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曹丕与曹叡托孤的结局如何?有何差别?

三国时期曹丕与曹叡托孤的结局如何?有何差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330 更新时间:2024/2/5 19:55:46

纵观历史,有很多老皇帝无法继续照顾孩子,于是有了托孤的情况。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托孤,顾名思义,是指把身后的继承人相托给别人,在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例子,例如刘备白帝城托孤。在白帝城托孤时,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对此,诸葛亮自然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即全力辅佐后主刘禅,确保了蜀汉的延续。在此基础上,白帝城托孤,自然也成为三国时期最成功的托孤了。

与此相对应的是,就曹魏来说,曹丕和曹叡临终时指定的托孤大臣中,都有司马懿,但是,曹丕的托孤很成功,司马懿全力辅佐曹叡,没有半点不臣之心。不过,等到曹叡去世后,司马懿作为曹叡指定的托孤大臣,却篡夺了曹魏大权,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对于托孤是否成功,自然要看托孤大臣是否全力辅佐即位的君主,并且能否维持朝政的稳定,以及国家的强盛。就曹丕托孤来说,选择了司马懿等四位托孤大臣,在曹丕去世后,司马懿等托孤大臣对魏明帝曹叡可谓忠心不二。在此基础上,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间,不仅成功抵挡了蜀汉和东吴的进攻,还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促使曹魏在整体实力上依然力压蜀汉和东吴。

因此,从结果上来看,曹丕托孤,显然是成功的。与此相对应的是,曹叡的托孤大臣中,也有司马懿。但是,在曹叡去世后,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不仅夺取了曹魏大权,更诛杀了曹爽等曹魏宗室,从而架空了皇帝曹芳,这无疑是失败的托孤。所以,同样是托孤于司马懿,为何曹丕能成功,曹叡却失败了?

对此,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这是因为魏明帝曹叡的托孤人选,不如魏文帝曹丕的合理。就曹丕来说,黄初七年(226年)正月,曹丕回到洛阳的宫殿。五月丙辰日(6月28日),曹丕病重,命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受领遗诏,共同辅佐嗣主曹叡。

由此,曹丕选择的是四位托孤大臣,在这四人中,曹真、曹休是曹魏的宗室,对于曹魏的忠诚,自然是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当然,在历史上,宗室篡权的情况也有很多。所以,曹丕又选择两位异姓大臣来辅政,也即司马懿和陈群。由此,宗室大臣和异姓大臣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制衡,从而有助于曹叡掌握大权。

进一步来说,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皇帝,托孤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新即位的君主可以掌握大权,不至于被架空。从曹丕的安排上来看,曹真、曹休、司马懿、陈群的组合,很难出现某一位大臣一家独大的情况出现,并且,因为文臣武将的差异,以及出身、立场的不同,曹真、曹休、司马懿、陈群之间,也几乎不会出现联手架空曹叡的可能。

基于此,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间,对内朝政平稳,对外力压蜀汉和东吴。另一方面,与此相对应的是,魏明帝曹叡临终之际,只指定了两位托孤大臣,也即司马懿和曹爽。而这,意味着曹叡将制衡司马懿的希望,都放在了曹爽身上,这种孤注一掷的做法,显然存在较大的风险。比如曹丕则将这一风险平摊在曹真、曹休以及陈群身上。

最后,更为关键的是,曹爽的能力,实在差曹真、曹休太多了。在正史中,曹真、曹休都是跟随曹操、曹丕征战多年的将领,不管是谋略还是在将士中的威望,都不是曹爽可以媲美的。而就曹爽来说,缺乏战场上的历练,完全不是司马懿的对手。除此之外,黄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病重,立曹叡为皇太子,即位于洛阳,也即曹叡即位时,已经22岁了。与此相对应的是,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后,曹芳继立为帝,此时,曹芳只有7岁。

由此,从年龄上来看,曹叡因为心智成熟,自然有助于其迅速掌握曹魏大权,而就年幼的曹芳,则只能将朝政交给大将军曹爽和太傅司马懿来处理。在高平陵之变时,曹爽应对失策,曹芳也因为年幼而手足无措。换而言之,将曹芳和曹叡对调的话,或许高平陵之变的走向可能出现改变。而这,自然也是曹丕能托孤成功,曹叡却托孤失败的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吕蒙在杀了关羽之后 吕蒙突然死亡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对吕蒙和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蒙杀了关羽之后,吕蒙为什么也突然死了?在传说中,关羽早就成为一个天神一流的人物。作为害死关羽的帮凶,或者说罪魁祸首,吕蒙是百死难辞其咎。来看《三国演义》是怎么描写吕蒙之死的。蒙推倒孙权,大步前进,坐于孙权位上,两眉倒竖,双眼圆

  • 历史上武则天掌权之后,是如何对待她的几个堂兄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其一生既传奇又神秘。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俗话说,大丈夫要能屈能伸,只有忍常人所不能忍,才能为常人所不能为,这是一种韬光养晦的策略,也是一种博弈上的技巧。一些成熟的人表面上看可能毫无躁动,其实内心已经在做各种各样的打算了,这就是人

  • 陆逊对东吴的贡献那么大 孙权最后为什么还要逼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对陆逊和孙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陆逊为东吴付出了那么多,孙权为何要逼死他?对于这个问题,小编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一,孙权晚年昏聩。《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孙权说:“他性格多疑猜忌,杀人毫不犹豫,到了晚年更加严重。”孙权晚年昏聩加上多疑,做了很多荒唐事。下面列举

  • 如果诸葛亮去攻打东吴的话 陆逊最后还能打赢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陆逊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攻打东吴的人是诸葛亮,陆逊能打赢吗?陆逊胜利的可能性比较大,但诸葛亮不会想刘备那样败得这么惨。其一:诸葛亮比刘备更加谨慎,惨败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孙刘本是抗曹同盟,但在公元219年时,孙权派吕蒙夺取荆州,并且杀死了

  • 官渡之战袁绍到底是怎么想的 袁绍为何把粮草囤于乌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对官渡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官渡之战,袁绍为何将数十万军队粮草囤于乌巢?袁绍起兵十万余南下进攻曹操,白马中了曹操声东击西之计折了颜良,撤退途中曹操又抓住袁军轻敌冒进的战机设伏杀了文丑。之后隔着官渡水双方主力结营数十里对峙。这段时间曹操屡屡派出精锐小队威胁袁绍

  • 占据了关中,马超都没有一统天下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时期,关中的存在感非常虚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东汉末年诸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卫尉马腾长子。提到马超,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蜀汉五虎上将。但是,对于马超来说,

  • 古代能见到皇帝的人那么少 皇帝又是怎么证明自己是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对古代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几乎很少人见过皇上,皇帝出宫时怎么证明自己的身份的?我们都了解在古代的时候除了那些王公大臣们和皇宫里的人,几乎是很少有人见过皇帝是什么样子的,甚至一些偏远省份的地方官也不了解皇帝是什么样子。而且古代又没有电视之类的,如果一个寻

  • 霍去病23岁就英年早逝了 霍去病死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对霍去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霍去病17岁随军出征,为什么在23岁英年早逝了?西汉将军霍去病,西汉时期最小、最年轻的将军,在第一次上战场之后就被汉武帝加封为“冠军侯”,虽然二十三岁便陨落,但是他在对战匈奴上的战功还是令后人唏嘘赞叹,惊艳冠世。我国古代的西汉时期,

  • 宋朝时期狄青与欧阳修的关系如何?他们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欧阳修是谁的师傅,韩琦与欧阳修是什么关系,欧阳修与包拯有关系吗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北宋名将。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名人云集的年代,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灿烂时光。在这段岁月中,我们可以点出的名人有很多,比如欧阳修、苏轼、晏殊、范仲淹、狄青等等。而这些人,很多其实是有所交集的,比如欧阳修和狄青便

  • 朱元璋为什么要把孟子赶出文庙?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为什么要把孟子赶出文庙?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372年,距离朱元璋做皇帝已经过去5个年头。有一天,为了恶补科学文化知识,朱元璋拿来一本《孟子》,在灯下细细品读。然而,一直对于学习如饥似渴的他,却对这本书大发雷霆:“若此老(孟子)在今日,岂可免我一刀?”究竟孟子说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