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的困境:蜀汉人力有限 只得用后备人才

诸葛亮的困境:蜀汉人力有限 只得用后备人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996 更新时间:2024/1/4 17:50:50

说起三国故事,最纠结最悲情的恐怕是“挥泪斩马谡”这一出。马谡不可重用,刘备早就看出来了,诸葛亮眼光不在刘备之下,为什么还是违背了蜀汉公司前任老总的遗嘱,将马谡推上了业务第一线,委以最重要的大任呢?

如果简单地归咎于诸葛亮用人不明,无论是从史学研究,还是从人力资源研究来说,都不免简单粗暴。一个经理人用人,不光是受自己眼光的局限,同时也会受到客观环境、竞争对手对比等诸多因素的局限,有时候一些措施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网络配图

我们且从街亭之战前后的客观形势,以及蜀汉的人力资源配置来看这起事件吧。

诸葛亮的困境

蜀汉人力资源有限

只得用上后备人才

读《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就知道,诸葛亮在杀马谡的前后,其心情极其纠结,具体情况不用再描述,看原著:

须臾,武士献马谡首级于阶下。孔明大哭不已,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

刘备生前对于诸葛亮的嘱咐不是小说家之言,确实是史有记载的,在《三国志》中,刘备的原话就是“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既然诸葛亮已经得到预警,马谡不能重用,为什么最终还是违背了前任老总的生前嘱托,将马谡安置在最重要的战场上呢?

网络配图

俗话说,形势赶不上变化。创业的环境和人才的任用,永远都不是静态的,刘备死前的嘱托,可谓此一时,到诸葛亮北伐,又所谓彼一时。哪些人力资源该用,该怎么用,用在什么地方,用在什么时候,都随时在变化。

刘备去世的时候,是公元223年,当时正好是在大败给孙权退守白帝城之后,蜀汉遭受重挫,但人力资源尚算充沛,或者说还没有凋零到很难看的地步,哪怕在败兵之际,居然还有向宠这样的能人,手下士兵没有一个损失的,刘备称之为“能”。这个时候,在刘备心中人力资源分布图的第一线位置上,还没有马谡,当然,他也不是完全否定马谡,只是觉得“不可大用”,言下之意就是马谡此类人最多只能放在后备库存里,不让他闲着,也不让他接力。

然而,形势永远在变化。等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距刘备去世已经五年,那是公元228年,蜀汉公司的人才经历了又一波凋零。况且这些人才大多不是本地产的,大部分来自冀州、荆州和山东,没了就是没了,根本没法补充,巴蜀之地的人口基数又少。就在这种情况下,在诸葛亮的心中,马谡的位置,从刘备框定的后备人才向前推移到了第一线人才的位置。不是诸葛亮不把前老板的话放心上,而是手头能用的人力资源在减少,用着用着,自然就轮到马谡了。

网络配图

而且,诸葛亮将马谡置放在街亭这样的战略要地,也不完全是在冒险。诸葛亮对街亭前线的布置已经极其周密,指挥官只需按部就班地操作,应该问题不大。可以说,这项业务虽然重要,但悬念不是很大,总部的图纸都已经画好,按原计划进行即可。而且,马谡擅长军事理论,放在这个位置上,不算唐突,至少他会看图纸,懂业务吧。

诸葛亮的失算之处不在于未料到马谡无能,而是未料到马谡逞能。马谡不是那种公司总部叫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的乖乖仔,喜欢体现个人的智慧,《三国演义》对于他违背军令的情状颇多夸张描写,但基本事实还是符合史实的,“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本来不用你动脑筋,偏偏你要动脑筋,结果坏事。

在人才捉襟见肘之际,不得不把后备力量马谡拿出来,放的位置也不算太冒险,诸葛亮用人的心思,还算稳妥。

当然,也不是完全无人可用,例如还有赵云魏延等能人。不过,当时这些大腕也都有其他重要业务,魏延守汉中,赵云在斜谷道布置疑兵,佯攻敌军,拖住曹真。这些业务的不确定性更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打下四百座军州的赵匡胤武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匡胤为什么在陈桥发动起义,长洲陆军,武艺是哪里人

    在很多的小说中,都讲赵匡胤是一个杆棒等身齐,打得八百连营都姓赵,也有人说赵匡胤创立了太祖长拳,号称武艺天下第一。赵匡胤武艺超群当不假,不过是不是最能打,这个并没有信史记载。关于棍的使用在宋朝确实有了很大发展,李小龙的二截棍源头就在宋朝,是从“大扫子”演化过来的,“大扫子”长的一截齐眉,短的一截两尺,

  • 为何得到李渊亲自迎接后 李世民就造反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渊为什么不传位李世民,李渊篡位,李世民造什么反

    在庙堂语境里,给其实是夺。庄公二十八年,晋国的国君晋献公给了世子申生一块地盘:曲沃。曲沃是晋国的第二大城市,还是晋献公这一族的发家地。又过了一段时间,晋献公任命申生为卿士,掌管国家的下军。整个晋国,只有两支军队,上军跟下军。申生一下掌握了一半。出这个主意的是申生的后妈骊姬、晋献公的小老婆。这个故事背

  • 南宋将领梁红玉:一位妓女出身的女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南宋女将梁红玉,南宋女将军,历史上的梁红玉是怎样一个人

    中国古代的女人身份低微,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就连身体都不属于自己,更有诸多家贫卖女现象,命好点卖给大户人家做妾做丫鬟,命不好又略有几分姿色的一般都被卖去青楼当妓女。做了妓女,可谓是跳入牢坑,此后漫漫人生路更是身不由己。说到青楼妓女,能被赎身出离开这个地方已经是重获新生了,而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妓女,转嫁

  • 解密:明神宗万历皇帝为何20年不理朝政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神宗郑贵妃,万历皇帝为什么30年不上朝,明神宗为何不上朝

    我们知道,万历皇帝亲政之初,还是很勤勉的,他按部就班做了不少事情。即便是后来,他也不能说就是平庸之辈。毕竟他执政期间,亲自布置完成了万历三大征。万历皇帝是何时起不上朝的?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位48年,是明代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可是,其间从万历皇帝主持朝政十四年至此后的二十年里,却不理朝政,不

  • 揭秘:历史上最著名的食人恶魔竟然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云南食人魔,中国古代食人史,新乡食人恶魔

    世人对赵宋王朝的印象非常好。在这样一个经济富裕的王朝,光明与黑暗总是相生共存。在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宋王朝,也曾出现一位肆虐经年、骄横残暴的吃人恶魔——王继勋。网络配图王继勋:庆州华池人,彰德军节度使王饶之子,孝明王皇后胞弟。据《宋史·王继勋传》记载,王继勋生性残暴,经常强行买得民间少女作奴仆,稍不如意

  • 朱元璋为惩腐败不惧丢“皇家脸面” 赐死驸马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滥杀无辜,朱元璋太狠,朱元璋惩贪纪录片

    在古代中国,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铁腕反腐”的先锋。他制定了《明大诰》等律令,发明了“剥皮楦草”的酷刑,严厉打击官员腐败行为,使明朝初期出现了“洪武之治”的局面,官场风气为之一清,吏治清朗百余年。在整治吏治过程中,朱元璋始终坚持铁腕冷面,雷厉风行,绝不手软,连皇亲国戚也不放过。他亲自下令赐死驸马欧阳伦

  • 管仲曾是出名“窝囊废” 打工被炒3次鱿鱼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管仲文化,管仲发明的行业,管仲属于什么家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史记·管晏列传第二》网络配图中国古代一提到经营管理,就必须说到春秋时代的管仲。他辅佐齐桓公全方

  • 清朝乾隆皇帝心中的第一宠妃是香妃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皇帝香妃墓,乾隆皇帝最喜欢哪位妃嫔,乾隆皇帝最爱哪个妃子

    公元1734年,也就是雍正十二年九月十五日,香妃诞生在新疆和卓族的一个家庭里。和卓族是世居叶尔羌的回族始祖派噶木巴尔的后裔,其族称为和卓,所以香妃又称和卓氏。其父为第二十九世回部台吉图尔都。乾隆二十年五月,清军进军伊犁,二次平定准噶尔叛乱,解救了被准噶尔拘禁的叶尔羌、喀什噶尔的部族首领玛罕木特的两个

  • 揭秘史上最强悍的权臣 曾连杀三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皇帝为什么不能直接杀了权臣,权臣闲妻,杀功臣最多的三位皇帝

    皇帝是“真龙”,“天子”。敢杀皇帝,那样的臣子的实力,就真的远远在君主之上了。这样的权臣,在中国古代也不少。赵高杀过秦二世;梁冀杀过质帝;宗爱杀过太武帝拓跋焘;还有刘裕、宇文泰、完颜亮、萧衍等也都杀过皇帝。可以看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天子”只是糊弄百姓的东西而已。这些例子,让我们知道臣子强到一定程

  • 项羽为何要一把火烧毁阿房宫?绝非头脑发热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烧的是咸阳宫还是阿房宫,项羽一把火烧了阿房宫,项羽烧毁阿房宫确有其事吗

    若要评中国消失的古建筑,阿房宫一定得入选。古诗赋有这样描述:“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你看,连绵三百余里,一宫之间,气候不齐,我们常说的东边日出西边雨,竟在一座宫殿里呈现,这气派!这名篇叫做《阿房宫赋》,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