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的甘肃反腐:50多名各级官员被判斩首示众

乾隆的甘肃反腐:50多名各级官员被判斩首示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79 更新时间:2023/12/5 7:04:51

乾隆四十六年(1781 年),发生了一件清朝建立以来最大的贪污案。自封疆大吏到州牧县令,被判处死刑的多达100 多人,其中56 名被砍掉了脑袋。这就是轰动朝野的甘肃全省官员谎报灾赈、贪污捐监粮的大案。这场特大贪污案件的首犯,就是乾隆皇帝曾十分倚重的封疆大吏亶望。王亶望,山西临汾人,自举人捐纳知县,累任知县、知府,乾隆三十九年(1774 年) 调任甘肃布政使,受命专门办理收捐监粮。

甘肃地瘠民贫,是全国最穷的省份,每年户部都要调拨巨额款项购买粮食,以抚恤灾民,供应当地满汉驻军以及救济新疆之需。为节省国库开支,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 清政府特准甘肃及外省商民纳粮捐纳监生,就地解决缺粮之急。监生,是国子监学生的简称,甘肃省内外商民赴甘买来监生头衔后,并不要求千里迢迢进京入国子监读书肆业,但他们已享有与秀才同等的权利,可直接参加乡试进入官场,也可以监生资格加捐职官。因此,捐监一途是当时富裕商民子弟入仕的捷径。加之甘肃开捐定价较低,每名只需麦豆四五十石,外省商民趋之若鹜。

不料,行之数年,诸弊丛生。大抵是经手的地方官借机贪污,挪用捐监粮,甚至干脆折收银两,以便于中饱囊。清政府只好下令中止甘肃收捐。停捐之后,户部仍旧每年拨银百多万两解往甘肃采买粮食,而甘肃大小官员仍为缺粮叫苦不迭,所以当乾隆三十九年陕甘总督勒尔锦奏请恢复捐监旧例时,经户部遵旨会议以为可行,乾隆皇帝也就很快允准了。鉴于以往积弊多端,乾隆皇帝特选调精明能干、善于理财的王亶望为新任甘肃布政使,专责办理该省收捐监粮事宜。

王亶望上任伊始,便乾隆皇帝保证,“随时随处,实心实力,务期颗粒均归实在”。而暗地里,王亶望却和总督勒尔锦狼狈为奸,下令全省收捐各州县捐监无须交纳粮食,一律折成银两收捐,全部上缴到他和兰州知府蒋全迪那里。这样一来,白银滚滚而来,捐监粮却颗粒不见。仓储空空如也,又将如何交待?

王亶望自有妙计,他和蒋全迪二人每年夏、秋都在省府兰州秘密合计,无灾报有灾,小灾报大灾,下令各州县按照他俩虚拟的数目,开销掉子虚乌有的“捐监粮”。各州县见王亶望如此胆大妄为,也无不群起效尤。

原任平番县知县何汝南,在主持本县办灾两年间,浮开赈银6 万余两,纳入私囊;原任狄道州知州陈常,在三年任内共办监生执照四千余张,每名多收银10 两,共贪污银两4万有余。

从乾隆三十九年开捐到四十六年案发,历任甘肃省各州县长官百余员,几乎无人不贪。这些州县官还要用赃银去结络上司,如上面提到的知县何汝南,前后就送给王亶望银18000 余两,“ 馈送” 蒋全迪6000 余两,总督勒尔锦交他办买物件,又花去银6000 余两。有个叫麦桓的广东人干得更荒唐离奇,他被分发到甘肃待补知县之缺,当时正赶上各州县报办夏灾,为急于补上县官好趁灾大捞油水,就托人向蒋全迪疏通,最后达成交易,麦桓送王亶望、蒋全迪各8000 两银。麦当时手中无钱,应允冒办夏灾得银后,如数奉送。这样,蒋全迪保举他升补靖云知县,麦桓则风风火火大办“捐监赈灾”,以筹措银两还债。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甘肃通省上下官员串通一气,上下相蒙,竟然长期作弊而未被发觉。王亶望还因收捐监生卓有实效,省去每年部援白银百数十多万两,且“弊绝风清,仓储充裕”,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 年) 抽调浙江巡抚,拥厚资而去。继任甘肃布政使的王廷赞更是如法炮制,且花样翻新,统一规定报捐时,各州县每名折收白银55 两,除办公费4 两外,再加2 两所谓“心红纸张费”。

王亶望、王廷赞先后主持甘肃捐监六年间,每年报捐人数在4 万上下,所以乾隆皇帝后来说“历年所捐监生不下数十万”并没有夸张。若以每名55 两计, 共折收捐监银两在1300 万两以上。这笔巨款中,虽然有一小部分是用来采买粮食以为赈灾之用,但大部分则流进了甘肃全省大大小小官员的腰包,其数目不少于白银1000 万两,相当于当时全国每年财政总收入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乾隆四十六年(1781 年)夏,大学士阿桂、尚书和珅领兵开进甘肃平定回民反清起事,先后奏报入境即遇连阴密雨,乾隆始疑云大起,感到此前甘省连年报旱有诈,数以百万石的“捐监粮”去向必须深究。联想起不久前王亶望情愿捐银50 万两( 此数相当于浙江巡抚每年养廉银的50 倍) 资助浙江海塘工程一事,乾隆皇帝判定王亶望巨额家资必与贪污甘省捐监粮有关。于是降旨命阿桂和新任陕甘总督李侍查办此事,要求他们“根究到底,务令水落石出”。

阿桂和李侍尧没有辜负皇帝的期望,他们选定现任甘肃按察使福宁为突破口,使他和盘托出了自王亶望以来通省官员如何玩法营私、冒赈贪赃的内情。

尽管勒尔锦、王廷赞以及王亶望分别在北京和浙江狡赖不吐实情,但到这年七月,乾隆帝已有充足证据对这个贪污集团的首犯作出判决:王亶望处斩,立即执行,他的儿子王裘等人夺官遣发伊犁,另几个不满12 岁的幼子则暂时监禁刑部大狱,待年满12 岁时陆续发遣;勒尔锦原来就因平定回民起事不力问成死罪监禁在狱,这次贪污事发,“从宽赐令自尽”;王廷赞绞刑,本年秋审时处决。至于对其他大小墨吏,阿桂、李侍尧也根据《大清律例》中“监守自盗一千两以上斩监候” 的律, 拟定皋兰县知县程栋等66 员斩刑,待秋审处决。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朝书法家米芾:挑选女婿先看对方是否爱干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练习毛笔字的同学可能都听说过,宋朝有四大书法家,他们分别是蔡襄、米芾、黄庭坚和苏东坡。在书法史上,这四个人被并称为“宋四家”。讲书法,蔡襄应该是最牛的,连宋徽宗都心悦诚服地夸奖蔡襄的书法是“本朝第一”。讲文笔,苏东坡应该是最好的,他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脍炙人口,现在的语文课本上还能读到这些作

  • 唐高祖李渊:中国历史上最受贬低的皇帝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大大小小的皇帝多达三百多位,其中不乏昏君、明君、庸君、暴君。但还有一些君主,他们一直被后世所所忽略,一直被受到贬低,如本文的主角唐高祖李渊。一般而言,开国君主都是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如一提到宋朝,人们就会想到赵匡胤,提到明朝就会想起朱元璋,但是提到唐朝,人们恐怕很难联

  • 史上一心只为百姓服务的皇帝:汉文帝如何治国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一国之君。我们痛恨那些昏庸无道的皇帝,我们赞扬那些勤政爱民的皇帝。都说皇帝仁德的背后都有自私的一面;都说即使是勤政爱民的皇帝也有阴险黑暗的一面;都说封建社会的帝王没有全心全意为百姓谋福祉的……其实,也有一心想着国家和人民,从不在乎自己得失的皇帝。这个皇帝有名,但不是最有名的;人们称赞他的话语超

  • 秦始皇的七大恨:秦始皇为何如此痛恨这七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一生,可谓传奇。他前十来年跟着母亲赵姬在赵国,被赵人欺负凌辱。十几岁回到秦国被立为太子,3年后秦庄襄王去世,秦始皇登基。然后用了十来年时间,斗倒了三座大山长安君成蟜、嫪毐、吕不韦。接着又用了十年时间,横扫东方六国,统一中国。秦始皇一生无比辉煌,可是人人有本难念的经,秦始皇一生,痛恨这七个人。N

  • 杨家将杨业怎么死的?手杀上百人后绝食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宗赵匡义攻打北汉时,曾下重金寻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杨业,是杨家将第一人,也就是常说的杨家将第一人,也叫杨继业,杨令公,此人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猛将。赵匡义没有看错人,杨业在北汉时,以骁勇善战出名,每战必胜,屡立战功,所以当时北汉人都称他为“无敌”。辽景宗发兵攻雁门关,杨业率几千人大败契丹人,一战让

  • 太平天国奇男子石达开:凌迟一百多刀未吭声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这是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与苗族同胞欢聚时的即席赋诗,此诗同时也抒发了他的鸿鹄之志。石达开文学才华极高,他应该算得上完美的人了。1847年,33岁的洪秀全和32岁的冯云山到贵县(广西贵港)访问一个人,邀其共图大事,最终,这个16岁的少年答应

  • 揭秘史上嫁得最远的公主是谁?把国王都等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中国古代著名的外国人,马可·波罗可谓榜上有名,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举世闻名。这位十三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十七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沿陆上丝绸之路前来东方,经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帕米尔高原,历时四年,在1275年到达元朝大都(今北京)。他在中国游历了十七年,并称担任了元朝官员,访问当时中国的

  • 魏明帝曹丕:三国中最为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魏大将军排名,真的有武林高手吗,武林高手有哪些

    曹丕,曹操的儿子,在三国中以文采而闻名,人称建安七子之一,但曹丕除了文学成就之外,还是一个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不知道是历史学家有意隐瞒,还是因为其文学成就实在太高,私生活实在太丰富了,人们记起他的时候,总会跟一些花边新闻沾上。不过我们今天不聊花边,只谈武学。曹丕生于中平四年,他在《典论》的自叙中说,

  • 晚清商界王子陈芳:纳外国公主为妾的晚清牛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京城才女,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汴京四公子,陈芳丽

    当他24岁那年离开家乡时,大概没想到会有这样传奇的一生:以他为主人公的歌舞剧,在美国百老汇上演了30年;美国建国200周年评选百位最有影响的外籍人士,他和基辛格并列其中……陈芳,字国芬,香山县下恭镇杨梅斜村(今珠海市前山镇梅溪村)人。父亲陈仁昌原在澳门经商,家道殷实。其小时候曾参加科举考试,父亲去世

  • 揭秘:脑残皇帝司马衷是西晋之乱的罪魁祸首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为什么汉武帝对司马迁处以宫刑,历史上最正直的史官,司马昭当街弑君的影响

    西晋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差的王朝。西晋统一的时间短,公元266年到316年,共计51年,共5位皇帝,如果从灭东吴开始算起,则仅37年。本来时间就短,而就在这短短的半个世纪里,除了晋武帝司马炎立国初期似乎励精图治外,之后的这段时期可以用“乱七八糟”来形容这个王朝。司马炎当政后期,他就开始腐化堕落,之后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