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传庭身为明朝最后的名将 他都做出了哪些努力

孙传庭身为明朝最后的名将 他都做出了哪些努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195 更新时间:2024/3/4 2:44:15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孙传庭,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任何一个王朝的灭亡,原因都不在朝夕之间。对大多数王朝而言,之所以会灭亡,最主要的原因都是因为“人祸”。比如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以及元朝末年的“红巾起义”等等,这些大规模农民起义的背后,往往伴随着土地兼并严重以及苛政。相比之下,明朝的灭亡更加特殊,虽然也有“李自成起义”这类“人祸”的发生,但除此之外还有接二连三的“天灾”。

例如崇祯十五年(1642年),在明朝内忧外患之际,就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瘟疫,南北直隶、山东、浙江等地都成了疫区,史载:“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从时间节点上来看,此时的大明朝只剩下了两年的时间。关外有清军不说,内部的李自成已经逼近潼关,如何力挽狂澜,成了崇祯皇帝的燃眉之急。为了抵御来势汹汹的李自成,崇祯帝决定从狱中提拔一人——孙传庭。孙传庭是明朝最后的名将,《明史》这样写道:“传庭死而明亡矣。”

孙传庭,字伯雅,代州振武卫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孙传庭进士及第出任县令,因不满魏忠贤专权而弃官回乡。直至崇祯帝即位扳倒魏忠贤后,他才重新入朝为官。孙传庭崭露头角是在崇祯九年(1636年)三月,当时闯军声势浩大,孙传庭主动请缨出任陕西巡抚,立志剿灭农民军。当时洪承畴与李自成对峙于陕北,闯王高迎祥自湖广至陕西,兵锋直指西安。在孙传庭的部署下,明军在子午谷以逸待劳,大破闯军并生擒高迎祥。高迎祥被处死后,这才轮到李自成当闯王。

崇祯十年(1637年)初,孙传庭大破起义军圣世王、瓜背王、一翅飞、镇天王等部,关中以南的大片地区趋于平定。孙传庭最精彩的一战,是崇祯十一年(1638年)在潼关南原重兵伏击李自成,这一战打得李自成仅以18骑兵突围而走。按说明朝此时应当乘胜追击彻底剿灭义军,但恰好清军在这个时候突破了长城防线,孙传庭被崇祯帝急忙调回北京防御。清军的这一行动,可以说直接救了李自成一命。

等到孙传庭率部抵达北京后,由于与主和派矛盾颇深,因此未被崇祯帝允许入城朝见。而一同前来的洪承畴所部,不仅受到了犒赏三军的待遇,还被允许入殿拜见皇帝。一碗水没有端平,孙传庭自然大为不满。此时主和派又提议将孙传庭的部队全部用来留守蓟辽,孙传庭抗议道:“秦军不可留也。留则贼势张,无益于边,是代贼撤兵也。”次年孙传庭又遭主和派诬陷,惹得崇祯帝大怒,将他贬为平民后打入大牢。

没有了孙传庭这个强劲的对手,李自成在河南迅速发展。当时河南正爆发饥荒、饿殍遍地,饥民“唯恐自成不至……从自成者数万”,当年被孙传庭打到只剩18人逃命的李自成,一下子拥兵十余万。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李自成兵围开封,崇祯帝连忙从监狱中提取孙传庭,命他火速领兵前往开封。之后孙传庭又一直跟着李自成走,李自成进入陕西后,孙传庭又被调至陕西统兵。

在整军备战期间,孙传庭面临着诸多问题,最棘手的便是粮饷不足、疫病扩散。为了解决粮饷问题,孙传庭放下自己督师的身份,试图以爱国感化当地乡绅,让他们捐钱捐粮。但是国家危难之际,这些人却并没有这个念头,只想着怎么保存自己的身家。而在控制疫病方面,孙传庭得到了云游至此的医者吴又可的帮助,二人共同努力遏制了疫病的蔓延。

崇祯十六年(1643年)五月,孙传庭升任兵部尚书督陕西、河南、四川、山西、湖广、贵州及江南江北军务,成为了明朝末年明军的最高将领。孙传庭排兵布阵有一套,但偏偏崇祯皇帝急于求成,不考虑实际情况逼他出兵。同年八月,孙传庭不得已率10万大军出潼关,但不幸的是遭遇了滑铁卢。明军溃败后,李自成一日追杀四百里,明军战死者达4万余人,武器辎重损失无数。十月初,潼关失守,李自成派兵十万围攻孙传庭,弹尽粮绝之下孙传庭战死沙场。

孙传庭是明末扶大厦之将倾的擎天柱,也被认为是明末最后的大将,他的牺牲是明朝的巨大损失。然而崇祯帝却怀疑他是诈死潜逃,连一个谥号都没有给他,着实令人心寒。反倒是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朝为孙传庭追加了谥号“忠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孙策死后孙权上位 孙权是怎么对待大哥的后代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权和孙策,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时期的孙策是一个非常骁勇之人,被人称为江东小霸王,与项羽相提并论。在他的带领下,孙家很快崛起,一统了整个江东。而他本人还颇有大志,有一统天下的志向,曾经计划北上袭击许都,迎接汉献帝到江东,以此挟天子而令诸侯。不过遗憾的是,孙策大业未

  • 刘伯温临死前为什么送一筐鱼给朱元璋 这鱼有什么含义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伯温送鱼,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历史上有很多的谋臣,他们用兵如神,有雄韬伟略,可以说一个皇帝的成功,离不开一位谋臣军师,为皇帝出谋划策,说到谋臣,很多人都想到了诸葛孔明,诸葛孔明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了,当年帮助刘备一举拿下了皇位,不过,相比于诸葛孔明,还有一位谋臣更受大

  • 崇祯皇帝一共有多少个孩子 朱三太子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崇祯子女,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亡国之君的结局大都很不堪,自己的性命堪忧固不待言,家族往往也会受其牵连,鲜有能得以善终者。作为大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帝在京师沦陷前,因不肯受辱自缢殉国,那么他的众多子女命运又会如何呢?那位困扰清朝半个世纪的“朱三太子”又是谁?

  • 窦宪大败北匈奴有功 窦宪名气为何比霍去病小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窦宪和匈奴,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匈关系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汉武帝之前,匈奴不断入侵,大汉不堪其扰;第二阶段汉武帝时期,匈奴被赶出漠南,双方力量对比颠倒;第三阶段汉宣帝时期,匈奴分裂,依附汉朝;第四阶段光武帝时期,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投降东汉;第五阶段汉

  • 霍去病英年早逝又一生未娶 霍去病的儿子和孙子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霍去病儿子谁生的,霍去病的一生简介,霍去病一生成就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霍去病孩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建元元年,此时的汉武帝刘彻刚满十七岁,面对朝野之事,汉武帝显得很被动,即使先帝为西汉的发展奠定了殷实的基础,匈奴为患,边疆骚动依旧没有药到病除。无奈之下汉武帝只能与大月氏结盟,齐心合力共同击退匈奴,虽然此次战争使西汉经济的发展出

  • 毁掉蜀汉的真正凶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听到关羽阵亡,刘关张互相杀对方全家,诸葛亮害死关羽和张飞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给人的快感,远远不能抵补大意失荆州给人的痛感。由于降曹,桃园兄弟之义令人生疑;而由于辱吴,他成了孙刘联盟的一个分裂因素,则可以肯定。网络配图有人说,诸葛亮最怕的人不是曹操,不是司马懿,而是关羽。作为本集团的中坚力量,反而比敌对集团的中坚力量、比自己的死对头更可怕,这很耐人寻味。诸葛亮

  • 大玉儿孝庄太后为何与小玉儿从姐妹反目成情敌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玉儿和皇太极什么关系,孝庄秘史大玉儿和小玉儿,大玉儿就是孝庄吗

    大玉儿的故事经过无数影视作品的演绎恐怕在中国已经是尽人皆知,大玉儿就是清朝孝庄文太后,大玉儿是其闺中的名字,其本名是名布木布泰,是当时的蒙古王族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女儿,是皇太极的后妃,一生之中经历了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皇帝,可以说是辅佐顺治和康熙的功臣。通过大玉儿简介可以了解一下这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 美国作家评论李鸿章:一个伪善的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作家的谎言解析影评,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李鸿章的功过

    当时大清国在国际上并不“高大”,但是有着高大身躯的李鸿章却能给傲慢的英国人一个先“身”夺人的印象。濮兰德在《李鸿章》里记载了74岁的李鸿章在一个英国人眼里的形象:“我从议院出来时,突然与李鸿章打了个照面,他正被人领入听取辩论。网络配图他像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身材奇高、容貌仁慈的异乡人。他的蓝色长袍光

  • 和珅为什么那么喜欢贪污钱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和珅做生意,和珅相当于现在什么官,乾隆为什么重用和珅

    和珅,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清朝乾隆年间的官员、商人。网络配图和珅曾担任和兼任清朝数十个官职,封一等忠襄公和文华殿大学士,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

  • 吃人胆求长生的残忍皇帝是谁 最终被厨子砍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被活活饿死的皇帝,明朝皇帝都短寿,吃长生不老药死的皇帝

    即使是在荒唐的不能再荒唐的古代诸多帝王当中,这个人也无疑是极特殊的一位。之所以说他特殊,只因他既不喜欢女色,也不偏爱男宠;他在位近20年,几乎都是在喝酒睡觉打猎中度过的;他嗜酒如命,常常化妆成老百姓溜出宫去喝酒;他喜欢打猎,喜欢杀人;为了求得长生,他曾每日要杀一个活人,用“人胆”做药引子……这个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