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光绪爱妃珍妃坠井之谜!是慈禧的杰作?

揭秘光绪爱妃珍妃坠井之谜!是慈禧的杰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040 更新时间:2024/1/22 16:30:39

珍妃,满洲镶红旗人,礼部左侍郎长叙之女,生于光绪二年。光绪十四年,十三岁的珍妃和十五岁的姐姐瑾妃同时被选进宫。第二年,光绪大婚,珍妃和瑾妃二人都被封为嫔。

珍妃容貌秀丽,活泼开朗,聪明伶俐,能歌善舞,颇通文史,备受皇帝宠爱。光绪二十年,慈禧万寿庆典前夕,光绪帝受西太后懿旨,同时晋封姐俩为妃。这使慈禧内侄女隆裕顿生忌恨,经常在慈禧面前讲珍妃坏话。当时朝廷中有帝后两党之争,而且颇为激烈。慈禧太后一方为“后党”,光绪皇帝一方为“帝党”,产生对日本战和之争。甲午战争后,光绪帝接受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派的变法主张,推行新政,因此又出现了维新与守旧之争,两党水火不容。

传说珍妃介入其中,紧紧追随光绪帝,支持推行新政,引起了慈禧对她的极大怨恨。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政变失败,慈禧捕杀了维新派,光绪被囚禁瀛台,珍妃被削去封号,贬入冷宫。此后,慈禧力图废黜光绪帝,另立新君,珍妃又挺身而出,冒死“抗辩”。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朝廷上下一片恐慌,慈禧决定西逃,光绪帝提出愿意留下举行和平谈判,慈禧坚决反对,并挟持光绪帝,带着宫中数人仓皇出逃,在这片混乱中,珍妃死于宁寿宫外井中,年仅二十五岁。

在北京故宫东北角的贞顺门里有个珍妃井。这口井是见证珍妃之死的唯一证据。至于珍妃因何而死以及当时的实情如何,迄今尚无定论。宫中的很多事情都充满了神秘色彩,让人无法了解事情真相。而官修的史书也不愿对此事给出明确的答案。于是珍妃之死,也就使人产生了许多联想。

从流传的各种稗官野史及小说、戏剧看来,关于珍妃之死,大致存在两种说法。一是珍妃之死是自杀。也就是说,她是自愿投井而非他杀。

但是这种说法并不被大多数人认同,因为珍妃虽然囚禁在紫禁城内,但是一直以来仍然对光绪帝充满幻想,这也是她支撑着活下去的希望。在慈禧西行时,她也正好有机会见到光绪帝,采取自杀的方式了结自己的生命是不太可能的。

还有一种说法被大家认同,就是慈禧命人将珍妃杀害。

一九零零年七月二十日,八国联军即将兵临城下。慈禧决定携带光绪帝等一行人出走西安。此时,大家都换上了百姓布衣聚集在寿宁宫,慈禧忽发感触,出珍妃于牢院。强词珍妃带走不便,留下又恐其年轻惹出是非,即命太监将乐寿堂前的井盖打开,要珍妃自尽,珍妃坚不肯死。众人遂令太监将珍妃推入井中。执刑此命的是慈禧的领班太监崔玉贵。

一九零一年春,八国联军将退,慈禧命崔玉贵回京探听消息,并查看宫内情况,见珍妃所投之井依然如故,便命内务府将珍妃从井中捞起,装殓入棺,七月二十四日葬于阜成门外恩济庄内务府太监公墓南面的宫女墓地,一九零一年十一月三十日即下懿旨:“上年京师之变,仓促之中,珍妃扈从不及,即于宫闱殉难,洵属节烈可嘉,加恩追赠贵妃,以示褒恤。”慈禧假惺惺地以贞烈殉节掩世人耳目。

民国二年(1913),四十五岁的隆裕皇后逝世,与光绪帝合葬景陵。珍妃的姐姐瑾妃此时已升为皇贵妃,因上面已无皇后管着,成了宣统帝必须尊敬的皇太贵妃,对宫中事物有了相当的决定权,于是趁机将妹妹从宫女墓地迁葬光绪景陵妃嫔园寝。皇家规定,皇帝皇后的墓地称陵寝,嫔妃的墓地称园寝。瑾妃还为珍妃立碑称“恨恪珍贵妃之墓”,总算为妹妹争到了她应有的名分,瑾妃还在珍妃遇害的井旁边立了一小小灵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解密:谁是平定了吕后之乱的汉初头号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吕后简介,平定吕后之乱,西汉平定七国之乱的是谁

    周勃(?—前169年),秦末汉初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西汉开国功臣,沛县(今江苏沛县)人,汉高祖封为绛侯。周勃的祖先原为卷县(今河南原阳西南)人,后迁到沛县。周勃少时家贫,靠编织养蚕用的蚕箔为生,还常给办丧事的人家吹萧。后来成为了一名能拉强弓的勇士。周勃与刘邦共同起事打天下。当初刘邦在沛县起事时,周勃就

  • 洪秀全为何选女兵护卫王宫?女兵结局为何自焚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一:天国女兵的诞生 天国女兵的诞生,始于1851年1月11日。这一天,洪秀全誓师起义,同时颁布了五条军纪,其中第二条是“别男行女行”,设立女营。这是天国女兵的最早记载。这是中国历史上有史可考的第一支女兵队伍。那么女兵何以产生在“贫困”、“蒙昧”的广西紫荆山下?在此时已多达四万余人的天国队伍中,她们又

  • 解密隋唐猛将罗士信的真实死因:并非被乱箭射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尉迟恭连夺三关十一寨,罗士信大战裴元庆,猛将

    在隋唐的评书故事里,罗士信是秦琼的义弟。他天生神力,是隋唐四猛第一猛,外号“当世孟贲”,使一条大铁枪,罕有敌手,曾大战李元霸。但他生性憨傻,在攻打扬州皇宫时掉进陷阱,被乱箭射死。上面是评书故事中的情节,但在历史上罗士信是真有其人的,在《旧唐书》、《新唐书》,均有其传记。那么历史中的罗士信又是怎么样的

  • 明代第一奇人刘伯温:竟准确预言了朱棣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巴巴万加预言列表,刘伯温的预言有哪些,刘伯温预言朱棣起兵

    烧饼歌对于预言采取了一问一答的形式,其中成功的预测到靖难之役,明成祖夺得天下的是以下这几句。面对朱元璋对于明朝气运的提问,刘基回答道“我朝大明一统世界,南方终灭北方终,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朱元璋又问道:“朕今都城竹坚守密,何防之有?”刘基回答道:“臣见都城虽巩固,防守严密,似觉无虞,只

  • 王翦的功绩:战神王翦凭啥立下扫平六国的大功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的功绩,蒙骜,王翦

    强将手下无弱兵,千古一帝秦始皇手下更是名将辈出,仅战国四大名将,就有两位出自他的手下,一个是杀神白起,另一个就是战神王翦。战国时期秦国王翦兵团拥有80万秦军之精锐,夷平了六国,横扫八荒,对秦统一天下发挥了重要作用。王翦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

  • 慈禧乃一介女流 为何后来都称其为“老佛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女人慈禧,一介女流之辈上一句,慈禧太后晚年

    慈禧,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慈禧开始独掌大权。在此期间,人称其“老佛爷”。其实“

  • 雍正是怎样惩治贪官的?具体是怎样实施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一朝无官不清雍正的前任圣祖仁皇帝康熙,亲手创造了一个“太平盛世”,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吏治腐败、税收短缺、国库空虚。雍正接手时,国库储银仅八百万两,而亏空的数字却大得惊人。雍正说:“历年户部库银亏空数百万两,朕在藩邸,知之甚悉。”又说,“近日道府州县亏空争粮者正复不少”,“藩库钱粮亏空,近来或

  • 唐代宗是谁?为何说唐代宗才是唐朝最厉害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上唐代宗的皇后,唐朝最厉害的皇帝是谁,唐代宗是明君吗

    我们不是圣人,所以我们常常会有看不惯的人。唐代宗就很看不惯他家的管家:大太监李辅国。李辅国同志原本不叫李辅国,而叫李静忠,四十岁以前,跟他的名字一样,只能在宫里想静静。当时的大明宫是高力士的天下,李静忠同志不过是宫里的一个小渣渣。感谢安禄山,搅浑了大唐的水池,让小杂鱼也能伪装成青龙。安史之乱,李静忠

  • 揭秘:咸丰帝临终前为何将最信任的奕訢踢出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载沣为什么不当皇帝,乾隆大帝乾隆为什么杀曾静,老人胡言乱语是要临终

    咸丰崩逝后,载垣等赞襄政务八大臣颁发咸丰遗诏,并为小皇帝载淳拟定了“祺祥”的新年号。“祺祥”二字出自《宋史.乐志》:“不涸不童,诞降祺祥”,所谓“不涸”,即河流通畅;所谓“不童”,即草木繁盛。“不涸不童,诞降祺祥”,呈现的是“欣欣向荣、吉祥如意”的景象,这个年号应该说是不错的。早在咸丰避走热河时,民

  • 把握机会 注定后半生会权富逼人被人羡慕嫉妒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不被荣华富贵所迷惑的人,把握机会抓住机遇,没有立场的人

    窥探历史,我们总能够发现一些历史的相似之处,只要好好把握,都注定不会居人之下。第一种懂得进退——全身而退范蠡 范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他最先从事的是政治家的活动,虽然生在楚国,可惜却没有为国效力的觉悟,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因为当时的楚国在楚平王这个十分能折腾人的领导下,全民都处于自嗨和乱杀模式,动乱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