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井陉之战的结果如何?韩信到底是怎样个“神”法?

井陉之战的结果如何?韩信到底是怎样个“神”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570 更新时间:2024/1/5 10:03:00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井陉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古人有云“无必胜之军,有必胜之将”,再强大的一支军队,搁在庸将手中也只能百战百殆;而再弱小的军队,搁在了神将手中,也能百战百胜。韩信就是那种能无视敌我强弱的神将。

井陉之战是韩信军事生涯中的杰作,此战韩信率领三万疲敝之旅,战胜了赵将陈余的二十万精锐。按照常理来说,陈余本来能用碾压之势轻松击败韩信,这本来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役。可是韩信最终创造了奇迹,在正面交战中用三万将士把二十万敌军打得兵败如山倒,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没有悬念的战役

彭城之战中,刘邦56万大军被项羽3万军队击溃,此战让天下震动,各方诸侯纷纷背叛刘邦转而与项羽结盟。一时间,刘邦从全天下的盟主沦落为了全天下的敌人。为了挽回局势,刘邦令韩信单独带兵去攻打其他诸侯,自己带领主力抵抗项羽的西进。

韩信不负所望,很轻易就消灭了离汉国最近的魏国,之后,他又向刘邦请兵三万去攻打赵国。

韩信要进攻赵国,就得先通过一个叫“井陉口”的地方,这里是两座山脉间的一个狭窄通道,两辆战车都无法并排通过这里,是一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

赵国执政陈余一早就打听到了韩信的意图,他率先动员了二十万大军守卫在井陉口,不出意外的话,别说三万汉军了,即便是百万汉军都别想通过这里。

其实韩信最为忧虑的不是井陉口,他行军千里攻打赵国,补给线拉得太长,很容易被赵军截断,这才是韩信最大的心病。赵国名士李左车也看出了这一点,他向陈余请兵三万人,想去截断韩信的粮道,若能让韩信断粮,这三万汉军就不战而败了。

陈余认为:如今韩信带领区区三万人来攻,这完全是在侮辱赵国!这种情况下还要靠计谋应对的话,必定会被其他诸侯看不起,到时候诸侯们就都要来欺负赵国了!于是他拒绝了李左车的建议。

韩信一直担心后方粮道的安全,当他听说陈余拒绝截断粮道的建议后,才敢放心地继续行军。

韩信行进到井陉口时,陈余的二十万大军早已经防守在另一面了,如果陈余堵死井陉口的话,韩信无论无何都过不去。

可是韩信对陈余的小心思了如指掌,他知道陈余急需一场大胜利来立威,如果自己先派一小支部队过井陉口的话,陈余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一定不会加以阻拦。

韩信先在半夜偷偷派了一支两千人的骑兵部队走小道绕到了赵军大营附近,让他们埋伏在山上,并告诫他们说:“如果看到赵军全部都离开了大营,你们就占领他们的大营,然后把赵国旗帜全部换下来,插上汉国的赤帜。”

做好这项部署后,韩信让将士们饱餐了一顿,并下发了一道命令:“明天攻破赵军后吃大餐。”将领们都以为韩信在说大话,不过为了顾及韩信的面子,都应和道:“诺!”

第二天天明,韩信令一万人先过了井陉口,陈余果然没阻截他们。这支部队过去后,立刻背对着一条河水摆好了阵型,赵军将领们望见汉军背水列阵,纷纷大笑不止:汉军若是败了,只能跳进河里逃命!

之后,韩信才带着主力过井陉口,主力刚过去,陈余望见了这支军队的扛旗手扛着的是韩信的帅旗,就立即令军队进行攻击,两方战斗了很长时间,不分胜负,韩信让将士们假装出溃败的模样,纷纷往背水列阵的那支军队的方向“逃窜”。

陈余见汉军“不堪一击”,得意洋洋,命令20万大军倾巢而出攻击背水列阵的汉军,准备将这三万人一举歼灭。

汉军军阵的后面是水流湍急的河,将士们没有撤退的余地,为了活命全都拼死作战,一个个如狼似虎,竟然成功抵抗住了20万赵军的进攻。赵军进攻不利,就暂且往后撤退,重新列阵。

此时,赵军大营已经被韩信事先埋伏好的两千骑兵占领,大营的赵国旗帜全部被换成了汉赤帜。赵国的将士们往后方一看——不得了了!大营怎么没了?

恐惧感在赵军军阵中蔓延开来,将士们惶恐不安,都以为国王和陈余已经被汉军俘虏了。大家都在想:主将都没了还怎么打,趁现在赶紧逃命吧!

最开始,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士兵逃跑了,其余士兵见有人逃跑,更加惶恐,又有越来越多人逃跑,即便是军官们对逃兵痛下杀手也无法制止。顷刻间,20万赵军土崩瓦解,所有人都往自己家乡的方向逃跑。20万有战斗力的赵军,顿时变成了20万只任人宰割的羔羊。

韩信瞅准时机,令三万人全部出动,追击逃跑的赵军,汉军杀敌如斩草一般简单,且没有任何人抵抗,陈余见大势已去,值得带领亲兵逃跑,可是途中被汉军生擒,张耳亲手杀了陈余,赵王也在逃命途中被杀,此时,赵国才真正群龙无首了。

赵国的官员们失去了首领,手足无措,只能向韩信投降。

此次决战中,韩信的损失最多不会超过一万人,汉军杀敌数最多也不会超过两万人,两方还没正儿八经地决战,20万赵军糊里糊涂地就败了,赵军后排的士兵可能还没看见过敌人,自己这边就已经兵败如山倒了。

韩信并没有打败赵军,他让赵军不战而败,让赵军自己打败了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萧文寿是谁?她怎么成为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的继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宋开国功臣,南朝宋后面是什么朝代,南朝宋大明

    萧文寿(343年—423年),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侍御史萧亮的孙女,洮阳县令萧卓之女,郡功曹刘翘继室妻子,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的继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元熙二年(420年),宋武帝受禅登基,建立南朝宋政权,尊萧文寿为皇太后。永初三年(422),宋武帝去世,宋武

  • 萧绰,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从小就被说“此女必成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的传奇人物,刘邦萧何的故事,哪位历史人物最欠扁?(两字)

    萧绰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不久之前电视剧《燕云台》的热播,让很多不了解历史的人认识了这样一个传奇女性——萧绰。其实有不少的历史人物是由大火的电视剧进入我们的视野的,但是电视剧中展现的人物形象都是根据一定的历史事件改编的,并不能完全地向观众展现历史上真实的人物。接下

  • 朱棣造反时,其他王爷都在干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王爷,朱棣为什么不反朱元璋,朱棣做了哪些事情呢

    朱棣造反时,其他王爷在干什么?还能干什么,看朝廷笑话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开个玩笑,明太祖朱元璋生育能力惊人,因此明初封了24位亲王。对于这些王爷在靖难战争时候的态度和遭遇,需要怪人细细地来说一说。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大明首位皇太子朱标死在了父皇朱元璋前面。老

  • 历史上真实的刘太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刘邦是怎么样的人,刘彻的太皇太后是谁,历史上冯太后是怎样人

    你们知道历史上真实的刘太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刘太后,真宗的皇后,在真宗朝后期,便已渐渐地掌控政权。真宗驾崩后,她更是临朝称制,成为大宋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但是刘太后不像吕后和武则天那般出名,我们大多数人了解她,也是从狸猫换太子这些戏曲影视之中这些故事里面的刘太后,阴狠

  • 南朝宋宗室大臣刘道怜简介:他与哪位皇帝是异母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宗室人才,清朝垂帘听政的太后有哪些,宋朝宗室女等级

    刘道怜(368年~422年),一作刘道邻,字道怜,彭城郡绥舆里(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南朝宋宗室大臣,宋武帝刘裕异母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早年为国子学生,起家徐州(谢琰)从事史。跟随刘裕起兵,讨伐桓玄之乱,授员外散骑常郎。随军大败北魏将领索度真,参与北伐南燕

  • 苏武出使匈奴的代价有多大?真的值得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匈奴人口与汉朝人口,匈奴最大版图,苏武到底值不值得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苏武出使匈奴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汉武帝时期,汉朝与匈奴多年战乱不断,苏武奉命出使匈奴,最终却惨受无妄之灾,被匈奴强行扣留。期间,匈奴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次劝说他投降,苏武多次回绝,宁愿付出性命也绝不投降。时过境迁,苏武到了垂暮之年才被汉朝接回,妻

  • 东晋末年名将刘道规简介:与南朝齐哪位皇帝是异母弟?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楚国名将,南北朝第一名将,晋朝十大名将

    刘道规(370~412年),字道则,彭城绥舆里(今江苏省徐州市)人,汉族。东晋末年名将,刘翘幼子,宋武帝刘裕异母弟,刘道怜亲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刘道规倜傥不群,胸怀大志,初为征虏中兵参军。桓玄之乱时,杀死青州刺史桓弘于广陵,响应刘裕起兵,随军收复建康,联合

  • 蜀汉北伐不成功,是因为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很差?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如果北伐成功,诸葛亮为什么最后还是失败了,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失败的原因

    蜀汉北伐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234年春天,诸葛亮再度率领蜀军出兵北伐,此次与诸葛亮交锋的是第四次北伐时在诸葛亮手中吃了大亏的司马懿,正因为司马懿甚至诸葛亮麾下蜀军的厉害,因此他坚守不出,与诸葛亮打持久战。八月时,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恶化。诸葛

  • 朱徽煠、朱徽焟为何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去勾结苗民起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雍正为什么抢乔引娣,朱家为何不要求重审,朱徽璇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徽煠、朱徽焟为何要去勾结苗民起事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徽煠(音yè)是岷王朱楩第四子,而朱徽焟(音xī)则是第五子。他们的父王朱楩(音pián)原先的封国是陕西岷州(今甘肃岷县),但洪武二十五年西平侯沐英在云南去世,明太祖朱元璋认为云南地理位置重要,必须要派

  • 独孤伽罗是如何成就了杨坚的一生的?她到底有多“坏”?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杨坚最终还是负了伽罗,独孤伽罗和杨坚的故事,历史上真实的独孤皇后

    独孤伽罗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怕老婆”从来不是普通百姓的日常,贤相房玄龄有个爱吃醋的老婆,唐太宗李世民都拿这个妒妇没办法;英雄戚继光在老婆的一声吼之下,也是虎躯一震连忙跪下请夫人阅兵;就连皇帝也怕老婆,隋文帝就被文献皇后伽罗管的死死的,甚至还因为和老婆闹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