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蒙古远征时的秘密武器:穿丝绸内衣减少中箭伤害

蒙古远征时的秘密武器:穿丝绸内衣减少中箭伤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754 更新时间:2024/1/16 20:09:39

在人类步入大航海时代之前,一股来自蒙古草原的旋风曾席卷旧大陆。蒙古帝国令人震惊地占领了人类当时所知世界的三分之二,只是因为内部汗位竞争,加之欧洲寒冷赤贫,才使其免于覆没。

蒙古帝国的胜利,是技术优势、将领才华、士兵勇敢、物质条件等因素的综合体,此外,对待被征服政权的开明态度,亦使抵抗最小化。在欧洲,蒙古人只遭遇了一次惨败,蒙古人将大量奴隶贩卖到埃及,他们组成了马穆鲁克雇佣军,并用蒙古人的战法打败了对手。

由于情感原因,国人一方面惊叹蒙古帝国的成就,另一方面又很少关注其细节。缺乏不带立场判断、仅仅是对纯知识兴趣而进行的阅读或写作,而《东方风暴》比较详尽地阐述了蒙古帝国的西征史,并将比较复杂的地名、人名加以简单处理,使它变得轻松易读、趣味盎然。为了深入解读这本有趣的书,“腾讯书院”特邀请了本书译者李鸣飞来为读者们讲述。

蒙古士兵为何穿丝绸内衣

每个蒙古士兵都有一件丝绸内衣,为什么?因为他中箭的话,要拿刀把伤口割开,会造成更大伤害,而穿丝绸内衣,箭射到身体中,它会把丝线缠在箭头上一起射进去,只要轻轻抽动丝线,就可以把箭取出来,伤害减少。

蒙古军队打仗像狩猎

蒙古军队为什么这么强大?这与他们日常重视狩猎相关,成吉思汗就特别重视狩猎,看成是培养战士的必修课。

书中用了很长的篇幅来讲蒙古人狩猎对他们战争的影响是什么,元朝一直都很看重狩猎,一直到清朝,都很注重去木兰围场打猎,对他们战斗而言,狩猎是一个类似演习的活动。猎手们会排成很长的队伍,把他们所能见到的野兽全部赶到前面,整个长蛇阵要跑1000公里,可能更长。

到一个他们觉得合适的地点,两边围起来,把所有的猎物围在里面,这个过程中不能伤害猎物,更不能让它跑掉。围起来之后每个人进去挑一个猎物,把它杀死,像一个擂台赛一样,有的人会肉搏把猎物杀死。

狩猎培养出一代代草原英雄

狩猎是很好的组织管理能力的训练,调动一大堆人,集体分工协作办一件事,从一开始的布置、策划、分工包括纪律的执行,到产品的分配,既照顾到共同的利益,又能够体现多劳多得,没有狩猎,就没有游牧帝国。

牧民从小都是练骑马、骑在马上射箭的能力,而且射的比较准,射的比较远,他们从小就形成了这种能力。再就是战术,包围战、伏击战,战争当中同样有效,而不太习惯这种做法的对手自然会大吃苦头。

蒙古军队为何不太依赖后勤

战争需要后勤,但蒙古大军对后勤却不太依赖,因为每个蒙古人会带好几匹马,有的书记载甚至会带十几匹马。在打猎或打仗的过程中,如果他们找不到吃的,会刺马血出来喝,如果这个马被刺得不能再刺马血了,他们会把马耳朵割下来吃掉。如果这个马死掉,会把马的胃拿出来,可以当成锅煮东西,可以吹上气渡河,还可以当隔水的袋子。真的很神奇,马在他们手上有这么多用处。

当西方骑士遇到蒙古兵

当时欧洲进行过很多次十字军东征,出现了一些非常著名的骑士团。

但欧洲骑士要穿很多层盔甲,头盔外面还有一个盔,再拿上大刀,欧洲人整个装备加起来比蒙古人重两三倍,在速度上根本达不到骑兵本应有的效果,他们的作战方式就是靠骑兵在前面进行冲撞。他们靠这些很坚固的装备把对方的阵型冲散,后面由农民组成的步兵进行拼杀。这个是他们平常打仗用的方式,可遇到蒙古人在马上射箭到处跑,队伍分散开来包围你,再用箭把你干掉,欧洲人就完全不行了。

蒙古人的计谋玩得欧洲人团团转

蒙古人特别重视搜集情报,当时驻波斯的蒙古首领,了解到欧洲人对占领耶路撒冷有莫名其妙的执着,便以此为契机,派使者去说我们联盟吧,打下来耶路撒冷归你,巴格达归我们。

法国路易九世信以为真,立刻出征了。他带兵去打耶路撒冷,但是蒙古人却没有动窝,他们完全没想过跟欧洲人联盟,而是利用法王攻击耶路撒冷,吸引敌人兵力,而他们趁机攻打中亚其他地区,结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路易九世由于没有后援,被打得一败涂地,从此对东征灰心丧气。

欧洲人以为成吉思汗是长老约翰

欧洲人曾以为成吉思汗是长老约翰,是上帝派来拯救基督教明的。

长老约翰是传说中的人物,《圣经》认为在东方有一个基督教国家,首领叫约翰,是基督教的神职首领。当时东方确实有聂斯托利派,蒙古人的克烈部整体都信聂斯托利派。但罗马教会很封闭,不关心东方教会的情况。

蒙古大军西进后,他们很震惊,在他们口中,就变成了长老约翰带领东方的一大堆基督徒在西方需要帮助时来帮助他们,只是被洪水阻挡了脚步。

蒙古人西征沿途将一些伊斯兰国家给灭了,欧洲人很振奋,觉得上帝真的来帮助他们了,后来蒙古人又灭了东正教的一些国家,他们觉得长老约翰太厉害了,可最后蒙古人进入欧洲,把匈牙利和波兰两个基督教国家也给灭了,他们才发现大事不好。

西征对人类发展有利也有弊

蒙古西征的负面影响肯定有,最糟糕的是对中亚和波斯的影响,那里缺水,靠坎儿井来灌溉,必须有人不断疏通和维护它,蒙古人经过后,这些坎儿井基本全部废掉了,许多地方变成荒漠。相比之下,中原受到损失比较少,北宋还恢复得不错。

蒙古采取宗教宽容政策,没有因为信仰不同的原因进行屠杀,所以他们对欧洲基本没有造成任何破坏,而且拯救了好几种文明。

在治理上,蒙古统治者也比较开明,大量使用不同民族的人才,比如耶律楚材是契丹人,也得到了重用。

欧洲人为何佩服成吉思汗

直到今天,欧洲人对成吉思汗的了解都不算多,成吉思汗没有太深入欧洲。欧洲人觉得成吉思汗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因为他们很崇拜蒙古人的战术。他们觉得帖木儿没有留下什么东西,没有制度也没有立法,也没有建造任何新的东西,只是在打仗。而成吉思汗创建一些东西,军队的编制、战术、法制等,确实留下很多东西。

欧洲人将成吉思汗看成长老约翰也有一点理由,拔都那次虽然把东欧给打下来了,但没有触动基督教的根,却把伊斯兰国家给逼到悬崖边了,似乎真起到长老约翰的效果,所以欧洲人对成吉思汗有好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谁是中国古代最仗义的帝王?死于“善任却不知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知人善任,是一个政治家所应具备的起码素质。在这方面,前秦皇帝苻坚有欣喜,也有悔恨。他将“善任”做到了极致,一生惜才、爱才,坚持“为政之体,德化为先”(《晋书》),笼络各方豪杰,让那些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头面人物,一起向他顶礼膜拜。能做到这一点的,在整个十六国时期,只有苻坚一人。然而他却没能做到“知人

  • 古代哪位皇帝因做噩梦被吓疯 最终竟然惊惧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睡觉时被噩梦困扰,想起来如骨鲠在喉。这大概是做过坏事的人的一般通病,后秦国主姚苌也不例外。他因为杀死了主子,也就是前秦皇帝苻坚,自己当了皇帝后,就再也没过过踏实的日子。这件事几乎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一直困扰、侵蚀着他的神经。姚苌日日夜夜都做噩梦,最终让他落得个发疯发狂、惊惧而死的悲惨结局。如此死法,发

  • 成吉思汗如何用兵制胜?蒙古铁骑横扫天下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13世纪,蒙古铁骑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像龙卷风一样横扫欧亚大陆,以及为微小的损失取得重大的胜利,然而光靠骑兵进攻往往是不够的,还有一样秘密武器伴随着成吉思汗的铁骑东征西战。在成吉思汗及其后代的征战中,欧亚大陆有近五十个国家被毁灭,之后建立起的庞大的帝国,为什么蒙古铁骑如此厉害?每次都能迅速的消灭敌人,

  • 盘点古代7个白手起家的皇帝:刘邦 郭威 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一、汉高祖--刘邦“三岁看老”,可少年时代的刘邦,怎么看都不像当皇帝的胚子。出身低微也就算了,他不学无术;不学无术也就算了,他还游手好闲;游手好闲也就算了,他还吃喝嫖赌。这一点,连本朝的太史公司马迁都敷衍不过去了,给了他一个四字评价:好酒及色。如果刘邦没有遇见吕公,他可能一辈子就是浪荡乡里的二流子。

  • 后赵石虎儿子石邃如何吃人:以食美貌尼姑肉为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晋时期的石勒由羯族的部落小帅之子沦为汉族地主的耕奴,继而为将军、以至成为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皇帝。他曾率轻骑在宁平城一次杀死晋军二十万人,接着,少数民族士兵连败晋军十二阵,晋军再死三万人,洛阳失陷。后赵帝国地盘虽小,石勒却有五个皇后,一万多个姬妾。他死了以后,儿子日夜与五个皇后母亲淫乐,后来被石虎杀掉,

  • 石虎杀子:后赵太子石邃竟因不讲礼貌被石虎杀掉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后赵皇帝石虎杀了先帝石勒的儿子,窃取了皇位,立自己的儿子石邃为皇太子。石邃曾和父亲南征北战,一起在战场上杀敌,一起出生入死,感情非常深厚,属于亦亲亦友的那种。若不是有晋朝的八王之乱,马氏父子兄弟互相残杀,后赵也不可能趁机建立。所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石虎很自豪地说:“我们父子感情多深,我绝对不会杀阿

  • 梁武帝生活俭朴清廉:为何梁朝官场腐败丛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梁武帝生活俭朴,“日止一食,膳无鲜腴,惟豆羹粝食而已……身衣布衣”。在他的影响下,朝中出现了一些清官,如宰相范云、徐勉等。但是,梁朝却没因梁武帝和他身边极少数人的清廉垂范而保持住清新的社会风气,国家反而越来越腐败,到处都是贪官污吏。 这是什么原因呢? 梁武帝生活俭朴,“日止一食,膳无鲜腴,惟豆羹粝

  • 梁武帝的赚钱秘诀:四次出家后群臣出钱赎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梁武帝是一个很特殊的皇帝,他的文功武艺都不错,运气也不错,在位时间竟长达48年。他曾四次出家又还俗,这在历代皇帝里绝无仅有。为了钱,他在佞臣左光禄大夫朱异的合作下,发明了“敲竹杠”:借出家再还俗来勒索大臣。据史书记载,梁武帝先后于527年、529年、546年和547年四次“舍身”同泰寺,每次都装模

  • 揭秘:只做了32天皇帝的张邦昌真的是叛臣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张邦昌(1081年-1127年),进士出身,徽宗、钦宗朝时,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金兵围开封时,他力主议和,与康王赵构作为人质前往金国,请求割地赔款以议和。归宋后,任河北路割地使。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掳走徽钦二帝及皇族470多人,及文武百官2000

  • 最“宽大”皇帝萧衍:宽恕弟弟与女儿通奸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作,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南朝佛教的兴盛。佛教为何会如此兴盛呢?这与当时的统治者是分不开的。神奇的是,有一位统治者,他不但信佛,还曾多次舍身当和尚。更神奇的是,他最后竟死于僧寺之中。他就是南朝的梁武帝萧衍。萧衍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