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51岁起兵一统天下的李渊成历史上最受贬低皇帝

51岁起兵一统天下的李渊成历史上最受贬低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385 更新时间:2024/1/19 11:48:32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大大小小的皇帝多达三百多位,其中不乏昏君、明君、庸君、暴君。但还有一些君主,他们一直被后世所所忽略,一被受到贬低,如本文的主角唐高祖李渊。一般而言,开国君主都是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如一提到宋朝,人们就会想到赵匡胤,提到明朝就会想起朱元璋,但是提到唐朝,人们恐怕很难联想到李渊也是雄才大略之辈。

无论你是看过小说演义,还是读过新旧唐书,印象中好像唐朝的建立,跟李渊关系不大。从太原起兵,到进军长安,从平定天下,到最后一统全国,李渊似乎更像是一个配角,他碌碌无能之辈,而且暮气沉沉,胸无大志,连起兵都是被“美人计”陷害的。相反李渊17岁的次子李世民则是天资聪颖,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

51岁起兵,开创289年帝国,历史上最受贬低的皇帝竟是他!

历史事实真是如此么?恐怕未必如此,别忘了那句话,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关于李渊建国事迹的记载,都是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授意史官撰写的。而根据唐初大臣温大雅的记载,正是李渊本人一手策划了太原起兵,而且是谋划已久,另外李世民在进军长安中的功劳甚至不如李建成,其实李渊才是一位勇敢、刚烈、足智多谋的战略家。

太原起兵那年李渊51岁,仅仅6个月后,他就建立了唐朝,登上了皇位。起兵造反容易,登基称帝也不困难,但要建立的王朝延续下去,这不是一件简单事儿。李渊称帝后,在史官的笔下又成为一个整日里喜欢畋猎游乐,追逐声色犬马的“昏君”,而李世民率军整日里东征西讨,为唐朝统一天下。

51岁起兵,开创289年帝国,历史上最受贬低的皇帝竟是他!

不可否认李世民在唐朝统一上的功劳,但李渊即位后也并非无所事事事。实际上李渊即位后,积极调整政策,改革府兵制,为朝廷提供可靠的兵源;恢复均田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废除隋朝的严刑峻法,制定武德律,缓解国内矛盾;改革科举制度,为国家选贤用才。李渊将大部分时间都专注于国内事务和新王朝制度的建立工作,为李世民接二连三军事上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支持。由此可见,李渊并非是那么昏庸无能,而是一位老成持重,且不失雄才大略的统治者。

那么究竟是谁在贬低李渊的历史形象呢?这里不用再说,大家也已经明白了,就是李世民!当然这个“祸根”也是李渊自己种下的,没能妥善处理好太子建成与秦王世民的矛盾,应该说是唐高祖李渊政治生涯的唯一一大败笔。

51岁起兵,开创289年帝国,历史上最受贬低的皇帝竟是他!

关于李渊被贬低的问题,连国外史学家都看不去了,《剑桥中国隋唐史》上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唐高祖是中国一切史书中最受贬低的一位君主”。书中还解释了他被贬低的原因,“第一是因为事实上他的统治时期很短,而且是夹在中国历史上两个最突出的人物(指隋炀帝与唐太宗)的统治期的中间。”“第二,因为他建立唐王朝的功绩被他的接班人(指李世民)精心地掩盖了。”

唐武德九年(626年),目睹着自己两个儿子、十几个孙子被另一个儿子杀死的李渊黯然退位。年老的太上皇此后一直居住在狭窄的大安宫内,李世民似乎已经忘记了父亲的存在,很长时间不去探望。当李世民准备去郊区避暑时,高祖却被留在长安忍受酷热的煎熬。在大臣的建议下,李世民也曾邀请父亲和他一同前往,但李渊谢绝了。也许李渊并不在乎皇位的得失,但玄武门已成为他内心永远挥之不去的创伤。唐贞观九年,李渊病死,时年70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戚家军”盟主戚继光斩3万倭寇不尽兴 只愿海波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戚继光针对倭寇作战的特点,创造了攻防兼宜的“鸳鸯阵”战术,以十一人为一队,配以盾、矛、枪、狼筅、刀等长短兵器,每战多捷,世人称为“戚家军”。 戚姓来源 春秋时,卫国卫武公有个后代叫孙林父。卫献公时,孙林父担任上卿。卫殇公时,他被封在戚(河南),其子孙后代以戚为姓。现今,戚姓人口在全国姓氏中排行第22

  • 三国牛人最适合的现代职业竟是这些 真令人意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牛人最适合的现代职业竟是这些: 张辽——幼儿园老师。 原因:张辽在合肥将孙权打的极惨,名镇江东,史书记载:儿啼不肯止,其父母以辽恐之。这便是张辽止啼!若是他去当幼儿园的老师,孩子们肯定特别老实。 周瑜——乐器老师。 原因:“曲有误,周郎顾”周瑜爱听曲,只要有人弹错便微笑提醒抚琴者弹错了,若是他当

  • 董卓死后西凉军群龙无首 董卓就没有自己的儿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董卓和西凉军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拥有20万铁骑的董卓,董卓死后为何西凉军最后群龙无首?前言不管是《三国演义》中还是史书中,董卓进入洛阳以后却是没干什么好事,纵容手下士兵烧杀抢掠,而且本人也是淫乱后宫,不过不同的事是,《三国演义》中的董卓只是一味的享

  • 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 何进和袁绍为什么还请董卓进京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对董卓进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董卓进京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何进和袁绍为何还执意这么做?公元189年五月,汉灵帝死了。大将军何进掌权,统领京师左右羽林五营士。何进字遂高,南阳宛人也。异母女弟选入掖庭为贵人,有宠于灵帝,拜进郎中,再迁虎贲中郎将,出为颍川太守。光和三

  • 于仲文简介:隋朝名将,撰有《汉书刊繁》30卷与《略览》30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改革政治,兴建隋唐

  • 巅峰时期的董卓麾下兵多将广 董卓阵容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董卓实力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董卓巅峰时期的阵容多厉害?董卓手下人才有多少?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三国时期绝对是一个群雄璀璨、人才辈出的时代。都说东汉末年分三国,事实上导致东汉名存实亡的重要人物就是董卓。为了对付

  • 段达简介:隋朝官员、将领,曾拥立过越王杨侗为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改革政治,兴建隋唐

  • 后世如何评价宋宁宗?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赵扩,即宋宁宗,宋光宗赵惇之子,生母是慈懿皇后李凤娘,宋朝第十三位皇帝,南宋第四位皇帝,在位共30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道四年(1168年)生于恭王府,次年赐名赵扩,淳熙五年(1178年)十月封英国公,淳熙十二年(1185年)封平阳郡王,淳熙十六年(1189年

  • 宋宁宗赵扩在位期间,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赵扩,即宋宁宗,宋光宗赵惇之子,生母是慈懿皇后李凤娘,宋朝第十三位皇帝,南宋第四位皇帝,在位共30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道四年(1168年)生于恭王府,次年赐名赵扩,淳熙五年(1178年)十月封英国公,淳熙十二年(1185年)封平阳郡王,淳熙十六年(1189年

  • 薛举简介:隋朝末年群雄之一,于浅水原大败秦王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改革政治,兴建隋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