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娥,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皇后,身穿龙袍却不称帝

刘娥,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皇后,身穿龙袍却不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977 更新时间:2024/1/21 18:44:30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皇后刘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虽说是男尊女卑,但也诞生了不少杰出女性,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舞台上留下光辉一笔。尤其是皇宫后妃,几乎历朝历代,都会有一些临朝称制,掌握国家生死存亡之大权。比如秦朝的赵太后,汉朝的吕雉,唐朝的武则天,北魏的冯太后,清朝的慈禧等等,都曾临朝称制,权倾一时。

但今天,咱不说吕后(吕雉),也不说武则天,就来说说宋朝的章献明肃皇后刘娥。宋真宗赵恒皇后,也是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后人称赞她“有吕武之才,却无吕武之恶”。这也充分肯定了刘娥的赫赫政绩和执政才能。换句话说,才德双全。

刘娥,幼时父母双亡,被寄养在母亲庞氏的娘家。后来被许配给了一位名为龚美的当地银匠。因在京师生计困难,龚美打算将刘娥卖掉。没想到,却就此彻底改变了刘娥的命运。

当时碰巧遇到韩王赵恒(即日后的宋真宗,时名赵元休)的指挥使张耆,张耆眼见15岁的刘娥貌美如花,便有心想送给赵恒。赵恒见刘娥之后,果真大喜,对张耆也是一番褒奖,便将其带回府中,尤为宠爱。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六有载:龚美以锻银为业,纳邻倡妇刘氏为妻,善播鼗。既而家贫,复售之 。张耆时为襄王宫指使,言于王,得召入宫,大有宠。

后来此事被宋太宗得知,并大怒,责骂赵恒不该与出身微贱,且来历不明的民间女子厮混,于是责令赵恒将之赶出府中。赵恒不舍,便将刘娥秘密安置在王府指挥使张耆家中,不时私会。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记载:后年十五入襄邸,王乳母秦国夫人性严整,因为太宗言之,令王斥去。王不得已,置之王宫指使张耆家。

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驾崩,太子赵恒承继大统,即宋真宗,于是立即将刘娥接进皇宫。但当时已有郭皇后、杨淑妃等人,刘娥毫无名分。但她入宫后,也不与宋真宗后宫的皇后和嫔妃们争宠。

直到后来,被封为四品美人,又接连晋升为修仪、德妃。后来更是被册封为皇后。她不但处置宫闱之事,有理有据,未有大的疏失,而且经常深夜陪伴宋真宗阅览奏章,参与国事处理,越来越被宋真宗倚重和信任。

宋真宗抱病后,刘娥便渐渐地把持了朝政。当时寇准、周怀正等人均对刘娥不满,刘娥就联合丁谓等人,借“伪造天书”一案,将寇准一贬再贬。寇准被罢相后,丁谓则取代寇准,成为宰相。

1022年,宋真宗驾崩,13岁的宋仁宗继位,刘娥撰写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

宋真宗驾崩后,当时宰相丁谓看刘娥一妇人,便想架空刘娥,独掌朝政大权。刘娥亦察觉到丁谓的野心,二人矛盾逐渐激化,最终刘娥略胜一筹,将丁谓罢相,抄没家产。迄时为止,刘娥在朝堂之上再无威胁。

除掉寇准、丁谓等人后,完全掌控了军政大权,开始临朝称制,做出了许多超越以往规制的事情。比如“出入御大安辇,鸣鞭侍卫如乘舆”,公开使用皇帝的仪仗;“令天下避太后父讳”,只有皇帝才能够这样做。

后来更是“服衮衣(龙袍),冠仪天冠”拜谒太庙。《宋史·卷一百一十·志第六十三》记载:太后服仪天冠、衮衣(龙袍)以出,奏《隆安》之乐。

1033年3月,掌控北宋王朝十多年的刘娥,身染重病,不久离世。她虽身穿龙袍拜谒太庙,公开使用皇帝的仪仗,但她最终还是没有称帝,那么她为何最终都不称帝呢?

其实刘娥有称帝之心,曾也做过试探。比如,她曾问群臣:“唐之武后是什么样的女主?”群臣答道:“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刘娥听完沉默不语。

还有明道元年(1032年),刘娥想身着帝王之服去大宋王朝的太庙行祭祀大典。群臣闻之,多有反对。并说如若太后身穿帝王之服,那在太庙行礼时,是行男性皇帝的礼还是女性后妃的礼?刘娥竟也一时无法作答。

虽然刘娥曾经将一部分群臣拥她为帝的奏折撕碎,并曾表态说:“我不做这种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但无可厚非的是,种种迹象都在表明,她曾经的确有称帝之心,只是屡次的试探,最终都遭到士大夫集团的反对。毕竟宋朝重文轻武,士大夫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

现在的一些影视剧,包括戏剧,比如《狸猫换太子》、《包青天》等,都将刘娥定格成“一代奸妃”的形象,其实这与历史上的刘娥相去甚远,是为不公。

刘娥擅权,至死不肯还政于宋仁宗,又时常着帝王服饰,但在群臣阻止下,刘娥压制欲望,最终并未走出这一步。若她效仿武则天、吕雉,心狠手辣,排除异己,我想,她还是有能力成为中国第二个女皇帝。

但是若她效仿武则天和吕雉,排除异己,大肆杀戮,也许世人她的评价远远不如吕武二人。

《宋史》评价她:当天圣、明道间,天子富于春秋,母后称制,而内外肃然,纪纲具举。

司马光则评价她:章献明肃皇太后保护圣躬,纲纪四方,进贤退奸,镇抚中外,于赵氏实有大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时响应了哪位农民起义领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黄巢(820年~884年),字号不详,曹州冤句县(今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人。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齐开国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成年之后,没有通过科举考试。关东大旱时,积极收拢难民。乾符二年(875年)六月,响应王仙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廖化真的这么不堪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廖化真的这么不堪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诸葛亮去世后,蜀汉虽然还有人支撑着,但由于人才凋零,以至于在姜维北伐时期,不得不继续让年迈的廖化作为先锋出战。要知道廖化上一次出场,还是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时候,当时他是作为关羽的主簿存在的,此时距离樊城

  • 陈亮:南宋坚定的北伐人士之一,被后世所敬仰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陈亮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陈亮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永康学派”的创始人。陈亮一生忧国忧民,为了家国前途身心俱疲,他一生正气却总被奸臣陷害,导致前后两次入狱。不过陈亮并没有放弃,他在51岁时参加科举并且高中状元,终于可以实现为国效力的梦想。只是陈亮常年忧患

  • 霍嬗被汉武帝带去封禅不久就去世了 这事和汉武帝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霍嬗之死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名将霍去病曾有一子名曰霍嬗,据说在霍去病死后,霍嬗被汉武帝带去泰山封禅,结果刚从泰山回来没几天,霍嬗便去世了。为此人们对霍嬗的死大加猜测,认为是汉武帝做的手脚。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

  • 大明首任皇太子朱标的生母是谁?不是马皇后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朱标。其实之所以有朱标、朱棣非马皇后儿子的说法,究其原委,出自嘉兴人沈若霖在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所著的《南京太常寺志》。当然除了《南京太常寺志》,我们还可以找到不少人证。比如明末清初著名的史学家张岱曾经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探访明孝陵享殿,证实了成

  • 说说汉宣帝和许平君的爱情故事 汉宣帝对许平君到底有多爱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汉宣帝和许平君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汉宣帝刘病已一生立过3位皇后,其一是“罪人之女”许平君,其二是“权臣之女”霍成君,其三是“克夫之相”王皇后。照理说,刘病已虽做了皇帝,但他之前一直在掖庭生活,在朝中毫无根基。大将军大司马霍光权力大到能废黜皇帝,在朝

  • 刘璋在刘备攻占城固后,他的下场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益州牧刘璋的下场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提到刘璋,很多人 最先想起的便是曹操的点评:“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诸葛亮也点评“刘璋暗弱”,因此 这才把刘备的下一个发展战略目标拟定为刘璋。实际上刘璋那时候都不觉得自已能变成乱世英豪,因为他连张鲁都打不过,刘

  • 寿王李瑁,他的一生有多戏剧性?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寿王李瑁,他的一生有多戏剧性,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李瑁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十八子,原名李清,母亲是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加上他天资聪颖,所以少年时深得玄宗喜爱,7岁被册封为“寿王”,9岁遥领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使,17岁加开府仪同三司。如果日子就这样下去,他也许会做一辈子的

  • 大明的很多皇帝为什么都死因不明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是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是一个强盛的帝国,但大明还是有很多皇帝由于战乱或内部争斗而离奇死亡,他们的死成了千古迷案,至今仍无法解开。明朝276年,自明太祖建立明朝至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共有16位皇帝,而这其中,有五位皇帝的死因成了千古谜案,他们分别是建文帝朱允炆、明仁宗朱高炽、明代宗朱祁钰、明武宗

  • 郅都,西汉知名酷吏,是如何协助西汉走向强盛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郅都,西汉知名酷吏,是如何协助西汉走向强盛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西汉时期,曾发生了这么一起事件:一个妃子上厕所遭遇野猪,皇帝命令贴身侍卫前去搭救,但对方竟然抗旨不遵守;而闻讯此事的太后不仅不生气,反而奖赏了这个侍卫几百斤黄金。这个“侍卫”的身份可不一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