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卸磨杀驴!武则天如何利用酷吏独掌大权?

卸磨杀驴!武则天如何利用酷吏独掌大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77 更新时间:2024/2/7 0:16:59

导读:大多时候,人们在评论武则天时,往往要涉及到她所培养的酷吏。当然武则天并非始终器重酷吏,酷吏不过是武则天打击政敌的工具而已。那么,我们来看下武则天是如何利用酷吏独揽大权的?

公元684年,太后武则天悍然废掉了唐中宗李显的皇位,改立了李显的弟弟睿宗李旦。李旦即位后,发觉当皇帝比以前当王爷的时候还要清闲,他被安置在环境优美的偏殿,不需要见大臣,不需要批奏折,每天只需要一杯香茗来打发无聊的时间。

和李旦的无所事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母后武则天不顾自己年老体衰,在乾元殿高高悬挂起垂帘听政的牌子,精神抖擞的处理朝政。在皇帝靠边站的同时,武则天大肆培植武氏家族成员,他们一个个以火箭般的提拔速度进入了各中枢机构参政议政。山雨欲来风满楼,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只怕预示着太后要革大唐的命,自己当皇帝了。

网络配图

朝野上下对呼之欲出的女皇帝所持态度不一,其中志大才疏的眉州刺史徐敬业的反应最为激进,他发布了讨武檄文,拉起军队要和武则天比比“试看今日域中,竟是谁家天下”。武则天一边赞叹檄文的文采,一边迅速平定了叛乱,这场战争赢得非常轻松,但武则天却从中嗅到了潜在反对的气息。为了挖出深藏不露的阴谋分子,她随后制定了鼓励告密的制度:凡是前来告密的各色人等,只要所告属实,一律重赏;而如果查明是诬告,也不追究告密者的责任。此令一下,不啻为天下人开辟了一条生财之道,只见大家闻凤而动,蜂拥而告,搞得朝廷重臣人人自危,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告密者一多,那朝廷上急需的人才就是断案问狱的法官了。为了避免挂一漏万,武则天精心选用了一些“执法必严”的酷吏们来审讯被告之人,索元礼就是最先被她看中的人之一。

索元礼生性残忍,天生就是当酷吏的好材料。他在问案的时候,先把犯人的脑袋带上一个小铁笼,然后开始在四周钉入木楔。在这种情形下,犯人如果交代罪行稍微晚点,一不小心就会看见自己脑浆的颜色。所以说,这个铁笼子虽然比较简陋,但却是当时唐朝审讯效率最高的刑具。索元礼还擅长于追根究底,每次他审问一人,总能至少顺藤摸瓜出一百余名同谋,谁都逃脱不出他的法眼。这样时间一长,武则天也逐渐厌恶起这位“铁面无私”的法官来,索性胡乱找个理由把他也关到了监狱里。索元礼在监室里大喊冤枉,结果狱卒轻轻说了一句话,这位酷吏立马瘫软如泥,顿首认罪。那位狱卒说的话只有五个字:取公铁笼来!

索元礼死在了他所热爱的工作岗位上,不过在他的影响和培养下,新一代酷吏迅速成长,独立办案已经不在话下,这其中的杰出代表,就是周兴和来俊臣

网络配图

周兴少习法律,是一位科班出身的法官。完备的专业知识使他问案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几年下来,有好几千犯人死在了他的手中,这样大的业务工作量很是得武则天的赏识。不过可惜的是,周兴后来荒废了自身的修养,竟然执法犯法,被人告发参与了一次反对朝廷的政变。武则天得知后大怒,秘密让来俊臣负责审问周兴。来俊臣接到诏书后,不动声色,他先把周兴请来吃饭。在席间,来俊臣谦虚的问道:“最近有几个犯人反审讯技巧那是相当的高,不知周兄可有良策?”周兴得意的说道:“这有何难,我们把犯人放进大缸里,四周点上烈火,这还怕他们不招?”来俊臣对周兴竖起了大拇指,他立即让人准备了一口大缸,缸底塞满了木柴,然后对周兴出示了太后的密诏,说道:“周兄要是不招,那就请进缸中烤火吧。”周兴吓的冷汗直流,只好现编现卖,交代了他全部的“犯罪事实”。

从审问周兴的手法来看,来俊臣绝对称得上是一位智慧型的酷吏。事实上,来俊臣不只是会办交代下来的案子,有时还会自己主动制造案件来办。他手下有一批专业的告密者,每当来俊臣认为某人有谋反的嫌疑,那些告密者们就会事先约好时间,到时候在不同地方同时告密,弄得声势浩大,满城风雨。为配合审讯,来俊臣发明的酷刑花样繁多,只听名字就让人毛骨悚然,比如什么定百脉、喘不得、失魂胆、死猪愁、求即死等等。犯人往往一看见这些刑具,就二话不说,什么样的罪名都争着承认。为此来俊臣对自己的办案能力十分欣赏,还特意出了一本学术专着,名为《罗织经》,向其他人传授宝贵的司法经验。来法官在诬告的道路上无往而不利,后来竟然告到了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和侄儿武三思的头上,于是这条疯狗的生命也最终走到了尽头。公元967年,来俊臣被斩首弃市,人们在得知他被处决的消息后,纷纷赶到刑场,把他的尸体践踏成了肉泥。百姓们鼓掌相庆,感叹道:“我们以后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来、索之流经验老到,但要是论起警觉性,可能就不如衡水人王弘义了。王弘义是来俊臣的亲密助手,他始终绷紧为朝廷除奸这条弦,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有一次,乡间一群白胡子老头在做斋戒,王弘义发现后,马上把他们以聚众谋反的罪名全部杀死。还有一次,他办案时路过汾州,当地名流司马毛公请他吃饭。难能可贵的是,王弘义在酒席上还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居然发现了司马毛公的“反迹”。王法官立即变了脸色,抽出宝剑当席判决主人死刑,立即执行。行刑完毕后,王弘义把司马毛公的首级用枪挑着,一路大张旗鼓的回到了东都洛阳,有力震慑了民间的各种犯罪活动。但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酷吏,最后却落了个被人乱棍打死的下场,真是令人扼腕痛惜。

网络配图

以上几位是武则天时期酷吏的典型代表,从他们的工作作风来看,只要犯人归他们审讯,那问案的焦点就不在于此人有没有罪,而是有多大的罪;不在于有没有同谋,而是有多少的同谋。酷吏们凭借着这个共同特点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武则天也通过他们有效和残酷的打击了异己力量,为她独掌大权奠定了基础。而他们的作用又不会仅限于此,武则天在巩固其统治地位后,为了安定人心,往往采取了卸磨杀驴的策略,反过来处决这些民愤极大的酷吏来推卸自己的责任。(这就是酷吏没有好下场的原因)

总之,酷吏虽然可以威慑群臣,同时也为武则天独掌大权奠定了基础。而酷吏的下场也好不到哪去,或许只有诸葛亮说过的一句话能够表现出酷吏们的忘我精神,那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太祖赵匡胤的治国方略是不穿华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祖赵匡胤生于一个没落世家,早年历尽生活的坎坷,十分了解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疾苦,他决心以自己的努力来改善这个社会。后来他壮志得酬,终于“黄袍加身”,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但他富贵后不忘本色,照样简朴律己,日常生活很朴素,衣服、饮食都很简单,其衣服也只有登殿上朝时的赭服是用绫锦做的,其他大多是绢布,有的

  • 著名谏臣杨涟究竟犯了什么罪惨遭粉身碎骨之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杨涟,字文孺,号大洪,汉族,湖北人,明朝著名的谏臣。杨涟一生效命于朝廷,为朝廷的建设做出了自己重要的贡献。杨涟为人老实忠厚,极其痛恨那些搅乱政局之人。后来,因为反抗阉党来遏止魏忠贤的事件中,杨涟为了维护政局的稳定而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图片来源于网络杨涟的青年时期,刚好是“东林”正兴起的时候,那时他对于

  • 晋武帝司马炎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极富争议的开国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晋武帝司马炎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很多同学对西晋以及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以及后来的司马衷等人十分厌恶,原因无非就是司马氏“挖墙脚”把曹魏给“挖”倒了,然后好不容易灭掉了吴蜀两国,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乱世,却又因为他们的一通瞎折腾,又把天下送进了另一个乱世,还是一个

  • 因可怜被刘邦宠幸,生下一儿子成人生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自出生起就带着玄幻色彩,据记载,他的左腿有着72颗黑痣,而且他周身龙气围绕,由此虽然他自幼和个流亡无赖似的混到大,但见到他的很多人都说他将来必有作为,事实也是如此,他经过楚汉之争后,成功建立起汉朝,后宫生活也随之丰富。在其后宫中,有这样一位女子,她因可怜而被刘邦宠幸,却有幸生下一皇子,此子开创

  • 独守空房几十年的皇后,生一儿子成千古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古代女子地位低下,男子娶妻的目的不过是为家族延续香火的工具而已,这一点在皇宫中体现的非常明显,也正是因为双方都没有感情,所以当时大部分女子都不幸福,也造就了很多的悲剧。就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女子,虽然进宫被推上了后位,但是却不受皇帝的宠爱,独守空房中教育出来一个皇帝,她就是孝惠章皇后。感

  • 都说“巾帼不让须眉”,平阳昭公主具有什么传奇色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都说“巾帼不让须眉”,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杰出的女性军事家,比如说打下大唐半壁江山的平阳昭公主。平阳昭公主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过,她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与唐太宗李世民一母同胞,但由于史书上没有记录具体出生年月,所以她到底是李世明姐姐还是妹妹这点无法确认。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

  • 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时候 诸葛亮为何会派关羽去拦截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诸葛亮和关羽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208年,曹操携平定刘琮的余威,率领二十多万水陆大军顺江东下,意欲一举消灭刘备和孙权,实现平定天下的愿望,可是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傲轻敌,中了周瑜的火攻之计,赤壁大败,仓惶溃逃,败走华容道。按照孙刘联军的战前分工,正面

  • 后胜是战国末齐王建之相,司马迁在《史记》中如何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后胜,是战国末齐王建之相。受秦厚贿,屡劝齐王建朝秦,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御秦。齐王建四十四年(公元前221年)秦军兵临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齐王建听从其计,不战而降。齐亡,秦统一中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受贿亡国战国末年,后胜任齐王建的宰相,秦知道后胜贪财

  • 太子拱手让位给弟弟,后来弟弟成了千古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社会里,再没有谁的权力,比皇帝更大的了。很多人为了当上皇帝,不惜杀兄弑父、骨肉相残。然而在唐朝的时候,却有这么一个太子,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当,非要让位给自己的弟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他既不是为情所困,也不是想遁入空门,自然也不是受到他人的胁迫。也有很多人,把他和宋朝那个同名的宦官搞混,但事

  • 西汉大臣窦婴的靠山是谁?他的死有何政治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大臣窦婴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汉武帝即位以后,想要一展胸中韬略,使汉王朝走向富强。可是,由于外戚势力太过庞大,很多事情都不能如愿。当时,朝中的外戚势力大致分为了两个:一个以窦婴为首;另一个以田蚡为首。窦婴的靠山是汉武帝的祖母窦太后,而田蚡所依仗的是汉武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