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光武帝一生最大的污点是什么?竟导致东汉速朽!

光武帝一生最大的污点是什么?竟导致东汉速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438 更新时间:2024/1/26 20:41:03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屡见不鲜的现象,就是开国皇帝在一统江山后,杀掉能力出众、战功赫赫的名臣大将。原因很简单,名臣大将谋反乃至起兵的事例多如牛毛,他们的年龄又大多比皇帝年轻,皇帝即位后,根本无力控制这些权势很大的开国功臣,唯一的办法就是杀死他们,即便不杀死,也不给他们掌握朝政大权的机会。

但有一个开国皇帝例外,就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刘秀不杀功臣,而是采用笼络的方法。怎么笼络?不是封赏,如果封官赏爵,功臣的权势就会越来越大。那么最好的方法是使功臣宿将与刘氏政权联结起来,要联结也只有一个办法:联姻。

所以,刘氏的女儿多嫁给功臣宿将家的子孙,刘家的子孙也多娶功臣宿将的女儿为后为妻。纵观整个东汉,选后大致不超出窦融邓禹马援、梁统等功臣家。这样看起来是铁板一块,刘氏江山是牢不可破了,但聪明的刘秀却没有想到,皇室与功臣联姻却造成了外戚专权,并最终将他亲手打造的东汉王朝推向了末路!

汉顺帝去世后,外戚梁氏的势力越来越大。短短一年内,梁太后就先后立了三位皇帝,而且一个比一个年龄小,最小的冲帝才2岁,最大的桓帝也才15岁。梁太后临朝,军政大权由大将军梁冀一手掌握。朝政事宜,无论大小,全由梁冀决断。官员升迁要贿赂他,进贡给朝廷的宝物,也归梁冀所有。梁冀是没有皇冠的皇帝,富甲天下,拥有封户3万。他大兴土木,建造宫室、苑林。宫室像皇宫一样豪华,已经超过了皇家的规制。梁冀曾建造了一个兔苑,绵延数十里,结果有人误杀了一只兔子,梁冀不问青红皂白,一下子处死了10多个人。梁冀做了20多年的大将军,没干过一件好事,朝廷内外所有官吏无不畏惧,无不俯首听命,乃至连皇帝也不能过问任何政事。据统计,梁氏一门前后有7人封侯,女子7人被封君(相当于侯),2人为大将军,3人为皇后,6人为贵人。娶公主为妻者3人,文武大臣57人,掌权20余年,拥立三位皇帝,是东汉外戚中无以比拟的权臣。东汉外戚专权进入了最险恶的境地。

此时的桓帝已经28岁,他时刻担心自己会遭到以前皇帝的命运,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被梁冀毒死,打算除掉梁氏一家。可找谁相助,除了太监,桓帝找不到其他人。在上厕所的时候,桓帝看看周围无人,便问亲信太监唐衡,太监中还有谁同梁家合不来?唐衡回答,单超、左倌两人曾到梁冀的弟弟家里去过一次,因为没行大礼,他俩兄弟就被送进了监狱,差点儿死在那里,最后因家人送礼道歉,才救出了他们俩。他俩虽然表面上不说什么,但心里肯定是恨外戚专权的。

桓帝得知后,又悄悄对单超、左倌说,大将军把持朝政,我现在想把他杀掉,可朝廷上的官员都看大将军的脸色行事,该怎么办呢? 对于单超、左倌来说,这是一次除掉梁冀的机会,他们的态度很坚定,说大将军专权误国,早就该杀。我们愿意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只怕皇上没有决心除掉大将军。 桓帝说,我决心已定,无可犹豫。接着,桓帝又叫来徐璜和具瑗,五个太监一起歃血盟誓,共讨梁冀。

这个密谋被梁冀的耳目得知,报告给梁冀。梁冀就派自己的心腹张恽到尚书省值宿,以防不测。单超一见梁冀有所觉察,便当机立断,派人以图谋不轨的罪名抓住了张恽,桓帝也亲到殿下,命人把一切调动用的符节印信全部集中到尚书省,派兵把守,以防梁冀下令调兵。然后,桓帝派具瑗带领宫中卫士1000人包围了梁冀的住宅,又派人收回梁冀的大将军印绶。梁冀绝未想到桓帝会突然发难,措手不及,无从抵抗,只好与妻子一起自杀身亡。

梁冀死后,桓帝将其族人、亲属无论男女老幼一并处死。朝廷官员受株连被罢官的300多人,被处死的达数十人,上下各衙门官员几乎为之一空。清抄梁冀家产达30万万,可抵全国当年租税的一半。

梁冀是除掉了,但政权并未回到桓帝的手中,而是为宦官们所掌握。宦官执政,情况比外戚执政并好不了多少,甚至更加腐败混乱。他们把宗族亲戚派到地方上担任刺史、太守,贪赃枉法,榨取民财,形同盗贼。

宦官的贪污和强取豪夺,使老百姓受尽其苦,无法忍受,于是纷纷组织反抗。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桓帝立贵人窦氏为皇后。桓帝去世后,窦皇后和她的兄长窦武迎立12岁的灵帝,窦太后临朝听政,以窦武为大将军执政。窦武与太傅陈蕃等谋划诛杀宦官,先控制政府中枢和部分禁卫军,又掌握首都及附近地方政府机构,准备将宦官逐步翦除。但宦官曹节、王甫等先发制人,劫持了灵帝和窦太后,假传圣旨收捕窦武等。窦武拒不受诏,聚兵数千准备抵抗,但最后还是被困自杀。事后,窦太后被软禁于云台,灵帝完全为宦官所控。本来占尽优势的外戚居然被宦官的突然发难搞垮,可知宦官的势力在当时是多么之大。

曹节、王甫诛杀窦武、陈蕃等人后,自相封赏,加官晋爵,父兄子弟皆为公卿。王甫、曹节等死后,宦官赵忠张让等十二人都任职中常侍,封侯贵宠,世人称之“十常侍”。灵帝甚至宣称:“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宦官得到了空前的恩宠,他们愈发肆无忌惮,胡作非为,东汉的政治也愈加混乱。东汉王朝陷在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可怕的轮回之中。(罗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南宋第一明君为何主动退位?宋孝宗退位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到底谁是南宋第一明君呢?恐怕非宋孝宗莫属了。宋孝宗赵昚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他于1162年接受宋高宗的禅让,继承皇位,。在位期间,宋孝宗平反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锐意收复中原,同时整顿吏治,裁汰冗官,重视农业生产,使得百姓生活安康,史称“乾淳之治”。然后就是这样一位颇有作为的一代明君却在1189年

  • 史上最变态皇帝:建齐破虏国力盛嗜酒嗜杀似魔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从来不缺少暴君,通常来讲暴君一般就是亡国之君,如夏桀、殷纣等。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甜心即可为大家介绍一位开国暴君,他外柔内刚,果敢能断,领兵治国堪称明君;但在国家大治后,他纵情享乐,嗜酒嗜杀,形同暴君。此人就是北齐王朝的开国皇帝高洋。高洋,字子进,529年出生,因生于晋阳,小名晋阳乐。

  • 史上最残忍拆迁:康熙帝3天内打造沿海无人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康乾盛世,一个荣誉度很高的历史称号。而康熙皇帝本人,也被称为“一代圣主”。在各方评价中,康熙皇帝都是“明君”的代表,有人甚至称其为“汉文帝以来的第一个好皇帝”。而类似的评价,可谓不绝于耳,甚至有观点认为,康熙皇帝是唯一一个了解西方文明、尊重科学精神的皇帝。事情真相果真如此吗?如何全面评价康熙帝本人呢

  • 身兼将军和帝王:历史上11位靠武力打天下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11位勇武好战、靠武力打天下的君主 :在中华五千年浩瀚的历史大幕中,闪烁着无数璀璨的将星,而身兼将军和帝王两种身份的英才亦不在少数。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历史上那些马上帝王们。1、商纣王一部《封神演义》让商纣王暴君的形象深入人心,"纣王"并不是正式的帝号,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恶谥,他的正式名字

  • 曹操为何专爱别人的老婆?他先后接收了哪些少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丕一生最爱的女人,曹寡妇最后跟刘邦进宫了吗,孙权的老婆

    了解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曹操有个特别的嗜好,那就是接收别人的媳妇。当初诸葛亮说服东吴君臣“联刘抗曹”的理由就有这个:你孙权、周瑜的媳妇不是大小二乔吗,这大小二乔不是绝世美女吗,你们不怕被曹操给接收了啊?我们知道,中国男人大都有处女情结,那曹操为何视处女如草芥,偏偏喜欢少妇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

  • 揭秘唐朝最显赫的家族:一门五公主 皇帝是外孙!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在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中有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其中以贾家最为显赫,出了一位皇妃以及两个世袭的爵位。纵观明朝的历史,以徐达的家族最为显赫,出了一位皇后、两位王妃、两个世袭的国公,这段历史【纵横五千年】的编者独孤雁在以前已经做过介绍。那么唐朝最显赫的家族是谁家呢?唐朝最显赫的家族莫过于一代名将郭子

  • 南北朝北朝皇帝列表:北朝历代皇帝的简介及年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北魏道武帝拓跋珪(371年8月4日[七月甲戌日]——409年11月6日[十月戊辰日])386年2月20日(正月戊申日)—409年11月6日在位24年。拓跋珪又名涉珪、什翼圭、翼圭、开,北魏开国皇帝,鲜卑族人。他是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孙子,献明帝拓跋寔的儿子,太武帝拓跋焘的爷爷。376年,什翼犍被自己

  • 南北朝南朝皇帝列表:南朝宋齐梁陈皇帝有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宋宋武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420年—422年在位3年。刘裕,生于363年4月16日(兴宁元年三月),字德舆,小名寄奴,先祖是彭城人绥舆里(今江苏徐州市铜山),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 三国皇帝列表及简介:魏蜀吴三国分别有哪些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魏蜀吴三国谁先灭亡,三国魏帝排序,魏蜀吴三国实力对比

    三国时期的三个政权分别有哪些皇帝?三国曹魏(220年——266年)魏国 ,又称曹魏,首都洛阳,始于魏文帝曹丕,灭亡于魏元帝曹奂,共5帝。魏是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建安十八年,汉献帝以冀州十郡封曹操为“魏公”、在魏郡治所邺建宗庙,平定汉中后进爵“魏王”,曹丕代汉后便称 “魏”。以其皇室姓曹,历史上又

  • 多尔衮曾被开除族籍?乾隆年间才恢复宗室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清入关前,从无传位遗诏当上皇帝的皇太极开始,这种激烈的斗争直到乾隆以后才逐渐减弱,爱新觉罗亲族之间的恩怨在玉牒中也有所反映,典型表现就是“不入玉牒”。张虹说:“在每次清玉牒编修的序言中,都有关于哪些犯罪族人不入玉牒的说明,《清实录》中对这些情况也有很多记述。 ”早期不入玉牒的代表人物就是多尔衮,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