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晚清重臣李鸿章历史上曾流过的三次眼泪

解密:晚清重臣李鸿章历史上曾流过的三次眼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160 更新时间:2024/1/18 16:11:46

李鸿章之泪

从17世纪中叶起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随着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西方列强的崛起都走了一条向外殖民扩张、掠夺别国资源、占领世界市场的发展道路。无论是19世纪以前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亚、非、拉各国的历次战争,还是20世纪上半叶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其目的都是为了争夺海外殖民地、掠夺海外资源、占领海外市场。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百多年间,中国也成为西方列强向外殖民扩张和掠夺资源的对象,沦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

李鸿章,安徽合肥人,生于1823年。其家族世代以耕读为生,至其高祖时,靠“勤俭成家,有田二顷”。李鸿章20岁时奉父命赴京赶考,途中赋《入都十首》,欲“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李鸿章凭着自己的本事和对清廷的忠诚,书生带兵,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屡获战功,扶摇直上,用义军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戴花翎,最后官拜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秉政25年。

李鸿章认为,中国积弱不振,“必先富而后能强”。他大力开办洋务,创办了中国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他堪称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人,也是中国外交第一人。据说那时的洋人,只知有李鸿章而不知有清朝廷。

然而,翻看中国签下的卖国条约,署名最多的,却是李鸿章。多年以来,李鸿章一直被认为是投降主义的代表,是卖国贼的代名词。

但根据野史,李鸿章至少流过三次泪。

第一次是1895年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后,李中堂迫不得已赴日本议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赔偿白银2亿两,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开辟内河新航线,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免税运销中国内地。

李鸿章如何不知,这样一纸条约必定惹得民怨四起,因此在日本遇刺后嘱随员将染血的官服保存下来,希望“此血可以报国矣”。回国后,李鸿章遭到举国上下一致声讨,“国人皆曰可杀”。朝廷责他办事不力,百姓骂他贪污受贿,拿日本人的银子,卖国家的领土。

李鸿章被免去了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的职位。全体军机大臣上折子给皇帝,说“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李鸿章闻知后老泪纵横。

苦心经营20年的北洋水师并不逊色于日本,同样的铁甲舰,同样的火炮,何以打不过人家?不是将士不肯用命,而是朝廷腐败无能。李鸿章有苦说不出,唯有洒泪自怜。

1896年,闲居在北京东安门外贤良寺内的李鸿章,受命出席俄罗斯沙皇即位大典。时年73岁的李鸿章决定顺访欧美列国,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此行历时190天,行程9万里。

抵纽约时,李鸿章拜谒了故友格兰特的陵寝。格兰特曾于1868~1876年间任美国总统,离职后与妻子朱莉娅周游世界,于1879年(光绪五年)抵华,由香港赴广州,再经上海抵天津。李鸿章以北洋大臣身份乘舰出塘沽港以全军礼迎宾。格兰特曾是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北方军统帅,李鸿章则在剿杀太平天国中屡立战功,被西方人称为“东方俾斯麦”,两人塘沽初会,一见如故。

时隔17年,格兰特已经葬身一抔黄土。李鸿章只能到曼哈顿岛上的格兰特墓园凭吊。想到斯人已去及自己的坎坷,李鸿章不禁黯然垂泪。“中堂至格兰德寝园,有宿草矣,为怆然者久之。从者以鲜花环进,敬悬墓门,循西礼也。”李鸿章怅惘之余,嘱清廷驻美公使代表他在格兰特墓园种植银杏、红梅各一棵,“用志景慕”。

格兰特的墓坐落在曼哈顿岛西侧的哈德逊河畔,是一座高大的石建筑,里面并排安睡着格兰特夫妇。陵墓后面,是一片苍翠欲滴、绿阴遮天的树林。秋风吹过时,树叶变成五颜六色,有如百花争奇斗艳。陵墓的后面是遵李鸿章之嘱种下的两棵树,一棵是有古化石之称的银杏,另一棵是在中国享有盛誉的红梅。两棵树被铁栏杆围起来,银杏长得又高又大,直入云天,但红梅可能是水土不服,我多次去参观,从未见它长过绿叶,更没见它吐过芬芳。

李鸿章第三次落泪,是在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收拾好细软,把珍妃投入井中,带着光绪皇帝逃出北京。西摩尔率领的八国联军侵占故宫,熊熊大火照亮了北京城。

城破之日,洋人杀人无算,街上尸体枕藉。英国人记载说:“北京成了真正的坟场,到处都是死人,无人掩埋他们,任凭野狗啃食。”同治皇后的父亲、户部尚书崇绮的妻子和女儿被拘押到天坛,遭到八国联军数十人轮奸,归来后全家自尽,崇绮服毒自杀。

皇宫和颐和园里珍藏多年的宝物被抢掠。太和殿前存水的铜缸上面的镀金也被侵略军刺刀刮去,至今仍见斑斑刮痕。《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悉数蒙难,古观象台上的天体仪、纪限仪、地平经仪、玑衡抚辰仪、浑仪被悉数运到柏林。

为收拾残局,逃亡路上的慈禧再度授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令其北上。部下及亲属都劝其以马关为前车之鉴,不要奉诏,以免又成为替罪羊,李鸿章以身体不适为由迁延观望。无奈朝廷一再电催。一个月后,李鸿章抵京,与八国联军议和。

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赔款四亿五千万两。

签字回来后,李鸿章大口吐血。在停止呼吸之前,已经穿上殓衣、不能言语的李鸿章整整一天瞠视不瞑,临终的一刻,几滴浊泪流过面颊。11月7日,李鸿章两目仍炯炯不瞑,身边人告:“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李鸿章闻言“目乃瞑”,享年78岁。梁超与李鸿章政见不同,但“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三次落泪,既哭个人之悲哀,又伤国家之不幸。他一生奋斗,为的是国家的崛起,可国家却好像病入膏肓,一日不如一日。他在病榻上向朝廷写了自己的最后一份奏折,上称: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乾隆的甘肃反腐:50多名各级官员被判斩首示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 年),发生了一件清朝建立以来最大的贪污案。自封疆大吏到州牧县令,被判处死刑的多达100 多人,其中56 名被砍掉了脑袋。这就是轰动朝野的甘肃全省官员谎报灾赈、贪污捐监粮的大案。这场特大贪污案件的首犯,就是乾隆皇帝曾十分倚重的封疆大吏王亶望。王亶望,山西临汾人,自举人捐纳

  • 宋朝书法家米芾:挑选女婿先看对方是否爱干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练习毛笔字的同学可能都听说过,宋朝有四大书法家,他们分别是蔡襄、米芾、黄庭坚和苏东坡。在书法史上,这四个人被并称为“宋四家”。讲书法,蔡襄应该是最牛的,连宋徽宗都心悦诚服地夸奖蔡襄的书法是“本朝第一”。讲文笔,苏东坡应该是最好的,他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脍炙人口,现在的语文课本上还能读到这些作

  • 唐高祖李渊:中国历史上最受贬低的皇帝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大大小小的皇帝多达三百多位,其中不乏昏君、明君、庸君、暴君。但还有一些君主,他们一直被后世所所忽略,一直被受到贬低,如本文的主角唐高祖李渊。一般而言,开国君主都是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如一提到宋朝,人们就会想到赵匡胤,提到明朝就会想起朱元璋,但是提到唐朝,人们恐怕很难联

  • 史上一心只为百姓服务的皇帝:汉文帝如何治国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一国之君。我们痛恨那些昏庸无道的皇帝,我们赞扬那些勤政爱民的皇帝。都说皇帝仁德的背后都有自私的一面;都说即使是勤政爱民的皇帝也有阴险黑暗的一面;都说封建社会的帝王没有全心全意为百姓谋福祉的……其实,也有一心想着国家和人民,从不在乎自己得失的皇帝。这个皇帝有名,但不是最有名的;人们称赞他的话语超

  • 秦始皇的七大恨:秦始皇为何如此痛恨这七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一生,可谓传奇。他前十来年跟着母亲赵姬在赵国,被赵人欺负凌辱。十几岁回到秦国被立为太子,3年后秦庄襄王去世,秦始皇登基。然后用了十来年时间,斗倒了三座大山长安君成蟜、嫪毐、吕不韦。接着又用了十年时间,横扫东方六国,统一中国。秦始皇一生无比辉煌,可是人人有本难念的经,秦始皇一生,痛恨这七个人。N

  • 杨家将杨业怎么死的?手杀上百人后绝食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宗赵匡义攻打北汉时,曾下重金寻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杨业,是杨家将第一人,也就是常说的杨家将第一人,也叫杨继业,杨令公,此人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猛将。赵匡义没有看错人,杨业在北汉时,以骁勇善战出名,每战必胜,屡立战功,所以当时北汉人都称他为“无敌”。辽景宗发兵攻雁门关,杨业率几千人大败契丹人,一战让

  • 太平天国奇男子石达开:凌迟一百多刀未吭声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这是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与苗族同胞欢聚时的即席赋诗,此诗同时也抒发了他的鸿鹄之志。石达开文学才华极高,他应该算得上完美的人了。1847年,33岁的洪秀全和32岁的冯云山到贵县(广西贵港)访问一个人,邀其共图大事,最终,这个16岁的少年答应

  • 揭秘史上嫁得最远的公主是谁?把国王都等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中国古代著名的外国人,马可·波罗可谓榜上有名,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举世闻名。这位十三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十七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沿陆上丝绸之路前来东方,经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帕米尔高原,历时四年,在1275年到达元朝大都(今北京)。他在中国游历了十七年,并称担任了元朝官员,访问当时中国的

  • 魏明帝曹丕:三国中最为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魏大将军排名,真的有武林高手吗,武林高手有哪些

    曹丕,曹操的儿子,在三国中以文采而闻名,人称建安七子之一,但曹丕除了文学成就之外,还是一个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不知道是历史学家有意隐瞒,还是因为其文学成就实在太高,私生活实在太丰富了,人们记起他的时候,总会跟一些花边新闻沾上。不过我们今天不聊花边,只谈武学。曹丕生于中平四年,他在《典论》的自叙中说,

  • 晚清商界王子陈芳:纳外国公主为妾的晚清牛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京城才女,国子监来了个女弟子汴京四公子,陈芳丽

    当他24岁那年离开家乡时,大概没想到会有这样传奇的一生:以他为主人公的歌舞剧,在美国百老汇上演了30年;美国建国200周年评选百位最有影响的外籍人士,他和基辛格并列其中……陈芳,字国芬,香山县下恭镇杨梅斜村(今珠海市前山镇梅溪村)人。父亲陈仁昌原在澳门经商,家道殷实。其小时候曾参加科举考试,父亲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