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巡吃人死守睢阳拯救大唐帝国是大义还是大罪?

张巡吃人死守睢阳拯救大唐帝国是大义还是大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540 更新时间:2024/1/19 21:58:46

一片死寂的睢阳城头,竟然飘出了肉香。

睢阳城上仅存的士卒,每个人都冷冷的盯着城头的那锅肉。

“都愣着干什么?过来吃!不吃,拿什么来打退明天安贼的进攻”。张巡嘶吼着。扯着脸上的伤痕,文弱的脸变得狰狞。

还是没有动静,南霁云看着近似疯狂的张巡,这位开元末年的探花,南八将脸埋入宽厚的双手,掩盖着痛苦和绝望,却无法止做那顺着指尖流出的泪。

张巡说我带头,走到锅边,捞出一块肉大口的往嘴中送,吃得狼吞虎咽吃得眼冒泪花。

肉,小妾的肉,曾经和张巡恩爱缠绵、翻云覆风、柔情万种的女人,张巡的剑剌入小妾虚弱的身体时女人在他耳边喃喃的说生是你的人,死做你的肉,那是怎么的一种疼痛。

张巡看着远方的墨云,知道他的身影,将永远钉驻在了历史的原罪席上。

张巡有选择吗?

提到食人狂魔,你一定想起古龙笔下的十大恶人之一的李大嘴同志,或者是好莱坞恐怖片《沉默的羔羊》里的汉拔尼先生。

你也许没有想到,被世人公认为救国救民的中唐名将张巡,在死守睢阳时,曾经也当过这样的“食人魔”。

张巡,河南南阳人,少时家境良好,博览群书并过目不忘,倾财好施,在开元末中进士。

张巡因为为人正直,不肯攀附李林甫杨国忠之流,官运一直不顺,初为太子通事舍人(正七品),后外放,任河北清河县令,在清河,张巡干得很好,公务员考核评定年年为优,但还是升不了,在清河当了十三年县令后,在天宝十四年,平级调任真源县县令(今河南鹿邑),继续干七品芝麻官。

在真源,张巡压豪强,抓治安,治下民居业安,很受爱戴。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面对潮水而来的安禄山胡人叛军,很多近百年没有打过仗的政府官员慌了神,不是逃跑就是投降,天宝十五年正月,安禄山手下大将张通晤率兵进犯河南,相继攻克了宋(今河南商丘)、曹(山东曹县)等州,张巡的顶头上司谯郡太守杨万石看叛军势不可挡,准备举郡投降,并委任张巡为长史,迎接叛军。

杨万石的旨令传到真源,张巡率全城百姓到帝庙哭拜,然后宣布起兵讨叛。

真源是个小县,张巡筹集到的人马很微薄,仅千人。

张巡带领这一千人马到雍丘(今河南杞县)与反抗叛军的单父尉贾贲会合,入驻雍丘。

雍丘是洛阳通往江淮地区的要道,叛军要南下江淮,就必须占据雍丘。

原雍丘令令狐潮早已投降叛军,后被贾贲赶跑并将其妻女杀死,令狐潮后率兵攻打雍丘,贾贲战死,张巡被奉为主帅,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张巡多次击败叛军的进攻。

至德元年(756年),令狐潮、李怀仙、杨朝宗、谢元等叛将率兵四万再来争夺雍丘,而对十倍于已的敌军,张巡沉着冷静,在坚守雍丘的同时,常常果断的出兵袭击,展开袭扰,坚守雍丘六十多天,大小三百余战,带甲而食,裹伤再战,最终将叛军击退,歼敌两千余人。

随后,张巡又率部转战,宁陵、睢阳。在睢阳,张巡以不足一万兵力拒安部尹子奇部十三万大军围攻,坚守睢阳近一年,最后尹子奇的叛军终于攻陷了睢阳,而爬上城楼的叛军发现,睢阳守军仅剩的四百人全都已经饿得爬不起来。全城军民几近战死饿灭。

张巡、许远、南霁云、雷万春等三十六将被俘,无一投降,均被叛军所杀,张巡是年49岁。

张巡等人以数千之众,在雍睢一带坚持抗击叛军长达两年,歼敌近十万,使得唐朝财赋主要供应基地江淮地区得以保全,为唐军最后组织反攻赢得了相当宝贵的时间。成为了安史之乱的关键转折。

浴血睢阳的张巡成为了大唐所敬仰的英雄,唐政府在大中年间就将张巡许远南霁云的画像置于凌烟阁,而在民间,张巡则被百姓所神化,据说战死于睢阳的张巡殉国时身首分离,芮城、邓州和睢阳三地百姓皆为他招魂而葬,他追封为“通真三太子”,而至今,关中地区仍然祭祀他为孝王,东南亚一带的海外华侨地区仍然有张巡的祭庙,

然而张巡身上却拥有着无法抹去的历史“污点”,吃人,这是中国史料中记载不多的名人食人事件,张巡许远困守睢阳孤城,外无援兵,粮草耗尽,城中草皮树根皆食尽,于是睢阳城人相易子而食,到后面,张巡杀其小妾,和为军粮,许远也亲杀家奴用以士卒充饥,至城破之日,所食人达三万余。

对于张巡食人事件在唐时即引起争议,大唐官方并没有因为把张巡树为英雄就避讳张巡食人之事,他的友人李翰后来就发表文章为张巡辩护,说张巡死守睢阳,保全淮河水系,保大唐和江淮子民,食人罪小,护国护民功大,其二非其素志,是弹尽粮绝又下决心以命死守后的绝境之举,

但也批评的,明代的王夫之就是持批判意见的,了认为张巡当在在粮尽的情况下更应该自杀徇城,而不应该以食人而死守。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张巡并非食人狂,安禄山叛军所到之处,史载“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原本繁华的盛世顿时变成了人间地狱,张巡聚集而起抗击叛军,不仅是忠效朝延,更是为了民族大义而起。

但食人,从古至今,都是有违人伦的大罪,无经张巡为大唐和中原百姓立下了多大的功绩,这都是无法抺灭的污点。

在大罪和大义之间,张巡有选择吗?

张巡做的这道题太难,里面没有正确答案。

而中国的百姓是善良的,他们更愿意记做英雄式的张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非典”的晚清干部:解密体制内外的左宗棠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左宗棠在他的一生中,总是表现得如同一个愤青,个性张扬。这当然与他早年的怀才不遇有关。3次会试,却3次落榜,终身只是个举人,这在讲究学历的中华帝国,无疑是人生的负资产。落榜之后,一般就是如何奋争的励志故事,而左宗棠的优点在于,不再将精力放到钻研公务员考试入门之类,而是精研舆地、兵法,按他自己的话说,

  • 汉代富豪邓通如何发家:把给皇帝吸脓汁当成乐趣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佞幸人物的代表,邓通在中国历史上有些声名,读过《史记》、《汉书》的人应该对他印象很深。邓通是蜀郡人,因为擅长摇船划桨,在皇宫里当了个黄头郎。所谓黄头郎,就是头缠黄布的郎官,因为当时很迷信,讲究五行相生相克,土能克水,所以摇船的郎官都头缠黄布。有一天,刘恒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快要升天,却差一把后劲

  • 汉代传奇女外交官:回长安述职时皇帝下令郊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物以稀为贵的原因吧,即使时下,公众对女性外交官特别关注,甚至感到稀奇,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已出现了第一位女外交官──冯嫽。汉武帝时,为集中力量打击匈奴侵扰,对西域的乌孙国采取和亲政策,以宗室女解忧为公主,嫁给乌孙王军须靡,公主随带了侍女冯嫽同去乌孙。冯嫽生性聪慧,知书达理,与公主相互慰勉

  • 最无厘头的皇帝萧宝卷:扮作小贩给贵妃打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南朝皇帝萧宝卷喜欢做些小买卖,他在皇宫里建了一个集市,让宫女、太监们扮作小贩和来来往往的客人,而他自己当一名小小的抄写员,有时坐在肉铺里切肉,工作稍有失误,身任市场主管的潘贵妃就下令杖责。当然了,不是用实心棍杖打,有点像搞街头行为艺术。潘贵妃坐轿巡视的时候,他就伺候在旁边,像个忠心的奴才。他经常去

  • 林逋“梅妻鹤子”:古代最特立独行的光棍达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这是北宋诗人林逋笔下著名的《山园小梅》的诗词。尤其那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更是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林逋的北宋诗坛大家之名早为人所知,但鲜为人知的这位诗坛

  • 古代开国皇帝40岁以下竟有9位!最年轻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总以为,古代那些打天下、夺江山者,艰苦卓绝,筚路蓝缕,长途漫漫,九死一生,所以成功时必然年纪很老了。中国历代的开国皇帝们,必然都是垂垂老者矣。其实并不尽然,其中大多数还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甚至三十几岁的青年天子,亦不在少数。那么,中国最年轻的开国皇帝是谁呢?你想不到吧?是西晋武帝司马炎!当时他还

  • 揭秘北宋大太监童贯:掌握全国兵权20年且被封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111年,即宋徽宗政和元年,大太监童贯官拜掌控朝廷军事大权的枢密使,领枢密院。北宋时,枢密院同中书省分立并称二府,枢密使主军而宰相则主政。宋史上说“枢密院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枢密使,是朝廷中的最高军事首长。从此,童贯全国兵权在握,权倾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掌

  • 揭秘:昌邑王刘贺被霍光废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早逝,因为子嗣年幼或者没留下子嗣,因继承问题往往会造成一定的政治动荡,西汉时发生的“霍光废立”事件堪称代表作。元平元年(前74年)四月,汉昭帝刘弗陵去世,因其没留下子嗣,生前又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故造成权力真空,带来政治危机。权臣霍光力排众议,迎立昌邑王刘贺入继大统。然而,刘贺当皇帝不足一个月,

  • 项羽为什么要杀死“秦王”子婴?子婴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很厉害,所谓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很霸道,曾经分封天下诸王;项羽用兵真如神,曾经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项羽带的兵,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可

  • 揭秘:项羽为何赶走自己身边的唯一的谋士范增?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的谋士是范增,是个很厉害的角色,连司马迁都说: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范增此人见识不凡,很有谋略,便对项梁说:“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