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死后 司马懿为什么不兴兵讨伐蜀汉

诸葛亮死后 司马懿为什么不兴兵讨伐蜀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537 更新时间:2024/1/22 9:51:39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司马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刘备死后,继承先帝遗志的诸葛亮,共主导了六次北伐曹魏的战争。这六次战役多以蜀军粮尽无功而告终。多次征战,也让诸葛亮、司马懿发现对方是自己一生罕见的对手。在惺惺相惜的过程中,二人也有着各自的打算。司马懿的打算:只抵御诸葛亮,不歼灭蜀军,这样自己就可以领兵在外,不被曹叡夺权、打压。诸葛亮的打算:1、留住司马懿这个熟悉打法的对手,给曹魏政权埋下君臣猜忌的隐患。2、以歼灭曹军主力为战略目标,趁机扩张蜀国地盘、扩充人口。火烧上方谷之战,自知时日无多的诸葛亮终于下定决心除掉司马懿。当时曹魏对司马懿极度倚重,一旦蜀军除掉司马懿,魏国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就将被击溃。

诸葛亮上方谷之战的战略目标有两个:一、击溃魏国最后一道心理防线{诸葛亮自知时日无多,必须除掉司马懿}。二、歼灭魏军主力。这也是为何天降大雨,浇灭上方谷大火,占尽优势的蜀军不去追杀曹军的原因:蜀国兵力有限,不能和曹军鱼死网破,损耗己方有生力量。换言之诸葛亮伐魏之战,只能伺机取巧,侵吞魏国领土,扩充蜀国人口。那么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不兴兵讨伐蜀国呢?

一、《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刚刚病逝五丈原{公元234年},行军司马杨仪、大将魏延,就在率军撤退时开始争权。随后杨仪派人诛杀魏延,魏延之死让蜀国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内乱。面对这一天赐良机,司马懿决定兴兵伐蜀。但司马懿的出兵请求被曹叡驳回。这便是说,不是司马懿不想伐蜀,而是曹叡不想让司马懿领兵伐蜀。

从公元239年开始,曹魏内部陷入争斗,分身乏术的司马懿没有精力去征讨蜀国。公元239年曹叡病逝,其子曹芳登基。当时曹叡给曹芳留下两位托孤重臣:司马懿、曹爽。曹芳登基初期,诛事曹爽还会和司马懿进行商议。不想随后曹爽却采纳亲信丁谧的计谋,利用太傅之位架空司马懿,夺去其手上的兵权。这就是说曹爽称帝后不久,司马懿就被罢权,魏国大权开始由曹爽一人独掌。司马懿没有兵权,自然也就无法率军征讨蜀国了。

三、虽然司马懿没有机会攻打蜀国,但掌权的曹爽却有机会。公元244年,邓飏等人奉曹爽之命,率军前去攻打蜀国。在面对诸葛亮留下的费祎时,曹爽却迎来了一场惨败。自此魏国损兵折将,曹爽在魏国的威望也跌至谷底。随后的公元249年,就发生了人们熟悉的一幕: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清洗曹爽党羽,篡夺曹魏大权。司马懿篡权后,自然需要时间去平定各地叛乱{淮南三叛}。因此便可以说从公元244年到公元249年,司马懿一直在积蓄实力,伺机夺权。这段时间陷入内斗的司马懿,也是没有时间、精力去攻打蜀国的。

公元249年,司马懿已经七十多岁,两年后司马懿病逝{公元251年}。独揽魏国大权后,司马懿虽然具备了攻打蜀国的能力。但从司马家族的利益出发,司马懿当时最要紧的事,就是巩固司马家族的权力,或者说当时的司马懿急需解决接班人的问题。对于大权在握的司马懿而言,征讨蜀国已经不能给司马家族带来更多利益。甚至有可能因为亲自率军出征,而导致曹家反对势力重新夺权{高平陵之变重新在司马家族身上上演}。

既然司马懿没有精力去征讨蜀国,那为何蜀国攻打魏国,却均以失败告终呢?诸葛亮死后,掌管蜀国军政大权的人并不是姜维,而是诸葛亮选定的蜀汉丞相蒋琬。蒋琬掌权后,既肯定了诸葛亮北伐的重要性,也否定了兵出祁山的战略。掌权后蒋琬将兵出祁山的战略,改为从汉中水路出发攻打魏国,同时蒋琬还命令姜维领偏师,一同进攻魏国{箕谷}。

就在蜀国积极打造战船备战时,魏国却将防线东移,随之蒋琬的战略方针也被姜维、费祎否定。蒋琬死后,费祎成为新的蜀国丞相,姜维这才成为蜀军统帅。随着诸葛亮、蒋琬的相继去世,蜀国相权也在频繁更替,随之蜀国内斗变得更为严重。可以说姜维的北伐失败,正是因为蜀国内斗所致。费祎掌权后,虽然曾极力化解蜀国内斗,但对于内斗多年的蜀国而言,费祎终究是无力回天。

参考资料《三国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信陵君魏无忌,唯一能抗衡秦国的翩翩公子,为何会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信陵君魏无忌为何会郁郁而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魏无忌是战国时期魏国第五任国君魏昭王之子,第六任国君魏安釐王之弟,魏安釐王二年(前276),安釐王封魏无忌于信陵,因此魏无忌也被称为信陵君。当时,战国四公子美名远扬,“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

  • 宋宁宗时期的内禅是什么样的?有多荒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宋宁宗内禅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金人南下北宋江山被一分为二,偏安江南,称为南宋。历来君主专制便是父死子承,然南宋初期接连三位皇帝,都是父皇还在世时,便已经即位了高宗内禅孝宗之后,还活了二十五年;孝宗禅位光宗之后,也还当了六年时间的太上皇;之后光宗也是活着便禅位给宋宁

  • 荀彧在历史上真是忠于汉室之人吗?不过是他的筹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荀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12年,曹操打算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不过曹操担心荀彧会反对他,因此他事先派人与荀彧商讨此事,然而即便曹操给了荀彧面子,荀彧也没有因此而顺曹操的心意,当时荀彧直接否决了曹操的想法,他称曹操本应该兴义兵义匡扶汉室,一生忠于大汉才对,

  • 隋炀帝继位不久隋朝就灭了 隋炀帝到底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隋炀帝和隋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前言:隋朝的实力并不弱,可是在历史长河中,隋朝却是个短命王朝,仅仅传了两代就灭亡了,不得不说隋朝的灭亡与隋炀帝有着很深的关系。但早年的隋炀帝杨广曾经也是个风华正茂的有为青年,年仅20岁就担任三军统帅,统领51万大军与陈朝进行战

  • 晋定王朱济熺是什么身份?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晋定王朱济熺是什么身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明太祖洪武朝后期,大明北方边境上有一对双子星:朱元璋第三子晋王朱棡和第四子燕王朱棣。兄弟二人一个坐镇太原、一个坐镇北平,除了本府亲王三护卫之外,还分别节制山西和北平都司军事。洪武皇帝一生共有26个儿子和16个女

  • 隋炀帝真的是一个昏君吗 隋炀帝就没有做出贡献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隋炀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记录在册的皇帝一共四百多位,在这四百多位皇帝中,能够名留青史的不多,即使是能够称为明君的皇帝也不多。历史上最为人熟悉的皇帝有很多,比如说唐太宗、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等等,这些皇帝都是人们非常赞叹的皇帝。现如今看来,人们对古代的皇帝有

  • 蒙古满都海皇后简介:她展现了怎样的政治军事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满都海生于公元1448年,是蒙古汪古部人,父亲名绰罗克·特穆尔。汪古部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世代姻亲。十五世纪下半叶,蒙古一度陷入封建割据的局面,各部相互征伐。尤其是东西两部经常大动干戈,给蒙古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人民对统一有着热切的期盼。公元1463年,满都鲁(必里克图汗元昭宗的后裔)称汗,他与侄子

  • 杨广既然不是杨坚的嫡长子 杨广是如何逆袭坐上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隋炀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隋炀帝是众所周知的隋朝“暴君”(但其实并不是,至于原因可参阅《为什么江湖上说,隋炀帝是失败的李世民,而唐太宗是成功的杨广》),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他并不是隋文帝杨坚的嫡长子,也不是杨坚最初指定的继承人,杨坚第一次立的太子是嫡长子杨勇,那么

  • 龙且的实力如何?他的存在对项羽有多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龙且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楚汉争霸时期,龙且乃是项羽麾下极为重要的一位战将,韩信攻占齐地之后,项羽命龙且率兵二十万征讨韩信,龙且战败后被灌婴所杀。那么,龙且对于项羽到底有多重要呢?为何龙且死后,项羽便知道自己离败亡不远了。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一是龙且

  • 明孝宗朱祐樘继位后有哪些作为?生于帝王家,吃着百家饭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明孝宗朱祐樘继位后有哪些作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清军入关后,从顺治二年设立明史馆,一直到乾隆三年,终于完成了《明史》的编撰。一部史书,编了94年,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很多人认为,清人编撰的《明史》,对明朝肯定有所黑化,其实,这种臆测并不属实。在“二十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