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著名谏臣杨涟究竟犯了什么罪惨遭粉身碎骨之刑

著名谏臣杨涟究竟犯了什么罪惨遭粉身碎骨之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877 更新时间:2024/2/6 15:26:28

杨涟,字文孺,号大洪,汉族,湖北人,明朝著名的谏臣。杨涟一生效命于朝廷,为朝廷的建设做出了自己重要的贡献。杨涟为人老实忠厚,极其痛恨那些搅乱政局之人。后来,因为反抗阉党来遏止魏忠贤的事件中,杨涟为了维护政局的稳定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杨涟的青年时期,刚好是“东林”正兴起的时候,那时他对于顾宪成等人的不畏强权、敢于邪恶势力进行抗争的精神所感动,对他们的气节也非常敬佩。每当遇到东林讲会,他都会不辞辛苦地去到无锡,与东林的诸多君子一同探讨治国的事情。东林对他也非常赞赏,彼此都有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因此杨涟逐渐成为了东林党的后起之秀。

万历三十五年,杨涟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常熟的知县。为了能够更加了解当地的民情和民俗,他多次深入百姓的家中,常常与当地人民进行沟通和了解,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爱戴。后来又升为户科给事中,不久之后又升为兵科右给事中。

杨涟为人十分清廉,行事光明磊落,不会巴结那些权贵。当时因为神宗常年不与朝臣相见,郑贵妃与官吏进行勾结,从中来挑拨神宗和太子之间的关系,居心不良。杨涟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为太子感到十分担忧。他认为,太子是将来要继承皇位的,是一国之本,如果国本动了那么天下就大乱了。因此他将拥护太子和爱国联系在一起,坚决拥护太子。

杨涟是怎么死的

杨涟作为中国历史上深明大义、不畏强权的人,同时也是知识分子的楷模。在昏暗颓废的明末年间,杨涟与很多东林党人用他们的坚强和勇敢对邪恶势力进行抵抗,让统治者有所觉悟。杨涟为了对抗宦官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下面来看看杨涟是怎么死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杨涟向皇帝呈交了《劾忠贤疏》的奏折,里面列举了魏忠贤的二十四项大罪。但是,不巧的是这篇文章送达了魏忠贤的手中,魏忠贤看到后对里面的内容做了手脚。经过魏忠贤的授意修改,将一篇如此慷慨激昂的奏章改成了谬文,皇帝见后认为他的行为非常不妥。之后,也没有将魏忠贤定罪。杨涟知道形势不利于自己,但是他还是选择孤注一掷对魏忠贤进行弹劾。可惜,皇帝根本不听他的话,魏忠贤毫发无伤。

之后,魏忠贤进行了报复,诬陷杨涟等人行污受贿,将他们全部抓捕起来。想要知道杨涟怎么死的,下面就进行详细说明。杨涟在押入大牢后,对他进行了严酷的拷打和审讯,五日之后,他在监狱中写下了《绝命辞》后惨死在狱中。据说,杨涟先是被杖打了四十大棍,拶手个一百次,在他皮破肉绽之后,又用铁钉打入了他的脑袋中,土囊压身而死,他的死状十分惨烈,以至于当尸体被领出去之后,竟然已经腐烂,状况是惨不忍睹。等到放入棺材的时候,仅只有破碎的衣物和几根残留的骨头。

杨涟墓

杨涟墓位于龙兴沟背山面水的一个山凹里面,对面是于唐朝时候修建的龙兴寺遗址。这里的山峰像屏风一样展开,素有“扇子屏”的美称,溪水流过九曲之后又汇聚在山下,因此被称为“龙兴沟”,这里风景秀丽,空气清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元1625年,明末著名谏臣杨涟受到奸臣魏忠贤的迫害,受到无数次的酷刑最终死在了狱中。直到崇祯年间才得以平反,后被追加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又赐给他谥号为“忠烈”。在杨涟死后,他的家人扶着他的灵柩将他的尸体运回了故乡,安葬在了龙兴沟。因此杨涟墓也就在龙兴沟了,那么为何没有将他葬在出生地而是选择了龙兴沟呢?

理由一是因为在龙兴沟的下面有一个叫做“芦花湾”的地方,那里住着的人基本上都姓“詹”,他的夫人就是姓“詹”,所以这是安葬在这里的理由之一。理由二是因为龙兴沟的风景优美,另外加上它对面的龙兴寺香火旺盛,自然认为是一个很好的风水宝地。在2010年的时候,因为龙兴沟水库要加强筑坝,将库底的水都抽干了,施工队在库底进行寻找,果真发现了在文革期间所推落的石碑,石碑上的痕迹还很完整,经过考察和验证,这也证实了史料中所记载的事情。

杨涟出生在照壁湾,后来又搬到了应山。因为小说《明朝那些事》中对杨涟跟宦官进行斗争的事情描写的十分详细,因此他的事迹也被更多的人所知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晋武帝司马炎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极富争议的开国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晋武帝司马炎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很多同学对西晋以及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以及后来的司马衷等人十分厌恶,原因无非就是司马氏“挖墙脚”把曹魏给“挖”倒了,然后好不容易灭掉了吴蜀两国,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乱世,却又因为他们的一通瞎折腾,又把天下送进了另一个乱世,还是一个

  • 因可怜被刘邦宠幸,生下一儿子成人生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自出生起就带着玄幻色彩,据记载,他的左腿有着72颗黑痣,而且他周身龙气围绕,由此虽然他自幼和个流亡无赖似的混到大,但见到他的很多人都说他将来必有作为,事实也是如此,他经过楚汉之争后,成功建立起汉朝,后宫生活也随之丰富。在其后宫中,有这样一位女子,她因可怜而被刘邦宠幸,却有幸生下一皇子,此子开创

  • 独守空房几十年的皇后,生一儿子成千古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古代女子地位低下,男子娶妻的目的不过是为家族延续香火的工具而已,这一点在皇宫中体现的非常明显,也正是因为双方都没有感情,所以当时大部分女子都不幸福,也造就了很多的悲剧。就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女子,虽然进宫被推上了后位,但是却不受皇帝的宠爱,独守空房中教育出来一个皇帝,她就是孝惠章皇后。感

  • 都说“巾帼不让须眉”,平阳昭公主具有什么传奇色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都说“巾帼不让须眉”,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杰出的女性军事家,比如说打下大唐半壁江山的平阳昭公主。平阳昭公主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过,她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与唐太宗李世民一母同胞,但由于史书上没有记录具体出生年月,所以她到底是李世明姐姐还是妹妹这点无法确认。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

  • 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时候 诸葛亮为何会派关羽去拦截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诸葛亮和关羽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208年,曹操携平定刘琮的余威,率领二十多万水陆大军顺江东下,意欲一举消灭刘备和孙权,实现平定天下的愿望,可是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傲轻敌,中了周瑜的火攻之计,赤壁大败,仓惶溃逃,败走华容道。按照孙刘联军的战前分工,正面

  • 后胜是战国末齐王建之相,司马迁在《史记》中如何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后胜,是战国末齐王建之相。受秦厚贿,屡劝齐王建朝秦,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御秦。齐王建四十四年(公元前221年)秦军兵临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齐王建听从其计,不战而降。齐亡,秦统一中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受贿亡国战国末年,后胜任齐王建的宰相,秦知道后胜贪财

  • 太子拱手让位给弟弟,后来弟弟成了千古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社会里,再没有谁的权力,比皇帝更大的了。很多人为了当上皇帝,不惜杀兄弑父、骨肉相残。然而在唐朝的时候,却有这么一个太子,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当,非要让位给自己的弟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他既不是为情所困,也不是想遁入空门,自然也不是受到他人的胁迫。也有很多人,把他和宋朝那个同名的宦官搞混,但事

  • 西汉大臣窦婴的靠山是谁?他的死有何政治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大臣窦婴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汉武帝即位以后,想要一展胸中韬略,使汉王朝走向富强。可是,由于外戚势力太过庞大,很多事情都不能如愿。当时,朝中的外戚势力大致分为了两个:一个以窦婴为首;另一个以田蚡为首。窦婴的靠山是汉武帝的祖母窦太后,而田蚡所依仗的是汉武帝的

  • 汪皇后:朱祁钰的结发妻子为何能躲过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真实的汪皇后是这样的人吗?恰恰相反,她一生随心所欲,只追求对得起自己的内心。她的种种做法,从来都不合时宜。这些选择让她一生坎坷,也得以善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汪皇后出生官宦世家,到了婚嫁之龄,被皇家选中,成为郕王的王妃。郕王是明英宗的异母弟。汪皇后嫁给郕王之时,从未想过

  • 西汉最有名的女强人是谁?一生辅佐了三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在人们印象中,女子似乎生下来就是弱势群体,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地位都很低下。但殊不知女子的能力也很强大,历史上出现了多位力挽狂澜,执掌朝堂的女政治家,稳定了江山,功勋卓著。她们对国家的贡献甚至超越了男性,所展现的个人能力让人折服。今天要讲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能力出众,从宫女逆袭为皇后,让人震撼。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