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谁堪称是三国时代的常胜将军?

揭秘:谁堪称是三国时代的常胜将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789 更新时间:2023/12/14 5:34:29

导读:有人的地方注定会有战争,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战争发生过很多,当然也出了许多有名的将军。在三国时期,由于征战频繁,显现出不少耀眼的武将人物,在众多武将中,谁才堪称常胜将军呢?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黄八夏九姜维,曹操排在第十位。”这是在老百姓心中三国英雄的座次。陈寿《三国志》将赵云与关,张,马,黄共列为一传,是为《关张马黄赵传》,罗贯中《三国演义》把赵云加工夸张为五虎上将,说他智勇双全,德才兼备,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代表。但由于在《三国志》等史书记载中,赵云的战绩比较少,尤其是缺乏统率大军、独镇一方的表现,人们对历史上赵云为将的真实能力产生了质疑。加上演义描写和民间流传里赵云的声誉和威名太盛,导致不少人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成了坚定的贬赵派,对历史上的赵云嗤之以鼻。

网络配图

虽然《三国志》里关于赵云的战绩记载很少,但蜀书与魏书、吴书不同,本身就缺少原始的历史资料;加上陈寿着《三国志》以魏为正统,整部蜀书都相当简略,对关、张、马、黄、赵的战绩记载都很少,因此不能凭此而否定赵云。陈寿将这五个人同列一传,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至于陈寿最终的评价,显然是对赵云的高度赞誉而非贬低。因此,赵云在历史上的能力虽然不能与演义中那样相提并论,但肯定是一名骁勇善战的出色将领,绝非象某些人所说的那样平庸。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生年不详。最初(年代无法确定)赵云为本郡所举,率本郡人马投靠公孙瓒,公孙瓒问赵云:“听说你们冀州人都愿归顺袁绍,怎么唯独你能迷途知返呢?”赵云说:“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是能够拯救大难的人。百姓遭受的痛苦,就像是被倒吊起来一样。我们冀州的百姓,只是向往仁政,并不是轻视袁绍而亲附将军。”刘备见到赵云后,认为他胆识出众,便用心交结。于是赵云就随刘备到平原国,为他统领骑兵。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也许是命中注定,赵云在邺城又碰到了当时被曹操杀败投靠袁绍的刘备,于是帮刘备秘密募集数百人皆称刘备曲部兵马。赵云似乎找到了他所追求的仁君,从此跟随刘备走上了振兴汉室的功业。

网络配图

赵云投效刘备后参与过的,有史料记载的大小战役:博望坡之战,生擒夏侯兰;当阳之役,从5000虎豹骑中保护并救出了阿斗和甘夫人,但是刘备两个女儿被俘;赤壁之战后,赵云随刘备夺取桂阳、长沙等四郡;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入蜀前,命赵云兼任留营司马,并且因为赵云为人严肃稳重,特任赵云掌管内事。孙权知道刘备入蜀就大遣船只迎接孙夫人。孙夫人也没打算空手回去,准备带着后主回娘家。但被赵云张飞所发觉,立即进行拦截将后主夺回。赵云再救了一回阿斗,使其免了沦为人质的厄运。

西川之战,诸葛亮率领赵云,张飞分路进攻西川,至江州,破巴郡等,赵云自外水至泸州,分定资中、嘉眉等地,最后在成都会师,合围成都;汉中之战,曹操自长安出斜谷,至汉中,赵云破其军于汉水(成语:偃旗息鼓,即出自赵云身上)。汉中之战打败曹操后终于确立了三足鼎立之势,经过多年的努力刘备成了一方之霸主,但蜀汉大将关羽由于一时疏忽丢了荆州三郡以身殉国。)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因为愤恨孙权袭击杀害了关羽,准备进攻孙权,赵云劝刘备说:“国贼是曹操,而不是孙权。如果先灭掉魏,则孙权自然归服。如今曹操虽然已经死去,他的儿子曹丕窃夺了汉朝的皇位。我们应当顺应民心,尽早夺取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以利于征讨凶顽叛逆,函谷关以东的义士,一定会自带军粮,驱策战马迎接陛下的正义之师。我们不应置曹操而不顾,先和孙权开战。两国战端一开,不可能很快结束,这不是上策。”但刘备不听,随即东征,留赵云督江州。次年刘备大败秭归,赵云乃进军至永安以保卫先主,吴军退却。

夷陵之战后赵云追随半生的仁君刘备病逝在白帝城,后主继位。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赵云与邓芝往拒曹真。建兴七年(229年)赵云病逝,其长子赵统继承爵位,做到虎贲中郎,督率统领军队。赵云的次子赵广,任牙门将,跟随姜维在沓中,战死疆场。

网络配图

?赵云加入刘备集团后,直到病逝,基本上没有提及他有失败的经历。值得一提的是,赵云忠、义、仁、谦,在人品上是十分值得敬佩的。而他“劝刘备将成都田宅归还百姓”、“力谏刘备伐吴”,都是战略层面上的眼光,是具备政治智慧的人物,在见识上比一般谋士还要强,这对于一名武将而言实属难能可贵。因此,三国时代的赵云,虽然表面风光不及众人,称其为当时的常胜将军应该是恰当的。

这就是历史中真实的赵云,我们往往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而忽略了一些三国时期的人物。赵云虽然在三国演义中的戏份不是很多,但是这却磨灭不了他常胜将军的称号。历史已经过去,许多东西还需要我们深度挖掘才可以考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最节俭皇帝:大臣上朝竟如丐帮聚会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大臣能抬头看皇上吗,皇上忙于朝政,我帮首富花钱挡灾陛下不上朝

    导读:在中国古王朝中,道光帝可谓是最节俭的一位。其他皇帝的文房四宝都是最高端的,而道光帝用的竟然都是地摊上买来的,对于道光帝来说,只要能用就行,不必奢侈。人家皇帝吃饭不都得餐餐山珍海味,摆上个几大桌,就算不吃也得撑住排场,而这货一个小桌,四盘菜,还基本都是素的,皇帝当成这样,我也是无语了。网络配图再

  • 揭秘:名臣包拯为什么一生鲜有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包拯在哪里为官,宋代名臣包拯,历史人物包拯是真实存在的吗

    导读:包拯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一直都是铁面无私,刚正不阿。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包拯的一生当中朋友很少。为什么没有人喜欢与一代名臣包拯交朋友呢?王安石和包拯一同受过欧阳修的荐举,还曾是上下级,多少总有过从,但整部《临川集》,竟无一字提及包拯。读包拯事迹,总有个疑惑:就是是他为什么鲜有朋友。史书里记他平

  • 李自成在起义失败不是偶然 而是失去群众基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自成起义成功了吗,李自成起义的影响,李自成失败的三个重大原因

    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后不仅掠夺富户豪门、平民百姓也逃脱不了被掠夺的命运:“初, 诸贼攻城时约,内藏归闯贼(李自成),勋戚财归诸帅,文官财归牛(金星)、宋(献 策),富户归小盗。”有此约定,那么这些人还有什么可忌讳的?富人被倾家荡产, 平头百姓的柴米油盐也被大顺军队抢掠一空。城内饿浮遍地。网络配图李自成到

  • 宋朝包青天为何那么清廉?年薪有1367万元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包拯俸禄多少钱,包拯的俸禄,金超群包青天系列

    在人们的印象中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的一个朝代,所以人们经常 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唐朝的官员薪酬最高,待遇最好。其实不然,宋朝官员才 是领最多工资的人包拯包青天是我们都熟悉的宋朝官员,他的年薪折合成 人民币竟然有1367万元。网络配图这可让不少人深吸了一口气。宋朝官员的收人是汉 朝官员的10倍,是清朝

  • 揭秘中国历史上唯一成为皇帝的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上的太监,哪个皇帝是太监,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监

    历史上有权有势的太监不少,最典型的是明朝,其他朝代都很防卫着太监,而明朝却非常重要太监这些宦官担任东西厂的领导职务,以至于出现了像魏忠贤这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大太监。很多人认为,魏忠贤或许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太监了。可是你错了,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比魏忠贤更厉害的太监,他直接从太监逆袭成为中国历史

  • 历史上最好色的皇帝:一生光皇后就立了11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只有一个皇后的明朝皇帝,萧皇后嫁了哪几个皇帝,历史上只有一个女人的皇帝

    在中国古代宫廷里,皇帝拥有后宫三千佳丽,在众多妻妾中,皇帝的正妻称为“皇后”。在周朝以前,天子之妻皆称为“妃”,周朝开始则称为“后”。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改天子为皇帝,并订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的后妃制度。不过较完备的后妃制度和等级划分直到汉朝才实际执行。《汉书·高帝纪下》:“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

  • 盘点北宋“十大开国元帅”的人品和最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全面盘点,如何盘点,盘点结果

    1、石守信太祖的好哥们。后周末,为太祖副手。资历也较深,后周恭帝时建节,兼任殿前都指挥使。是太祖“义社十兄弟”中第三个建节的,成为后周的高级将领。“陈桥兵变”时在京城里为内应,赵匡胤的兵变部队得以顺利进城,确保了太祖登极。建隆元年李筠、李重进反宋,石守信均为主帅,在太祖亲自督战下,迅速平定叛乱。已加

  • 苏东坡拼命吃河豚:“也值得一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苏轼吃河豚的诗句,苏轼拼死吃河豚的典故,苏轼与河豚的故事

    造物者真是神奇,竟把至毒极鲜二物融于一体,让人又爱又恨,而且欲罢不能,想要一膏馋吻,只有拼命一试。网络配图基本上,“拼死吃河豚”这句流传甚广的民谚,早在宋代即有,当时人孙奕所撰的《示儿编》这部书内,载有一则苏轼吃河豚的轶事,写得颇为生动。话说苏轼谪居常州(今江苏省常熟、武进、阳湖、靖江一带)时,爱吃

  • 三国郭嘉和曹操有哪些相似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郭嘉和司马懿是什么关系,郭嘉和诸葛亮谁才是高,郭嘉和诸葛亮司马懿谁才是高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曹操评价

  • 三国领导人为何只有曹操被成了篡汉贼臣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时期,想当皇帝的人不止孙权一个。袁术不仅想当,而且是真正当了的;虽则由于太不够料,而当了仅仅一年多,所占的地盘也极小。袁绍是不是想当,也极明显,他不过是略比袁术聪明,准备先把曹操消灭了,然后再作打算而已。刘备在晚年由于诸葛亮等人的敦劝,才勉强当了皇帝。诸葛亮向刘备说“以前世祖(刘秀)不肯做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