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建成和李世民相比 李建成真的比不上李世民吗

李建成和李世民相比 李建成真的比不上李世民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825 更新时间:2024/1/15 11:41:55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建成和李世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太原起兵的时候,李渊和三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组成了一个点三个面的集团。其中李渊是那个点,而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是围绕李渊的那个面。

义旗初建,遣使密召之,建成与巢王元吉间行赴太原。建成至,高祖大喜,拜左领军大都督,封陇西郡公。

当时李建成和李元吉从老家前往太原。这个时候李渊就很高兴了,先见李建成册封为了左领军大都督,封为陇西郡公。主要负责统领左三军。

而李渊对李元吉则有这样的安排:

授太原郡守,封姑臧郡公。寻进封齐国公,授十五郡诸军事、镇北大将军,留镇太原,许以便宜行事。

也就是说李元吉不仅被封为齐国公,而且还手握十五个郡的军队。李渊甚至把太原留给了李元吉来镇守。

至于我们最关心的李世民,当时一直跟在李渊身旁,被任命为右领军大都督,敦煌郡公,负责统领右三军。

三个儿子,每一个都手握兵权,每一个都被封为公爵。由此可见,李渊将起义的大权,都交给了自家人,同时也给了这三个儿子平等发展的机会。

一、最早李建成的战功并不少。

李渊刚创业的时候,这三个儿子的年纪分别是:老大李建成29岁,老二李世民20岁,老三李元吉15岁。

从年龄上来说,老三李元吉年纪太小,压根不可能委以重任。老二李世民虽然已经有20岁了,但是此前毫无建树,所以未必就敢轻易将大权交给这么一个愣头青。

只有29岁的李建成,作为家中的长子,自然是被委以重任的。所以我们会发现,最初带兵出去打仗的总是李建成。

比如说霍邑之战的时候,其实这一战的计谋是李建成出的。他认为霍邑守将宋老生有勇无谋,所以可以引诱他出城后,再灭了他。

结果果然跟李建成所预料的一样,李渊亲率一支大军将宋老生引诱出来,随后让李建成和李世民各自带领本部人马拿下了霍邑,堵住了宋老生的归路。

在《旧唐书》里的记载有点过分了,李渊被宋老生击败,而李建成落马,就剩下李世民拿下了全部战功。

唐初第二战,攻取关中,其实也是李建成起到了关键作用。李建成带着刘文静、统军王长谐、姜宝谊、宝琮等人,领兵数万,拒守潼关,防止屈突通来袭。这一战的记载就比较蹊跷了。

第一,果然屈突通带着几万大军前来潼关,结果在这里史料记载是被刘文静给阻挡了。第二,当时隋朝将领刘纲镇守潼关,屈突通便前往潼关,结果统军王长谐率先击杀了刘纲,夺取了都尉南城。逼得屈突通只能退守都尉北城。这两次成功的阻击战,丝毫不提李建成的名字。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里只提手下大将的功劳,为何李世民做总指挥的时候,全都是李世民的功劳呢?

所以说逻辑上是有问题的,这一战李建成也是立下大功的。从后来李渊的封赏中,我们就能看得出端倪。

事后李建成被李渊封为抚军大将军、东讨元帅,带领李世民等人打算夺取洛阳。所以说正是因为夺取关中之战李建成立下战功,所以李渊才正式让李建成的军事地位高于李世民。但是由于后来李建成是失败者,因此李建成的功劳能被抹去就被抹去了。

二、李渊改变策略,着重扶植李世民。

李渊建国以后,其实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瓶颈期。这段时间,不光李世民没工作可以做,连李建成其实也是无业游民,夺取关中后,他们似乎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发展。

武德二年,李建成前去平定司竹盗贼祝山海的叛乱,同年负责接应凉州降军。这两年李建成压根就没什么正事可以做。

其实武德二年,这是一个关键点,因为李渊对俩儿子的工作分配,发生了巨大转变。他开始着重培养李世民,给予他更多机会。

武德二年,李渊派遣李世民带领大军平定了刘武周、宋金刚,攻占了并州。这一年李建成就打打小贼,没什么建树。武德三年,李渊又派遣李世民集中兵力攻打王世充。那么李建成在干什么呢?他负责镇守蒲州,防止突厥人南下。也就是说突厥人如果不南下,那李建成就毫无战功可言,等于是变相雪藏。武德四年,李世民拿下了窦建德和王世充,为唐王朝立下了大功。而这一年李建成在干啥呢?依旧是在边疆打小贼。虽说也大破刘仚成,收服了当地部落,但是跟李世民的战功依旧没法比。所以说从武德二年,到武德四年,李渊给予两个人的平台资源是完全不同的。李渊的偏心其实瞎子都看得出来。

因此在武德五年,有人出来主持公道了。李世民击败刘黑闼后,刘黑闼带着突厥人南下。魏征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于是就建议李建成这个嫡长子,赶快去请求立点战功。

李建成立刻跑去找李渊要这次机会,儿子都追上门来要了,李渊总不能再偏心吧?所以李渊就把这次机会留给了李建成。最终李建成成功击败刘黑闼,收复了山东。

有人说,就那么点机会,给了李世民就没法给李建成。那么事实是这样吗?显然并不是,在南方,李孝恭带着李靖等人,横扫千军,立下赫赫战功。作为李建成的父亲,李渊为何不让李建成取代李孝恭呢?所以说,不是没机会,是李渊不愿意给李建成机会。

总结:我认为李建成不输李世民。

其实大家都是大军统帅,不需要出来作战。手下大将具体负责作战的事情,甚至可以说,他们俩都可以挂个名。

但是李渊偏偏就是不让李建成去挂这个名,为啥?因为李渊有自己的小心思,他想要搞政治平衡,哪怕是亲儿子,也要防备着把自己给取代的危险。

一个王朝只能有一个皇帝,但问题是,也只能有一个太子。而太子是未来的皇帝,更容易吸引群臣去靠拢。李渊要避免的就是这种情况。

所以李渊在不断培养李世民,让李世民有做太子的潜质,以此跟李建成互相争斗。这样一来他这个皇帝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这一招很多皇帝都会用,比如说三国时期的孙权,就利用鲁王孙霸和太子孙和之间的斗争,自己渔翁得利,李世民本人也在用,他利用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互相争斗,想要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包括后来的明成祖朱棣,也会利用太子朱高炽和汉王朱高煦之间的斗争,巩固自己的地位。

所以说搞平衡没什么问题,可是搞砸了,那问题就大发了。谁也想不到,李世民会来玄武门之变这一出。不光李建成被杀,李渊的皇位也保不住了。

参考资料:《旧唐书》、《大唐创业起居注》、《新唐书》、《资治通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他是明朝顶级火炮专家,却被崇祯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五年七月二十三,北京城的西市格外喧闹,人潮涌动,许多人都来看热闹,因为一位朝廷大官被砍头了!两年前,蓟辽督师袁崇焕在此地被凌迟处死,这次要杀的正是他的生前好友、登莱巡抚孙元化!孙元化虽然知名度不高,但他却是明朝历史上最顶级的火炮专家,这样的优秀人才,崇祯帝为何要将其处死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

  • 司马师和司马昭同时掌权的时候 两人为何没有出现内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师和司马昭,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家族特别能生,司马懿的老爹司马防生了8个儿子,号称司马八达。司马懿本人又生了9个儿子,司马昭也有9个儿子,司马炎更别提了,有26个儿子。而且他们家孩子的寿命都还很长。司马懿的长寿我们见识过,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诸葛亮,最后夺

  • 钟会造反时如果消息没有泄漏的话 钟会能不能击败司马昭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钟会和司马昭,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公元263年,司马昭任命钟会为主将,邓艾、诸葛绪为副将,主持灭蜀之战。本来所有魏国将领都怀疑,此战能否成功灭蜀,不想面对邓艾的偷袭,刘禅竟然真的率部投降,随即蜀国宣告灭亡。当时战况是怎样的呢?钟会率领魏军主力攻打

  • 刘禅投降之后 司马昭为什么十分安心的养着刘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禅和魏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熟悉三国时期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在刘备去世以后,刘禅虽然接受了孔明的辅佐,但却并未能成什么较大的气候。而且不光没能成什么较大的气候,甚至还在孔明去世以后,做出了主动投降于魏国的举动来。按理来说,魏国降服了蜀国后,身为魏国老大的司

  • 司马昭为什么能消灭蜀汉 蜀汉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昭灭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63年,曹魏实力派人物司马昭派钟会、邓艾和诸葛绪伐蜀。魏国近二十万大军如同泰山压顶一般,很快就灭掉了蜀国。为啥一连几十年都是蜀国主动发起进攻魏国被动防守,而司马昭却可以一战定乾坤?因为当时蜀国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一、蜀汉政权危机四

  • 猛将高顺为什么得不到吕布的重用,最后还没曹操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高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如果评选中国历史上的精锐部队,高顺的“陷阵营”至少可以排进前五。王粲《英雄记》记载:(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高顺率领的超级特种部队陷阵营(应该是重装步兵),击败

  • 张辽的能力如何?为什么说他才是曹操手下第一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张辽,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吕布手下有八健将,即张辽、高顺、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其中高顺最猛,张辽综合能力最强。本文谈一谈吕布手下的张辽,一位被《三国演义》严重低估的名将。《三国演义》中,二十四名将的排名,张辽和张郃并列为二张,仅排第

  • 手刃董卓,迎汉献帝到许都,曹操真是忠于汉室的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曾有一段曹操为了国家大义,而自愿去刺杀董卓的描述。当时董卓进京之后,依靠着大军开始独揽朝纲,他杀死少帝,立刘协为汉献帝,就此大权在手,为非作歹,一时间群臣愤怒,但由于大臣手中都没兵权,无法与董卓抗争。就在这个时候,曹操站了出来,他特意从王

  • 历史上真实的耿炳文,是一代忠烈还是无耻之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真实的耿炳文是什么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耿炳文,濠人(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老乡。其父父耿君用是跟随朱元璋渡江的元老,在对抗张士诚所部时不幸战殁。时年23岁的耿炳文挺身而出,率领父亲的老部下一举攻克长兴。长兴占据太湖口的位置,与广德、宣城、歙县接壤,可谓“江浙门户”。

  • 揭秘雍正继位之谜 康熙有遗诏为何不及时公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遗诏,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非不欲也,是不能也。因为,雍正继位之谜的焦点其实早已不在康熙遗诏。在早期,民间广泛流传着各种版本的雍正篡位说,其中闹得最凶的,就是所谓将“传位十四子”篡改为“传位于四子”。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在专业研究领域,早在遗诏面世之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