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派做间谍的郑国如何成为秦统一六国的关键?

被派做间谍的郑国如何成为秦统一六国的关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993 更新时间:2024/1/16 21:56:38

公元前246年,战国末期,有一个当时最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六国时期,根据历史的发展,秦国当时是最强大的国家,且有吞并统一六国的趋势,韩国只是秦国相邻的一个小国,如果秦国要统一六国的话,韩国无疑首当其冲,于是一个既愚蠢又聪明的计划就从韩桓脑中诞生了。

他找来了当时韩国出名的水利工程师郑国,郑国是一个老实人,参与过治理荥泽水患以及整修鸿沟之渠等水利工程。这么一个有技术的人,韩王把他作为间谍出使秦国,为秦国建造水渠。这是一个策略,一个“疲秦”的策略。战争拼的就是资本,国家有钱有粮才能有资本去打仗,所以韩王派郑国去给秦国建造贯通秦国的大水渠,修建水渠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作为间谍的郑国,当然想唯一的受益者是自己的国家,不过秦国也有不少人才,单单讲秦王嬴政就是一位有谋略的枭雄,所以普通建造一条随便的水渠一定不受重用,因此要把秦国最根本利益扩大化,一定要有一个能令秦王满意的水利工程计划,当郑国拿着计划给秦王看的时候,重点叙述农业发展对国力的重要性,还有郑国渠对改善关中高旱缺雨的问题,秦王深知统一六国的重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要打持久战,粮食的产量是十分重要,因此同意了间谍郑国的意见,开始修建郑国渠。

然而这个计划本想消耗秦国的国力,却造就了秦国万世之功。郑国渠不但未能起到"疲秦"的初衷,反而极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这让本来强大的秦国如虎添翼,更加速了它消灭六国梦想的实现。司马迁曾在《史记》中给予了高度评价:“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可见郑国渠修成后增加土质肥力,农业,迅速发达起来,雨量稀少,土地贫瘠的关中,变得富庶甲天下 。 可以看出秦国是多多得益于郑国渠的。

其实秦国在修建郑国渠不久便察觉到了郑国的用意,秦王瞬间暴怒,想杀了郑国。可是修水渠的庞大工程正在进行当中,就这样杀了他的话,恐怕得不偿失。《汉书·沟洫志》记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郑国赤裸裸地面对着自己的罪行,有大智慧的秦王却按捺下自己的怒气,有远见的他立刻接受了郑国的意见,而且当时备受秦王赏识的李斯也是站在郑国这一边,所以郑国得以继续修建水渠。

元朝李好文著《长安志图·汉渠图说》有详细记载,郑国渠位于今天的陕西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全部要以人力完成,是多么庞大的工程啊。为保证水源,郑国采用了一种叫 “横绝”的技术,通过拦堵沿途的清峪河、蚀峪河等河流,让河水流入郑国渠,形成一种从上往下自动灌溉的模式,使得河流下游的土地得到改善。更巧妙的是它连通泾河、洛水,取之于水,用之于地,又归之于水。灌溉面积曾达到9000公顷之多,收益的人群数不胜数。

虽然郑国不是一位好的间谍,不过他确确实实是一位伟大的水利工程师,郑国渠建成后,大大地发展了秦国的农业,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条渠。当时秦国的农民有歌谣,曰:“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其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从这里可以看出秦国农民对郑国渠的衷心感激。韩王也仅仅是通过郑国渠推迟了一点灭国的时间,秦统一六国势在必得,韩国仍然是首当其冲。然而推动并支持着秦长期抗战的就是著名的郑国渠了。

这条由“不出色”的间谍完成的“出色”任务的郑国渠,不仅帮助秦一统了天下,在历史的长河里,因为郑国渠,关中平原是多么地繁荣昌盛,而汉朝与唐朝的盛世中,它们的都城长安正坐立其中。郑国渠的影响是多么深远,流芳百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能臣徐济:被朱棣召到金陵“赐宴于春官”的知府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初年有位知府,曾经备受姚广孝等当时名人称道,曾经受到永乐皇帝朱棣的亲自召见并赐宴,他的名字叫徐济。然而,历代《吴县志》都没有记载,民国《吴县志》中仅“邵武知府徐济墓在光福市墟”寥寥数字,就连徐氏后裔徐傅编的《光福志》也没有任何的记载。日前,笔者在徐达左辑录的《金兰集》中发现了大理寺卿朱逢吉所撰的

  • 揭秘建文帝恩师周斌:为避永乐帝朱棣征召假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39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病逝,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为巩固中央集权,建文帝着手削藩。朱元璋的第四子,时燕王朱棣不甘被削藩,遂举兵反叛,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变”。朱棣攻下明朝都城南京后,宫中建文帝却离奇失踪,下落不明。建文帝究竟下落何处?民间普遍认为他最终逃离了危险的漩涡,消匿民间,这引发

  • 唯一先后7次成为皇后的美女为何甘愿下嫁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羊献容(?-322),东晋泰山南城(今属山东)人,太常羊耽曾孙女,尚书右仆射羊瑾孙女,侍中羊玄之之女,晋惠帝司马衷第二任皇后,晋怀帝司马炽即位后仍尊其为皇后,也是前赵末帝刘曜的皇后。她是历史上唯一先后7次成为皇后的美女。永康元年(300),东晋惠帝司马衷第一任皇后、毒丑女人贾南风被赵王司马伦所废杀,

  • 西晋皇后羊献容如何在匈奴丈夫前评价自己前夫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刘曜曾经这样问羊献容,“吾何如司马家儿”?我和司马衷比怎么样?这话问的也有意思,你和一个白痴比个什么劲呀。不过反过来想想,这也充分证明刘曜是很在乎这位新皇后的。羊献容回答的很干脆,“陛下开基之圣主,彼亡国之暗夫,何可并言”!你们俩怎么能放到一起比呢!没在一个档次上。“妾于尔时,实不欲生”,我在

  • 揭秘:被招入宫后还敢与皇帝吵架的明代名妓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最厉害的女人,大明官方应物的几个女人,明朝哪个皇帝被宫女杀了

    导读:景帝之爱李惜儿,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李惜儿比起后宫其他嫔妃,风情大不相同,因此备受景帝宠爱。然而,李惜儿颇有个性,不肯像其他后宫嫔妃那样,只知道一味逢迎,与景帝时有口角。景帝一怒之下,将李惜儿赶出了皇宫。本文摘自《1449大明惊变》,作者:吴蔚,出版社:金城出版社景帝朱祁钰唯一的儿子朱见济死后,

  • 泰国华裔郑信大帝:统一泰国 成为五大帝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郑信为什么被杀,暹罗五大帝,郑信大帝是哪里人

    清雍正年间,一个名叫郑镛的广东人不知道为何,不想呆在中国了,于是他南渡暹罗,并在那里娶妻生子,郑镛为儿子取名郑信。郑镛并不知道,他的这个儿子在日后将成为泰国最伟大的国王之一。郑镛去世后,郑信被一个大臣收为养子。这个大臣对他视若己出,让他学习习佛典与巴利文,为他的以后做准备。几年过去了,郑信已经13岁

  • 抠门皇帝道光查抄琦善:所得财产只能养400披甲?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琦善什么意思,琦善,我在大清当皇帝督府缘分表

    前面奉命禁烟的林则徐使命未了,英国人打上门来。直隶总督琦善汇报说,英国人受了冤屈,前来诉冤的。琦善做了钦差大臣跟英国人交涉,才发现他们是要中国开放,要香港。鸦片战争之前的清王朝,严格地说,没有外交这回事。它与周边的国家或者部落,不是交战,就是臣服,或者是交战完了再臣服的关系。反正天底下,数我老大,万

  • 岳飞之子岳云怎么死的 :12岁从军的常胜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岳全传》中,岳飞之子岳云是“四大锤”中排第一的金锤将,他锤震金弹子,两战陆文龙,大闹朱仙镇,勇猛无敌。在正史上,岳云确是用锤,也的确有乃父之风,骁勇善战,从军以后,立下了赫赫战功。12岁,云已经开始从军了,纵观中国历史上,但凡父亲为将帅,儿子鲜少有从底层做起的,但岳云被岳飞安排做了一个小卒子。做

  • 海盗陈祖义跑到国外当国王:朱元璋悬赏50万捉拿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朱棣做了皇帝后,为了宣扬国威,派郑和下西洋。于是郑和率领这支有208艘船,近三万人的舰队起航了。郑和下西洋意义远大,除了耀武扬威外也做了不少好事,比如——剿灭当时最大的海盗,使得东南亚海域从此平静。而这个最大的海盗就是广东潮州人陈祖义。要说陈祖义也算牛人一个,带着全家当海盗不说,几年下来,居然成了海

  • 陈阿娇:汉武帝刘彻第一任皇后,她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陈阿娇和卫子夫,刘彻的皇后是谁?,汉武帝恨窦太后吗

    陈阿娇,即孝武陈皇后,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西汉开国功臣堂邑侯陈婴之裔,堂邑夷侯陈午与大长公主刘嫖之女。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皇后的名字在史书中没有记载,因志怪小说《汉武故事》及唐代类书《艺文类聚》称其名为阿娇,故后人称其为陈阿娇或陈娇。陈皇后在汉景帝年间嫁予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