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韩信创造军事奇迹的背后,曹参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在韩信创造军事奇迹的背后,曹参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270 更新时间:2024/1/28 6:10:14

说到曹参,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谈及韩信军事奇迹的背后之人,最广为人知的是李牧之孙李左车,曾留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之名言,助推了韩信成功攻略燕齐。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真正帮助韩信创造军事奇迹的不是李左车,而是历史上名气不高的曹参。

与萧何、韩信相比,曹参历史名声明显小了很多。如果不是“萧规曹随”这一典故,相信曹参可能会被世人遗忘。为相不如萧何、为将不如韩信、为谋不如张良的曹参,却为何被刘邦叙功为“开汉第二功”?在韩信军事奇迹的背后,曹参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曹参是徐州沛县人,早年为管理监狱的小吏,或者是监狱长,萧何是其上司,刘邦属押解犯人之官吏(亭长),是曹参下属。因此,刘邦官职最小,曹参次之,萧何最大。

刘邦举旗起义之后,曹参率军四处出击,《史记》记载的“破之”、“大破之”以及“夺城”等记载有十余条,简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其中,还打败了我们熟知的三位秦朝名将,曹参战绩含金量非常高。

《史记·曹相国世家》:“北救阿,击章邯军,陷陈,追至濮阳。击李由军,破之,杀李由,虏秦候一人。击王离军成阳南,复攻之杠里,大破之。”秦末动乱前期,章邯是义军死敌,以一己之力差点扑灭秦末起义,但却被曹参击败。之后,曹参杀死李斯之子李由,大破王翦之孙王离。

刘邦一路西进,想要率先攻下咸阳,还面临两个难题:一是武关与峣关,这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二是秦军在咸阳附近还有不小的力量。《史记·曹相国世家》记载:曹参“从西攻武关、峣关,取之。前攻秦军蓝田南,又夜击其北,秦军大破,遂至咸阳,灭秦。”

可以说,刘邦灭秦之战中,曹参是第一将、第一功,樊哙、周勃、夏侯婴、萧何等人都无法与之相比。

我们都知道,韩信是军事天才,在刘邦手下百战百胜,但毕竟跟随项梁、项羽数年,有过一定的军事生涯,而曹参之前没有从军经历,却仿佛如有神助,立即表现出超凡军事才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实在令人难以理解,或许只能将之归为超级天才,在执行力上比韩信还要神奇。

楚汉争霸之初,刘邦拜没有实战经验的韩信为大将军,随后韩信立即表现出超凡军事才华,定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计谋,辅佐刘邦迅速平定三秦。至此,刘邦恢复了秦国疆域,相当于秦国又一次出现。

刘邦平定三秦之前,齐地田荣打响反抗项羽第一枪,于是项羽调集主力攻打田荣,给了刘邦暗渡陈仓的机会。刘邦平定三秦之后,任命曹参为代理左丞相,领兵进驻关中,防守根据地,由于项羽主力在齐地平乱,所以直接率军打下了彭城。之后,项羽立即回军,以3万兵马大破56万之众,歼灭刘邦主力,刘邦仅带十余骑落荒而逃,也让刘邦陷入“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的危机局面,历史上称之为“彭城之战”。

由于韩信及时援助,与刘邦会师荥阳,击败楚京、索之间的敌人,所以项羽才没能继续西进。但这一战负面影响巨大,之后“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赵亦反汉与楚和,魏王豹反汉,与楚约和”,刘邦陷入了四面楚歌之中。

于是,刘邦立即派使者四处拉拢诸侯,游说不了的,直接派兵攻打。

公元前205年8月,刘邦任命韩信为左丞相,率领曹参攻打魏王豹。

《史记·曹相国世家》记载:“与韩信东攻魏将军孙遬军东张,大破之。因攻安邑,得魏将王襄。击魏王於曲阳,追至武垣,生得魏王豹。取平阳,得魏王母妻子,尽定魏地,凡五十二城。”

灭魏之后,曹参与韩信攻赵,史书有“大破之,斩夏说”、“戚将军出走,追斩之”等记载,再一次立功无数,赵国被打垮之后,刘邦任命曹参为赵国相国。

打垮赵国之后,曹参与韩信攻齐,击败齐国军队,与此同时项羽派遣龙且率领的二十万援齐大军,也被韩信、曹参在潍水之战中击败,曹参“斩龙且,虏其将军周兰”,俘虏了齐国国王等,最终平定了齐国。

战后叙功,曹参以“凡下二国(魏与齐),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的战绩,被刘邦列为“开汉第二功”,萧何是“开汉第一功”。

作为韩信副将,曹参虽然没有表现出惊人的智谋,但作用却不可缺少,没有曹参清扫残敌,稳定后方,保障后勤,韩信很难在前线放心杀敌。

问题在于:我们综合评价曹参时,究竟该称之为天才,还是称之为可靠的工具人?韩信军事奇迹的背后,缺少了曹参究竟行不行?

历史上的曹参,一直是刘邦与韩信的副手,真正独立指挥大战的次数较少,因此被很多人认为不能独当一面,故而历史评价不高。但以汉朝之后曹参的表现来看,韩信缺少了曹参,可能还真不太行。

刘邦称帝之后,将长子刘肥封于齐地,任命曹参为齐国相国。当时,齐国有70余城,是最大最重要的诸侯国。曹参担任齐国相国时,了解齐国情况,发现万物凋敝百业待兴,于是审时度势,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了无为而治,九年之后齐国百姓安居乐业,齐人称他为贤相。

刘邦临终之前,安排曹参接任萧何,之后曹参萧规曹随,完全遵守萧何制定的规约,一切都不做改变,然后自己整天喝酒,于是不仅群臣不理解,连汉惠帝困惑不已,还曾当面责怪相国不治理国事。其实,曹参并非不治理国家,而是顺应形势的无为而治,大乱之后必须要休养生息,加之刘邦、萧何制定的法令已经完善明确,还为何要去折腾呢?一旦折腾,反而可能让事情更糟糕。

汉朝无为而治思想,实际起源于曹参,而中国历史上真正无为而治并取得惊人成效的,只有曹参一人。除了曹参无为治国之外,汉初前几位皇帝也继承无为而治思想,70年没有什么变化,尤其是文景之治,让汉朝富裕了起来,国库粮食成堆,串钱的绳子都烂掉了,为汉武帝北击匈奴奠定了物质基础。

可见,曹参看似是一个善于承前的人,但并非无原则地承前,其前提条件是服从真理。所以,当汉惠帝质疑他无所事事时,曹参敢于指出问题所在,坚持真理。更为重要的是,能顺应时代要求提出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并让汉朝执行70余年不变,曹参水平又怎么可能差?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兵仙,韩信军事才华震耀古今,在韩信手下打仗,最重要的或许不是表现智谋,而是不要胡思乱想,然后高效地完成任务(需要极高的执行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对韩信最大的帮助。如果韩信部下指手画脚,可能不仅画蛇添足,更会搅乱了大局。

因此,韩信副手的基本条件是:服从命令,严格执行、高效完成,性格沉稳,甘做绿叶。通过曹参一生来看,任何时候都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服从正确意见,高效地完成自己该做的工作。事实证明,曹参完美地配合了韩信,让韩信才智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发挥,反过来说曹参才是韩信最重要的部下。刘邦非常善于用人,让曹参配合韩信,或许就是因为这方面的考虑。

可见,曹参不仅是一位执行天才,而且精准地把握了时代需要,实践了无为治国思想,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曹参是一个真正的大智慧,看似配合韩信、无所事事治国,没做什么惊天动地大事,但实际上时刻都走在正确道路上。所以有学者指出,曹参对汉朝的贡献,不下于萧何、韩信、张良,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汉朝开国功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建成和李世民相比 李建成真的比不上李世民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建成和李世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太原起兵的时候,李渊和三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组成了一个点三个面的集团。其中李渊是那个点,而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是围绕李渊的那个面。义旗初建,遣使密召之,建成与巢王元吉间行赴太原。建成至,高祖大喜,拜左领军大都督,

  • 他是明朝顶级火炮专家,却被崇祯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五年七月二十三,北京城的西市格外喧闹,人潮涌动,许多人都来看热闹,因为一位朝廷大官被砍头了!两年前,蓟辽督师袁崇焕在此地被凌迟处死,这次要杀的正是他的生前好友、登莱巡抚孙元化!孙元化虽然知名度不高,但他却是明朝历史上最顶级的火炮专家,这样的优秀人才,崇祯帝为何要将其处死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

  • 司马师和司马昭同时掌权的时候 两人为何没有出现内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师和司马昭,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家族特别能生,司马懿的老爹司马防生了8个儿子,号称司马八达。司马懿本人又生了9个儿子,司马昭也有9个儿子,司马炎更别提了,有26个儿子。而且他们家孩子的寿命都还很长。司马懿的长寿我们见识过,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诸葛亮,最后夺

  • 钟会造反时如果消息没有泄漏的话 钟会能不能击败司马昭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钟会和司马昭,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263年,司马昭任命钟会为主将,邓艾、诸葛绪为副将,主持灭蜀之战。本来所有魏国将领都怀疑,此战能否成功灭蜀,不想面对邓艾的偷袭,刘禅竟然真的率部投降,随即蜀国宣告灭亡。当时战况是怎样的呢?钟会率领魏军主力攻打

  • 刘禅投降之后 司马昭为什么十分安心的养着刘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禅和魏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熟悉三国时期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在刘备去世以后,刘禅虽然接受了孔明的辅佐,但却并未能成什么较大的气候。而且不光没能成什么较大的气候,甚至还在孔明去世以后,做出了主动投降于魏国的举动来。按理来说,魏国降服了蜀国后,身为魏国老大的司

  • 司马昭为什么能消灭蜀汉 蜀汉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昭灭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63年,曹魏实力派人物司马昭派钟会、邓艾和诸葛绪伐蜀。魏国近二十万大军如同泰山压顶一般,很快就灭掉了蜀国。为啥一连几十年都是蜀国主动发起进攻魏国被动防守,而司马昭却可以一战定乾坤?因为当时蜀国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一、蜀汉政权危机四

  • 猛将高顺为什么得不到吕布的重用,最后还没曹操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高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如果评选中国历史上的精锐部队,高顺的“陷阵营”至少可以排进前五。王粲《英雄记》记载:(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高顺率领的超级特种部队陷阵营(应该是重装步兵),击败

  • 张辽的能力如何?为什么说他才是曹操手下第一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张辽,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吕布手下有八健将,即张辽、高顺、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其中高顺最猛,张辽综合能力最强。本文谈一谈吕布手下的张辽,一位被《三国演义》严重低估的名将。《三国演义》中,二十四名将的排名,张辽和张郃并列为二张,仅排第

  • 手刃董卓,迎汉献帝到许都,曹操真是忠于汉室的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曾有一段曹操为了国家大义,而自愿去刺杀董卓的描述。当时董卓进京之后,依靠着大军开始独揽朝纲,他杀死少帝,立刘协为汉献帝,就此大权在手,为非作歹,一时间群臣愤怒,但由于大臣手中都没兵权,无法与董卓抗争。就在这个时候,曹操站了出来,他特意从王

  • 历史上真实的耿炳文,是一代忠烈还是无耻之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真实的耿炳文是什么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耿炳文,濠人(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老乡。其父父耿君用是跟随朱元璋渡江的元老,在对抗张士诚所部时不幸战殁。时年23岁的耿炳文挺身而出,率领父亲的老部下一举攻克长兴。长兴占据太湖口的位置,与广德、宣城、歙县接壤,可谓“江浙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