遂、杨秋、李堪、成宜等叛。遣曹仁讨之。超等屯潼关,公敕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根据以上记载,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三月,马超、韩遂为首的关西军阀都怀疑曹操

  • 同为汉武帝爱将,霍去病与卫青的坟墓为何挨在一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武帝宠爱霍去病,卫青与霍去病的坟墓,汉武帝对霍去病有多好

    咸阳兴平的茂陵巍峨浩大,相对于咸阳北塬上的其他帝王陵更为显眼,常常给人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东看骊山,北望唐昭陵,南屏秦岭,渭水滔滔而过。从风水上看,茂林实在是绝佳之地,在众多皇陵中更是显的尤为独特。当然,除了风水布局,茂陵的独特还在于有大量的陪葬墓,而且其中的两座极具象征意义

  • 杨玉环入选四大美女,为什么赵飞燕不能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飞燕是美女吗,四大美女没有赵飞燕,赵飞燕不是四大美女之一吗

    提起四大美女,大家都知道是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四位女子。当然,这是现代人的共识,也是清代人所确定的标准。其实不同朝代,人们对四大美女的评选是不同的。先秦时期,有两美之说。两美,即毛嫱与西施。毛嫱,大体与西施处于同一时代,相传为越王勾践的爱姬。《管子》说:“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此后,在两

  • 狄青是什么出身?他为何能在重文轻武的北宋朝廷中显赫一时?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狄青为枢密副使文言文翻译,狄青出奇兵文言文翻译,北宋为什么重文轻武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狄青是什么出身?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省汾阳)人。生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卒于嘉祐二年(1057 年),北宋名将。狄青出身卒伍,因在战场上骁勇善战,屡立战功,逐渐获得升迁,最后官至枢密使,作了北宋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在

  • 历史上最后一位丞相是谁?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谁十二岁当丞相,秦朝第一任丞相是谁,邹忌的结局

    在古代政治体制中,皇权与相权是相互对立,而又不可分割的整体。皇位委托丞相管理天下,对其充分放权;丞相为百官之首,在政治体制中处于核心地位。皇权集中则相权分割,皇权弱化则相权集中,这似乎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造成了君臣之间关系的紧张,从长远来看,皇权是至高无上的,相权只能走下坡路,自元代步

  • 后宫嫔妃十年没身孕,大臣居然出了一个馊主意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本宫不死,尔等终究是妃,皇上为什么不让舒嫔有孕

    我们常说,古代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这句话至少说明两个意思:一是说后宫女人数量多;二是说女人们都是佳丽,而且颜值都很出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因为这两层关系,古代妃子想要在后宫佳丽中脱颖而出,要么是贤良淑德,要么是容貌出众。贤良淑德自不必说,这是古人一贯的追求标准。容貌出众就不好说

  • 札木合为何没有抓住机会,一举消灭成吉思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吉思汗和札木合,成吉思汗手握凝血代表什么,铁木真和札木合结局

    札木合有两次机会可以消灭成吉思汗,他为何放弃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札木合和成吉思汗都是草原英雄,两人都是当时最有资格成为草原霸主的人物。在成吉思汗的一生中,札木合是他最好的兄弟,也是最大的敌人。从札木合和成吉思汗之间的竞争来看,两人刚刚反目成仇的时候,札木合兵强马壮,更占据

  • 诸葛亮选择辅佐刘备,是不知道大汉气数已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为刘备做的贡献,诸葛亮草船借箭尽办糊涂事,诸葛亮辅佐的谁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三分天下,各占其一。魏蜀吴之间互相攻伐,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的地盘更大一些。其中三分天下的局面形成,得益于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的诸葛亮。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过程当中,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在选择机会。他们纷纷投靠自己所认为的明主,只不过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

  • 北齐太祖高欢是汉人,却推行鲜卑主义,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人和鲜卑人基因区别,鲜卑女子,汉人鲜卑化

    北齐太祖高欢是汉人,却推行鲜卑主义,这是为何?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五胡乱华,是中华民族的灾难,中国北方大地的人民,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几百年的时间,中原的政权一直掌握在少数民族手里。直到北魏末年,北魏王朝奄奄一息,中原大起义接踵而来,有一位汉人,趁着这个机

  • 徐庶在曹营里未献一计一策 曹操为什么还把他留在营中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徐庶进曹营后怎么样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什么意思

    对徐庶和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徐庶是刘备前期最为重要的一位谋士。在刘备驻守新野期间,是徐庶为其处理政事,操练士兵,徐庶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刘备军队的整体实力。遗憾的是,徐庶在刘备阵营中不久便被曹操用计给骗到了曹营。而身在曹营的徐庶心在汉的徐庶,也一直遵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