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才华出众的永瑆,为什么不被乾隆看重?

才华出众的永瑆,为什么不被乾隆看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796 更新时间:2024/1/16 20:33:02

才华出众的永瑆,为什么不被乾隆看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乾隆一生共有十七个儿子,一般来说,较为年长的皇子继承皇位可能性要大些。但由于乾隆实在太能活了,排在前面的皇子都没能活过他,所以最终他选的是第十五子永琰继承皇位。

都知道乾隆在选继承人的时候,已经没什么选项了,最后选出来的永琰,只是相对来说比较好的一个。当时与永琰一同候选的,还有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和皇十七子永璘。

可以看出,永璇和永瑆是相对来说年长一些的皇子,可他俩都没有被乾隆选中。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是同母兄弟,生母都是淑嘉皇贵妃金佳氏。金佳氏是乾隆潜邸旧人,为乾隆生育四个皇子,足以证明其受宠程度。

金佳氏于乾隆二十年去世,时为嘉贵妃,去世后追封为皇贵妃,赐谥淑嘉皇贵妃,入葬裕陵地宫。淑嘉皇贵妃不仅自己去世早,她所生的四个儿子也都没能继承皇位。

她的大儿子是乾隆第四子永珹,在乾隆二十八年被过继给履懿亲王允祹为嗣孙,降袭履郡王。第二个儿子是乾隆第八子永璇,在上一篇文章中,笔者已经说过永璇没能继承皇位的原因,是因为他脚有残疾,而且为人轻浮,举止不得体,人缘也不好。

淑嘉皇贵妃第三个儿子是乾隆第九子,可还没来得及取名就夭折了。她最小的一个儿子,便是本文的主人公,乾隆第十一子永瑆。永瑆是个满腹才华的皇子,生母又是淑嘉皇贵妃,还比永琰年长,为何仍然没能继承皇位呢?

乾隆十七年,永瑆出生于圆明园五福堂,因此他还有个称呼为“五福堂阿哥”。身为皇子,永瑆自然能够接受到最好的教育,文治武功都要学。但永瑆自小就爱好文学,对骑射不太感兴趣。

永瑆喜爱文学,可不是说说而已,他在这方面的成就很高,尤其擅长书法,乾隆裕陵的圣德神功碑,就是永瑆写的。永瑆的书法有多出名呢?据记载:

“永瑆名重一时,士大夫得片纸只字,重若珍宝。”

可见永瑆在这一方面,的确有所成就,而且他还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列为“乾隆四家”。如此有才华的一位皇子,却没能得到乾隆认可,被立为储君,实在可惜,但同时也说明,其中必有其他隐情。

永瑆才华如此出众,不但没能为他加分,反而是乾隆放弃他的其中一个原因。都知道,满人自称马背上打来的天下,所以乾隆认为永瑆不重视骑射,仿效汉族儒生的文人习气,曾对其严厉斥责。朝鲜使节在向他们国王描述的时候,也说皇十一子“为人恺悌,最著仁孝”,但“柔而无断”,可见永瑆的性格也不适合做皇帝。

而永瑆没能继承皇位,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有类似躁郁症的精神疾病。据史料记载:

“晚年子孙多以不检暴薨,王益愤懑不平,得狂痫症。”

还有记载:

“未薨前数月,体不沐浴,发不枇栉,{艹卤}溺自间出,仍狂号如故。左右有劝更衣者,王曰:‘死后蛆食蛆骸,又谁为涤垢也?’卒以狂疾致死。”

永瑆的嫡福晋为大学士公傅恒之女、孝贤纯皇后侄女富察氏,二人于乾隆三十一年成婚。众所周知富察氏一族在乾隆朝的地位,但富察氏嫁过去后,永瑆却对其并不好,最终富察氏是死于类似抑郁症的疾病。永瑆夫妇的感情不好,很可能也与永瑆的精神疾病有关。

也就是说,永瑆虽然很有才华,却不是储君的好人选,他身上文人习气太重,又性格怪诞。有一次他的马死了,他竟然命人将其煮来吃了,给一家人改善伙食。

身为皇子的他,平日里却抠得要命,富察氏刚嫁过来,他就将其嫁妆给锁了起来,要求对方和她一起吃苦。导致富察氏身为皇子嫡福晋,却要穿粗布麻衣,而且“妃惟日啖薄粥而已”。

如此古怪的一个人,也难怪乾隆不会把皇位传给他。但永瑆始终是自己儿子,所以乾隆还是在晚年的时候,将其封为和硕成亲王,以保证永瑆将来的生活。而“成”在满语中的意思为“有能力的”、“有才华的”,倒也是最为贴切永瑆的封号了。

乾隆六十年,这一年乾隆帝履行自己的承诺正式退位,此时已经43岁的永瑆才分府出宫居住。而他的府邸,就在后海北岸龙华寺之西,这里原本是大学士纳兰明珠的宅邸。到了光绪年间,这座府邸又被赐给了醇亲王奕譞(光绪帝生父)。

嘉庆四年,太上皇乾隆驾崩,嘉庆帝亲政,第一件事就是办了乾隆宠臣和珅。永瑆因为在清算和珅一事上出了力,所以授军机大臣,总理户部三库。其实清朝“自设军机处,无诸王行走。”但当时嘉庆刚刚亲政,军务比较繁忙,他才暂时让永瑆入军机处。后来事情理顺了,嘉庆认为这始终不符合规矩,于是罢永瑆军机处行走,永瑆自己也辞去总理户部三库的职位。

紧接着,永瑆奉命书写乾隆裕陵圣德神功碑,嘉庆表彰其功劳,授左宗正。后来永瑆又因协助嘉庆处理军务有功,嘉庆将其长子绵懃封为贝勒。顺便提一下,绵懃在嘉庆二十五年就去世了,追赠为郡王。

道光三年,成亲王永瑆去世,享年71岁,谥号哲。永瑆去世的时候,长子绵懃、长孙奕绶都已经死了,所以就由其长曾孙载锐降袭郡王爵位。载锐于咸丰九年去世,他的长子溥庄又降袭贝勒,咸丰十年加郡王衔,但溥庄无子嗣,所以永瑆的爵位也就传到这里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备和孙尚香结婚时间长达三年 两人为何连一个孩子都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尚香和刘备有孩子吗,孙尚香和刘备的故事,刘备与孙尚香几个孩子

    还不知道:刘备与孙尚香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与孙尚香结婚3年,为何未生下一儿半女,诸葛亮的话暗藏玄机?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的一本历史小说,它主要讲述了魏蜀吴三国的风云。然而,在这个男子争雄的时代,依然有一个女子比较突出,此人便是孙尚香。若是生为

  • 郑阿春:晋元帝司马睿的妃子,她有着怎样的遭遇?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炎与司马睿的关系,晋元帝司马睿,司马睿晋什么帝

    郑阿春,晋元帝司马睿的妃子,临济县令郑合孙女,安丰太守郑恺长女,晋简文帝司马昱的生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郑阿春幼年时父母双亡,先嫁渤海人田氏。田氏死后,守寡。建兴三年(315年),成为丞相司马睿侍妾。晋元帝即位后,受封夫人,生下会稽王司马昱。晋明帝继位,

  •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刘禅真的是一个愚笨之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阿斗就是刘禅吗,刘禅智商真的很低吗,什么是扶不起的阿斗

    对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阿斗真的那么蠢吗?诸葛亮从这件小事发现,他其实比刘备更聪明。人们常说扶不起的阿斗,似乎阿斗就是整个三国里最愚笨的一个人,拥有诸葛亮这样的谋臣,坐拥的川蜀之地物产丰饶,同时也有着百万雄兵,但不仅没有在战争中打出任何效果,反而最后被魏国人

  • 霍光是忠臣吗?权臣霍光最后为何落得悲惨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霍光是忠臣吗,汉朝霍光是什么样的人,汉朝霍光有后人吗

    霍光在霍去病的帮助下在官场如鱼得水,从郎官一路做到了光禄大夫等职位,颇受汉武帝的恩宠,一直侍奉汉武帝左右。霍光前后出入宫禁二十多年,未曾犯一次错误,因此得到汉武帝的信任。霍光是忠臣吗巫蛊之祸后,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储君,并暗示霍光辅政。汉武帝临终前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并将辅佐大任交给霍光。一位辅政大臣上官

  • 汉景帝一代贤君背后的污点!揭汉景帝残忍的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景帝简介,滕君则诚贤君也,汉景帝儿子

    汉高祖刘邦登基之后,采纳叔孙通的建议恢复礼法,使得汉朝又有了“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誉,但是到了汉朝依旧有惨绝人寰的荒唐事情。世上什么事情最为荒唐?莫过于衣冠上国居然用活人陪葬,还有被后人追认为贤帝、明君的帝王也无法避免自私、害怕孤独等,这些人类浅薄的陋性,竟然用万人陪葬。何等惨无人道的事迹!后世

  • 一代名臣霍光为何身死名灭?霍光为什么会被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霍光后代下场,霍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清朝十大名臣

    国人一提到霍去病往往赞不绝口,这位年轻的将军,一出手就是大手笔,那种“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情壮志,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在中国,霍去病和卫青一样,成了中国战胜强敌开疆拓土的大英雄。和霍去病相似,他的弟弟霍光也是很了不起的人物,汉武帝生前钦点他做了托孤大臣,可后来却没有很好的结局。霍光当初是个很低

  • 史上以一敌百大英雄TOP5 岳飞、项羽排名第几?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十大猛将谁排第一,西楚霸王项羽有多厉害,岳飞和关羽谁厉害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来都不缺乏能人异士,说道能以一敌百的大英雄,更是数不胜数,今天小编就介绍几个大英雄的英勇事迹给大家开开眼。No.1——岳飞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精通韬略,善于骑射,品格高尚,抗金名将,其领导的岳家军军纪严明。史书记载,岳飞可以挽弓三百斤,弩八石,能左右射。在勇冠

  • 大太监刘瑾的另一面:提倡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瑾真的谋反吗,刘瑾是谁,挑夫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

    刘谨的改革措施还包括降赋税,减轻农民负担。“三月,甲辰,振浙江饥……又停止本年应解杂款银六万两以宽民力。”宦官制是皇权的产物。在某些情况下,专制君主出于强化君权和裁抑臣权的目的,因而有意培植借重宦官的力量,如东汉曾利用宦官力量来对付专权的外戚官僚集团,唐代曾借重宦官以制抑防范那些威胁中央集权的藩镇割

  • 历史上唯一白痴皇帝司马衷:连自己儿子都不认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谁没当皇帝却被记入本纪,司马衷是真傻还是假傻,傻皇帝司马衷的故事

    司马衷整日除了玩泥巴,仍是不堪教诲,几年下来,学识没有一点长进,就连自己的儿子也不认识。有一回司马衷在父皇吃饭时,三岁的司马走了进来,司马衷问:“这是哪里来的小孩子?”司马炎只能苦笑道:“记住!这是你儿子”晋武帝立白痴当太子 西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凭借着祖宗遗留下来的丰厚家业,在皇宫发了几条进兵的诏

  • 三国东吴老将黄盖简介:赤壁之战幕后的大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志战略版陆逊配黄盖,三国志战略版黄盖陆逊,赤壁之战参战将领

    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权即位,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山越的一线,前后九县,所在悉平,迁丹杨都尉。黄盖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