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东吴老将黄盖简介:赤壁之战幕后的大功臣

三国东吴老将黄盖简介:赤壁之战幕后的大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48 更新时间:2023/12/14 17:15:29

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权即位,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山越的一线,前后九县,所在悉平,迁丹杨都尉。黄盖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战时,黄盖前往曹营诈降,并趁机以火攻大破曹操的军队,是赤壁之战主要功臣之一,以功拜武锋中郎将,他也因为此事迹而被后人广为传颂,小说《三国演义》在刻画黄盖这一人物时描写了“苦肉计”的故事。不久武陵蛮夷反,攻打城邑,黄盖以五百人,放其半入,拦腰截击,大破诸贼。春去夏来,寇乱尽平。后又平讨长沙益阳县山贼,加偏将军。官至偏将军、武陵太守。有一子黄柄。

侍奉孙氏

本为南阳太守黄子廉后人,但家族分离,黄盖祖父迁到零陵居住。后来乡亲都死去,黄盖生活艰难,但仍有壮志,虽然贫穷,仍常负薪警戒自己,又自习读书、学兵法。之后担任郡吏,再被考察为孝廉,升任公府。

初平元年(190年),孙坚举义兵,黄盖跟随了他。孙坚南向击败山中草寇,北往击败董卓,于是任命黄盖为别部司马。

初平二年(191年),孙坚战死,黄盖先后追随孙策、孙权,披甲转战南北,冒死攻城略地。

安抚山越

山越诸部族不愿归服孙吴,或者有贼寇作乱的县份,总是用黄盖为那里的地方行政长官。

石城县的官吏,特别难以约束管理,黄盖便任命两个掾史,分别主管各部门。他教导这两个人说:“我这位县令无什么才能,只是凭武功得官,不是做文官而出名。如今贼寇未被平定,我常有军旅任务,把一应公文处理事务全托付你们两位,你们应当监督检查各个部门,纠正揭发他们的错误。你们在本职范围内,办理或应承事情,若有蒙骗奸欺行为,我不管怎样也不加以鞭抽杖击的处罚,你们只是各自尽力尽心,不要给他们带坏了头。”

开始两个掾史畏惧黄盖威严,日日尽恭职守,久而久之,这些吏员以为黄盖不看文书,渐渐荒疏了公务。黄盖也不满他们的松懈懒散,不时有所省察,掌握到他们各有不守法的几个事例,于是把县内所有官吏请来,设宴酒肉招待,拿出违法乱纪的事例责问。两名掾史无话可说,都叩头请罪。黄盖说:“以前已告诫过你们,最终不会以鞭、杖来惩罚你们,绝不是骗你们的。”于是杀死这两个人。全县官吏震惊恐悼栗。

后来他转任春谷县县长、寻阳县县令。他前后任职过的九个县,全都平安稳定。又升任丹杨都尉,抑豪强济贫弱,使山越诚心归附。

赤壁献策

建安十三年(208年),北方曹操南下,黄盖跟随周瑜跟曹军于赤壁作战,两军对峙,黄盖提出火攻战术,并亲往诈降,周瑜认为可行。

交战之日,黄盖准备了几十艘蒙冲、斗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赤幔伪装,上插牙旗,在船后系上走舸。黄盖先向曹操投书通报投降,使曹军看见黄盖船只前来而毫无戒备。黄盖遂令燃点柴草,同时发火,火乘风势波及曹军岸上的军营。黄盖在战争途中不幸被流矢所中堕下水中,被救起时,吴军居然认不出是黄盖,将他安置在厕床中。黄盖惟有自己大叫呼叫韩当,韩当发现他时,流着泪地解开他衣服,才得以保留性命。虽然如此,但仍大败曹操,被受任武锋中郎将。

老当益壮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武陵发生蛮族叛乱,进攻城邑,黄盖被调驻为太守,当时郡中只有五百人,黄盖运用战术,大开城门引蛮兵入城,入了一半时,立即发动攻击,斩杀数百人,并收复所失的城邑,斩杀其领袖,放了投降者。以一季的时间,平定所有的乱事,当地的各部落的头目对他以礼相待。

不久,长沙郡的益阳县也受到山贼的侵犯,黄盖再次平定,孙权便升他为偏将军。最后病死于任内,国人都思念他,及至孙权登上帝位,追论他平生功绩,赐予他的儿子黄柄爵位为关内侯。黄盖姿貌威严,善于养众,每次出战,士卒们都争先立功。而且为官决断,事无留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三国东吴大将朱治简介:最默默无闻的三代老臣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吴将领名单,东吴的大都督都有谁,三国时期东吴有哪些大将

    朱治(156年―224年),字君理。丹杨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国时期吴国武将,东吴名将朱然之嗣父。早年随从孙坚、孙策征伐,又辅助孙权,稳定江东,功勋卓著。此后长期居住在吴郡,孙权为吴王,拜其为安国将军,配金印紫绶,徙封毗陵侯。每次进见,孙权都亲自迎接。黄武三年(224年)卒,年六十九。早年经历朱治

  • 首辅张居正的用人观:秉公当官并不忌讳政敌亲信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科举之首辅,张居正之后的首辅,明朝的首辅大臣列表

    一代名相张居正,战胜了他的竞争对手高拱,得势上台。他的上台,让一些原先跟着高拱忽悠的官员惶惶不安。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张居正得势,肯定会发展他自己的亲信,我们这些他死对头手下的旧臣,不被牵扯,不被他报复就算老天开恩了,更别想得到他的重用了。有这种想法的人,也包括当时的应天巡抚张佳胤。他是

  • 盘点古代著名的“落榜生”:张居正曾经乡试落榜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一场相当于现在高考的乡试在湖北武昌举行,主持考试的是时任湖广巡抚的顾璘。顾璘是一代才子,自幼聪慧,21岁就中了进士,与同乡的陈沂、王韦并称“金陵三俊”,历史上说他“有知人鉴”,就是善于识人。在这次考试中,有一个考生就特别受他的关照,不过这次,他关照的方法不是提拔奖掖,而

  • 秦琼征战史:揭秘名将秦琼军事生涯的五个阶段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民国诗人宋恕在《游五龙潭》一诗这样说:胡国宅犹记,唐家陵久平。二三老农贩,闲坐说秦琼。这就是民间的写照,秦琼就是父老乡亲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是一个传奇。今天咱们的任务就是复原秦琼的历史面貌。一,秦琼出身《隋唐演义》里有一出“秦琼卖马”,用了好几回来说这个故事,所谓“三义坊当锏受腌臜(a za),二贤庄

  • 南朝一对奇葩的昏君父子:荒淫到与异母姐妹乱伦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元嘉二十六年正月十七日,也就是公元449年2月25日,文穆皇后王宪嫄为宋孝武帝刘骏产下一子,名为刘子业,就是后来刘宋的第六代皇帝,宋废帝。当时的王宪嫄应该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被怀中这个可爱的婴儿气死。刘子业是历史上出了名的荒淫无道的皇帝,在位仅仅一年就弄得宫廷之内乌烟瘴气,大臣们人人自危。这一点跟他

  • 北魏冯太后:两次垂帘听政 奠定了北魏强大的根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中国古代的皇太后,人们熟悉汉代的吕后,她是我国实行皇帝制度以来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太后;熟悉唐代的武则天,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的女皇帝;熟悉慈禧,她是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在位时间仅次于康、乾……而北魏文明太后冯氏,则知之者甚少,她是鼎鼎大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真正策划人,使这个由鲜卑族建立

  • 北魏高僧玄高法师:纵经法难身死亦不舍苦难众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前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冯翊万年(今陕西西安一带)一个姓魏的人家。主妇寇氏半夜梦见天竺僧人将无数鲜花洒在自己的居室内,早晨醒来,便有了身孕。第二年二月八日,生出一个男孩。这天,家中弥漫了奇异的香气,不知从何而来的光明照耀墙壁,很久才熄灭。母亲看孩子生时有吉兆,便为他取名灵育。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

  • “蛙跳战术”的鼻祖另有其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魏军不知道彭城缺粮,攻城只是试探性进攻。遇到宋军激烈抵抗之后,拓跋焘唯恐再遭悬瓠之败,放弃围城,修改作战计划,采取越城进攻。不与宋军在彭城和寿阳一线纠缠,越过重点防御的大城市,直接杀向宋朝国都建康。越城作战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充分运用,形成战术理论。美军两大名将麦克阿瑟和尼米兹在太平洋战争中,放弃一

  • 揭秘真实“兰陵王”:不是嫡子 是否俊美待考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654个字演绎出的“战神”如果要从官方口径推敲兰陵王的出身,那么唐人李百药所著、名列《二十四史》的《北齐书》的记载显然最为权威,但这篇仅654字的传记中,提及兰陵王战绩的只有开头一段:“突厥入晋阳,长恭(兰陵王名高长恭)尽力击之。芒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

  • 解密南北朝名将檀道济之死:效命疆场却蒙冤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南北朝时期,南方朝廷与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刘宋时期尤盛。公元431年1月,南朝宋文帝北伐魏国失败,前锋将军到彦之退驻到河南滑台一带。一代名将檀道济率兵救援,大败魏军,打到山东济南,正在高唱凯歌时,另一魏将叔孙建派轻骑烧了宋军的粮草。“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想当年官渡之战,袁绍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