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延子午谷奇谋真的不靠谱吗 诸葛亮为何没有采用这个建议

魏延子午谷奇谋真的不靠谱吗 诸葛亮为何没有采用这个建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647 更新时间:2023/12/24 17:13:50

对子午谷奇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为何坚决不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它到底有多不靠谱?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魏延就提出了“子午谷奇谋”,他的意思是只要给他一万兵马,其中五千精兵,五千负责押送粮草,不出十天便可以从子午谷直插长安。而另一方面诸葛亮带兵从斜谷北上,如此一来便可以一举拿下咸阳以西地区。诸葛亮是作何反应的呢?

《三国志》记载:“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故不用延计。”诸葛亮认为此计不妥十分危险,不如走平坦的大道安全,可以稳妥的取得陇右,有十足的把握而不会有任何闪失,所以断然拒绝了魏延的计策。为何诸葛亮不采纳“子午谷奇谋”呢?真的只是此计危险吗?要了解打仗就会有危险,而且向来讲究出奇制胜。诸葛亮北伐就是为了取长安,当魏延提出一个如此奇谋的时候,他为何不试一试呢?

其一,诸葛亮的战略目标与魏延的奇谋不相容。在诸葛亮与刘备初见面的时候,他就已经规划的很清晰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从这里看出,诸葛亮的战略计划很清晰,天下有变的情况下,分别从荆州和益州出兵。那么此时的蜀国是一个什么情况呢?

首先,荆州虽然属于过蜀汉,但是后来在关羽手中丢失了,也即是说,诸葛亮战略规划中的“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这一条就不适合了。其次,刘备也已经在夷陵之战后病逝了,让他“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自然也就不可能了。所以,这几个条件没一个满足。

而诸葛亮后来的战略目标则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当时东汉的都城是在洛阳,而魏延“子午谷奇谋”的目标是长安以西,并不能“还于旧都”,更别说兴复汉室了。当时的局面已经很明朗,蜀汉最弱,而曹魏几乎占据天下的三分之二,要想单凭魏延的奇谋实现诸葛亮的战略目标,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在与自己战略目标不相符的情况下,诸葛亮没有采纳魏延的计策。

其二,诸葛亮的北伐对曹魏已不是秘密。一般来说,奇谋究竟的就是“奇”和“出其不意”,然而魏延提出奇谋的时候,曹魏早已知晓诸葛亮的计划。在刘禅建兴五年颁布的诏书中,早已将蜀国北伐“克复旧都”的目标昭告天下了。而且从诸葛亮率领大军入驻汉中,到召开军事会议,前后足足有9个月的时间。

如此长一段时间内,曹魏方面肯定早已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因此魏延的计策并不能给到敌人一个奇袭之效。就算计划再周全缜密,也会大打折扣。所以说,若是能在曹魏方面完全没有任何备战状态下采取奇袭,可能还有一些胜算。

其三,魏延小瞧了夏侯。魏延之所以敢大胆地提出“子午谷奇谋”,是因为他认为夏侯楙是一个废柴。只要他带兵前去,夏侯楙必定会吓得望风而逃。《三国志》中,魏延这样对诸葛亮说:“楙闻延奄至 ,必乘船逃走。” 但夏侯楙真有这么窝囊吗?

当然不是,《三国志》记载:”楙性无武略,而好治生……其后群弟不遵礼度,数切责,弟惧见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夏侯楙虽然用兵谋略方面不太行,但是颇爱经营管理,并非是一个一无是处,只了解啃老的人。而且当夏侯楙见到弟弟们不遵礼度时,多次赋予他们严厉斥责,说明他是一个重视礼制法度的人。显然不会窝囊到像魏延所说的那般“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的地步。

况且就算夏侯楙打仗再不行,长安城还有好几万将士在那里驻守着,再加上长安城坚固的城防,也不是谁想攻就能攻下来的。再退一步,就算夏侯楙窝囊废一个,他后面也还有郭淮和曹真。所以,魏延之计看起来很奇特,但是若真要用起来,效果如何就要另当别论了。

其四,诸葛亮生性谨慎。诸葛亮断不采纳魏延之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认为魏延的计策不靠谱,太冒险了。要了解蜀汉原本就是弱小的一方,好不容易凑齐了这十万大军,若是有什么闪失,岂不给羸弱的蜀汉徒增负担吗?所以,以诸葛亮向来谨慎的性格,是断然不敢冒这个险的。

为何魏延会提出“子午谷奇谋”呢?

很简单,就是想要立功表现。《三国志》中,关于魏延有这样的记载:“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也就是说,魏延在当时很多人看来,将来会接诸葛亮的班。魏延的能力强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要想坐到诸葛亮那个位置,光靠能力是不行的,得要有足够的威望和战功才行。不然很多人反对你,即使坐上去了也不长久。所以,魏延想通过北伐建立一番奇功,只有这样才能为将来坐上蜀国最高军事统帅铺平道路。

但最终现实跟魏延开了玩笑,诸葛亮死后,魏延非但没有成功接替他的位置,反倒最终被马岱所杀,还夷灭了三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魏延当初固守汉中长达十年时间 姜维接手为何三十天都坚持不住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魏延和姜维哪个厉害,姜维为什么不救魏延,姜维最后一计如果成功

    还不了解:魏延和姜维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延固守汉中10年无人能破,姜维为什么连30天都守不住?为了打赢汉中之战,刘备几乎倾举国之力,除了关羽留在荆州战场,其余的大小将领几乎全都出动了。赵云与黄忠负责定军山,张飞与马超负责下辩之战,应对曹洪曹休。其他将领也都

  • 历史上郑和下西洋分别去了哪里?发生在何时?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郑和七次下西洋发生在哪个朝代,《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贡献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倘若说起明朝前期的重要大事的话,人们记得住的大概有几个,第一个朱元璋屠杀开国功臣,第二个是朱棣篡位,第三个便是郑和下西洋了,而今天要探讨的便是第三个。显然的,对于中国而言,郑和下西洋是一件非常好的

  • 陈伯之简介:北齐豫州刺史,《与陈伯之书》因其而写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郑伯克段于鄢公羊传,与陈伯之书文言文翻译,与陈伯之书中的典故

    南朝(420-589)承自东晋,有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四朝,均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北朝(386-581)承自十六国,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灭北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这一时期杰出名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

  • 三国时期马超投靠后,刘备却对他不重用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为什么不信任马超,马超带了多少人投降的刘备,三国时期的马超

    马超,字孟起,汉末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汉年三国时期,勇冠三军的猛将,无疑是魏蜀吴三国都非常重视的人才。比如许褚、典韦,就受到了曹操的重用。再比如关羽、张飞,也受到了刘备的重用。不过,同样勇冠三军的马超,却一直没有获得刘备的重用。

  • 魏延在刘备去世后在蜀汉的地位有何改变?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魏延和诸葛亮的关系,圣蜀汉三国传水淹七军怎么过,蜀汉五虎上将是谁

    魏延,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在后期同诸葛亮北伐立下了赫赫战功。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三国时期全天下在三个人手里争来抢去,那么抢天下不能光靠气势,也要靠手底下积累的人才。这些人才将会助他们一臂之力,让他们轻松的赢得战斗。三国指的就是三个国,魏蜀吴分别占据三方势力,他们

  • 宇文恺简介:隋代建筑家,曾负责营建新都大兴城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丰子恺建筑的起源,宇文恺和北周皇室,隋大兴城规划的基本原则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改革政治,兴建隋唐

  • 青鹅是什么意思?为何会导致宰相裴炎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白鱀豚什么时候宣告灭绝的,玉人来裴炎,为什么要给活鹅拔毛

    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而在文化的世界中,文字必定是最令人赞叹的存在,也是让人们走向更好未来的基础。而汉字,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集大成结果,也是中华儿女所必不可少的因此,

  • 三国时期许褚与马超的实力是什么样?有何差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时期的马超,马超和赵云谁更厉害,马超许褚之战谁赢了

    许褚,谯国谯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的猛将有二十四名,细数起来必有高下之分,毕竟没人能一瞬间念出二十四个名字,必然是先说出吕布后说出赵云。于是就不得不对三国名将进行准确的排名才能统一大家的口径,否则就会混乱不堪,那么吕布排在第一是没有异议的,得到了一致

  • 刘备一生最喜欢的女子是甘夫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甘夫人,甘夫人是刘备的什么人,甘夫人死后刘备

    刘备一生最喜欢的女子是甘夫人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说起刘备,他虽然是魏蜀,吴三国中起步条件最差的一个人,但是他凭借个人的努力取得了所有的东西。他的身上具备许多优秀的品质,为人谦逊,桀骜不驯。每次说起《三国演义》,每个人都会说起刘备这个英雄。并且在三顾茅庐的故事中也能够看出

  • 历史上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哪些人?结局善终的又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奢为什么不是战国四大名将,战国四大刺客,战国四大名将

    战国时代是中国一个大混乱的时代,也是百家争鸣和英雄辈出的时代,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战国四大名将是指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按照介绍,这四位将领出自秦国和赵国这两个强国,也即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