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卫子夫有哪些成就?关于她有哪些轶事典故与争议?

卫子夫有哪些成就?关于她有哪些轶事典故与争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512 更新时间:2024/1/25 10:21:49

卫子夫,史称孝武卫思后或卫思皇后,汉武帝刘彻第二任皇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卫子夫原为平阳公主家歌女;建元二年(前139年)入宫,怀孕后被封为夫人;元朔元年(前128年)生下刘彻长子刘据,被立为皇后,38年后,遭遇巫蛊之祸,母子被人陷害,不能自明,遂自杀。18年后汉宣帝刘询以皇后礼重新厚葬她,追谥号曰“思”。

主要成就

卫子夫以卑微讴者身份步入汉宫,经十一年立为皇后,为汉武帝育下一男三女,有延续汉室之功。太子刘据死后,昭帝无嗣,帝位继承人辗转重归卫子夫后代。曾孙刘询不负先人,“功光祖宗,业垂后嗣”,为大汉开创“孝宣中兴”的崭新时代。

在立为皇后的三十八年中,卫子夫将汉庭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在这三十八年中,史书记载中的汉宫不复有妒妇娇女,更无因妃嫔相嫉引发的恶劣事件。

卫子夫的发迹,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命运。西汉第一次对匈奴反击战的胜利,以及其后大规模深入匈奴腹地长距离奔袭战取得巨大成功,重创匈奴,皆由卫氏枝属统军作战。霍去病之弟霍光,身奉四帝,躬辅三朝,受遗命,佐幼帝,行遗策,兴废立,是使西汉平稳度过危难,达到巅峰时期的第一功臣。汉武帝之功离不开卫青、霍去病,临危受命离不开霍光,而卫青、霍去病、霍光之发迹亦离不开卫子夫。

轶事典故

卫后鬓鬒

无论在诗词歌赋中,还是现代文学中,总能偶尔看到关于卫子夫以一头乌黑靓丽的秀发见宠于武帝的故事。然而,纵览史书,却难以从中寻觅到一丝一毫的踪迹。

现今可查的,最早记载卫子夫发美的故事出自东汉文学家、天文学家张衡的《西京赋》。赋中描述说:卫皇后兴于鬓发之美,赵飞燕得宠于体态轻盈。另外,在志怪小说《汉武故事》中,有一段关于卫子夫的描写。其内容大致与史书相符,唯细节之处稍有添加。其中一处写到:“上见其发美,悦之,遂纳于宫中”。到了宋朝时期,类书《太平御览·卷三百七十三·人事部一十四》中更为夸张的说:卫子夫因一头秀发被立为皇后。虽《史记》、《汉书》中均未提及卫子夫发美与否,然后世诗文作品中多借此言卫子夫发美之典故。亦借卫子夫之鬓发形容女子发美。

卫娘

卫娘,即卫皇后子夫。因歌女得宠于武帝而立为皇后,故诗词中多用“卫娘”来形容姿容冶艳的女子。如:唐代诗人李贺的《浩歌》:“漏催水咽玉蟾蜍, 卫娘发薄不胜梳。”。又如:宋代诗人姜夔的《秋宵吟》:“卫娘何在,宋玉归来,两地暗萦绕。”

梓童

梓为木中之贵,古人以梓为有子的象征。皇帝立皇后,不仅是为了母仪天下,更重要的是为了建子嗣,承大统,以延续和维持王朝的长久统治,这是历代帝王都极为重视之大事。把建储称作立国本。因而皇后称梓童,也正迎合了封建统治者的这种心理。关于这种称呼的来历有二种说法。其中一种源于志怪小说《汉武故事》。《汉武故事》的两个版本都曾写道:卫子夫新入宫,名字排在登记宫人的名簿的末尾,以至于一年多还没有轮到卫子夫入侍武帝。后来武帝挑选宫中不中用的女子释放出宫嫁人,卫子夫哭着请求出宫。武帝说:“我昨天夜里梦见子夫的庭院里生长了几棵梓树,这难到不是天意吗?”于是在这天宠幸了卫子夫,卫子夫怀孕,生了卫长公主

思园老马

传说卫子夫死后,为卫子夫拉车送葬的十匹马饲养在卫子夫的陵园中。陵园内负责养马的官吏发现,这十匹马非常善于饮酒,但是却不再让人套马拉车以及骑行。而这些马全部活到了六十岁才死去。

人物争议

是否废后

因《汉书·外戚传》中李夫人篇中“及卫思后废后四年,武帝崩,大将军霍光缘上雅意,以李夫人配食,追上尊号曰孝武皇后”一句,所以有卫子夫自杀前已被废后的质疑。

持异见者认为,班固这句“卫思后废后四年”,是为下文霍光追尊李夫人为孝武皇后做铺垫。如果班固在上文中没写“卫思后废后”五字,那么承接下文的追尊行为则会名不正言不顺。而后来汉宣帝之所以能够追谥卫子夫曰“思”,正是由于她没有被废的缘故,因为废后是没有资格获得谥号的。

首先,《汉书·外戚传》卫皇后传记篇为“诏遣宗正刘长乐、执金吾刘敢奉策收皇后玺绶,自杀”。可见,武帝之“策”的内容即为“收皇后玺绶”一项,而非“不可以承天命”、“罢退居某地”。这就有两种可能,一是收玺绶时卫子夫自杀,正式的废后诏书还未来得及下,废后程序终结;二是武帝只是暂时收回皇后实权,待太子起兵事尘埃落定后再做出是否废后的决断。

其次,根据班固在《汉书·外戚传》中的记述可知:《外戚传》中但凡被废的皇后均在个人篇幅内交代被废事宜,改称“废后”并以此结束。 而卫子夫传记部分则从开始到结束,无论是自杀、追谥都未曾出现一个“废”字。全篇以“孝武卫皇后”开始,间以“子夫”、“卫后”、“皇后”,并以“思后”结束,不同于其它明确被废黜的皇后。

再者,《汉书》众皇帝《纪》中,废后大事皆有记载,俱言“皇后某氏废”, 而卫皇后为“皇后自杀”。

最后,《汉书·武五子传》开篇:“孝武皇帝六男。卫皇后生戾太子,赵婕妤生孝昭帝。王夫人生齐怀王闳,李姬生燕刺王旦、广陵厉王胥,李夫人生昌邑哀王髆。”不仅将卫子夫依旧称为皇后,且将身为宗子的刘据置于汉昭帝刘弗陵之前。

嘉夫德若斯

对于《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嘉夫德若斯”一句中“夫”的注释,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岳麓书社等主流出版社均标注为人名或注释为卫子夫。但是也有异见者质疑“夫”字的含义。

异见者给出的解释有二:其一,“夫”为语气词,并无实质性含义;其二,“嘉夫德若斯”是作《外戚世家》的目的,与前面所提众位皇后无关。

关于“夫”字代指“卫子夫”的解释,只需通读其出处《太史公自序》,便可得出:

《自序》凡三十篇《世家》,以“嘉××,作××世家第×”格式者共计二十篇。除去《外戚世家》,其余十九篇“嘉”后皆为人物。既有对人物的简称,如《吴世家》的“伯”为吴太伯的简称;也有对人物的代称,如《燕世家》的“甘棠”代指召公。 [87] 但无论是简称还是代称,“嘉××”都是仅对个人,没有泛指,更没有“嘉”字之后跟语气词之例,而所嘉之人亦不必紧接上句人物。

因此只要通读全篇而非断章取义,便可知晓“夫”字必定为《外戚世家》中所载的一人,且当为《自序》中所提到薄太后、窦太后、栗姬、王皇后、陈皇后、卫子夫六人中的一人。而六人中唯卫子夫名字中带有一个“夫”字。可知“嘉夫德若斯”当指卫子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基之死:帮助朱元璋统一天下却最终被毒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杨宪为什么会给朱元璋杀死灭了几族,朱元璋打败了哪些敌人,朱元璋称刘基当今文章第一

    刘基少年就勤奋学习,博览群书,又潜心钻研,终成大家。出山之初,为朱元璋说明天下形势,指明发展方向;危急关头,他坚定朱元璋的信心,指出胜利的必然趋势,然后谋划战策,布置实施,一举奠定胜局。一、出色的才学刘基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地主家庭,天资聪颖,史册说他从小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之能,而且特别喜欢读书。凡是

  • 战神陈庆之:以七千对百万毫发无伤 创战争神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漠枪神沈七七怎么复活的,神枪张响与日本狙击手,神话时代战役第一关不进攻

    南北朝是一个征战频繁的时代,也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在这众多的名将中,陈庆之是一颗耀眼的将星,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一、中年出阵,大器晚成 陈庆之自幼就是梁武帝萧衍的随从,从身份上来说属于书童一类。萧衍是个棋迷,常常喜欢通宵下棋,其他的侍从都睡着了,只有陈庆之随叫随到,保持清醒,并在棋局上有着一眼即能看

  • 真实的玄奘如此威风!并非西游记中窝囊的唐僧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僧知道错怪了孙悟空,西游记唐僧人物形象分析,妖怪拿假唐僧头骗孙悟空

    没有人委派,不必对人负责,完全是凭着自己的热诚,凭着自己对真理的渴求,玄类开始了西游的征途。遇到艰难困苦时他没有退缩。遇到荣华富贵时他没有留恋,凭借自身的努力,成就了一代名僧的伟业。一、不惧千难万险实现目标 公元612年,玄奘十三岁、跟着哥哥,在洛阳的净土寺出家为僧。616年。又跟着哥哥来到长安学习

  • 朱高煦为何被侄子放入缸内烤死?谁杀了朱高煦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高煦把胡善祥怎么了,朱高煦真实死法,胡善祥和朱高煦

    他勇武过人情商却低的让人无语,他本有机会成为太子却自己作死被迫外地就番,他本可以轰轰烈烈的大战一场却用演技骗过了所有手下,他本一名蹩脚的演员却总想做导演,最后落得身死的下场,他就是明成祖的次子,明仁宗朱高炽的弟弟,汉王朱高煦。少年时做事荒唐不着边际 朱高煦和哥哥朱高炽小时候在南京读书,朱元璋很喜欢朱

  • 盘点三国福将:得到他们的人福气冲天 一生无忧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三国情缘天天送红将,沾福气卡怎么沾到敬业福,怎么样才能得到敬业福和沾气福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群人被称为福将,他们的存在总能够使主公化险为夷,也许他们的武力不是最强的,也许他们的智谋不是最出众的,但是他们却都通过自己的能力或者运气帮助重要的人保住了性命。下面就给大家盘点下三国时期的那些福将!为人贪婪的福将——曹洪 曹洪是曹操的从弟,跟随曹操起兵,并且在曹军中有着很高的地位,虽

  • 赵武灵王怎么死的:一代明君为何会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武灵王如果不死,赵武灵王在哪死的,一代雄主赵武灵王插曲

    世事难料,古语有言“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纵观整个世界历史,那些曾经纵横捭阖、驰骋沙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人物都难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结局。不是死于权力斗争,就是死于阴谋诡计。本文介绍一位深刻影响中国古代两千年战争史的人物,他就是赵武灵王。提到他,人们马上想到胡服骑射。确实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

  • 商纣王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文武兼备 能征善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商纣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商纣王是真实人物吗,商纣王是不是文武双全

    核心提示:商纣王,并非是个庸才。他若是个庸才,不能带领王朝击败其它的部族、势力,他也是坐不稳帝位的。帝辛对中国古代的统一与各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过一定贡献。常年征战 商纣王,在殷墟甲骨文中被称为“帝辛”。关于商纣王的无道,比如酒池肉林,比干剜心之类的演义,大家都非常熟悉。纣王在克商之战的前20年,几

  • 揭宋朝最后一个皇帝是谁?被大臣背着跳海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宋最后一个皇帝在哪儿跳的,南宋最后一位皇帝跳海,抱着小皇帝跳海的是谁

    核心提示:丞相陆秀夫抱住少帝赵昺(bǐng,宋朝最后一位皇帝)面对无可挽回的败局,为了汉人皇帝的尊严,跳入大海之中。军民见状,纷纷跟随跳海,十万军民全部跳海自杀殉国。一触即发崖山位于今天的广东江门市新会区,丞相陆秀夫和张世杰(宋末抗元名将)带着少帝赵昺逃到崖山,准备继续抗元,拥有二十万的宋军,各类船

  • 嵇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嵇康命运为何如此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世说新语嵇康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嵇康的死因,王戎与阮籍嵇康等七人合称为

    嵇康是中国文人的一个情结,他的风骨成为中国文人推崇的精神,他的为人成为后世贤者效法的榜样。他性格外露,愤世嫉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面对屠刀,神情自若,抚琴而歌,使从容赴死成为一种境界。一、广陵音绝,浩气长存公元262年的一个夏日,在都城洛阳的东市刑场上,嵇康悠然地席地而坐,刽子手持刀肃穆侧立,监

  • 陆逊文武兼备是将军更是丞相:他下场为何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陆逊下场,陆逊杀良冒功,陆逊的妻子

    提到三国中最全能的人才,很多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其实这是很正常的,毕竟大家对于三国的理解不一样。而我认为三国中最为全面的人是陆逊,很多人看到这里已经开喷了,好吧请轻喷,下面我说下自己的理解。在三国时期衡量一个人是否全能要从智谋也就是文,武力也就是武,还有性格也就是人心三方面来评价,我认为三国中这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