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荆州丢失后,仍有精兵的关羽最后为何会被杀?

荆州丢失后,仍有精兵的关羽最后为何会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583 更新时间:2024/1/17 20:23:26

三国时期名将关羽作为忠义勇猛的象征,受后人膜拜,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关羽率军北上,围攻魏国的襄阳、樊城,擒获于禁、斩杀庞德,一时威震华夏。同年十一月,孙权西征关羽,任命吕蒙为前部,率军隐蔽前出,进至寻阳(今湖北广济东北),把精锐士卒埋伏在伪装的商船中,昼夜兼程,溯江急驶,直向江陵进袭。因为糜芳、傅士仁等人的背叛,吕蒙得以比较顺利地攻占南郡。

在得知吕蒙偷袭荆州的消息后,关羽的第一反应就是率军赶回荆州,以此和吕蒙较量。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将士斩杀。那么,问题来了,吕蒙偷袭荆州后,关羽仍有3万精兵,为何还是败走麦城呢?到底发生了什么,才导致本有一战之力的关羽大军迅速败亡呢?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在襄樊之战中,关羽总共率领了3万大军。虽然在和曹魏的较量中,这3万大军自然有所损耗。但是,因为关羽水淹七军,俘获了于禁率领的曹魏将士,因此,在吕蒙偷袭荆州时,关羽手上至少还拥有3万精兵的。

在此基础上,关羽显然具有一战之力,也即凭借着自身的勇猛和威望,加上吕蒙刚刚偷袭荆州,还不能有效掌控各个地区,所以,本来应该是“鹿死谁手,尚未可知”的局面。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关羽的溃败实在太快了,也即关羽还没有吕蒙正面决战,就只能逃往麦城了。究其原因,和孙权攻心为上的策略存在直接的关系。《资治通鉴》中记载:蒙入江陵,释于禁之囚,得关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之,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

在得知吕蒙偷袭荆州的消息后,关羽立即率领3万大军回师。并且,关羽多次派使者与吕蒙联系,吕蒙每次都厚待关羽的使者,允许在城中各种游览,向关羽部下亲属各家表示慰问,有人亲手写信托他带走,作为平安的证明。

由此,对于孙权和吕蒙,不仅没有伤害关羽将士的家人,反而是尽全力优待,确保关羽将士家人的安全。等到使者返回时,关羽部属私下向他询问家中情况,尽知家中平安,所受对待超过以前,也即所受的待遇甚至超过了关羽之前定下的标准。换而言之,对于关羽手下的将士,他们的家人在东吴手中获得了优待,这令将士们已经无心再战了。因为士卒渐渐溃散,关羽只能退至麦城。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孙权和吕蒙,因为攻心为上的策略,直接削弱了关羽手下的作战意志。在古代历史上的战争中,作战意志是非常关键的,比如骄兵必败,哀兵必胜,或者说狭路相逢勇者胜等。对此,在笔者看来,东吴对于关羽将士家人的策略,和后金(清朝)厚待明朝降将的策略类似。

在明末清初之际,后金(清朝)积极招揽来自于明朝的降将,并且给予重用和封赏,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明朝将士的战斗力。同样的道理,东吴对待关羽将士家人的手段,显然是不费一兵一卒,就化解了一场大战。在此之后,关羽不仅一路逃亡,而且跟随在身边的将士也是越来越少了。

最后,陈寿在《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孙权和吕蒙伤害到荆州将士的话,无疑会促使关羽手下凝聚在一起。但是,“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资治通鉴)”,这可谓在心理上感化了关羽的将士,瓦解了对方继续抵抗的意志。

《三国志·关羽传》裴注引《吴历》中记载:“权送羽首於曹公,以诸侯礼葬其尸骸。”公元220年,孙权在斩杀关羽之后,将其首级送给了曹操,这显然有转移刘备仇恨的意味。对此,曹操以诸侯的礼节安葬了关羽,这无疑是非常高的规格了。总的来说,在荆州之战中,东吴一方准备充足、策略得当,而关羽因为东吴和曹魏的夹击,最终败亡。对此,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鳌拜在朝中横行的时候 皇室宗室和诸王在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对鳌拜和宗亲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鳌拜横行朝野时,清代的宗室诸王在做什么呢?鳌拜横行朝野时应该是顺治末年到康熙诛杀鳌拜(1661-1669),这个时候任四大顾命大臣之一。这个时期捋一捋满清的宗室诸王。礼亲王系现在传袭至代善孙子杰书,也就是鹿鼎记熟悉的康亲王。这个

  • 多尔衮作为阿巴亥的儿子 阿巴亥殉葬时多尔衮在做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阿巴亥和多尔衮呢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阿巴亥被四大贝勒逼迫殉葬时,她的儿子多尔衮在干嘛?在哭。阿巴亥被迫殉葬,是为努尔哈赤殉努尔哈赤是她的丈夫。而多尔衮,是他们的儿子。我们现在看,殉葬是极其野蛮而残忍的。但是在当时当地,在少数民族的特定社会环境之中,

  • 多尔衮和皇太极相比 代善为什么会选择皇太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多尔衮和皇太极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代善与阿巴亥有暧昧,为何不拥立其子多尔衮继位?却拥立皇太极?努尔哈赤晚年时已让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四大贝勒共议国事,四人权力极大,努尔哈赤死后四大贝勒和其余诸皇子更是都有机会成为继承

  • 宜妃深受康熙宠爱 雍正上位后为什么将她赶出皇宫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对宜妃和雍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宜妃如此受康熙皇帝的宠爱,为何在雍正继位后却被赶出宫中?我们都了解作为一个皇帝,除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令人艳羡之外,他庞大的后宫也被所有男士们所神往。但要了解皇帝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后宫佳丽三千人,根本无法做到雨露均沾,因此其实

  • 高太后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高太后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原因是什么?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王安石变法是是宋神宗时期的一次改革,这次改革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但是变法遭到了高太后的反对,这个高太后高滔滔就是是宋英宗的媳妇儿,宋神宗的母亲。对于王安石变法她是极力反对的,虽然当

  • 南宋宰相郑清之简介:书法遒秀逸致,书有《凤墅续法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历史上嘉庆皇帝的真实死因是什么?被雷劈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嘉庆皇帝是大清历史上一个悲剧皇帝,“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人这一生都逃不过生老病死,同样,封建时期的统治者们也无法规避这一自然规律,即使他们被奉为天子,被尊为“人中之龙”,“九五之尊”,也无法逃过。然而,古代封建帝王的死亡,不论是自然死亡,还是非自然死亡,

  • 康熙临死前两次点名让一个男人陪葬 康熙为什么要那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康熙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死前,为何点名1个男人陪葬?古代的帝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皇帝的儿子们经常因为权利争得头破血流,兄弟互相残杀是宫中的常事。但是永远不能避免,就算是立太子还是会有其他有野心的儿子合谋算计上位。作为一个皇帝要有能够忠心的辅佐

  • 康熙晚年爆发九子夺嫡 康熙的儿子们做一个闲散王爷 不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对康熙和九子夺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的儿子们为何要参与九子夺嫡,做个闲散王爷,难道不香吗?康熙晚年,由于太子胤礽的胡作非为导致康熙对其愈发不满,同时也因为其后台索额图的倒台让其他的皇子对于这张至尊的皇位产生了觊觎,最终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九子

  • 北宋宰相王钦若简介:为人奸邪险伪,善于迎合帝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钦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钦若(962-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北宋初期的政治家,宋真宗时期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