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魏孝文帝曾两建太极殿:执着展现汉化成果

北魏孝文帝曾两建太极殿:执着展现汉化成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456 更新时间:2024/2/5 20:32:22

自从魏明帝建太极殿之后,太极殿就成了皇权礼仪中最高等级活动的场所。

魏明帝建此殿,大概幻想着曹魏子孙能昂首阔步走上龙椅,在威严的太极殿中君临天下。遗憾的是,太极殿留给他子孙的是无奈和屈辱。

魏明帝之后是曹芳,这位皇帝确实是风风光光在太极殿中登基的,但年幼的曹芳根本无力控制朝政,被司马懿利用“高平陵政变”一举夺得朝政大权,从此曹魏政权完全被司马氏把持。

公元254年,在即位15年后,曹芳被司马师废掉皇帝之位,撵出了太极殿。

13岁的曹髦在战战兢兢中被司马师等人簇拥着走入太极殿,在一片万岁声中坐上了龙椅。曹髦很清楚,自己只是太极殿上的一个傀儡,但他不甘心任人摆布,为了夺回旁落的大权,登基6年后,忍无可忍的曹髦发出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呐喊,带着禁卫军讨伐司马昭。可惜势单力薄,被人一戈弑于车下。

假惺惺哭了几嗓子的司马昭又给太极殿找了位新主人:曹奂

不过5年后,司马炎决心自己当皇帝玩玩,就逼迫曹奂把皇位禅让于他,自己坐上了太极殿的龙椅,改封曹奂为陈留王。

虽然司马炎政治品德不算高尚,但很优待俘虏,三国归晋,魏蜀吴三国的亡国之君基本上都受到了“优待”,没有出现斩草除根的结局。尤其是对孙皓还能网开一面,可见司马炎的气量。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晋国灭了东吴之后,司马炎在太极殿设宴款待东吴最后一个君王孙皓。席间,司马炎指着孙皓坐的椅子说,我设这个椅子等你很久了。没想到孙皓嘴硬地站起来回敬说,我在南方也给陛下设了同样的位子。司马炎也没有生气,孙皓最后也得善终。

司马炎前期还算个不错的皇帝,但后来不理朝政、滥封诸王,留下“八王之乱”的祸根。

王献之拒题太极殿

西晋灭亡,东晋偏安建康,但念念不忘当年洛阳城的太极殿,似乎只有在太极殿登基才算是正统。

司马睿在建康建立政权后,迫不及待地营造宫殿,当然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东晋王朝不可能在江南再造一座一模一样的洛阳皇宫来,建康的宫殿沿袭洛阳的模式,只是规模有所缩小,但保留了“宣阳”、“开阳”、“阊阖”等大门的名称,太极殿也依照洛阳的样式重新建造,只是规模不及,不少细节采用了江南的习惯,“广室冬施青布,夏施青 帷帐”。

建康的太极殿也是多灾多难,先是公元323年发生地震,梁柱震动,把皇帝吓了一跳。公元328年,苏峻的叛军攻入宣阳门,大臣们聚集到太极殿,守护皇帝。第二年,叛军卷土重来,一把火烧毁了建康太极殿的东堂。

到了公元378年,建康城大规模修建新宫殿,太极殿是改造的重点工程。据史料记载,新的太极殿“高8丈,长27丈,广10丈,可称宏伟”。主持工程的尚书谢万因此功被赐爵关内侯。至此,太极殿又一次以全新的面貌出现于江南的都城建康。

太极殿修好后,主殿匾额上还留着空白,当时的宰相谢安想把这个光荣而神圣的任务交给著名的书法家王献之。当空白匾额送到王家时,王献之很不耐烦,让来人把匾额拿回去,否则就要扔到门外。过了两天,王献之跟谢安一起进宫办事,路过太极殿,谢安回头指着空白匾额说,你现在就上去把字题了吧,我找人给你弄把梯子,你爬上去,从前魏朝的韦诞(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就是这样弄的。王献之很不高兴,大声说,你知道为什么魏国那么快就亡了吗?就是因为这个。说完拂袖而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王献之拒题太极殿故事。当然,有人称赞王献之孤傲的名士派头,说其很有魏晋风度,但太极殿没能留下王献之的墨宝,倒真是一件遗憾的事。

建康的太极殿,在东晋之后迎来送往,见证了一次次权臣逼迫皇帝“禅让”,然后在劝进声中趾高气扬地登基:

公元420年,刘裕效仿晋武帝的故事,让东晋皇帝“禅让”,然后临太极殿宣诏即皇帝位;公元479年,萧道成又效仿刘宋禅让旧例,受禅礼毕后在太极殿宣诏即皇帝位;公元502年,萧衍又按前朝惯例在太极殿宣诏称帝;公元557年,陈霸先在太极殿宣诏登皇帝位……

孝文帝两建太极殿

东晋王朝在建康城建太极殿,或许可以理解为考虑正统的因素——西晋正统皇帝被“胡人”掠去当了小厮,连传国玉玺都是人家的战利品——所以要选择在太极殿登基,以示合法性。

有趣的是,在北方“胡人”建立的政权中,也有皇帝热衷修建太极殿,而且一口气修了两座,这个皇帝就是一心仰慕汉文化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公元490年,拓跋宏亲政后,北魏加快改革,全面汉化,而都城、宫殿最能体现汉化成果,因此拓跋宏格外重视。他下令将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的正殿太华殿拆毁,新建太极殿。太极殿建成后,孝文帝在此大宴群臣,以示庆祝。

为了平城的这座太极殿,拓跋宏很是下功夫,他派以大臣李道固为正使、蒋少游为副使的一个庞大使节团奔赴建康,考察萧齐王朝以太极殿为中心的宫殿建制。蒋少游是工程师出身,史料记载他“掌技术、知机巧”,历任都水使者(负责造船的官员)、将作大匠(掌管宫室修建之官)等职。当时北魏和萧齐互为敌国,但为了修建太极殿,拓跋宏主动伸出橄榄枝,以求和平,真是汉化之心异常执着。

公元492年,平城的太极殿落成。这座新建的太极殿和东晋、南朝建康城中的太极殿,规格布局基本一致。

但这座太极殿似乎不能让汉化心切的孝文帝满意,也许在他心里,这个太极殿不是原汁原味的太极殿。公元494年,孝文帝下令迁都洛阳,要求在原址基础上重建太极殿。其实早在4年前,还在拆太华殿的时候,孝文帝就派蒋少游到洛阳实地考察魏晋太极殿等重要殿堂基址,可能在那时,拓跋宏就有了在原址上重建太极殿的念头。

公元495年,孝文帝完成了迁都的全部计划后,开始大规模复兴洛阳城的规划,一切宫殿基本沿袭魏晋模样,在皇宫没有完工之前,拓跋宏暂住金墉城。但遗憾的是,这位全身心投入汉化改革的皇帝没有迎来他梦想的日子——太极殿重建尚未完工,公元499年,拓跋宏病逝。

两年后,他的儿子宣武帝带着大臣来到竣工的太极殿,告慰老爹的在天之灵:太极殿终于恢复了魏晋模样,您老人家可以瞑目了。

不过北魏的太极殿没有风光多久,公元534年,爆发了侯景之乱,洛阳的宫室、寺宇、商市、民居悉遭焚毁,太极殿亦化为废墟。

根据史料的记载,宇文氏北周灭了高氏北齐之后,北周宣帝宇文赟曾于公元579年想重新建造洛阳宫,这次工程动用了工役4万人,但随着宇文赟暴死,工程遂停,以太极殿为中心的洛阳宫殿失去了一次重建的机会。至此,洛阳太极殿走进了历史尘埃之中。

唐朝立国后,以长安为都城,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即位前即改隋大兴殿之名为太极殿。公元631年,唐太宗又改隋时建在大兴殿后的中华殿为两仪殿。“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倒也符合这个说法。

唐代在长安仍将正殿沿用太极殿之名,大概也是出于政治上的一种考量吧。此后,太极殿成为唐初政治活动的核心宫殿:公元618年,唐高祖在太极殿即位;公元629年,唐太宗开始在太极殿听政;据《唐六典》记载,此后每逢朔望二日,唐太宗朝会都放在太极殿,平日听政则在两仪殿。公元649年,唐太宗死于太极殿;同年,唐高宗李治在太极殿即皇帝位……

到了公元662年,大明宫建成,唐高宗于次年迁入。此后,长安城的政治中心便由太极殿转到了大明宫。

太极殿从此和政治核心宫殿再无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被皇后出轨气死的一代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孝文帝一生共有两位皇后,都姓冯。第一位皇后叫冯媛,本来可以一屁股坐到底的,可惜她犯了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不说普通话,也就是汉语。事情是这样的,公元490年,孝文帝23岁,他开始全面推行改革:一是迁都洛阳,二是禁止胡服,三是语正中原,四是“不杀太子母”。改革遭到了大多数朝臣贵族的反对。孝文帝一边

  • 北魏名士眼中的诸葛亮:在军事战略上常出下策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崔浩,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经学家、史学家、历学家、书法家。其出生于北方第一世族之家,祖上累世为官,父亲崔玄伯曾仕前秦、北燕,后仕北魏,任北魏吏部尚书、天部大人、白马公。崔浩从小受到良好的儒家传统教育,爱好文学、博览经史,同时还兼学天象阴阳和百家之言。20岁时就担任了北魏朝廷的直郎、给事

  • 东汉美人邓绥:邓绥如何在25岁就成为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所记载的皇太后不少,但大多都不是名垂青史的。而东汉时期垂帘听政时间最长的太后邓绥却是一位爱情和事业都很成功的美人——恭肃有礼、治狱英明、好学重教……1邓绥入宫东汉章帝建初六年(81年),护羌校尉邓训的妻子阴氏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邓绥。邓绥聪明伶俐,又十分懂事,很惹人喜爱。小邓绥六岁从读太史籀

  • 纪晓岚不为人知的一面:日御五女让乾隆很纠结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据采蘅之的《虫鸣漫录》介绍,‘纪晓岚自言乃野怪转身,以肉为饭,无粒米入口,日御数女。五鼓如朝一次,归寓一次,午间一次,薄暮一次,临卧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兴而幸者,亦往往而有’。”外貌协会最高掌门人乾隆皇帝,确实对纪晓岚很纠结,谁叫他“貌寝短视”呢?不做眼保健操,眼睛近视也还罢了,西洋进口眼镜戴一戴

  • 为当官杀亲生儿子做成菜献给齐桓公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吴起想当官,先是拿家产两千金去通关节,结果关节没打通,被乡人取笑了一番,吴起一怒之下大开杀戒。后来吴起在鲁国当官,齐鲁交战,鲁国因为吴的老婆是齐国人而不用他,吴又把自己无辜的老婆杀了,但还是不见重用,又奔魏,再奔楚,终得功名。不过,这功名却是踩着别人的鲜血爬上去的。齐桓公给厨师易牙说自己什么都吃过了

  • 黄祖怎么死的 刘表手下大将黄祖是被谁杀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黄祖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活跃于东汉末年,在刘表的手下做事,任职江夏太守。黄祖一生没有打过什么大仗,而且打仗也屡战屡败,虽然如此却有着一手的好防御策略,在黄祖的镇守下江夏一直都没什么变故。一次因射杀孙坚从而也导致了杀身之祸。三国黄祖简介黄祖出生年月不详,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在刘表手下干活,任职江夏太守。史

  • 揭秘:北齐太祖高欢为什么对官员贪污不闻不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534年,北魏王朝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从北方草原上崛起的军阀高欢自任东魏丞相,成为这个王朝的实际掌权者,而东魏孝静帝只是个摆设、傀儡。当初跟随高欢打天下的司马子如等一班功臣,他们身居高位,为高欢所信任。据《北齐书卷十八 列传第十(司马自如)》:“天平初,(司马自如)除左仆射,与侍中高岳、侍中孙腾、

  • 官二代陆游的最早的官场体验:十几岁监督御膳房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所有人都知道,陆游是南宋的大诗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陆游还是个官二代。陆游的爸爸名叫陆宰,是个高级干部,北宋末年在咱们河南当过转运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陆游的爷爷也是个高级干部,他名叫陆佃,宋徽宗在位时,他是礼部侍郎,相当于文化部副部长。陆游的姥爷姓唐,名叫唐介,是宋仁宗的高级顾问,还是包公的好

  • 明朝古怪的模范官僚海瑞:以粗茶淡饭招待上司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写到海瑞,用了这样一个标题—“古怪的模范官僚”,这话粗看起来似乎有点道理,细细琢磨,并不尽然。何谓“古怪”?这里面有一个视角问题,有一个立场问题。他为官清正廉洁,刚直不阿,锋芒毕露,在吏治败坏、贪赃枉法盛行的官场,显得特立独行,在那些贪官、庸官眼里,如芒刺在背,格格不入,委

  • 盘点历史上的四大奸臣才子:和珅竟掌握四种文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不少才华横溢的一代名臣和传奇英雄,但也不乏才气逼人的著名奸臣。翻开尘封的历史资料筛选一下,不难看到,这历史上著名奸臣阵容中有四大极品奸臣。他们是北宋的蔡京、南宋的秦桧、明代的严嵩和清朝的和珅。那么,他们是怎样具备久负盛名的才子和遭人唾骂的奸臣反差如此之大的双重人格的呢?一、蔡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