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谁才是三国历史中最大的黑马?文武兼备

谁才是三国历史中最大的黑马?文武兼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762 更新时间:2024/1/24 8:09:04

在 小说《三国演义》中,陆逊是个不大不小、难说好坏的角色:他似乎不属于曹操、董卓、袁绍、刘备、孙权那样居于重大历史事件最前沿、直接决定历史走向的显赫 人物,也没有关、张、赵、马、黄以及吕布、典韦、许褚等武将那样叱咤疆场的段子;谋略方面,司马懿和周瑜、鲁肃因曾作为书中头号人物诸葛亮的直接对手或盟 友,也比他引人瞩目,各有其妇孺皆知的华彩乐章。陆逊的星光亮度,顶多和荀彧、郭嘉、吕蒙等比肩。不计第三十八回仅被提及名字,他在书中正式出场,是先后 作为关羽和刘备的对立面:先是为吕蒙出谋麻痹关羽,最后收复荆州;后又亲任三军统帅,火烧刘备连营。这两次战役,先后直接将关羽和刘备置于死地,间接导致 张飞的死亡。可以说,刘关张哥仨的死亡都与陆逊有关。受作者立场倾向影响明显的读者,不会对陆逊有太好印象,虽然大家不能不佩服他的胆识与谋略。

网络配图

而 翻开《三国志》,却可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陆逊居然在《吴书》中独占一卷!①要知道,在全书中享有独占一卷待遇的人物,除了皇上或“准皇上”曹操、曹 丕、曹叡、刘备、刘禅、孙权,只有诸葛亮和陆逊。②也就是说,《三国志》认为陆逊与诸葛亮是同一级别人物,远高于其他人等。

小陆如此被重视,并非浪得虚名。他实在是《三国》中最大一匹黑马。

大 家知道,所谓“黑马”,是指一直不被注意而实力超群、关键时刻脱颖而出的人物。陆逊正是如此。如果说诸葛亮、庞统没出山以前就名声远扬,陆逊却是出山乃至 建功以后还没引起足够注意:本来收复荆州就是他出的奇谋,但刘备大军压境,孙权忧虑无帅可用时,并未马上想起他来;阚泽推荐他之后,张昭、顾雍步骘等人 还不以为然,出面阻止;他任主帅后,韩当周泰等老将仍然不服,试图鼓动大家抗命。陆逊先后战胜关羽、刘备,恰恰也正是利用了自己的没有名气、缺乏威望。 如果说关羽斩颜良文丑凭的是赫赫名气的震慑作用,诸葛亮赢得刘备青睐、得展骥足离不开先期“炒作”,陆逊的首建奇功与之刚好相反。正如吕蒙所说:孙权若用 名气大的人,敌人必然小心谨慎,妙计就使不成了。

网络配图

但是,不论有意“逞强”还是故意“示弱”,若想取胜都需有出众实力作基础。试想,倘若关羽 大刀耍得不好,仅靠虚假炒作制造泡沫,一旦交手,颜良、文丑在躲过几招、稳定情绪之后,发现对方不过尔尔,老关必为对方刀下之鬼。诸葛亮如果仅会吹牛皮, 刘备重用他之后他指挥得一塌糊涂,除了火烧驴肉就会火烧自己,刘备很快就会炒他鱿鱼。陆逊若无实力,不能运筹帷幄、临变不惊,没有两把刷子,在蜀军强大攻 势面前,吴兵就会军心涣散,一溃千里。事实上,关羽、诸葛亮也会示弱:关公偶使“拖刀计”、孔明常用诈败法,都是暂时示弱。陆逊关键时刻也会“逞强”:面 对试图抗命的部下,他先申明:“主公重用我,是因为我有比你们强的地方!”然后把脸一沉:“违令者斩!”

黑马能脱颖而出,除了自身实力,还 需要有机遇,关键时刻有人帮着说话。对于陆逊来说,吕蒙、阚泽就是识马的伯乐。他们推荐陆逊的时候,没有过多个人私利的打算,没顾虑将来陆逊会不会风头压 过自己、能不能知恩图报。陆逊本人也是不计个人恩怨推荐贤才的人:早年陆逊率部平山贼时,会稽太守淳于式曾打过他的小报告。而当陆逊回京向孙权汇报工作 时,却称赞淳于式并不“蠢于事”,是个好官。孙权不解地问:“他打你小报告,你却推荐他,咋回事呢?”陆逊回答:“他打我小报告其实是为当地百姓着想,我 如果反过来说他坏话,那不合适。”此事给孙权留下了很好印象。即使在今天看来,评价一个同事不以其对己有恩而过誉,亦不因其于己有怨而贬损,也实属难得, 特别是在上司面前。

网络配图

后来,陆逊又指挥吴军大败魏国大司马曹休,并屡次为孙权出谋划策,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深得主公赏识。他的地位一再上 升:从偏将军到镇西将军、辅国将军、大将军、右都护,最后代替顾雍做了丞相。孙权对他充分信任,格外倚重:不只遇大事都和他商量,还让人刻了一枚自己的印 章,放在陆逊家里。每次给刘禅或诸葛亮写信,发信前都先让陆逊看一遍,看看措辞轻重是否得当;若有不妥,陆逊就直接改在上面,盖上大印粘上信封就发出去。 孙权相信陆逊不会在信上乱改,或添上一笔“刘禅是小狗”之类。大破曹休后,大军路过武昌时,孙权让人给陆逊撑起自己的御盖出入殿门。这样的待遇,好像以前 周瑜、鲁肃也没享受过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明太祖朱元璋怎么从要饭的变成一代帝王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凭什么当皇帝,一代帝王朱棣,一代帝王全部攻略

    朱元璋是明朝时期开国帝王,即为明太祖,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濠州钟离人,生于公元1328年,最终死于1398年6月24日,死后被葬在明孝陵。朱元璋在很小的时候是以为地主放牛来生活的,后来为了活下来就进入了当时的寺庙皇觉寺做和尚,当时正好处于各地起义,人民反对元朝暴虐统治的时候,朱元璋在寺庙待了一段时间

  • 大唐第一贤相被告谋反 唐太宗李世民会怎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太宗李世民附体震撼视频,大唐开局百万雄师,大唐第一奶爸

    唐太宗李世民向来以敢于纳谏著称,但他在晚年的一件事却很值得讨论。网络配图贞观19年,李世民要率兵亲征高丽,临走前嘱咐宰相房玄龄:我不在你就是老大,朝中的一切事务都交给你处理。最后还特地加了一句:一切大事可自行处理,无需奏请。充分显示了李世民对老房的信任。李世民刚走没几天,老房就遇到了考验。这天,有个

  • 这对父子虎将助秦始皇一统中国 功高震主善终归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江表十二虎臣,历史上有哪些功高震主,历史上功高震主的人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有多少一生征战沙场的将军在功成名就之时被送上断头台,只因功高震主。网络配图 最为世人所熟知的非汉高祖刘邦除去手下一众将领,以及明朝朱元璋弑杀大臣,但世上有一个人称暴君的一代帝王,却留下了与他一同征战沙场的著名开国将军,这是一对在中国历史上功绩高于岳飞,对中国一

  • 隋炀帝与唐太宗的冰火两重天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文帝与隋炀帝的关系,杨广与李世民,隋炀帝姐姐冻死

    在历史学家那里,隋炀帝杨广是一个被贴上亡国暴君的标签、遗臭万年的皇帝;而唐太宗李世民则是一位顶着千古明君的盛名、为历代歌功颂德的皇帝。两人看似遥不可及,但实际上,隋炀帝曾经离成为唐太宗那样的盛世贤主非常近,在文治武功方面,隋炀帝的能力也并不逊于唐太宗。一样英姿飒爽的青年英主隋炀帝年少时就展露出过人的

  • 清初开国五大臣都有谁?你估计想不到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出国考察五大臣,清朝五大臣考察团,清初汉大臣

    每一个朝代都一样,都有开国大臣。清初开国有五位功勋卓著的大臣,他们分别是瓜尔佳·费英东、额亦都、董鄂·何和礼、佟佳·扈尔汉、觉尔察·安费扬古五人。网络配图瓜尔佳·费英东:满洲镶黄旗人,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苏完部族长索尔果之子,以骁勇善战著称。公元1588年,随父率部归顺努尔哈赤,授一等大臣。公元16

  • 后唐郭崇韬为了国家稳定竟然公开受贿?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鉴军出什么事了,郭崇韬后代,后唐郭崇韬

    后唐灭梁,郭崇韬功劳最大,是他建议奇兵偷袭,才得以灭掉后梁。因而,灭梁之后,郭崇韬被委任为枢密使,也就是国防部长,很得庄宗信任。一直以来,郭崇韬以清廉著称,赢得了世人的尊敬,也赢得了皇帝的信任和同僚的敬佩。可是,自从进了开封,郭崇韬如突然换了一个人似的,让大家不敢相认。他大开府门,公然接受贿赂。当时

  • 诸葛亮都纳入帐下了!还有谁让刘备求之不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如果没有遇到刘备,诸葛亮为什么不阻止刘备伐吴呢,刘备后来为什么不听诸葛亮的

    混乱出人才。多事之秋的三国,出现了许多志勇双全和才智过人的人物。刘巴就是这么一位。网络配图刘备在荆州时,听说刘巴特别有才华,经常巴结刘巴,这使本来对刘备有反感的刘巴,更加看不起刘备。刘备在长坂坡被曹操打败后,荆州有名望的人,都跟着刘备加入了逃难的大军,只有刘巴北上投奔了曹操。刘巴宁可效力曹操,也不效

  • 三国猛将纪灵十分勇猛善战但最后被何人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战纪最后一关是谁,猛将夺魁善战质量评测,猛将和钓佳尼哪个好

    纪灵是三国时期的猛将,在三国前期出场,他是袁术手下的大将。在当时的中原地区,袁术的势力是最大的,袁术占领着河南和安徽一带的地区,并且他的父祖都是汉朝的三公,因此有很多的门生故吏,当时有很多人去投靠袁术。图片来源于网络三国纪灵是袁术手下的第一员大将,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纪灵就出现了战场上,大出

  • 揭秘李罕之的绰号为什么是“李摩云”?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梁俨苧,朱贵绰号,朱仝的绰号

    人们评价李罕之为一个生性残暴的人。图片来源于网络李罕之此人屯守泽州之后,天天带兵对怀州、晋州、绛州、孟州各地进行烧杀抢掠,他们所到之处,郡邑无官吏,乡间无安民。所有河内百姓集结驻扎在山寨中,只要有出去的就会被李罕之兵士斩杀。虽然此地尽是奇峰绝壁,但也被李罕之军队攻取。绛州、蒲州之间有座山叫做摩云,百

  • 天子朱常洛为何服用以女人经血制成的红丸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来月经了但是血下不来,红丸是什么意思,取走少女红丸

    明光宗朱常洛身世和明神宗一样,都是父皇偶然临幸宫女所生。因此朱常洛从小得不到父爱,由于党争和皇权交替问题,朱常洛先后经历了国本之争、梃击案、红丸案等重大历史事件。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万历帝去世后,朱常洛登基即位,改元泰昌。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措施,罢除了万历朝的矿税,拨乱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