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颁发腐败许可证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颁发腐败许可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471 更新时间:2023/12/7 8:14:25

乍一看来,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好像很潇洒,很轻易,令人真有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似乎不费什么劲,手腕多多的赵匡胤便将这件原本应该非常棘手的事情给搞定了。

但在实际上,赵匡胤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从国家或民族利益的角度来看,应该说,赵匡胤聪明反被聪明误,“杯酒释兵权”完全是他的一大政治败笔,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大政治错误。

这里,且不说“杯酒释兵权”将一帮能征善战的武将手中军权剥夺了,让他们靠边站,对大宋帝国来说,无异于是自断己臂,自残己足,作茧自缚,宋朝后来的饱受外族欺凌与蹂躏完全与此有关,单就“杯酒释兵权”所开的一代风气而言,其后果就真的是很严重。

网络配图

仔细想想,“杯酒释兵权”其实是宋太祖赵匡胤与整个武将集团的一场政治博弈,既然是博弈,作为博弈双方的任何一方自然都不可能无本生利,不付代价。很显然,在这场政治博弈中,武将集团所付出的代价是从此失去了手中的“兵权”,而这“兵权”当然不是白白失去的,它所换来的则是皇帝赵匡胤金口许诺与赏赐的奢侈与享乐。

史载,在“杯酒释兵权”时,赵匡胤曾开导众武将说:“人生苦短,白驹过隙。众爱卿不如多积金宝,广置良田美宅,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如此,君臣之间再无嫌猜,可以两全。”那话的意思是再明显不过了,只要众将放下武器,不掌兵权,不再对他赵匡胤的皇位构成威胁,那么,其他一切都好说,想要什么都行。

仅此可见,赵匡胤在“释兵权”时,表现得非常地慷慨——当然是慷国家、民族之慷,用《宋史·石守信传》的原话说就是“赏赉甚厚”,给众武将开出了极为优厚的价码。

透过现象看本质,所谓的“杯酒释兵权”,说白了,其实不过是宋太祖赵匡胤“以腐败换兵权”罢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杯酒释兵权”,不啻是赵匡胤给整个武将集团颁发了一张“腐败许可证”。由于有了皇帝亲自颁发的这张“腐败许可证”为庇护,所以,从那之后,武将们都“理直气壮”地进行腐败。据史料记载,太祖的武将们几乎清一色的都是些贪财好色之徒。

这里,不妨对太祖时期的一些著名武将的贪墨情况作一简要列举:如史书上称石守信“累任节镇,专务聚敛,积财巨万”;王全斌“破蜀日,夺民家子女玉帛”,纵兵大掠蜀中;王仁赡破蜀之日,“纳李廷珪妓女,开丰德库取金宝”;楚昭辅“颇吝啬,前后赐予万计,悉聚而畜之。尝引宾客故旧至藏中纵观,且曰:‘吾无汗马劳,徒以际会得此,吾为国家守尔,后当献于上。’及罢机务,悉以市善田宅,时论鄙之。”崔彦进“频立战功,然好聚财货,所至无善政。”曹翰“贪冒货赂。”张铎“州官岁市马,张铎厚增其直而私取之,累至十六万贯,及擅借公帑钱万余缗,侵用官曲六千四百饼。”

网络配图

田景咸“性鄙吝,务聚敛,每使命至,惟设肉一器,宾主共食。”王晖“性亦吝啬,赀甚富,而妻子饭疏粝,纵部曲诛求,民甚苦之”……必须指出,太祖时期的一些武将在内心中——起码在最早的时候其实并不想贪污腐败,但因为害怕过于洁身自好被赵匡胤怀疑有不臣之心,于是便只好“作秀”,故意装得自轻自贱,自甘堕落的样子。如石守信原本是一员仁将,虽作战勇猛,但一向重义轻利,可是,自从“杯酒释兵权”事件发生后,他忽然顿悟,从此开始追求声色犬马,疯狂聚敛财物,对他的这一“表现”,《宋史》如此评价道:“岂非亦因以自晦者邪?!”话说得很透彻,原来他老兄不过是像当年秦朝大将王翦那样,在出征灭楚途中为了消除秦始皇的疑虑,故意“自污”罢了。

而另一位武将王全斌,史书上也说他以前一直表现很好,为人素来“轻财重士,不求声誉,宽厚容众,军旅乐为之用”,可是,“杯酒释兵权”后,他竟像换了个人似的,克蜀之日,竟自己带头,放纵部下大肆搜掠蜀中,“侵侮宪章,专杀降兵,擅开公帑,豪夺妇女,广纳货财,敛万民之怨嗟,致群盗之充斥。”

很显然,王全斌的这种反常之举也是为了自污求保。因为,在他以为,克蜀之功太大,自己的威望已瞬间升至无以复加的程度,到了这种地步,太祖赵匡胤已经赏无可赏,如果不来一场声势同样浩大的“自污”之举,因为功高震主,自己一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由此可见,这些武将虽然出身行伍,性格鲁莽,但也很有政治敏锐性,能混到那种地步,说明这些人绝对不是猪脑壳。

如果说,刚开始由于太祖的诱迫,有很多武将一时情非得已,在贪污腐败时还颇有些作秀的成分,只不过是逢场作戏并不当真的话。那么,久而久之,由于人性中普遍所潜在的诸如纵欲享乐等劣根性作祟,便习惯成自然,对贪污腐败渐渐习以为常了。

由于自己有言在先,对于武将们的贪墨腐败,赵匡胤是尽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做到能不说的不说,能不管的不管。有时,有的武将在这方面做得实在是太过分了,在必须要处理时,他也尽量高抬贵手,手下留情。

网络配图

有这样一个例子可以佐证,有个名叫王继勋的武将,是彰德军节度使王饶之子,王皇后的胞弟。据《宋史·王继勋传》记载,这位国舅爷性情残暴,是个贪财渔色、“专以脔割(即将活人身上的肉割成一片一片的,谓之脔割)奴婢为乐”的食人魔王。一天,王继勋府中围墙因大雨坍塌,大量奴婢逃出牢笼,跑到宋太祖面前告御状,把王继勋骇人听闻的罪行全都捅了出来。据说,宋太祖“大骇”之下,对王继勋判决得挺狠:“削夺官爵,勒归私邸。仍令甲士守之。俄又配流登州。”但最终处理起来却是雷声大,雨点小,这边,还没等自己的小舅子王继勋上路前往流放地,那边,赵匡胤早已改授其职为右监门率府副率。由于有恃无恐,开宝三年,王继勋被任命为西京洛阳的行政长官,到任之后,变本加厉地发泄着自己残暴的本性,开始吃人:“强市民家子女备给使,小不如意,即杀食之,而棺其骨弃野外。”以致人贩子和棺材铺商人日夜出入王继勋府中,门庭若市。有了上一次告御状的教训,洛阳百姓对上诉不再抱持希望,学会了听天由命,任其宰割。

据统计,直到太宗在位王继勋被处死时,仅在开宝六年到太平兴国二年这短短的5年时间里,王继勋前后亲手杀掉和吃掉的奴婢就多达100多人。这样一个十恶不赦的食人恶魔,如果不是赵匡胤有意庇护,想必绝对不会吃人吃得这么不亦乐乎,逍遥自在。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对镇守关南的大将李汉超强娶民女为妾及贷民钱不偿一事,宋太祖也是巧言相辩,对这位武将竭力包庇纵容。当受害者亲属到京城告状时,宋太祖召之相问:“汝女可嫁何人?”讼者答:“农家尔。”又问:“汉超未至关南时,契丹何如?”答说:“岁苦侵暴。”再问:“今还有否?”答说:“无也。”最后,宋太祖对这个告状的农民说:“汉超,朕之贵臣。汝女为之妾,难道不比为农妇强?假使没有汉超在关南,汝家尚能保住所有货财吗?”在对告状者进行了一番斥责之后,赵匡胤命人将讼者遣送回乡,而对“朕之贵臣”李汉超强娶民女为妾及贷民钱不偿一事竟然无丝毫究责,只是将他找来,劝他今后尽量要多注意些影响,最后,不惩反赏,竟然还赐给李汉超白金3000缗。

网络配图

在“杯酒释兵权”这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博弈与政治交易中,赵匡胤表现得极为慷慨和仁爱,为了“安抚”石守信等武将,他不但向他们赏赐了大量的钱财,而且还“约婚以示无间”,与一帮武将缔结政治婚姻。“杯酒释兵权”后,很快太祖便爽约将自己寡居在家的妹妹燕国长公主嫁给了高怀德,女儿延庆公主、昭庆公主则分别下嫁给了石守信之子和王审琦之子。显而,这种婚姻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是对失去兵权后的武将们的一种笼络、安慰与补偿。

谁知道,赵匡胤的这些小恩小惠、耍小聪明的做法真的非常有效,由于赵匡胤所采取的“以腐败换兵权”的政策或策略,除了在立国之初相继发生了两起由后周旧臣李筠、李重进所发动的叛乱外,此后,在大宋帝国内部,300多年间竟然再也没有发生过一起类似“黄袍加身”的政治事变。

然而,天下事往往有一利则必有一弊。后面我们将要说到,“以腐败换兵权”对于大宋帝国来说,无异于自毁长城,慢性自杀。仔细算一算账,人们就会发觉,这代价也真的太大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史海揭秘:唐高宗被称"昏懦"是因为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高宗并非无能,史海解密,唐高祖由太宗得天下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也是武则天的丈夫。武则天从他的手中夺走了政权,建立了短暂的大周王朝,让李姓男人们着实丢了一把脸。因此,历史上对唐高宗的评价是“昏懦”。最晚从欧阳修撰《新唐书》以来,就把他当作“昏懦之主”。那么,高宗果真是一个“昏懦”之君吗?不尽然。有人认为李治并不昏懦,他之所以被如此

  • 隋文帝:赏罚分明 查出贪污立即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赏罚分明上天,隋文帝不赦子,赏罚分明还是奖罚分明

    要知道,干部队伍建设可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现在干部素质这么差,怎么办呢?隋文帝做了三方面的工作。第一,严肃官员任命,不再用官职来奖赏功臣。平陈战争之后,不是一下子产生了很多战争功臣吗?大家都按照惯例,等着当官。没想到,隋文帝明确表态,“功臣正宜授勋官,不可预朝政。”军功是要奖赏,但是,只能用金钱、荣誉

  • 揭秘:历史上真正的汉武帝有多厉害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真实的汉武帝,汉朝厉害的皇帝,汉武帝有多伟大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极少数能够做到文治武功并举的雄主,也是汉朝几十位皇帝之中最为出色的一位。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他对后世历朝皇帝影响深远,既有“开疆拓土、威震戎狄”、“盐铁专卖,独尊儒术”的积极意义,也留下了“君权专制、个人独裁”的消极影响。“惜秦皇汉武,略

  • 栗姬不止收敛,为什么依旧能得到刘启的厚待?与她的性格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晴雯被赶出大观园的主要原因,下列诗句暗示史湘云的命运的是,美人心计栗姬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栗姬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害自己的儿子刘荣成不了帝王的栗姬,是十分的受汉景帝的宠幸的;尽管她愚不可及,不知收敛自己的情绪,刘启也因为栗姬的性格对她十分的厌恶。但刘启对待栗姬依旧是宽容的,若是没有不然在馆陶公主刘嫖的污蔑之下,在的打击之下,善变的刘启早就将刘

  • 宋宁宗是怎样继位的?的政治能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扩之后谁继位,宋宁宗赋税,政治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宁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宋宁宗内禅得到的皇位,算是被赶鸭子上架。但是宋宁宗,是一个政治能力并不出色的人,反而有些昏弱无知朝政前期被权臣韩侂胄把控,后期也落入到史弥远与杨皇后手中。在两次宋金战争上更是摇摆不定,毫无主见虽然常有“人所难言,朕皆乐听”,但是此

  • 单挑不输吕布的张飞与关羽联手,为何只能打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布能打过关羽张飞两人吗,关羽张飞联手能打败吕布吗,关羽大战吕布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张飞单挑不输吕布,为何与关羽联手还只能与吕布打平?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猛将,当年天下诸侯围攻乱政的董卓时,董卓先是派出了华雄迎战天下各路诸侯,虽然各路诸侯派出自己麾下的将领迎战华雄,但都被华雄斩于马下,此时关羽挺身而出,就此温酒斩华

  • “七府坟”里埋着的人谁?广昌王朱济熇是什么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广昌王朱济熇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朱济熇,生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7月16日,是晋王朱棡第七子、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十二孙。朱棡是朱元璋第三子,马皇后所生,在诸王之中身份贵重。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封晋王,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之国山西太原。明朝初年,

  • 败家熊孩子秦二世嬴胡亥,他的继位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二世胡亥到底是谁的孩子,秦二世是秦始皇的什么,秦始皇死后谁继位成为了秦二世

    胡亥,即秦二世(前230年-前207年),嬴姓,名胡亥,在位时间前210年―前207年,也称二世皇帝。秦始皇最小的儿子,,公子扶苏的弟弟,中车府令赵高的学生,学习狱法。据史书记载,胡亥小时候就很调皮,有一回秦始皇置酒宴招待群臣,按照秦朝的规定,大臣进入宫殿时必须将鞋子脱下放在殿门外。胡亥早吃饱便借故

  • 探索元稹多情却又无情的一生,他其实只想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元稹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他的才情和他的渣一直为人们所探讨。他一边用自己的才华,撩得红颜知己们脸红;一边又果断的选择抽身离去,惹得她们心都碎了。世人都道元稹“渣”,善于玩弄别人的感情,却不知元稹的渣背后,深藏的

  • 为什么才气斐然的唐寅,他的一生那么落寞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寅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对唐伯虎而言,他的人生里没有秋香的红袖添香,只有自己在不断送别故人的凄凉与落寞。那个用桃花卖酒的洒脱诗人,其实真正洒脱的日子并不多,更多时候,他只能强颜欢笑,假装自己过的很好。唐寅的才气斐然,但他的生活并没有因为他的优秀而过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