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廖化姜维在官职上有何差距?他们之间有何瓜葛?

三国时期廖化姜维在官职上有何差距?他们之间有何瓜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560 更新时间:2024/1/21 2:33:35

廖化,本名淳,三国时蜀汉将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公元219年,蜀汉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发起了襄樊之战。此战,关羽在初期可谓无往不利,比如生擒于禁,斩杀庞德等。但是,随后东吴孙权派遣吕蒙陆逊袭击了关羽的后方,麋芳、士仁都背弃关羽。同时,关羽又在与徐晃的交战中失利,最终进退失据,兵败被杀。谥曰壮缪侯。在关羽败走麦城后,他的手下要么被杀,要么归降了东吴,也即几乎没人能回到蜀汉。

不过,其中就有一个例外,也即廖化。在被俘获后,廖化采用诈死之计,当时人们信以为真,廖化趁机带着母亲昼夜西行,奔赴蜀汉。在回到蜀汉后,廖化受到刘备、诸葛亮等人的重用。特别是在蜀汉末期,廖化更是直接斥责了姜维。那么,问题来了,关羽的手下廖化,当面斥责姜维,为何姜维却不敢回应呢?

首先,根据《资治通鉴》等史料的记载,针对姜维北伐一举,廖化曾直接斥责姜维:“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也即在廖化这位老将看来,姜维如果用兵不知节制,必会自食恶果,也就是不要穷兵黩武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廖化的斥责,姜维却没有什么回应。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蜀汉大将军,姜维为何不敢回应和反驳廖化呢?对此,在笔者看来,姜维之所以保持沉默,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虽然姜维官至蜀汉大将军,但是,就廖化来说,也被后主刘禅封为右车骑将军、并州刺史、中乡侯。其中,就车骑将军一职,仅次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同样是高级武将的官职了。

基于此,在官职上,廖化和姜维的差距并不大。并且,在资历上,姜维显然无法和廖化相提并论了。廖化本名淳,世代为沔南的豪门世族,初任刘备属下前将军关羽的主簿。也即早在蜀汉正式建立之前,廖化就开始跟随刘备和关羽了。在关羽兵败被杀后,廖化从东吴逃回蜀汉。刘备见到廖化后非常高兴,任命廖化为宜都郡太守。

蜀汉后主刘禅即位后,拜廖化为丞相参军,也即廖化又受到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重用,出任广武都督、阴平太守,多次从军北伐。因此,对于关羽、刘备、诸葛亮等人先后重用的廖化,在蜀汉拥有深厚的资历。而这,自然是魏国降将姜维不具备的条件,也即姜维在蜀汉的资历相对较浅。

同时,在年龄上,廖化也要明显长于姜维。由此,在年龄、资历上,廖化确实拥有可以斥责姜维的资格。反之,如果廖化比姜维年轻,在蜀汉军中的资历也不如姜维,那么,如果他还直接斥责姜维的,后者自然要进行还击的。但是,廖化可以称之为姜维的长辈了,聆听长辈的教训,确实是不应该顶撞的。另一方面,姜维之所以不敢回应廖化,也可能是自己理屈词穷,也即廖化的训斥有合理之处。

在蜀汉后期,姜维连年兴师动众,自然是兵家大忌。在北伐中原上,姜维总共进行了不下于十次行动。所以,频繁地北伐中原,无疑会损耗蜀汉的国力,这也是廖化要斥责姜维的地方,也即大家同为蜀汉的高级武将,都不希望蜀汉走向灭亡。

最后,当然,姜维也有自己的苦衷,也即如果不继续北伐曹魏的话,很可能会导致蜀汉慢性死亡。众所周知,蜀汉人口数量不到100万,总兵力不到10万。而就曹魏来说,人口数量超过400万,总兵力也超过了40万。在此背景下,只要不断袭扰曹魏,才能获得翻盘的机会。进一步来说,姜维和诸葛亮一样,都不希望坐以待毙。

当然,因为能力和诸葛亮存在一定的差距,姜维只能率军北伐,而没有治国的才能,所以,这导致蜀汉国力的持续下滑。如果是诸葛亮的话,还能够将蜀汉国力维持在一个水平上,不至于和曹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在蜀汉灭亡后,姜维策动钟会造反,结果事情败露,姜维、钟会都被乱兵所杀,而就老将廖化,景元五年(264年)春,廖化与宗预一起向内迁移前往洛阳,在中途病逝。对此,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神宗赵顼:北宋第六位皇帝,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赵顼,即宋神宗,初名赵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是宣仁圣烈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在位共16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治平元年(1064年),进封颍王。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继位。即位不久即召王安石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

  • 后世如何评价赵曙?他登基后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赵曙,即宋英宗,初名赵宗实,宋仁宗赵祯养子,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北宋第五位皇帝,在位共4年。赵曙幼年时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担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历任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岳州团练使、秦州防御使。嘉祐七年(1062年),被立为皇子,改名赵曙,

  • 宋英宗赵曙:北宋第五位皇帝,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赵曙,即宋英宗,初名赵宗实,宋仁宗赵祯养子,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北宋第五位皇帝,在位共4年。赵曙幼年时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担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历任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岳州团练使、秦州防御使。嘉祐七年(1062年),被立为皇子,改名赵曙,

  • 宋仁宗在位期间,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宋徽宗是宋仁宗的什么人,仁宗在位多少年,宋仁宗在位期间的唐宋八大家

    赵祯,即宋仁宗,原名赵受益,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北宋第四位皇帝,在位共43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早年历封庆国公、寿春郡王、升王,官中书令。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为皇太子。乾兴元年(1022年),赵祯即位,时年十三岁。他在

  • 宋仁宗赵祯:北宋第四位皇帝,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赵祯,即宋仁宗,原名赵受益,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北宋第四位皇帝,在位共43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早年历封庆国公、寿春郡王、升王,官中书令。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为皇太子。乾兴元年(1022年),赵祯即位,时年十三岁。他在

  • 后世如何评价赵恒?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赵恒,即宋真宗,本名赵德昌,改名赵元休、赵元侃,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生母是元德皇后李氏,北宋第三位皇帝,在位共25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赵恒早年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至道元年(995年),被册立为太子。至道三年(997年),太宗崩,赵恒即位为帝。即

  • 关于赵光义,有哪些轶事典故和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赵光义,即宋太宗,本名赵匡义,宋太祖赵匡胤之弟,北宋第二位皇帝,在位共21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次年亲征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此后他两次攻辽却都遭失败,便对辽采取守势。在位期间鼓励农业、扩大科举,改变了重武

  • 三国时期卫将军是什么官职?有哪些人担任过?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卫将军,古代的官职,由汉文帝当时设立的。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在三国时期,武将的官职基本沿袭了东汉时期的制度。彼时,武将的官职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杂号将军→偏将军。其中,就卫将军来说,始于西汉时,

  • 后世如何评价赵光义?他在位期间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赵光义,即宋太宗,本名赵匡义,宋太祖赵匡胤之弟,北宋第二位皇帝,在位共21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次年亲征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此后他两次攻辽却都遭失败,便对辽采取守势。在位期间鼓励农业、扩大科举,改变了重武

  • 苏轼与苏辙兄弟俩在历史上感情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苏轼与苏辙兄弟俩在历史上感情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057年,19岁的苏辙和哥哥苏轼一起参加礼部会试,兄弟两个都进士及第,被置于高等,苏轼名列第一,苏辙虽然没有哥哥的成绩好,但也名登五甲。这次进士考试之后,两兄弟并没有马上步入仕途,因为他们收到了母亲故去的消息,马上陪同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