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梁父吟到底是什么 诸葛亮为什么喜欢唱梁父吟

梁父吟到底是什么 诸葛亮为什么喜欢唱梁父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524 更新时间:2024/2/4 7:44:36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梁父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国志 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这是诸葛亮传记中记载的内容,意思是说:诸葛亮在隆中耕种田地,喜欢吟诵歌谣《梁父吟》。诸葛亮身高八尺,经常自己把自己比做管仲、乐毅一样的人物,但是当时的人都不这么认为。

管仲、乐毅大家都很熟悉,管仲是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贤相,乐毅是辅佐燕昭王夺取齐国七十多座城池的名将,但是梁父吟是什么?

诸葛亮

准确地说,《梁父吟》是一首汉朝时期的乐府歌谣,被认为是诸葛亮所作,具体是不是诸葛亮作的,在历史上是有疑问的,现在流传下来的是宋朝版本,被收集在《乐府诗集》中,它的内容是这样的: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把这首诗歌翻译成白话文是这样的:

走出齐国临淄城的城门,遥望城南的荡阴里(地名)。那里有三座坟墓,形状大小非常相似。请问这里是谁家的墓地,是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续的。他们的力气能推倒南山,又能斩断地脉。不料他们一朝遭到谗言,两个桃子竟然杀死了三个勇士。谁能够想出这样的奇谋?他就是齐国的国相晏子。

梁父吟

《梁父吟》讲的其实就是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据说这事发生在齐景公时期,齐景公手下有三个勇士,分别是: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接。由于三人勇猛善战、战功卓著,不把一般人放在眼中,显得有些骄纵,就连当时的齐国国相晏子也对三人有所不满,担心三人会祸害齐国,于是晏子劝说齐景公杀了三人,齐景公虽然觉得可惜,但是晏子的话也有道理,于是就答应了晏子。

于是晏子就想了一个计策,他借齐景公之名,召来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接三位勇士,然后拿出2个逃子说要奖赏三人,并对三人说,你们谁的功劳大,桃子就奖赏给谁,公孙接第一个出来说:我曾经捕杀野猪、搏杀老虎,所以我得一个桃子。

田开疆第二个说:我曾经两次率军打败敌军,所以我也得一个桃子。最后,古冶子说:我曾经在河中勇斗大鳖,不仅救回了国君的马,还救回了国君,我的功劳会不如你们吗?我却没有桃子吃!说完古冶子还拔出自己的宝剑。

二桃杀三士

古冶子的话说完了,公孙接和田开疆就觉得不好意思,两人本来就是自视甚高的人,现在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同时两人也是热血的急性之人,马上就拔出宝剑自刎而死,古冶子一看到公孙接和田开疆自杀而死,开始感到内疚,因为自己一句话就害死了两人,感到非常悔恨,同时在强烈的自尊心之下,古冶子也用剑自杀了,就这样晏子一个小小的计谋,就导致了齐国三大勇士的自杀身亡,这就是二桃杀三士的故事。

这个故事所表达的意思其实是:讽刺像晏子这样的名士,居然用这种计谋去诛杀没有过错的勇猛之士,为三位勇士的强烈之死感到悲哀。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喜欢《梁父吟》,还经常吟唱?

三国志说诸葛亮喜欢唱《梁父吟》,然后紧接着说了一句,诸葛亮经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可见管仲和乐毅才是诸葛亮所崇拜的对象,而《梁父吟》中所表达的二桃杀三死,对诸葛亮来说这是一种不道义的计策,诸葛亮是看不起晏子的计谋,更加为三位勇士的死不满,诸葛亮喜欢吟唱《梁父吟》更多是为了警示自己。

诸葛亮

看看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

《三国志 诸葛亮传》: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这段话评价了诸葛亮的性格特点,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这就是:

有功必赏、有罪必罚、赏罚分明,不以人情作依据。

这是诸葛亮正直无私、以法治国的一面,陈寿形容诸葛亮是管仲、萧何一样的人物,这也就印证了诸葛亮自己比作管仲、乐毅的说法,从诸葛亮在历史上中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出,他是一个正直无私的名士,不屑于使用晏子那样的阴暗手段去残杀勇士,而是根据法律来治国,如果犯了法,则由法律来处置,而不是使用个计谋去杀人。

诸葛亮与刘备

诸葛亮时时吟唱《梁父吟》,就是为了告诫自己,绝对不会做晏子这样的人物,晏子对待勇士采取的是用计谋杀害的办法,那么诸葛亮对待同僚和政敌是如何处理的呢?

1、诸葛亮对待关羽

刘备对诸葛亮稍微好一点,关羽和张飞就不高兴,诸葛亮也没有说什么,后来刘备封了前后左右四大将军,诸葛亮听说黄忠被封为后将军时,担心关羽不服气,还提醒了刘备,说关羽听说黄忠受封一定会不高兴,但刘备没有听从诸葛亮的话。

关羽曾经写信问诸葛亮马超才能如何,诸葛亮说马超跟张飞一样,是彭越英布那样的英雄,不如关羽这样的美髯公,这信是诸葛亮主动示弱,甚至是故意奉承关羽,为的就是蜀汉的内部团结,可以说诸葛亮为了大局,并不计较关羽的一些不良行为。

2、诸葛亮对待魏延

魏延是刘备提拔起来的军事人才,性格跟关羽差不多,谁都看不起,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掌权,对魏延非常重视,甚至是护短,魏延跟车骑将军刘琰不合,诸葛亮让刘琰跟魏延道歉,这不是护着魏延吗?

诸葛亮说魏延

魏延老是欺负杨仪,甚至拔出刀要杨仪面前晃,这肯定是魏延不对了,但诸葛亮并没有处罚或者责备魏延,只在两人当中当和事佬,这明显就是偏袒,而且不断给魏延升官,魏延的死是自己作,不听从命令,又攻击杨仪,导致被杨仪所杀,与诸葛亮无关。

3、诸葛亮对待李严

李严算是诸葛亮的政敌,刘备去世后,李严不满诸葛亮专权,经常在背后给诸葛亮使绊子,但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李严被诸葛亮联合几十名朝中官员弹劾,诸葛亮最后把李严贬为庶人,并没有杀他,同时李严还一直幻想诸葛亮会重新用他,诸葛亮去世,李严听说后,认为不会再有人用他,也去世了。

诸葛亮对付李严这样的政敌用的是光明正大的方法,以至于李严都不认为诸葛亮是害他,这就是诸葛亮的公正,处罚你,让你没话可说,让你服气。

4、诸葛亮对待刘封

诸葛亮与刘备

刘封算是诸葛亮唯一建议处死的人,这也刘封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刘封一直在仗势欺负人,比如孟达,手下有三千部曲,官也比刘封大,但是经常被刘封欺负,如果刘封不是刘备养子,他也不敢欺负他人吧。

就是刘封这个养子身份,再加上刘封性格骜不驯,诸葛亮担心刘备去世后,刘封会产生偷窥帝位的想法,引发蜀汉的叛乱,如果再有蜀汉内部的敌人引诱的话,会危害到政权稳定,所以诸葛亮建议刘备处死刘封,是为了政权稳定,而刘备自然不傻,只有刘备认为正确的建议,他才会同意。

这些就是诸葛亮对待他人的态度,可以看出诸葛亮的为人处事与性格特点,至少在诸葛亮一生,从来也没有使用计谋害死谁的事情发生,诸葛亮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是正直无私的,他用法律和制度对付所有的人,让所有人无话可说,他一生清贫,正直无私,高居权位而鞠躬尽瘁,手握大权却死而后己,这就是诸葛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逼死皇后卫子夫,真的是汉武帝一手策划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卫子夫是第二个皇后,汉武帝喜欢过卫子夫吗,汉武帝瞧不起卫子夫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逼死皇后卫子夫,汉武帝后悔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我们都知道,西汉的灭亡,与外戚王氏的专权有着直接的关联;但在西汉前期,无论是刘氏皇室,还是勋贵集团,对于外戚势力都是极为警惕,主要的原因,就是吕后。“外戚”概念的正式形成,源于司马迁的《史记》,《外戚世家》正是以吕氏为开

  • 赵高能够轻易的弄死胡亥 赵高为什么还被子婴除掉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为什么疼爱胡亥,秦二世胡亥,秦二世胡亥简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高和子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秦二世胡亥是秦朝的第二任皇帝,虽然这个位置来得不是那光彩,但是好歹他还是当上皇帝,胡亥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因为秦始皇生前没有明确地确诊继承人,也没有明确地告知天下,所以在秦始皇巡游途中因病突然去世之后,才发现大秦帝国居然没有法定

  • 刘邦当初为什么不杀子婴 其实这才是刘邦的高明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是阴险之人吗,子婴向刘邦投降的地点,刘邦对待子婴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不杀子婴,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王子婴,也叫秦三世,在公元前207年,掌握朝政的丞相赵高,企图自立为帝,逼迫杀了秦二世胡亥,秦二世死后,赵高召集大臣告知诛杀秦二世的情况,然而发现群臣和将领们都不支持他,不得不迎立子婴,子婴继位5天之后,杀了赵高,子婴是秦朝最后一位

  • 尚可喜是什么人?康熙钦封的汉人亲王,被后世吹捧的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康熙三次亲征平定了什么叛乱,康熙身上的汉人血统,尚可喜家族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尚可喜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1675年(康熙十四年),平西王吴三桂造反,靖南王耿精忠起兵响应,“三藩”已有“两藩”反叛。为了拉拢第三个藩王、平南王尚可喜,康熙下旨,封尚可喜为平南亲王。这样一来,尚可喜成了清朝276年间,唯一一个汉人亲王。这位历经明清两朝

  • 萧何既然不会行军打仗 刘邦为什么还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萧何第一功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202年,汉高帝刘邦终于扭转乾坤,从劣势反败为胜,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随即登基称皇帝,建立中国历史继秦朝之后第二个大一统朝代西汉。汉高帝刘邦在用人方面那是非常高明,他自己也深知开国功臣对国家的影响和贡献,所以亲自制定了开国功臣排

  • 关羽为何从不主动单挑吕布?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三国名将中,关羽和张飞的性格可以组合成一个谐音词:焦躁。其本意应该是关羽骄傲、张飞暴躁。暴躁的张飞连关羽都敢捅,要不是夏侯姑娘技高一筹,张飞在当年简直没人能收拾得了——连刘备说话,张飞有时候也当耳旁风,要是张飞早听刘备的劝告,对手下温柔

  • 刘邦称帝后有些人都被除掉了 刘邦为何没有对萧何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和萧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一将功成万骨枯,从古至今仅有两人,一个是朱元璋,一个是刘邦,打破了平民阶级的印记,坐上平皇皇上的位置。他们都来源于民间,但最终却借助军师的协助和自身令人震惊的智谋与各种各样的巧合,做到了位极人臣,与天齐下的皇上王位。提到刘邦,他

  • 项羽为什么自杀都不愿意渡过乌江 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项羽自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有无数的遗憾,然而在秦朝末年时诞生了无数豪杰,其中发挥最优秀的非西楚霸王项羽莫属了。要说项羽这辈子也是非常的辉煌,按照项羽本人的说法,就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更是多次实现了以少胜多的壮举。不过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事使许

  • 刘病已继位后,为何给刘彻的谥号是“戾”?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汉宣帝刘病已继位后,追封自己爷爷“戾太子”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刘据本身就是汉武帝刘彻亲封的太子,巫蛊案爆发到皇太子刘据自杀身亡这一段时间里面,刘彻并没有废除刘据的太子之位,所以汉宣帝恢复太子称号并没有什么问题,至于上谥号为“戾”,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恶谥,其实这不是一个恶谥,当然也

  • 武则天都已经篡唐改国号了 武则天死后为什么还和李治合葬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治和武则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治和武则天虽然有着明显的利益交换,但不口否认,双方仍有着较为深厚的感情。公元650年,源于李世民的忌日,李治到感业寺祭拜,得以再次见到武则天,武则天哭了,李治也流下了眼泪。最起码在李治即位之初,双方的感情是真挚的。所以我们相信,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