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 李鸿章和曾国潘的关系是怎么样

揭秘: 李鸿章和曾国潘的关系是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717 更新时间:2023/12/16 5:42:42

《清史稿·李鸿章传》:“中兴名臣,与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

超《李鸿章传》:“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网络配图

孙中山:“我中堂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难险阻,尤所不辞。如筹海军、铁路之难,尚毅然而成立,况于农桑之大政,为民生命脉之所关,且无行之难,又有行之人,岂尚有不为者乎?”

李鸿章作为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后被追赠为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他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慈禧太后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西方人称其为“东方的脾斯麦”。其实李鸿章与脾斯麦,实际上不止是名声上的联系,他们两位曾经见过面,并进行过深切的谈话。

1896年李鸿章作为大清国全权特使,参加沙皇加冕典礼,并顺便拜访各国。据说当时李鸿章年岁已高,出访时随身带着棺材,如果客死他乡,能够敛尸送回。就是在这一次中,他拜访了德国前首相脾斯麦。

网络配图

脾斯麦对于这位来自中国的重臣表示了最高的尊敬,他穿着威廉一世皇帝赠送的军礼服,佩上军刀,制服上挂着黑鹰星章和铁十字勋章,站在私邸大门口以最高礼遇迎接。“仰慕毕王(指俾斯麦)声名三十余年,今游欧洲,谒晤于非得里路府第,慰幸莫名。”“毕士麻相王阁下久挹,大名镇越海国,每恨东西睽隔,会晤无由。何期垂暮之年,忽有绝域之使,遂于并世,得接伟人,实为天假奇缘,自谓此行不负。弟于六月十三号,税驾柏林,现在觐燕礼成,拟于本月二十三号前赴汉倍克海口游观,计二十五号返辔,顺道敬诣园居,稍伸积年景仰之诚。李鸿章提名。”

同为两国铁血重臣,脾斯麦和李鸿章应该更能理解彼此的心。在经过一阵虚含问暖后,李鸿章点明了来意,怎么才能在中国进行改革。李鸿章说:“我们那里,政府、国家都在给我制造困难,制造障碍,我不知该怎么办?”俾斯麦回答说:“反朝廷是不行的。如果最高层(指皇帝)完全站在您这一方,有许多事情您就可以放手去做。

如果不是这样,那您就无能为力。任何臣子都很难反抗统治者的意愿。”脾斯麦还特别指出,李鸿章要想达到目的,最重要的是手中需要一支精良的军队,听从调遣。这一次对话,可谓是世纪谈话。虽然敞开心交谈了,但最终改革还是没有在中国进行下去。不过从李鸿章询问中国变革之法,便不能再偏颇的指认李鸿章为卖国贼。而他对于戊戌变法中的几位君子,也表示:“我决不做刀斧手”,由此可见这位晚清重臣的无奈和清醒。

网络配图

李鸿章是曾国潘的弟子,在初试会试落榜后,以“年家子”身份投帖拜在湖南大儒曾国藩门下,学习经世之学,奠定了一生事业和思想的基础。李鸿章后来那种“经世致用”办实业,以救国的思想,正是师从曾国潘。李鸿章不仅与曾国藩“朝夕过从,讲求义理之学”,还受命按新的治学宗旨编校《经史百家杂钞》,所以曾国藩一再称其“才可大用”。后来太平天国战火起,李鸿章组建淮军,曾国潘不仅教导他炼兵心得,还将湘军一部分主力,分给了李鸿章,好让淮军渐成气候。此举,足可见曾国潘对李鸿章的重视。而李鸿章后来领导洋务运动,一生以实业救国,也是对恩师遗志的继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雍正宠妃年贵妃为何能与皇后同一等级待遇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雍正多少嫔妃,乾隆有多少个妃子?,大清雍正年贵妃

    年贵妃凭什么与皇后同一等级?这个问题不好说,首先年贵妃生前没有与皇后平起平坐,雍正帝也没有废后的打算,只能说年贵妃与皇后的关系很好,协助皇后处理后宫的一些事情,当然这也是雍正帝默认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年贵妃与皇后同一等级是不存在的,在封建王朝中规格是死的,任何人不能逾越否则就是杀头灭族的大罪,只能说年

  • 揭秘诸葛亮亲张飞而远关羽的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张飞关羽为什么不喜欢诸葛亮,诸葛亮害死关羽和张飞,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厉害

    《三国志》评价张飞、关羽时说:“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诸葛亮对待关羽,特别注意分寸,并努力维持一个客客气气的良好关系,因为关羽并不十分买军师账的。孔明的联吴方针,他执行不力,就是一证。虽然关羽远在荆州,但这个人从来未把自己的地位摆正。马超投蜀以后,为解决益州问题立下功勋,获

  • 他是大元帝国的缔造者:也是心理战大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第一个唯一一个王朝缔造者,多元宇宙帝国崛起一贱无悔,第一个也是唯一的王朝缔造者是谁

    成吉思汗经过约二十年的战争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帝国。而就许多人看来,成吉思汗取得的古今未有的战争奇迹,靠得只是他们兵多将众、勇猛剽悍、甚至嗜杀成性而取胜的。其实,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统治欧亚达一个世纪,要归功于成吉思汗的制胜之道――兵法。心理战术网络配图建国后的第二年夏末,成吉思汗命人给西夏皇帝李

  • 成吉思汗为何能横扫欧亚 却又迅速消亡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被成吉思汗灭国的欧洲,当年成吉思汗打到哪里,成吉思汗打下半个地球

    蒙古国的确是个能征善战的国家,它仅凭借着100多万的人口和十多万人的军队竟战胜了拥有几千万人口及数百万大军的金国、南宋、花剌子模以及欧洲联军。蒙古骑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必然有它优越的条件。网络配图首先,蒙古人的饮食习惯决定了他们在任何地方都能很快适应。蒙古军队“出入只饮马乳,或宰羊为粮”。也就是说

  • 揭秘传奇贵妃潘玉儿竟因脚而受到萧宝卷的宠爱?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延禧攻略高贵妃活埋五阿哥,苻生,赵姨娘为何害王熙凤

    潘玉儿是谁?潘玉儿是一名贵妃,曾得到萧宝卷的宠爱,但是后来国家灭亡了,不甘受官军污辱,便自悬死在房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关于潘玉儿是谁还有一个说法?潘玉儿便是俞尼子,只是在其进宫后,深得萧宝卷的宠爱,而萧宝卷想像有潘妃的宋文帝一样在位长久,于是将她的名字改为了潘玉儿。就连她的父亲,都将姓氏改为了潘。潘玉

  • “文盲儿子”朱由检如何阴差阳错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亡国之君太多了,有一大串。这些亡国之君或者是残暴肆虐、荒淫无耻而亡国,例如商纣王和隋炀帝;或者是昏庸无能而丢掉了江山,如三国时,蜀国的刘禅;有的是昏愦无能、醉生梦死,不仅把江山弄丢了,而且自己也成为阶下囚而悲惨地毁灭了,例如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网络配图我们对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

  • 历史上的嘉靖帝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最好的皇帝是谁,嘉靖皇帝以后的皇帝,明朝皇帝嘉靖皇帝

    嘉靖帝名叫朱厚熜,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四十五年,庙号世宗,也是明朝在位时间排名第二的皇帝。然而后世对嘉靖帝的评价却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嘉靖帝是中兴之主,甚至堪比汉武帝,不过也有人说他昏庸老朽,没有治理好国家。那么嘉靖帝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位皇帝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襄宪王朱瞻墡是什么身份?无限接近皇位的他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襄宪王朱瞻墡的故事。明朝刚建立的时候,开国太祖朱元璋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目的在于保持大明王朝传承有序,不因为争夺皇位而祸起萧墙,宗室骨肉自相残杀。可惜朱元璋死后,继位的皇太孙朱允炆完全体会不到

  • 郭子仪功高,为什么统治者没有疑心他?他是如何通过皇帝的考验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郭子仪,统治者靠什么统治,唐朝名将郭子仪

    说到郭子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有一个成语叫“功高盖主”,意思是说当一个将领或者大臣太有本事,为江山社稷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在民间获得的威望超过君主时,可以说他离死就不远了。但历史上也有这么一个奇人,他功高盖主,主却不疑,权倾朝野,臣也不忌,他就是一代名

  • 史弥远到底有多奸?暗通皇后矫诏废立皇帝,最后还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郭皇后,宋仁宗废后,孝庄秘史结局是怎样的

    说到史弥远,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岳王庙门前有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公道自在人心,忠奸之辨要看对江山社稷的功过。有些人即使过了千年也很难评判其功过是非,但也有些人即使在当时也能让人一眼辨识清楚是忠是奸。01说到两宋可谓是名臣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