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秦和张仪是否是同一时期?二人的关系是怎样的

苏秦和张仪是否是同一时期?二人的关系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790 更新时间:2024/2/4 17:39:03

苏秦,主张合纵;张仪,主张连横。按照《史记》和《战国策》的记载,苏秦和张仪是师兄弟。苏秦被自己的家人看不起,于是找到《阴符》,进行研究。一年后,揣摩出合纵连横之术。

苏秦首先将目标定在洛阳,求见周显王。但显王周围的大臣一向了解苏秦的为人,都瞧不起他,因而周显王并不信任他。

于是,苏秦西行至秦国。时秦孝公已死。就游说秦惠王兼并列国,称帝而治。秦惠王认为时机不成熟,且秦国刚处死商鞅,讨厌说客,未采纳他的建议。

苏秦离开秦国,向东,到达赵国。当时赵肃侯任命其弟赵成为国相。而奉阳君不喜欢苏秦。苏秦游说燕文侯,燕文侯认为苏秦之议很有道理,允诺苏秦“如果能以合纵之计维持燕国安定,愿举国相报”。于是资助苏秦车马金帛,前去游说赵国。苏秦第二次来到赵国,奉阳君赵成已死,便游说赵肃侯,提出六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的主张。……

苏秦说服赵肃侯,去游说各国诸侯实行合纵的联盟,但他担心秦国趁机攻打各诸侯国,盟约还没结缔之前就遭到破坏。苏秦找不到能派往秦国为他工作的合适人选,于是派人劝说张仪来投奔他。

当时的张仪也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他得到邀请之后前往赵国,请求会见苏秦。苏秦却对张仪不理不睬,还当众羞辱张仪,说张仪那么有才能,竟弄得穷愁潦倒到这种地步,是不值得收留的,说完就把张仪打发走了。张仪本来想着可算是见到“亲人”了,也能跟着混口饭吃,谁成想被羞辱了一番。无奈之下,想到各国诸侯中只有秦国才能威胁赵国,于是便前往秦国。

苏秦在张仪离去后,暗中派人资助张仪到达秦国,并且帮助他见到秦惠王。秦惠文君十年,秦惠王用张仪为客卿。这时,帮助张仪的人才说是苏秦故意激怒他,为的是张仪今后有更好的发展。张仪一听,自叹不如,惭愧不已,于是决定成全苏秦,不与赵国作对。一来怕与师兄起争执,二来怕斗不过苏秦。

苏秦先后说服了韩、魏、齐、楚四国,六国达成合纵联盟。苏秦担任了六国的国相,同时佩戴六国相印。苏秦合纵六国后,被赵肃侯封为武安君。苏秦把合纵盟约送交秦国,从此秦国不敢窥伺函谷关以外的国家,长达十五年。后来,秦国派犀首(公孙衍,那时的他还没被张仪排挤走)欺骗齐国和魏国,和它们联合攻打赵国,打算破坏合纵联盟。齐、魏攻打赵国,赵王就责备苏秦。苏秦害怕,便请求出使燕国,发誓一定报复齐国。苏秦离开赵国以后,合纵盟约便瓦解了。

公孙衍成功了,但他却被张仪给打败了,于是公孙衍回到魏国,搬出了苏秦此前的那套“合纵”,开始即苏秦之后开始进行六国合纵,而张仪主张连横,二人成为了对手。

此时的苏秦呢?此时的苏秦已经是强弩之末,在影响力上不及公孙衍,大家也都不太相信他了。他也不想再玩“合纵”这套把戏,他要去报仇。因此就退出了“合纵”的舞台,转向了报仇。

燕易王刚登基,齐宣王就趁着发丧之机,攻打燕国,侵占了十座城池。易王要求苏秦替燕国收复被侵占的国土。

苏秦到了齐国,通过一番游说之后,帮燕国要回了的城池。可苏秦耐不住寂寞,他竟然与燕易王的母亲勾搭到一起。燕易王知道了,更加厚待苏秦。苏秦害怕被杀,就提议前去齐国以提高燕国地位,燕易王同意。齐宣王任用他为客卿。齐宣王去世,齐愍王继位,苏秦就劝说愍王厚葬宣王以表明自己孝顺,大兴土木以表明自己得志,目的则是搞垮齐国,从而使燕国获利。燕易王去世,燕哙继位。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苏秦重伤未死。齐王派人捉拿凶手,没抓到。苏秦将死时,要求齐王以"帮助燕国在齐国从事反间活动"为名,将他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以使贼人出现。齐王照计行事,诛杀了凶手。

以上是《史记》和《战国策》关于苏秦、张仪、公孙衍的一些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公孙衍破坏苏秦的合纵这一点,可以确定苏秦活跃的时期,是在公孙衍从秦国返回魏国之前的事情。合纵失败之后的他一心报仇,把合纵与连横之间的争斗交给了公孙衍和张仪。接下来历史就着重讲到了公孙衍和张仪,而关于苏秦的记载就很少了。

当公孙衍几次不敌张仪之后,也就没有了公孙衍的记载。这时“合纵”几乎消失,只剩下了“连横”。当张仪去世之后,这个时期最著名的纵横家就剩下了苏秦,接下来史书又开始记载苏秦在齐国的事情。

当然,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的年辈比张仪晚,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死于公元前310年,苏秦的主要活动均在张仪身死之后,张仪在秦国任相时,苏秦还没踏入政坛。有专家认为这个记载不正确,因为《战国纵横家书》辗转抄录,并且避汉高祖刘邦名讳,当为汉初写本。

这一点怀疑是没错的。本人还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证明这本《战国纵横家书》的记载是错误的,那就是苏秦的弟弟苏代。苏代是在自己的哥哥功成名就之后才去学习的纵横之术。也就是说,公孙衍与张仪争斗的那个时间段。假如苏秦比张仪晚,那他岂不是与自己的弟弟是同一时期搞“合纵”吗?这样不合理。苏代是活跃于燕王哙时期,而苏秦是在燕王哙即位后死的。苏秦死后,苏代去求见燕王哙,打算承袭苏秦的旧业。……

还有一点,合纵的发明者是谁?不是公孙衍,而是苏秦。故,公孙衍玩的“合纵”一定是跟苏秦学的。所以说,苏秦的“合纵”早于公孙衍,这样也就早于张仪。

综上所述,苏秦和张仪应该是处在同一个时期。苏秦起步要早于张仪。苏秦和张仪之间并没有正面较量,只是苏秦的主张被公孙衍继续使用,张仪与公孙衍直接对抗。

简单点说:苏秦先进行合纵且怕诸侯国攻打赵国—苏秦选择了张去秦国—苏秦合纵成功—公孙衍坏了苏秦的好事—苏秦逃跑且退出了“合纵”的舞台—张仪排挤走且击败公孙衍—张仪去世—苏秦继续帮助燕国—不久之后在齐国被杀—弟弟苏代继承了苏秦早年袭秦的事业。(张仪与公孙衍争斗的时候,苏秦在燕、齐伺机报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天子遇上枭雄:崇祯也有败笔,李自成也有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历史的成败得失、历史人物的命运,离不开对天下大势的判断。成功者是天命所归,失败者是命中注定,这种判断一直延续到今朝,满人入关,不仅是汉族,也是中华各民族历史上一道难以抹去的伤痕。崇祯灭阉 明朝的皇帝到了后期依靠太监保持明朝权利的平衡,阉党和东林党互斗才能保证皇权不旁落,可以说太监就是皇帝的

  • 揭秘雍正登基时皇太后乌雅氏为什么要寻死觅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话说雍正得了皇位后,其生母德妃乌雅氏的第一反应,更多的是错愕与惊讶,而不是由衷的喜悦。《清世宗实录》中即记载说,乌雅氏得知雍正即位后,说:“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梦想所期。”按理说,自己的儿子做了皇帝,做母亲的应该是高兴才对,而乌雅氏却说自己做梦都没想到的,此话颇多玄机,其中似乎透出两层含义:第一是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的治国方略及具体实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宋太祖赵匡胤死因之谜,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一个没落世家,早年历尽生活的坎坷,十分了解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疾苦,他决心以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这个社会。后来他壮志得酬,终于“黄袍加身”,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但他富贵后不忘本色,照样简朴律己,日常生活很朴素,衣服、饮食都很简单,其衣服也只有登殿上朝时的赭服是用绫锦做的,其他大多是绢布,有的

  • 揭密:多尔衮为何死后遭清算?生前又做过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多尔衮一生的三大憾事,顺治为什么挖多尔衮,孝庄秘史多尔衮之死视频

    导读:顺治七年秋天,多尔衮患病。据说是膝盖受了伤,他用了不该使用的石膏敷治,结果使病情加剧(《北游录》)。为了调治疾病,也为了改善心情,十一月中旬他率领诸王贝勒及大批八旗官兵到塞外打猎行乐。塞北寒冷的气候和行猎时过度的劳累,使多尔衮此行再也没能回到北京。十二月初九日,他病死在喀喇城,时年三十九岁。多

  • 成吉思汗留下哪三道遗嘱?其内容有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父母去世没有留下遗嘱,成吉思汗后的大汗顺序,没有遗嘱的房屋如何继承

    第一道遗嘱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因花剌子模帝国(乌孜别克撤马尔罕)一再挑衅,连续杀掉了他所派的一百名商队人员及多名使者,非常愤怒,决定亲自出征。此时,成吉思汗早已统一了蒙古,建立了强大的帝国,并沉重地打击了西夏与金国,夺取了金国的中都(北京),但这一次却是他发动的第一次西征。所以,成吉思汗此次出征

  • 揭秘光绪爱妃珍妃坠井之谜!是慈禧的杰作?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慈禧墓陪葬品清单,慈禧太后身世之谜大揭秘,真实的慈禧太后遗体

    珍妃,满洲镶红旗人,礼部左侍郎长叙之女,生于光绪二年。光绪十四年,十三岁的珍妃和十五岁的姐姐瑾妃同时被选进宫。第二年,光绪大婚,珍妃和瑾妃二人都被封为嫔。珍妃容貌秀丽,活泼开朗,聪明伶俐,能歌善舞,颇通文史,备受皇帝宠爱。光绪二十年,慈禧万寿庆典前夕,光绪帝受西太后懿旨,同时晋封姐俩为妃。这使慈禧内

  • 解密:谁是平定了吕后之乱的汉初头号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吕后简介,平定吕后之乱,西汉平定七国之乱的是谁

    周勃(?—前169年),秦末汉初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西汉开国功臣,沛县(今江苏沛县)人,汉高祖封为绛侯。周勃的祖先原为卷县(今河南原阳西南)人,后迁到沛县。周勃少时家贫,靠编织养蚕用的蚕箔为生,还常给办丧事的人家吹萧。后来成为了一名能拉强弓的勇士。周勃与刘邦共同起事打天下。当初刘邦在沛县起事时,周勃就

  • 洪秀全为何选女兵护卫王宫?女兵结局为何自焚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一:天国女兵的诞生 天国女兵的诞生,始于1851年1月11日。这一天,洪秀全誓师起义,同时颁布了五条军纪,其中第二条是“别男行女行”,设立女营。这是天国女兵的最早记载。这是中国历史上有史可考的第一支女兵队伍。那么女兵何以产生在“贫困”、“蒙昧”的广西紫荆山下?在此时已多达四万余人的天国队伍中,她们又

  • 解密隋唐猛将罗士信的真实死因:并非被乱箭射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尉迟恭连夺三关十一寨,罗士信大战裴元庆,猛将

    在隋唐的评书故事里,罗士信是秦琼的义弟。他天生神力,是隋唐四猛第一猛,外号“当世孟贲”,使一条大铁枪,罕有敌手,曾大战李元霸。但他生性憨傻,在攻打扬州皇宫时掉进陷阱,被乱箭射死。上面是评书故事中的情节,但在历史上罗士信是真有其人的,在《旧唐书》、《新唐书》,均有其传记。那么历史中的罗士信又是怎么样的

  • 明代第一奇人刘伯温:竟准确预言了朱棣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巴巴万加预言列表,刘伯温的预言有哪些,刘伯温预言朱棣起兵

    烧饼歌对于预言采取了一问一答的形式,其中成功的预测到靖难之役,明成祖夺得天下的是以下这几句。面对朱元璋对于明朝气运的提问,刘基回答道“我朝大明一统世界,南方终灭北方终,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朱元璋又问道:“朕今都城竹坚守密,何防之有?”刘基回答道:“臣见都城虽巩固,防守严密,似觉无虞,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