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皇太极费尽心思招降洪承畴,他为清朝贡献了什么?

皇太极费尽心思招降洪承畴,他为清朝贡献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588 更新时间:2023/12/17 8:00:59

生于万历年间的福建泉州人洪承畴,无疑是晚明的一个知名人物。无论是为明臣还是仕清期间,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洪承畴少年时叫卖豆干为生,但是他极有天份且抱负不凡,学习异常用功。洪承畴二十三岁中举,次年又高中进士,从此踏上仕途。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陕北农民起义军进攻韩城(今陕西渭南韩城)。时任陕西督粮参政的洪承畴临危受命,领兵救援。结果斩杀敌兵三百人,解了韩城之围,顿时名声大噪。自此之后洪承畴一发不可收拾,正式弃文从武,在剿灭农民起义军上大显身手。一路因功升任陕西三边总督,由于多次击败义军,以功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成为明廷镇压农民起义的主要军事统帅之一。

与明末另一号称“常胜”的名将左良玉不同,左良玉的胜迹基本都是在张献忠身上取得的,对李自成则屡战屡败。而洪承畴对李、张皆是胜多负少,含金量显然更高。

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底清兵南下,名将卢象升阵亡,九月洪承畴被抽调至锦宁防线阻御清兵。因崇祯一味盲目催战,洪承畴兵败被俘。

一开始洪承畴报一死之心,对皇太极的招降绝食对抗。

皇太极派范文程、张存仁等汉人大臣轮番苦劝,洪承畴始终不屈,为此皇太极十分焦虑,食不甘味。据传说孝庄皇后看到这种状况,毛遂自荐,亲自去劝说,苦口婆心,甘辞厚利,更“以壶承其唇”,一口一口给他灌下参汤,经过数天的努力,终于说服洪承畴重新进食,不几日便投到清廷帐下。此事件在民间广为流传,后世也有美人计等多种演绎,但详细记载终不见正史,真实情形惟有孝庄和洪承畴当事二人自知矣。

不管洪承畴有没有给皇太极戴绿帽子,反正他最终是降清了。

皇太极对洪承畴可谓恩荣礼厚。但是直到皇太极驾崩,除咨询外,一直没有实授洪承畴任何官职,仅命其隶镶黄旗的包衣牛录(就是赏给洪承畴旗人身份和待遇)。

其实满清很快就从洪承畴那里得到了回报。公元1643年八月初,皇太极猝死于盛京清宁宫,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乃称摄政王。皇太极倒死在了崇祯前头。

次年李自成自西安起兵进攻北京,满清各旗鼓噪南下入关。但是多尔衮预料李自成不会十分顺利,尤其是在居庸关必有一番恶战。然而洪承畴则断言,“沿途各总兵官早不足峙,闯贼必定一鼓而定。”

之后多尔衮又猜想崇祯会调吴三桂的关宁铁骑赴京勤王,北京不会轻易被李自成攻破。

结果洪承畴再次给出“神预测”,“不待吴三桂赶到,北京已失于流贼。” 多尔衮依照洪承畴的推测提前准备兵力开拔到山海关外,而最终的结果又被洪承畴说中。而清军也因此抢占了先机,并将李自成打得大败。皇太极大为叹服,继续问计于洪。

洪承畴内心深恨李自成,乃献计“出其不意,从蓟州、密云近京处,疾行而进”,直趋北京。

李自成迅速腐化的义军无力抗拒清兵铁骑,他亦无心久战。于是在武英殿匆匆登基后李自成便放弃北京,向大本营西安撤退。

洪承畴及时为多尔衮分析了眼前形势:大顺政权掌控着整个西北和山西、河南、湖广的部分地区,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正在全面收取四川的最后进程中,大明剩余势力仍统治着整个南部中国。洪承畴表明,当前清的主要对手只有李自成,江南和张献忠不足为虑。

不料当年八月初,皇太极猝死于盛京清宁宫,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乃称摄政王。

第二年,多尔衮拥立福临在北京正式称帝代明建立大清国。随后多尔衮依洪承畴方略,集中兵力首先对付李自成的大顺政权。

随着李自成连战连败退入山陕之后,原明朝降官降将纷纷反叛降清。应该说在这一过程中,洪承畴在明旧臣之中的影响力起到了很大作用,洪承畴在满清受到的重用与信任,也给明旧臣起到了“正面示范效应”。

而且洪承畴凭借和农民军交战多年的经验,多次准确捕捉战机,经常向多尔衮提出极富预见性的军事建议。多尔衮自洪承畴精准预判李自成必不敢冒潼关失守之险贸然直接退向潼关而是会先向河南迂回撤退以作喘息后,就对洪承畴的意见更加重视,而洪承畴则向多尔衮进献了最绝的一计。就是分兵三路,一路在河南追击捕捉李自成主力,争取野战予以聚歼;一路自山西直扑李自成的老巢西安;另一路进攻陕北门户潼关,一旦得手,则李自成归陕无门,只有向东南流窜。

不得不说这一计着实打中了李自成的七寸。多尔衮依计行事,派豫亲王多铎率军进攻潼关;英亲王阿济格、率领降将吴三桂、尚可喜经大同、榆林、延安南下取西安;而他自己率近二十万人马扫荡河南搜索李自成。

战局果如洪承畴所料,李自成丢失潼关后不能西去被迫转战襄樊地区。仅至次年五月,李自成即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遭当地地主武装袭击身亡,大顺政权随之瓦解。

但是李自成余部仍有30余万之众,在李过李来亨父子率领下归顺南京小明朝,继续抗清达十余年。

大顺垮台后,清军的军事优势已经是碾压级的,洪承畴也不大情愿亲自参与消灭南京残存的明政权,于是渐渐向幕后转移。

按照多尔衮的意思,年幼的顺治帝福临按洪承畴在明朝的职衔一模一样地封洪承畴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入内院佐理军务,授秘书院大学士, 成为清朝首位汉人宰相。不过当时清官制尚属草创,内院这个机构压根就只有个空名。

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五月,多铎率师攻占南京,多尔衮下的“剃头令”(据说是孙之獬建议的)在江南引发广泛的激烈反抗。多尔衮再次打出了洪承畴这张牌,命他取代多铎为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敕赐便宜行事。

洪承畴深晓民心向背,首先着力约束清军遇到抵抗后报复性屠戮平民的野蛮行径,明确“以抚为主”的策略,对民众“收心为先”;对官吏“以安为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抵抗。

可以清楚地看出,洪承畴降清对于满清来说好比官渡之战中曹操得到许攸

首先洪承畴在明朝官员之中很有影响力,他的投降对明朝上下心理上震动很大,按古时候的习惯这叫做代表了“天命所归,人心所向”。这是其一。

洪承畴督抚辽东前“剿贼多年”,深知李自成等农民军的底细和作战习惯,往往能料敌先机,使清军迅速取得了战略优势,包括后来平定四川和江南,可以说正是洪承畴的高筹硕画,大大加快了清军击败各路割据政权军事抵抗的整体进程。这是其二。

洪承畴不同于多尔衮等满清贵族,甚至不能用野蛮粗暴的手段强行压制中原民众,他推行的安民政策,使得生产得以恢复,民心得以归附,社会得以稳定。

皇太极为洪承畴下的功夫,花的心思,洪承畴都数倍回报给了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马岱斩杀魏延,是有什么目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正史上,马岱是出于什么目的杀死魏延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五次伐魏,也是最后一次伐魏。由于老对手司马懿的“乌龟战术”,诸葛亮有通天的本领,也无可奈何。这年秋天,诸葛亮病情日益加重,他安排后事,将兵符交给长史杨仪,让其全权负责身后之事

  • 揭秘:玄奘取经是怎么解决语言不通的问题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玄奘取经这件事情,历史爱好者都会想到明朝吴承恩所写的文学作品《西游记》。很多朋友都看过六小龄童、迟重瑞等著名演员演的《西游记》和《西游记续集》,在文学作品和电视剧中,唐僧师徒坚定信念,排除万难,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修成正果。文学作品和电视剧中的唐僧取经情节精彩,扣人心弦,唐僧对取经事业的

  • 与曹操相比,曹丕的生活条件较好,为何只活到40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与曹操相比,曹丕的生活条件较好,为何只活到40岁?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三国三巨头中,最长寿的是孙权孙仲谋,他于神凤元年(252年,魏嘉平四年、蜀延熙十五年)病逝的时候,已经71岁了,而他的两个老对手却是墓木已拱:曹操薨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

  • 唐宣宗李忱做了什么贡献,能被司马光称为“小太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明清两朝帝王往往祭祀前代贡献突出的皇帝。对于唐朝皇帝而言,明朝皇帝祭祀李渊、李世民、唐宪宗李纯和唐宣宗李忱。而清朝皇帝祭祀李渊、李世民和唐宣宗李忱。在明清两朝共同祭祀的唐朝皇帝中,除了历史知名度很高的开国皇帝李渊和贞观之治的开创者,后世评价极高的“天可汗”李世民,唐宣宗李忱无疑是一位值得历史爱好者关

  • 朱祁钰获得普遍拥戴,怎么还被轻易夺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朱祁钰本来是被大家拥戴起来的皇帝,而且对保卫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他还做了长达8年的皇帝。古代的君王,寿命普遍都不长。能够当8年皇帝,其实已经相当长了。一般情况下,当这么长时间的皇帝,皇位是相当稳固的。可是,朱祁钰的皇位,却轻易就被人家给夺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

  • 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时,为何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成吉思汗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成吉思汗西征时,花剌子模是当时世界上国土面积最辽阔的国家,可如此一个庞然大物,为何短短几年时间就被成吉思汗攻下,而蒙古骑兵却很少遭到抵抗呢?当然,很少遭到抵抗,并不说明没有遭到抵抗,在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攻打很多城池的时候,

  • 盘点西晋开国五大功臣,他们分别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之后灭亡东吴,从此华夏大地进入了短暂的大一统时期。西晋虽说存在时间短,但这其中却诞生了不少的名臣名将,下面就为大家盘点了西晋五大开国功臣,也是最受司马炎信任的五个人,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王沈(?—266年),字处道,太原晋阳

  • 后将军是什么官职?曹魏的六位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曹魏有六位“后将军”:除了曹洪,另外五位分别是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后将军,古代官职,始于战国时期。对于左将军来说,地位仅次于上卿,职务上包含了护卫京师,驻守边境等范围。按照东汉时期的官制,后将军在武将中仅次于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官职,也

  • 刘英媚:皇帝的亲姑姑,因长相貌美被强纳进宫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有现在看来很多荒唐的事情发生,就比如说最著名的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与李隆基之间的故事,他们两个之前是公公与儿媳之间的关系,但是李隆基是皇帝,这些都不是问题,所以最后杨玉环成了杨贵妃,非常的受李隆基的宠爱。还有更荒唐的是春秋时期有一个国家的公主与自己的兄长两人勾搭在了一起,为了能够不丢人所以就将

  • 五虎将的谥号分别是什么?可以看出刘禅并非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五虎将的谥号分别是什么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刘禅是刘备的儿子,他继承了刘备的皇位,成为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在他在位的几十年中,蜀汉没有突出政绩,小说更是把刘禅形容成一位昏君,于是就有很多人质疑刘禅的智商。现在人们拿俗语“付不起的阿斗”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