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经历曹魏三代 他们为什么都没有杀司马懿

司马懿经历曹魏三代 他们为什么都没有杀司马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905 更新时间:2023/12/18 8:04:5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司马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操看出司马懿有不臣之相,曹魏皇帝为什么都没有杀他?

曹操在临去世的时候,对曹丕说司马懿不是做人臣的人,他将来肯定会干预你的家事。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让曹丕注意司马懿,防止他反叛。可是曹氏历经三代,不但没有杀掉司马懿,反而对他委以重任,最终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夺取了曹魏的政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个发生在商鞅身上的故事。魏国的相国公孙座在临死前向国君推荐商鞅,让国君把国政交给商鞅。然后他又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如果不能重用商鞅,就一定杀了他。然后公孙座又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商鞅,说自己是先国家后私人,如果国君不用商鞅,商鞅就赶快离开魏国,以免被杀。

商鞅听后不以为然,他说魏王不听公孙座的建议重用自己,难道就会听公孙座的话把自己杀掉吗?因此商鞅没有离开魏国,魏王既没有重用他,也没有杀掉他。商鞅的情况也可以印证司马懿的情况,那就是曹操不杀司马懿,曹丕等人为何要杀掉他?

曹操对司马懿的使用原则就是制约使用,这是因为曹操了解司马懿的才干,同时也了解司马懿对曹氏并非死心塌地的忠实。曹操和司马懿早就认识,曹操当年出任的第一个官职洛阳北部尉,举荐人就是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因此,曹操对司马懿的情况十分熟悉,认可他的才能。

但是当曹操征召司马懿的时候,却遭到了司马懿的拒绝。司马懿以病重瘫痪的理由拒绝了曹操的征召。这是因为司马懿并不看好曹操,不想加入曹操集团为之效力。直到官渡之战后,天下形势已定,曹操对司马懿拒不应召起了杀心,司马懿才加入了曹操的阵营。

曹操对司马懿的态度十分不满,故意给司马懿分配一些琐碎低级的工作。司马懿了解曹操的心思,对这些工作都兢兢业业,亲力亲为。他用自己的工作态度慢慢缓解了曹操对他的气愤,并且趁机与曹丕交好,成为曹丕集团的中坚分子。

曹操虽然对司马懿还有怀疑,并且对他的“狼顾”之相有所疑忌,不过看在司马懿为曹氏兢兢业业工作的份上,放过了他。他在临死前嘱咐曹丕,只是让曹丕注意司马懿,把自己的制约使用的原则继续下去。在利用司马懿的才能的同时,不让他有机会产生异心。

这个原则被曹氏沿用了三代,到曹睿时代,他和司马懿关系很好,让他率领军队作战,并且把少帝托付给他,但是曹睿依然对司马懿防着一手。在对司马懿和曹爽进行职权分配的时候,曹爽比司马懿多出了大将军的职务,并拥有假节钺的特权。这样,曹魏的军政大权就牢牢掌握在曹爽手中,不出意外的话,司马懿是动摇不了曹魏的根本的。

二、曹操没有料到司马懿的长寿和曹爽的愚蠢。

但是曹操没有想到的是,司马懿能够活得那么长。司马懿生命力旺盛,居然熬死了曹魏的三代君王。曹丕和曹仁如果能够再多活几年,司马懿估计也就寿终正寝了。这以后的高平陵事变也就没有发生的条件了。谁了解司马懿不但能够活下来,他还可以靠装病骗过曹爽,进而实施他的篡权计划。

曹操、曹丕、曹睿等人更没有想到的是,曹爽兄弟的愚蠢。原本曹氏定下了对司马懿制约使用的原则,可是到曹爽的时候,他却改变了这个原则。曹爽为了争权,排除异己,利用手中的军政大权把司马懿架空起来,逼得他装病避祸。曹爽还不顾律法,在朝廷胡作非为,失去了朝廷上下的人心。

更令曹睿没有想到的是,曹爽还自掘坟墓,轻易率军出城,给司马懿发动政变创造了可乘之机。在高平陵事变中,曹爽不顾桓范的劝说,乖乖交出军权,让司马懿兵不血刃就夺取了曹魏的军政大权。在一系列诛杀异己后,司马氏掌握了曹魏的政权,最终覆亡了曹魏。

原本是曹操等人安排下的万全之策,就这样被司马懿给破除了。司马懿用他的坚忍,熬过了最艰难的岁月,终于在去世前等来了曙光。曹氏历经三代的防范,被曹爽的愚蠢毁于一旦。这些都是曹操、曹丕、曹睿等人没有想到的事情。

结语:

曹操对司马懿一直心怀疑忌,在去世时还提醒曹丕。但是他自己不杀司马懿,还对他予以重任,前有车后有辙,曹丕自然也不会杀司马懿。曹丕、曹睿等人把曹操对司马懿的做法复制下来,对他制约使用。

但是由于司马懿的长寿和曹爽的愚蠢,使得曹氏三代的策略毁于一旦。司马懿熬死了哪些有才能的君主,利用了曹爽自掘坟墓的行为,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了曹魏的政权。这些情况,是曹操、曹丕、曹睿等人万万也想不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孙权当初都强调不能杀关羽 吕蒙为什么还要执意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孙权和吕蒙,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孙权百般强调不能杀关羽,吕蒙为何仍执意要杀?吴下阿蒙终归还是那个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故事主人公可能被夸大。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把君王给的既定目标完成就算胜利,其他的话都是参考。每一句都听君主的必定束手

  • 刘备最终选择赐死刘封的真相是什么?与诸葛亮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刘封,东汉末年长沙人,蜀汉昭烈帝刘备养子。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后代人丁单薄,一直找不出有才干的继承人,所以最后才由阿斗刘禅继承;其实,刘备不只刘禅一个儿子,还曾经过继过一个长子,这位长子非常有才干,领兵打仗也非常勇猛,但他的存在却是个棘手的问题,所

  • 三国时期曹丕与曹叡托孤的结局如何?有何差别?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历史,有很多老皇帝无法继续照顾孩子,于是有了托孤的情况。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托孤,顾名思义,是指把身后的继承人相托给别人,在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例子,例如刘备白帝城托孤。在白帝城托孤时,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

  • 吕蒙在杀了关羽之后 吕蒙突然死亡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对吕蒙和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蒙杀了关羽之后,吕蒙为什么也突然死了?在传说中,关羽早就成为一个天神一流的人物。作为害死关羽的帮凶,或者说罪魁祸首,吕蒙是百死难辞其咎。来看《三国演义》是怎么描写吕蒙之死的。蒙推倒孙权,大步前进,坐于孙权位上,两眉倒竖,双眼圆

  • 历史上武则天掌权之后,是如何对待她的几个堂兄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其一生既传奇又神秘。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俗话说,大丈夫要能屈能伸,只有忍常人所不能忍,才能为常人所不能为,这是一种韬光养晦的策略,也是一种博弈上的技巧。一些成熟的人表面上看可能毫无躁动,其实内心已经在做各种各样的打算了,这就是人

  • 陆逊对东吴的贡献那么大 孙权最后为什么还要逼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对陆逊和孙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陆逊为东吴付出了那么多,孙权为何要逼死他?对于这个问题,小编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一,孙权晚年昏聩。《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孙权说:“他性格多疑猜忌,杀人毫不犹豫,到了晚年更加严重。”孙权晚年昏聩加上多疑,做了很多荒唐事。下面列举

  • 如果诸葛亮去攻打东吴的话 陆逊最后还能打赢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诸葛亮和陆逊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攻打东吴的人是诸葛亮,陆逊能打赢吗?陆逊胜利的可能性比较大,但诸葛亮不会想刘备那样败得这么惨。其一:诸葛亮比刘备更加谨慎,惨败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孙刘本是抗曹同盟,但在公元219年时,孙权派吕蒙夺取荆州,并且杀死了

  • 官渡之战袁绍到底是怎么想的 袁绍为何把粮草囤于乌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对官渡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官渡之战,袁绍为何将数十万军队粮草囤于乌巢?袁绍起兵十万余南下进攻曹操,白马中了曹操声东击西之计折了颜良,撤退途中曹操又抓住袁军轻敌冒进的战机设伏杀了文丑。之后隔着官渡水双方主力结营数十里对峙。这段时间曹操屡屡派出精锐小队威胁袁绍

  • 占据了关中,马超都没有一统天下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时期,关中的存在感非常虚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东汉末年诸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卫尉马腾长子。提到马超,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蜀汉五虎上将。但是,对于马超来说,

  • 古代能见到皇帝的人那么少 皇帝又是怎么证明自己是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对古代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几乎很少人见过皇上,皇帝出宫时怎么证明自己的身份的?我们都了解在古代的时候除了那些王公大臣们和皇宫里的人,几乎是很少有人见过皇帝是什么样子的,甚至一些偏远省份的地方官也不了解皇帝是什么样子。而且古代又没有电视之类的,如果一个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