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英宗朱祁镇是如何被王振忽悠成蒙古人的囚徒?

明英宗朱祁镇是如何被王振忽悠成蒙古人的囚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922 更新时间:2024/1/15 19:43:05

几千年不间断的造神运动,让皇帝的头上总是缠绕着一道道神圣的光环。常年生活在阿谀奉承环境中的皇帝习惯成自然,自然会认为自己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圣人。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旦天下之口被封堵,皇帝就是天下最可怜的弱智。一个蠢得不能再蠢的小人,他用几句不着边际的胡话,竟能把一个有着九五之尊的皇帝忽悠成了囚徒,这不是说梦话,也不是讲童话,而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让我们还原一下这个近似冷笑话的奇人怪事后,你不得不感叹,在封建专制社会里,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明朝永乐年间,朝廷下了一道古怪的诏令:凡是各地长期表现不好的学官,都可以上调来京做官。在地方干砸锅了,不但不受罚,反而上调做京官,天下能有这样轻巧的好事吗?但是,谁要想捡这个便宜,必需先得挨一刀。原来皇帝是在招聘有文化的太监,因此再倒霉窝囊的学官也没人去凑这个热闹。但是,万事总有例外,有一个叫王振的人,老大不小了。一事无成,好不容易混个学官,又面临着要下岗的危机。长期生活在白眼歧视阴影中的人,要么沉沦,要么爆发。王振终于爆发出了一定要出人头地的那股玩命劲——自愿净身入宫,做一个教育宫人学文化的老师。王振进宫后惊喜地发现:当初处处遭到冷遇的蹩脚学官,如今是鹤立鸡群了。在宫里一大群文盲半文盲的嫔妃,宫女,太监面前,王振简直就是学识渊博的大家伟人。大学问家王先生的英名不断传到皇帝的耳边,皇帝动心了。下旨让他去侍奉太子读书,就这样,一个灰溜溜的酸丁,摇身一变成了至高无上的帝王师。谁说癞蛤蟆吃不上天鹅肉,王振这只癞蛤蟆还想飞上天呢!

年仅九岁的小太子朱祁镇坐上了龙椅,拜他老师王振所赐,朱祁镇开始了他大起大落,极富传奇色彩的明英宗时代。老皇帝临咽气前,虽然任命了五位顾命大臣辅助小皇帝,但在九岁的顽童眼里,最亲最爱最可信的依然是自己的王先生。明英宗即位的前七八年里,王振头上有二道紧箍咒制约着他那时刻想冲动的权力野心,皇帝的奶奶张太皇太后,那是一个随时可要他小命的超级女强人,五位顾命大臣,则是随时可以把他打回原形的文官集团的首领们。王振不得不夹着尾巴过了七八年的憋屈日子,张太皇太后驾鹤归去,五位顾命大臣也先后或上天堂或下地狱陪老皇帝去了。王振的好日子终于等来了,以帝师自居的王振很快就完全掌控了朝政,有一件事很能说明王振权倾朝野的嚣张程度:朱元璋为了防止王振之类的宦官专权乱政现象发生,曾在宫门外立了一块铁碑,铸上了“内臣不得干预政事”八个大字,王振看见了总觉得刺眼闹心,下令移走了此碑。满朝的文武大臣对这件忤逆先皇的弥天大罪,竟然保持了集体沉默。赵高用指鹿为马来检验自己的权势,王振用宫门移碑来测试自己的权威,王振超过了赵高,获得了无一人反对的满分答卷。可怕的集体沉默,必然造成可怕的政治后果。这份满分的答卷对大明王朝意味着什么,答案很快就要揭晓了!

1449年7 月,蒙古铁骑兵分四路,进攻大明王朝。皇帝和满朝文武大臣惊慌失措,唯有一人兴高采烈,他就是皇帝老二,我老大的王振。王振兴奋的原因很简单:他想抖一抖领兵打仗的那份威风,收获建功立业的那份荣光。于是,王振竭力鼓动皇帝御驾亲征。面对这个荒唐的建议,大臣们再也坐不住了,纷纷上书表示反对。但是,满朝文武大臣的千言万语抵不过皇帝老师王先生的一句话:“反对无效,立马出征!”明英宗朱祁镇亲率五十万大军,去迎战只有三万多人马的蒙古军,在王振看来,这只不过是一场大象踩蚂蚁的游戏而已。可一到战场,这个无知无能的所谓帝师,立马就领教了游戏和战争的区别。明军刚到大同,就接到前线部队全军覆没的噩耗。王振听到从战场上逃回的太监对战争的恐怖描摹后,吓得二腿打颤,立刻下令班师回京。假如就此撤回,权当玩了一次公费旅游,也无大害。可王振没玩出花样是不会就此罢手的。大军出发前,王振突然提出请皇帝到自己家乡去看看,去就去呗,学生为了满足老师光宗耀祖的虚荣心,立刻下令大军改道。可是大军行了五十多里路后,王振又突然改变了主意,下令大军再调头回转。原因简单而高尚:秋收在即,担心军队踩踏庄稼。王振不时地发布前后矛盾的混乱命令,如此这般的胡折腾,让军队上下怨气冲天,士气极其低落。老天好像也在故意出王振的洋相。天上突降大雨,道路泥泞不通。蒙古大军经过一个多月的跟踪试探,终于摸清了这个庞然大物的虚弱底细。及时发动攻击,明军派出五万兵马迎战,没想到五万明军被三万蒙军包了饺子。不过也为明军主力赢得了三天的逃命机会。三天后,大军到达土木堡,这里离军事重镇怀来只有二十五华里,明军只要挪一挪脚,就等于进入保险箱里了,就在明军刚要迈开这关键一脚时,王振又及时地讲了一句令众人目瞪口呆的胡话:“我还有一千多辆车没到达,等车到了才进城”。人要想作死,鬼也拦不住。王振毫无悬念的等来了蒙古大军。几十万明军和几百文武官员,如同一堆堆西瓜,任凭蒙古大刀的砍剁,在这场惨不忍睹的大屠杀中,唯一值得庆贺的是没劳蒙古人动手,王振的狗头早被愤怒的明军将领砸得稀烂。明英宗朱祁镇也被蒙古军队活捉,当了俘虏。奇人王振终于完成了所有人都无法办到的一件千古怪事,把皇帝忽悠成了俘虏囚徒!

在大明王朝面临覆灭的危急关头,于谦领导北京军民打了一场漂亮的京城保卫战。蒙古铁骑在北京城下碰得鼻青脸肿,灰溜溜的滚回来关内。在北京城里,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顺理成章的当上了皇帝;在关外荒漠中,朱祁镇由俘虏变成了蒙古人手中奇货可居的人质。奇怪的是,在皇帝弟弟的眼里,这个人质只不过是块闹心的烫手山芋,他从没把蒙古交换人质的条件当做一回事,朱祁钰的心情态度完全可以理解,从古到今,没有一个皇帝自愿离开龙椅的,朱祁镇回来谁来做这把龙椅?久而久之,蒙古人彻底死心了,把朱祁镇当做一个没有用的老废品仍回了北京。好不容易盼来回到京城的这一天,朱祁镇却发现,一切早已物是人非,自己只不过是换了个囚禁的地方罢了,自己依然得老老实实地做囚徒。七年之后,囚徒朱祁镇居然咸鱼翻身,重新当上了皇帝。人生的大喜大悲,莫过如此!

王振本是一个德才低劣的小人,为何他的那些荒唐可笑的言行,竟然能变成主宰国家命运的大政方针,这才是我们读这段历史值得深思的地方。王振的狗头虽然砸烂了,但是,张振,李振们的狗头又会很快地长出来,历史依然在治乱不已的恶性循环着。在一个没有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专制社会里,皇帝和囚徒的距离,只在咫尺之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康熙平三藩实属不义战?吴三桂是被逼造反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十二年(1873年),康熙决定撤藩,这严重触犯了平西王吴三桂等人的利益,引发叛乱,史称三藩之乱。康熙为了平叛,共进行了八年残酷的内战,波及近半个中国。按传统观点,吴三桂属于地方割据势力,康熙消灭吴三桂的战争是正义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首先,吴三桂并没有为自己攫取权力,他的权力是清政府给的。吴三桂

  • 白居易晚年好女色:为求新奇十年内换了三批家姬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晚年官运亨通。可惜的是,他却越来越暴露出道德品质方面的一些缺点。晚年的白居易沉湎于女色。据记载,白居易在晚年曾蓄养了大量家姬,并为了寻求新奇,在10年内就更换了3批。作为大诗人,他的地位无可动摇,但他的晚节却在后世遭到了极大非议。历史上的寇准为人刚直而敢于言事,由于在抵抗辽国时

  • 唐姬:弘农怀王刘辩的妃子,刘辩去世后她过得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唐姬,东汉会稽太守唐瑁女,弘农怀王刘辩的妃子。刘辩死后,唐姬回归故里,因节烈不愿改嫁他人,后被汉献帝下诏封为弘农王妃。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山东各地的刺史、州牧、太守等起兵讨伐董卓。董卓怕他们以迎废帝弘农王复位为名讨伐自己,干脆将弘农王害死。董卓将弘

  • 孙休死前明明有太子 孙休最后为何传位给自己的侄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对孙休和孙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休去世后,明明有太子,为何最后是他的侄子孙皓即位呢?太平三年(258年)九月二十六日,东吴权臣孙綝发动兵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孙休三让而受,改元永安。孙休登基,封孙綝为丞相,孙綝权倾中外,孙休与张布丁奉合谋,遂除

  • 臧艾为何要将父亲的侍妾送给邓飏?原因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臧霸是曹魏名将,臧霸的父亲因为正直,不肯听从太守私自杀害囚犯,被太守下狱问罪,时年十八岁的臧霸,血气方刚,随即带着一帮兄弟,去救其父,臧霸杀死了太守,将父亲救出,当时,一百多役卒,因为惧怕臧霸的勇猛,不敢去追,臧霸由此闻

  • 南宋宰相赵葵简介:以儒臣治军,历仕宁宗、理宗、度宗三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孝穆纪皇后是什么人?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孝穆纪太后,孝宗生母也,贺县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明代有一个皇后,她的经历十分坎坷,其人生充满传奇,少数民族出身的她,以女战俘的身份,当了大明皇后,她就是明孝宗的生母孝穆纪皇后。纪氏原本是贺县土官的女儿,早在成化年间,明宪宗征讨蛮夷的时候,将纪氏俘虏进宫,当了女史。因

  • 孙策传位给孙权才有后面称帝 孙权称帝后为何只追封孙坚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对孙权和孙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是忘恩负义吗?引言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三国,这个动乱的时代,只要是手上有枪、有人,哪怕是没什么财力的人,都要在这个乱世中谋一个地盘。不过,打来打去,这众多的势力中就剩下三家了。

  • 雍正晚年爱上14岁少女是真的吗?谦妃有着怎样的魅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朋友都非常感兴趣雍正晚年爱上14岁少女是真的吗?毕竟众所周知雍正不近女色,是个工作狂,能让他爱上的谦妃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家都知道雍正是个非常勤勉的皇帝,他每日审阅奏章都要到零晨3点钟才会停止。正所谓“以勤先天下”,他确实做到了。所以雍正

  • 北宋宰相蔡确简介: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支持者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蔡确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蔡确(1037年—1093年),字持正,泉州郡城人,北宋大臣,哲宗朝宰相,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支持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