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林逋“梅妻鹤子”:古代最特立独行的光棍达人

林逋“梅妻鹤子”:古代最特立独行的光棍达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219 更新时间:2024/1/13 22:08:09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这是北宋诗人林逋笔下著名的《山园小梅》的诗词。尤其那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更是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林逋的北宋诗坛大家之名早为人所知,但鲜为人知的这位诗坛大家还是历史上最特立独行的光棍达人。

林逋,字君复,人称和靖先生,北宋初年著名隐逸诗人。少时苦读力学,通晓经史百家;性情孤高,喜好恬淡;自甘贫困,不趋荣利。年轻时代漫游江淮,不惑之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便叫门童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

据宋代学者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二》记载:“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孤山,闻其名便知,乃杭州西湖中的一孤峙之岛,山外碧波环绕,山间花木繁茂,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梅花广植寒香远送,其景色早在隋唐时就已闻名遐尔,隋朝时曾有“人间蓬莱是孤山,有梅花处好凭栏”的诗句流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有“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运脚低”的佳句。

林逋独居孤山,20年不入杭城,种梅养鹤为伴,人称“梅妻鹤子”。对此自得其乐的隐居生活,他曾赋诗曰:“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也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林逋远离尘世,虽然孤独寂寞,却体现出一种人格精神,也造就了几分清风傲骨。

宋仁宗天圣年间,梅臣拜访林逋,在孤山前点燃枯枝败叶,围火彻夜畅饮长谈,一时被传为佳话。不久,范仲淹也曾前来拜望林逋,畅游孤山,诗文唱和,流传千古。林逋去世后,欧阳修曾为之叹曰:“白逋之卒,湖山寂寥,无有继者。”其推崇之重,无以复加。陈与义更是慨然赋诗:“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他认为林逋的咏梅诗已压倒了唐齐已《早梅》诗中的名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苏轼来杭州出任通判时,林逋虽已过世五十年有余,但苏轼对这位“不慕红尘只羡仙”隐逸诗人的清风傲骨仍是十分的感佩,尤其对林逋的那首咏梅诗《山园小梅》中的千古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更是推重有加,曾赋诗曰:“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留台差少肉。”

东野,乃唐代大诗人孟郊,孟郊为人耿介倔强,终生潦倒,故诗多寒苦之音,其以《游子吟》最为著名。在中唐诗坛上,孟郊与韩愈齐名,为韩孟诗派开创者之一。其诗风清奇,以“苦吟”著称,因其诗风与诗人贾岛近似,苏轼曾称之为“郊寒岛瘦”。留台,即北宋书法名家李建中,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进士,官至工部郎中,晚年居住西京洛阳时,求掌西京留守御史台,故人称之为李留台。其书法骨肉停匀,神气清秀,“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黃庭坚就曾以“肥而不剩肉”的世间美女赞誉其字。苏轼盛赞林逋诗书,似唐之东野、宋之留台,可见林逋不但清风傲骨令人敬佩,而且其满腹才华也不同凡响。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但不能说他心中没有刻骨铭心的爱恋之情。“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在林逋的这首《相思令·吴山青》词中,林逋以一个女子口吻写出了自己的心声,他与心上人相恋却因故未能永结同心,终致于孤单一生。

宋室南渡之后,杭州成为了南宋京城。朝廷下令在孤山上修建皇家寺庙,山上原有的宅田墓地等全部迁出,可唯独留下了林逋的墓地。后来有盗墓贼以为林逋是一代名士,墓中的珍宝必定极多。于是便去盗墓。可是林逋的坟墓之中,陪葬的竟然只有一方端砚和一支玉簪。端砚乃砚之珍品,那是林逋自用之物;而这只玉簪分明是见证林逋爱情的信物。终生不娶的林逋到底有着怎样刻骨铭心的前尘往事,才让他在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就心如止水,归隐林泉,以致独身终老此生呢?

林逋才华横溢却隐居山间,终身不仕不娶,过着“梅妻鹤子”的清淡生活,可谓是古代最特立独行的光棍达人。林逋的“梅妻鹤子”的清风傲骨和文坛流传的千古佳话一时使孤山名动天下,许多文人骚客和商贾豪富纷纷前来孤山踏青寻芳,发思古之幽情,闲暇时便来这孤山南麓的西泠茶社喝上一杯虎跑水泡的龙井茶,远眺西湖秀色,领略杭城风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开国皇帝40岁以下竟有9位!最年轻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总以为,古代那些打天下、夺江山者,艰苦卓绝,筚路蓝缕,长途漫漫,九死一生,所以成功时必然年纪很老了。中国历代的开国皇帝们,必然都是垂垂老者矣。其实并不尽然,其中大多数还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甚至三十几岁的青年天子,亦不在少数。那么,中国最年轻的开国皇帝是谁呢?你想不到吧?是西晋武帝司马炎!当时他还

  • 揭秘北宋大太监童贯:掌握全国兵权20年且被封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111年,即宋徽宗政和元年,大太监童贯官拜掌控朝廷军事大权的枢密使,领枢密院。北宋时,枢密院同中书省分立并称二府,枢密使主军而宰相则主政。宋史上说“枢密院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枢密使,是朝廷中的最高军事首长。从此,童贯全国兵权在握,权倾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掌

  • 揭秘:昌邑王刘贺被霍光废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早逝,因为子嗣年幼或者没留下子嗣,因继承问题往往会造成一定的政治动荡,西汉时发生的“霍光废立”事件堪称代表作。元平元年(前74年)四月,汉昭帝刘弗陵去世,因其没留下子嗣,生前又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故造成权力真空,带来政治危机。权臣霍光力排众议,迎立昌邑王刘贺入继大统。然而,刘贺当皇帝不足一个月,

  • 项羽为什么要杀死“秦王”子婴?子婴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很厉害,所谓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很霸道,曾经分封天下诸王;项羽用兵真如神,曾经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项羽带的兵,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可

  • 揭秘:项羽为何赶走自己身边的唯一的谋士范增?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的谋士是范增,是个很厉害的角色,连司马迁都说: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范增此人见识不凡,很有谋略,便对项梁说:“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

  • 隋唐最冷血的名将杨素:杨素如何横扫天下无敌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隋唐名人杨素,总是有着各种声音。杨素能文能武,堪称全才。他是大隋最有名的人物,隋朝的建立,得益于他甚多。他也是朝堂上最有实权的人物,有功必被赏。他对于新人的引荐,极具眼光,但同时他又是打击异已,陷害忠良的奸臣,这个人是一个矛盾体。他也是最冷血的名将,理由嘛,咱慢慢说。作为大将,杨素的用兵是与别人

  • “完美领导”宋徽宗:时常花钱逗文人墨客开心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宋徽宗特别能够虚心纳谏,听取不同意见。当时的宰相张商英对宋徽宗说,陛下一定要注意节俭,不要奢侈,奢侈就会亡国。宋徽宗听后,夸赞宰相的建议非常好。有一次宫里整修殿宇,宋徽宗视察工地时就告诉工头,如果宰相从这儿过,你们都藏起来,别让他看见你们在整修宫殿。因为宰相劝我节俭时我同意了,如果让他看见的话,我会

  • 晚清重臣曾国藩的早年:七次参加科考只中个秀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的一生办过很多大事,而且手段都非常高明、精明。但其实曾国藩的智商并不是特别高,从家庭遗传的角度来看,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在读书的时候脑子就很笨,从十几岁开始考秀才,一直考到 43 岁,前后足足考了 17 次,最后头发已经花白了,才中了一个秀才。30 岁以前基本是个平庸的人曾国藩自己的科举道路,一

  • 阖闾在无锡的“登基”之路:阖闾如何取代王僚?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日前,无锡阖闾城正式被国家有关部门初步认定为春秋时期吴王的都城——“阖闾城”,证明这种认定的进一步考古挖掘工作也将在未来展开,而有关阖闾城的变迁及它最初的主人吴王阖闾的故事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公子光曰:‘此时也,弗可失也。’告鱼专设诸曰:‘上国有言曰,不索何获?我王嗣也,吾

  • 三次救曹操的三国第一保镖典韦为何被人忽略?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三国猛将大家想起的可能是吕布,也有可能是刘备手下的五虎将,然而有一个人两次从吕布手中救下了曹操,还有一次赤手空拳独自一人死战数十枪又救下了曹操。这算什么样的猛将呢。他就是典韦。典韦在加入曹操营之前,只是张藐手下的一个武士,没什么事迹流传,只是后来他自述杀了人,出逃在外。夏侯碰到典韦时,他正“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