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慈禧缘不做汽车的原因竟是不想司机坐她前面!

慈禧缘不做汽车的原因竟是不想司机坐她前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905 更新时间:2024/1/11 2:37:20

以往很多图书将慈禧太后描写成刁钻毒辣、不可一世的末世“女王”,这只是由于政治权威湮没了她的女人特质。这位讲究品位、时尚的“老佛爷”,率先接触并享受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现代物质文明,她享用电灯,乘坐奔驰车,最喜欢摄影和巴黎香水……

她的意识形态在不断更新,思维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而这也增加了她对“西洋物件儿”的喜爱,以至于其在颐和园内还引领了一股西洋风。而这股西洋时尚风最终刮出了颐和园,吹向了北京城乃至全中国。

清漪园自1888年更名颐和园后成为慈禧太后常年驻足之地,颐和园不仅见证了慈禧太后施展政治权威的“女王”一面,也遍布着她作为“中国第一女人”引领时尚的足迹。

电灯照亮颐和园

颐和园乐寿堂正中,悬挂着一盏五彩缤纷的玻璃吊灯,而慈禧太后可以说是北京使用电灯的第一人。

有电之前,皇宫的室内照明多用蜡烛,间或使用油灯。清代晚期,国外的蜡烛进入中国,被称为“洋蜡”,和本土的自产蜡烛混用。当时清宫不同等级的嫔妃享用“洋蜡”有固定的数量和规格。

让电灯照亮颐和园这件事开始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翌年正式投入使用,不幸的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把颐和园内的电灯和电灯公所毁坏殆尽。慈禧太后避难回京重新入住颐和园,又令人重新操办。1901年,邮传部左侍郎盛宣怀花费5万两白银重修电灯公所,并且在德国荣华洋行购买机械设备。买设备也买来了服务,德国荣华洋行专门派技术人员协助。1903年,慈禧太后住进颐和园,电灯又亮了。

关于颐和园的电灯有一则趣事:1903年有位德国商人意图将西方电气商品打进中国市场,但慈禧反对。外国商人懂得,要想打开中国市场,首先要让慈禧带头用电灯。于是重贿慈禧的贴身太监李莲英。他们趁慈禧外出之际安装了电灯。

傍晚慈禧一进乐寿堂就质问:“我一走,你们为何在殿内张挂那么多的各色‘茄子’?”李莲英叩头请安后恭问:“老佛爷,该上灯了吗?”慈禧说:“上。”李莲英将门后的电灯开关打开,即刻灯光大放异彩。慈禧惊喜地问:“这些‘茄子’一下子全亮起来了,到底是些什么玩意儿?”李莲英毕恭毕敬奏道:“这就是电灯。”他说,用电灯方便、干净、明亮、安全,老佛爷用上它可以“添福添寿”。从此慈禧开始用电灯,中国各大城市慢慢开始用电。

直到1908年慈禧死后,隆裕皇太后宣布不再到颐和园来,颐和园作为皇家园林的历史使命正式结束,电灯公所的使命也到此为止。1931年,颐和园电灯公所的发电设备依然保存完好。当时的管理者想把它拍卖,拍卖所得用以购置接送游人的游览车,但个打算没能实现。到了1935年,张学良把这套设备拆走,运到了陕西。

如今,昔日的两个大吊灯仍保留在颐和园。其中一盏挂在排云殿正殿,另一盏挂在乐寿堂。这两盏吊灯,式样讲究,有个别灯泡现在已经丢失。最惹眼的是,其中一个吊灯的灯泡前面带个尖,里面的灯丝是圆圈状的。颐和园在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时,联合国派专家来考察这两盏吊灯。专家们见到这个前面带个尖、“90岁高龄”、一通电还亮的御用电灯泡非常惊讶。

可以说,慈禧太后直接促进了中国电业的发展。

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

位于颐和园东大门不远处的“德和园”是昔日帝后妃嫔看戏的戏园子,这里举办过“清朝帝后用品展览”。

其中有一件堪称稀世珍宝的“老爷车”,也就是当年慈禧太后的御用汽车。这件文物至今已有一百岁,黑色木质车厢、黄色木质车轮与辐条、铜质车灯、实心轮胎、两轴四轮,是一辆在今天看起来依然“拉风”的敞开式古典汽车。从外观看,它更酷似昔日的四轮马车。

车厢内设有两排座位。前排座位是司机席,后排座位则是乘客席,前排只能乘坐一人,后排可以乘坐两人。在车厢的上方撑有一顶由四根立柱支起的车篷,车篷的四周围缀有黄色的丝穗。发动机则被巧妙地装置在乘客席座位下面。经专家考证,这是一台横置式气缸、10马力的汽油发动机。

发动机旁的齿轮变速箱将动力传递给后轴,最高时速为每小时19公里。前悬挂是一横置钢板弹簧,后悬挂是两个普通钢板弹簧。车厢两侧的翼子板系三合板制成。论模样,这一“老爷车”,虽与今日飞驰在公路上当代汽车的长相已相差很远,但其原理、发动机、悬挂系统、转向系统、传动系统已与今日汽车很接近,比现在的10辆新的奔驰车加在一起的价格还高。

这就是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慈禧太后是和这辆“奔驰”汽车结下不解之缘的第一人。

据说,慈禧太后喜欢游览,经常乘坐她的豪华大轿和马车去颐和园、西山游玩。1901年,官拜直隶总督的袁世凯为了讨好慈禧,用1万两白银购进一辆第二代奔驰牌轿车作为慈禧六十大寿的贡礼。

慈禧太后一生享尽富贵却从没有见过这种先进的洋玩意儿,看后心中大喜。第一次乘坐汽车去颐和园游览,汽车驶出紫禁城后,慈禧太后发现原来的马车夫孙富龄成了汽车司机,不仅坐着还坐在自己前面,心里非常恼火,当即责令他跪着开车。司机只好跪着驾驶,但手不能代替脚踩油门和刹车,险些酿成大祸,这可吓坏了当时的王公大臣,他们纷纷下跪乞求慈禧太后不要冒这个险。慈禧太后于是无奈地被人搀扶下车,中途又换上她的十六抬大轿。因为不能容忍司机坐在面前开车,慈禧太后渐渐对汽车失去了兴趣,因此这辆车被弃置一旁。后来,此车作为皇宫遗物在紫禁城闲置。

辛亥革命后,这辆汽车又从紫禁城移到颐和园至今。经专家鉴定,这是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距今已100多年。历经战乱保存到今天,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喜欢摄影最爱巴黎香水

慈禧太后深谙享乐之道,对于欧美流行的小物件儿和奢饰品情有独钟。她的两位御前女官德龄容龄都是留法归来的才女,在她们的指引下,慈禧太后更精于此道。

慈禧太后热衷拍照,说她促进了中国摄影的发展绝非闲扯。摄影技术最初被中国人看做是洋人的“奇技淫巧”,能摄人魂魄,大多对其避而远之。1885年,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将自己请德国人来兴克为他拍照的相片呈送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看后便跃跃欲试。等她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照片后,再也禁不住对摄影的喜爱,为了照相,传旨在颐和园乐寿堂前搭了席棚,以布景屏风为衬,并按殿内式样布置豪华的陈设。

慈禧在照相之前,首先翻阅历书,选定良辰吉日。拍摄时,往往连续拍几张,以便挑选。刚拍完,就催着冲洗放大,有时照片泡在药水里还没显影,她就要先睹为快。慈禧太后留下了许多娱乐生活照和肖像照,并在自己七十大寿(1904年)前,令侍从们悬挂在紫禁城和颐和园等处,作为收藏和赏赐大臣们之用。这些照片后来流向民间,成为珍贵的历史档案。

慈禧太后还喜欢听别人弹奏钢琴。在颐和园的陈列室里,有一架洋人送的钢琴。自1903年,清政府驻法国大使裕庚的女儿德龄与慈禧太后一起生活了两年时间,她曾经不止一次用这架钢琴为慈禧太后弹奏过国外的钢琴曲目。

在慈禧太后的寝宫里有一个巨大的留声机,这是清朝末来自外国的礼品。留声机内部用发条作动力,上满弦后自由驱动一个小弦锤,汇成悦耳动听的旋律。留声机内还储藏着华尔兹圆舞曲等中外名曲供慈禧太后欣赏。

慈禧对西洋舞蹈深感兴趣,有一天,慈禧问德龄:“跳舞是怎么回事?我听人说,二人手牵着手在屋里跳,要是真的,我想没意思。你跟男人一起跳上跳下吗?”慈禧说的跳舞是指的交际舞。接着她又对德龄说:“我想看你跳舞,你能跳吗?”于是慈禧下令将唱机搬到大殿,挑选了一张奥地利华尔兹舞曲,请德龄和她的妹妹容龄一起跳。表演完毕,慈禧高兴地评论说:“这是很美丽的舞蹈。”又问:“你们这样反复转着圈圈,难道不感到头晕吗?”

慈禧太后非常欣赏巴黎的时髦时装,喜爱18世纪的法国高跟鞋,要求御前的女官德龄每天都穿着巴黎女服和高跟鞋,好让她看到法国人的时髦装束。她还模仿西洋贵妇的习俗,养了一条哈巴狗取乐。她的化妆品有巴黎香水、香粉,还有法国镀金的镜子和日本的小梳妆台。她经常阅读描述英女王维多利亚生平事迹的译本,还曾学过英语,不过上了两小时课后便不耐烦地停止了。慈禧也学着洋人请名画家为自己画肖像的做法,请来美国画家卡尔小姐和荷兰画家给她画油画肖像。

慈禧太后在京城圈内引领的西洋风和她对时尚品位的把握不仅对当时京城上层社会的贵妇们起了巨大的影响和模范作用,就是站在时代潮流尖端的今天来看,她也毫不逊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走出帝制:皇帝走了 为何将军们却留了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1918年11月9日,星期六,天气晴朗。当柏林市民们从睡梦中醒来时,他们发现了一个令人惊恐的事实:“祖国”(Vaterland)——由伟大的威廉一世皇帝和他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一手缔造,据说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全部政治与精神内涵的德意志民族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霍亨索伦王室,在事实上已经

  • 三国名将夏侯惇:曾经单挑吕布关公赵云而不败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的八虎骑和五子良将中,渊渊善攻,仁仁善守,曹洪死忠,辽哥勇,乐进骁勇,于禁毅重,张郃巧变,徐晃善治军,但没一个人善于内政,只有夏侯惇,文武双全,也许曹操觉得夏侯惇有点像他,才重用他吧。夏侯惇是曹操起兵时最早的将领之一。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

  • 李白不为人知的一面:曾经写了六首诗骂一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李白诗篇《南陵别儿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是李白被召进长安是得意的诗篇,诗歌中提到“会稽愚妇”实际是绍兴的一个歌

  • 解密皇太极为何独宠海兰珠 而且宠爱远超孝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袭承汗位,在位17年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生文治武功,称得上鹰扬天下,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这位清朝历史的重要开启者,也有自己过不去的美人关。早期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为了争取蒙古盟军,皇太极娶了五位蒙古女子,后来效仿明朝制度钦定后妃

  • 解密:明朝末代皇帝崇祯为什么选择在煤山上吊?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代的亡国之君中,明朝的崇祯皇帝下场最是凄凉,当李自成攻进北京时,崇祯要太监敲勤王的大钟,却无人回应,朝中大臣早已作鸟兽散。他仓皇逃出宫,陪着他的只有一名太监。在万念俱灰,走投无路下,崇祯最后在煤山的一棵槐树上吊,自杀殉国。他在自杀前所写的遗诏里说:“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祖宗传

  • 细说洪秀全的太平天国里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2014年是洪秀全200周年诞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50周年。多少年来,誉之者称之为复兴运动、民族革命、民主革命、农民革命、共产主义的践行者;毁之者诋之为粤匪、发逆、长毛、异端、极权主义的代言人。太平天国与洪秀全的功过是非,一言难尽。但这场延续10多年、波及10多个省份的建造人间天国的运动,造成数千

  • 乾隆何故对圆明园情有独钟?难道有什么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历史上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正是因为康熙帝看中了孙子弘历,所以才在最后把大清江山交给了雍正帝。乾隆帝登基之后,特地在牡丹台题写了一块匾额,名字就叫“纪恩堂”。这一方面表明他对祖父感恩戴德,同时也说明他念念不忘自己就是从这里发迹的。圆明园是康熙帝亲自提笔命名的。为什么叫圆明园?园子的第一位主人

  • 历史上李世民更爱徐慧还是后来的女皇武媚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武媚娘传奇》随着剧情推进,当初和武媚娘一同进宫情同手足的“傻白纯”姐妹徐慧已经完全“黑化”,为争宠在背后不断陷害武媚娘,很多观众看到徐慧就恨得牙痒痒,但其实你知道吗,历史上的李世民,其实更爱的是徐慧的原型。徐婕妤才是李世民的“菜”?因嫉妒武媚娘受李世民宠爱,徐慧暗暗了断与媚娘的姐妹情,正式迈入极尽

  • 揭秘女皇武则天随内宠不少但只与一人是真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请注意,李治先生完全不是电视里那个依赖武媚娘呵护的柔弱少年以及此后仰仗老婆鼻息的软弱皇帝,唐代版图以高宗时最大。其在位时曾平定漠北,大破百济与倭国联军,灭亡高句丽,灭亡西突厥,大扩中国版图。倒是武则天登位后,对外战争并不那么顺利。此外,在“二圣”的权力分配上,李治也握有绝对的主动权,在大部分时间里,

  • 揭秘:汉武帝刘彻留给后人什么难忘的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汉武帝下令,凡是与太子刘据有牵连的人,不分贵贱,一概诛杀。由于杀戮太过,武帝自己也很伤感,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颇有悔意雄才大略武帝在位54年,活到71岁,他的人生充满矛盾,他爱民如子,同时杀人如麻; 他用剑犹如用情,用情犹如用兵。他励精图治,苦铸大汉版图。他重用人才,李广、霍去病驰骋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