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王到皇帝:吴三桂为何实力最弱时称帝

周王到皇帝:吴三桂为何实力最弱时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412 更新时间:2023/12/7 22:17:45

康熙十六年(1677年)初,战争形势开始发生战略性的转折。清军在经过短暂的退却和防御后,很快恢复了常态,在东南和西北两翼战场转入了进攻。康熙十五年六月,首先降服了辅臣,西北叛军顷刻瓦解,四川叛军被逐回老巢,奄奄待毙;次年十月,耿精忠被迫投降,福建底定,台湾郑军被逐出大陆,盘踞江西、浙江的叛军亦告分崩离析。东南地区尽为清有。

网络配图

在解决了西北和东南的叛乱后,清朝统治集团从全局重新部署。对吴三桂展开战略大包围:从东西两线逼湖南,向两粤进军,切断三桂的后路。同时,在内线即湖南战场,调兵遣将,准备发起总攻。同三桂实行战略决战的时刻正在迅速来到!

为了实现这个战略,必须先解决两粤的问题。在广东方面,清军进展颇顺利。这实赖尚之信的配合与协作。他表面上投靠了吴三桂,实则以图自保。三桂对他并不放心,派了他信任的冯甦任广东巡抚、董重民为两广总督,授意他们控制和监视尚之信。但之信不为三桂出一兵一卒,也不跟清军交战,而是静观形势的变化,等待时机,迎接清军入粤。康熙十五年十二月九日,在耿精忠刚降后,尚之信看到清军形势好转,时机成熟,就派人携带他的一封密信,前去和硕简亲王喇布军前“乞降”。圣祖下敕谕一道,赞赏了他的行动,谅解他暂依三桂,实出不得已,“因事出仓促,致成变异”,他对之信“深为恻悯”《清圣祖实录》,卷64,15~16页。,完全不计以往之事。又过了三个月,即康熙十六年三月,形势进一步好转,之信再次上“密疏纳款”。圣祖得报,立催康亲王杰书“速进广东”。经王大臣会议,责成“镇南将军”莽依图率部入粤。《清圣祖实录》,卷66,4~5页。

莽依图于四月二十四日自江西赣南统兵赴粤。二十九日,抵达江西与广东交界的南安(江西大余),叛将严自明献城降。清军进入广东,取南雄(今仍名),直抵韶州(广东韶关),假降孙延龄的傅弘烈“迎降”。《清圣祖实录》,卷67,4页。尚之信即于五月四日率省城文武官员及兵民“归正”,特派他的弟弟尚之瑛代表他到韶州“迎接王师”。圣祖便把尚可喜亲王爵给他承袭《清圣祖实录》,卷67,9页。,赐金册,其文曰:

……后粤东煽乱,平南王尚可喜自闻兵变,忧郁成疾,始终未改臣节,逐致殒逝。子之信感戴国恩,克成父志,屡次密奏,约会大兵进粤,率在省文武官吏及士绅军民倾心归正,市肆不惊,恢复粤省,绥定疆,忠贞可嘉,劳绩茂懋著。特命尔之信袭平南亲王,锡以册宝。

网络配图

尔其承兹宠命,益茂勋庸,钦哉。《尚氏宗谱》,卷2,“大房”。

顺便指出,这份册文《清圣祖实录》失载,迄今仍保存在《尚氏宗谱》里。清官方修史有意删除,显然是出于政治原因。尚之信后来被定为“三逆”之一,而册文的内容是对其定逆案的否定。幸好《尚氏宗谱》保存了册文,这对我们揭示尚之信“逆案”的真相大有益处。

由于尚之信采取主动行动,率先归正,广东文武大吏纷纷投诚。原任两广总督、与之信一起“从叛”的金光祖,密约心腹,杀死叛将雷孚言;逮捕三桂任命的总督董重民,“决意归正”。《清圣祖实录》,卷67,9页。被三桂任命为广东巡抚的冯甦,早与之信“协谋归正”,受到朝廷嘉赏,重新任命为刑部侍郎。接着,原任高、雷总兵官祖泽清也率所属官兵投诚……《清圣祖实录》,卷67,12~13页。

尚之信和地方大吏主动投诚,广东省内已叛的将官不再抵抗,马上准备投降。所以,清军在广东几乎没遇到任何抵抗,就消除了叛乱,圣祖对此深表满意,说:尚之信“素怀忠荩,思报效国家,朕已知之,举广东全省归诚,民免汤火之患,深为可嘉”《清圣祖实录》,卷67,14页。。之信“归正”是真诚的,有一件事很说明问题。原潮州总兵刘进忠于六月降后,故态复萌,暗中与吴三桂勾结,把康亲王杰书招抚的檄文送交三桂,“召兵自救”。此事被尚之信发现,密报朝廷,引起圣祖警觉,指示兵部:“刘进忠心怀诡谲,非实意归诚,可檄康亲王密为之备。”《清圣祖实录》,卷67,10页、18页。后来的事实,完全证实之信提供的情况是可靠的。仅此一事,已表现出之信是忠于朝廷的。圣祖对之信亦完全信任,指示他如广西也能“反正”,可率兵分三路进剿吴三桂。随后,圣祖作了进一步部署,命简亲王喇布取衡州、莽依图取湖南、尚之信等取广西。《清圣祖实录》,卷67,19页。

网络配图

清军进粤,尚之信归清,深深地震动了三桂,他感到后路有被切断的危险,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为巩固后方,他派出七员大将,统率三万人马进至湖南与广东交界的宜章(今仍名),企图分兵进攻乐昌(广东乐昌)、南安(江西大余),夺占两城,进而夺韶州(韶关),控制交通线。韶州居五岭之脊,是江西与广东的咽喉之区,为兵家必争之地。三桂大将马宝、胡国柱等率领劲兵数万,于七月五日向韶州发起了大规模进攻。攻势猛烈,志在必得。清军统帅“安南将军”舒恕急遣副都统赫勒布率满汉官兵赴援。圣祖闻报,指示命令到日,尚之信与“镇南将军”莽依图等速率兵赴韶州,舒恕亦相应应援,必保韶州,不得丢失。《清圣祖实录》,卷68,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男宠那么多:为何没生下一儿半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谁说女子不如男君临天下武则天,武则天晚年为什么养男妃,武则天的男宠

    原因咱推测,很简单,应该就是年龄问题。网络配图武则天生于西元624年,她的第二任老公——唐高宗李治——第一任,乃唐太宗嘛——生于628年,卒于683年,死于,也才55岁——但武则天比他大4岁啊,当时,她已59岁了。相信,在李治尚未驾崩之前,武则天是不会乱来的。转年,她便60了。网络配图应该差不多就在

  • 第一代海昏侯系刘贺:当皇帝27天劣迹累累被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贺真的昏庸无道吗,海昏侯刘贺死因揭秘,刘贺被废真正原因

    今年以来,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挖掘进行得如火如荼,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大量珍贵文物,而墓主人身份到底是不是西汉史上那位只当了27天皇帝的刘贺呢?目前尚不能确定。可以确定的是,第一代海昏侯是刘贺,是史书赞为“倾国倾城”的李夫人之孙。刘贺可以说是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成年皇帝,他不是个合格的皇帝,但也不算

  • 雍正:中国历史上最励志的皇帝从不巡游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敢骂皇帝的大臣,雍正是最勤勉的皇帝,雍正是好皇帝还是坏皇帝

    他是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也曾是寄情山水的闲人;他有深沉冷酷的手段,也有“任性”批奏的性情;有帝王中罕见的文采风流,却也难能可贵的凛然正气。“有志肝胆壮,无私天地宽”,是雍正亲笔的书法。史书上对他有种种误解和低估,但透过历史的迷雾,我们却渐渐看到,这位本不起眼的阿哥,苦心耕耘,顶住了康乾盛世的繁荣。网络

  • 隋朝名将贺若弼:用兵善于虚张声势真假难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光弼诱敌马,罗成回马枪挑死单雄信,隋朝名将贺若弼

    隋朝名将贺若弼对自己的军事才能颇为自负,当隋炀帝杨广还是太子的时候,有一回问他:“杨素、韩擒虎、史万岁这三人谁算得上是真正的大将。”网络配图读过《说唐》的人都知道杨素和韩擒虎,这两位都是响当当的名将,史万岁也是为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良将,然而,对这三位分量很重的老同事,贺若弼却是嗤之以鼻,说:杨素猛而

  • 明宣德皇帝为何要烤死自己亲叔叔杀他家满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宣德儿子,伪满皇宫是谁住的,崇祯皇帝被晒尸

    力摔皇帝,浴火赴死不偷生朱高煦只身出城后,立即被城外的官军捆绑了押到朱瞻基军帐前,朱瞻基当即命扈从的御史于谦朗声宣读其罪状。这个于谦就是后来在明英宗“夺门之变”后被杀的那位兵部尚书、写过《石灰吟》的著名忠臣。据《明史·于谦传》记载,当时他“正词崭崭,声色震厉”使朱高煦“伏地战栗”(怕是被气得,而未必

  • 中国古代第一奇案:狄仁杰断四漆屏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南郊)人,唐朝(武周)杰出政治家,武则天当政时期宰相,女皇股肱。历官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宁州、豫州、复州刺史,江南巡抚使,冬官(工部)侍郎,洛州司马;武则天即位,任地官(户部)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后为来俊臣诬害下狱

  • 揭秘岳飞被冤杀:最先诬告的是他的手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抗金爱国名将、伟大的民族英雄岳飞,不是战死于抗敌战争的沙场,却冤死于本朝人的诬陷和屠刀。岳飞冤案的平反昭雪过程,曲折不顺。其中的诸多原委,尚有续探之余地,由此涉及的是非原则问题,更有申论之必要。爰奉拙文,识者正之为盼。一、凶手众多,岳飞被害岳飞罹难,考论者很多,然偏重于围绕宋高宗和秦桧孰为元凶、

  • 奸臣赵高:从底层爬上权利顶端导致秦国加速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赵高是赵国的宗室的远亲(也有说是秦国宗室的远亲),家族败落后流亡到秦国。赵高的母亲因为触犯刑法,导致身体部分残缺,后面被收入隐宫——秦朝专门收容刑满释放的囚犯的地方。赵高兄弟都是在这里出生的。图片来源于网络秦始皇看赵高为人勤奋,就让他任中车府令,管皇帝的车马,并且还让赵高教胡亥断案。赵高本就是个察言

  • 名将还是屠夫?白起活埋40万敌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春秋战国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秦国大将白起攻打赵国,赵国战败,四十万人向白起投降。然而名将白起竟在一夜之间,将这四十万人活埋了。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这是绝不可能成功的。清朝晚期,曾国藩、李鸿章打太平天国的时候,李鸿章的淮军起来,不得已借用外国人的洋枪队。有个英国人叫戈登,带兵帮忙打太平军。打到苏

  • 千古一帝秦始皇惊人身世:竟是私生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千古一帝秦始皇,无疑是中华民族统一的大英雄,其严刑峻法、焚书坑儒,也需要放在历史的现实环境下去评价。但是他的雄才大略,是无法掩盖和抹杀的。然而秦始皇的身世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里是这样记载的:“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