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合肥之战时孙权被张辽包围时,凌统是如何救下他的

合肥之战时孙权被张辽包围时,凌统是如何救下他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670 更新时间:2023/12/18 14:59:51

凌统,字公绩,凌操之子,三国时期吴国名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章,欢迎阅读哦~

合肥之战,孙权率十万大军,被张辽七千人击败,当时,孙权撤军,前锋部队已经先走了,张辽率军突然追来,在逍遥津北,追上了孙权,将孙权合围,包了饺子。

眼看军情危急,孙权急忙派人快马追赶告知前锋部队,但是,前锋部队已经走远了,根本来不及回军救援。

《三国志 凌统传》记载时权彻军,前部已发,魏将张辽等奄至津北。权使追还前兵,兵去已远,势不相及。

此时,身为右部督的凌统,身边还有三百人,正是凌统这三百敢死队,拼死护卫孙权,为孙权赢得了逃命的机会。

当孙权突围出来,逍遥津北的桥已经被张辽军拆毁,孙权无法过桥,这时,有人大喊,主公,将战马往后退,再跳过去,于是,孙权的一位部将谷利,用力抽了孙权战马一鞭,孙权这才乘马跳过断桥,差点被活捉。

凌统为了挡住追兵,率领身边三百部下,死死绊住敌人,渐渐地,这三百人死伤殆尽,尽管凌统作战勇猛,但是,寡不敌众,凌统身上也受了多处创伤,在受伤的情况下,凌统也毫不畏惧,他一连杀了数十名敌军,估计孙权已经脱险了,凌统这才决定撤退。

《三国志 凌统传》记载:统率亲近三百人陷围,扶扞权出。敌已毁桥,桥之属者两版,权策马驱驰,统复还战,左右尽死,身亦被创,所杀数十人,度权已免,乃还。

当凌统往回撤的时候,道路已经被切断,走不过去了,怎么办?不能坐以待毙。

凌统拿出了他的绝活,作为东吴将领,在江南水乡,水性极好,于是,凌统穿着盔甲,一头扎进了水中,披着铠甲在水底潜泳。

《三国志 凌统传》记载:桥败路绝,统被甲潜行。

张辽军看不到凌统,凌统在水中潜泳到对岸,这才脱险,敌人再向他射箭,距离太远,已经射不到他了。

当时,脱险回到船上的孙权,见到凌统回来,非常惊喜,孙权没想到凌统还能活着回来,简直是失而复得。

《三国志 凌统传》记载:权既御船,见之惊喜。

凌统见到孙权,哭着说自己的三百部下全部战死,无一生还,悲痛的无法抑制住自己的情绪,孙权安慰凌统,用衣襟给凌统擦泪,说,公绩,死者已死了,只要你还在,何患没有人呢?于是,孙权提拔凌统为偏将军,加倍给凌统补充士卒。

《三国志 凌统传》记载:统痛亲近无反者,悲不自胜。权引袂拭之,谓曰:“公绩,亡者已矣,苟使卿在,何患无人?”

此战,万分危险,孙权都差点无法逃生,凌统在三百部下全部战死,又身受多处重伤的情况下,之所以能逃生,全靠他会潜泳,而且,还是穿着铠甲,在水底潜泳,至少几十米,才能达到对岸。

关于潜泳,史书记载,也有例子,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开国名将胡藩,在桑落之战中,他的船被烧,胡藩穿着铠甲潜入水中,潜泳了三十余步,才登岸生还。

《宋书·卷五十·列传第十》:桑落之战,籓舰被烧,全铠入水潜行三十许步,方得登岸。

《资治通鉴》也有记载:桑落之战,胡籓所乘舰为官军所烧,籓全铠入水,潜行三十许步,乃得登岸。

凌统能披甲潜泳,说明凌统的水性极好,要知道,身上的盔甲也有几十斤重啊,穿着盔甲在水底潜泳,很不容易。

而孙权另一大将董袭,就是因为不会游泳,在濡须口之战中,楼船突然遇到大风倾覆,董袭死守船上,不肯撤退,最后被淹死了。

如果董袭和凌统一样会潜泳,落水之后,潜水而走,肯定不会死。

凌统绝境中生还,是一大奇迹,只可惜,后来还是英年早逝了,也许跟他此战受伤有关。

凌统当时伤重没死,是因为用了卓氏的祖传良药,以至妙手回春。

《三国志》注引《吴书》记载:统创甚,权遂留统於舟,尽易其衣服。其创赖得卓氏良药,故得不死

虽然当时凌统受伤没死,但是,伤重有后遗症,导致身体大不如前。没过几年,凌统还是去世了。

凌统死后,孙权收养了凌统的两个儿子凌封和凌烈,把他们抚养长大,孙权每次见到来客,就对客人夸赞凌统的两个儿子,说,这是我的虎子啊!

凌统在九泉之下,也许可以放心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诸侯造反的时候 他们为什么不向国外扩张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对古代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诸侯造反,为何只在中国版图内反叛,而不去攻打周边建国?中国历史上发生过许多诸侯(藩王、藩镇等等)造反的事件,不过,成功的却不多。成功的不多,说明要造反成功是很困难的,只算得上是小概率事件。(诸侯起兵)那么,既然成功的不多,诸侯

  • 杨丽华的结局如何?17岁当皇后18岁成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杨丽华17岁当皇后18岁成太后最后结局怎么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父亲是隋文帝杨坚,母亲则是独孤伽罗,显赫耀眼的家世将她从小就培养为一位端庄、稳重的女子。最开始在隋朝还没有建立的时候,她被北周武帝选中,成为了太子宇文赟的妻子。成婚那年,她仅有12岁,却已经

  • 南宋宰相周葵简介:为人胸襟宽阔,深受宋孝宗赞赏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南宋宰相黄潜善简介:曾逐李纲、张所,杀陈东、欧阳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君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人们经常用一鸣惊人来比喻有才华的人,平时默默无闻,一旦施展才华,就能做出惊人的业绩。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对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意思和“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基本一致。在《史记·滑稽列传》中,“

  •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六国后宫的妃子是怎么处理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秦始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一统了天下,可六国后宫中的女人该何去何从?秦始皇嬴政 剧照六国美女究竟有多少?《周礼》中有这样一句话:“士一妾,大夫二,诸侯有侄娣,九女而已。”意思是说,除了结嫡妻子之外,士人最多再纳一个姬妾,大夫可最多纳三个姬妾,而地位尊贵

  • 同样都是皇亲国戚 皇帝为什么多重用舅舅而不是叔叔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古代舅舅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舅舅难道就不会造反吗?为何封建帝王大多重用舅舅而不是叔叔前言: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帝王大多愿意重用自己的舅舅,而对同宗的叔叔多加忌惮,尤其是那些年纪尚小就被架上皇位的小皇帝,大多利用自己

  • 朱祁钰挽救大明于水火之中 朱祁钰最后为什么会留下污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祁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朱祁钰挽留国家危亡,最后为什么还是留下了污名?明代宗朱祁钰在历史上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有人说他挽救大明江山于危难之际,是一个好皇帝,也有人说他囚禁兄长、迫害侄子,是一个趁人之危的坏人,那么朱祁钰究竟是怎样的人,关于他的功勋得失,

  • 历史上乾隆是怎么对待永琪唯一的女儿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乾隆是怎么对待永琪唯一的女儿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宫史书中曾经记载过,五阿哥是一位非常聪慧的皇子,不仅精通满、蒙、汉多种语言,而且还能作诗绘画,甚至对天文历法也十分精通,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才子。并且他还很

  • 明朝皇帝朱祁镇是什么样的人 正史和电视剧差距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朱祁镇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的朱祁镇是怎样一个人?他的经历与《大明风华》中有何不同?古装电视剧《大明风华》热播让许多观众对明代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就来说说在这部电视剧后期出现的一位重要人物——明英宗朱祁镇。看看历史上的朱祁镇是怎样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