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倪良和王廖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能与孙膑齐名?

倪良和王廖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能与孙膑齐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675 更新时间:2023/12/26 8:18:03

说到倪良与王廖,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西汉初年,为了分析秦朝政治的成败得失原因,以资借鉴,儒生贾谊写了不少政论文,其中一篇叫《过秦论》,里面提到“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后世将这八位称为战国“东方六国八名将”。

其中,孙膑是兵家亚圣,在古今军事领域地位崇高,在现代人看来,与孙膑齐名的应该是吴起,两人都可以算是兵家亚圣。但令人意外的是,在先秦古人看来,孙武与吴起不足论,春秋战国时代最豪的军事家是孙膑、倪良、王廖。那么,倪良与王廖是何许人也?

01

吕不韦奇货可居,成功押注秦异人,从一介商人跃升为秦国相邦(汉后避讳刘邦的“邦”,相邦改为相国),为了能够著书立说,流行天下,名垂青史,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撰了《吕氏春秋》。这是一部以道家理论为基础,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的书籍,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对先秦各个学派、名人皆有一定介绍总结,其中就总结了春秋战国十大豪杰。

《吕氏春秋》: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倪良)贵后。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

《吕氏春秋》总结的天下十豪中,兵家只有孙膑、王廖与倪良三人,即“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而我们熟知的兵圣孙武、亚圣吴起,并未入选天下十豪。

02

可惜的是,作为与孙膑齐名的王廖与倪良,史书上几乎没有记载,只留下零星记载。

除了《过秦论》与《吕氏春秋》,其他史书并未记载王廖,大致可以猜测他是六国一位将军,但应该写过兵书,提出“兵谋贵先”的理论。

倪良比王廖幸运一些,西汉焦延寿编撰的《焦氏易林》中还提到“带佗、倪良,明知权兵,将帅合战,敌不可当,赵魏以强”,因此倪良应该是赵国或魏国的一位将军。在其他一些史书上,还提到倪良著有《倪良兵法》,书中的谋略注重后发制人,提出“兵谋贵后”的军事思想,精于总结作战的经验教训,以利再战获胜,被汉代列为十三篇上等兵法之一,已失传。另外,这里提到的名将“带佗”,也是一个谜团,史书上几乎没有记载。

由于秦始皇焚书、王莽之乱等书厄多次发生,这三人的事迹也消失在历史烟云中,如今只能知道春秋战国有这三位名将,却很难揭开他们的辉煌一面,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03

兵者,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周朝之前的兵家谋略,如今已经不可考,大约从姜子牙开始,中国出现了比较系统的军事理论。周朝建立后,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周礼,受制于周礼,战国之前的用兵也非常讲礼,我们都知道春秋时战争主要是“征”而让其“服”的战争,规矩非常多,相距五十步就不追杀,战场上遇到敌国国王要回避或行礼(因而春秋国王鲜有死于战场上),贵族要由等级相同的贵族俘虏,不能偷袭突袭,不能断敌粮道等等,讲究堂堂正正的征服。春秋晚期,尽管已经礼崩乐坏,但还是延续了战场规矩,孙武的“兵者,诡道也”思想很难得到中原诸侯欢迎。春秋末期后,随着战争升级,战争越来越不讲规矩,于是兵家理论如同雨后春笋。

简而言之,战国之前的战争,有一套规矩约束,使用兵法谋略的空间不大,但到了战国时期,由于战争变得越来越残酷,各国为了胜利不择手段,战争真正变成了“诡道”,于是兵法谋略顺应形势,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由于时代需要,领先时代一小步的孙膑、倪良等兵法思想才能迅速流传,而孙武领先了时代一大步,反而不被理解。

04

那么,倪良的“兵谋贵后”,王廖的“兵谋贵先”,孙膑的“兵贵势”,到底是什么样的军事思想?

汉朝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兵家分为四个派系,即兵权谋、兵阴阳、兵形势、兵技巧,被称为“兵家四派”或“兵家四势”。

1,兵权谋,相当于战略家,班固总结为“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从整体上论述取胜之道,包括用兵、用间、外交、经济打击等,代表人物是孙武。

2,兵形势,相当于战术家,班固总结为“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乡,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主要是实际战况以势制敌,因势利导,代表人物是尉缭子与项羽。

3,兵阴阳,也犹如战略家,但更专注于军事领域,比孙武的战略范围要小,班固总结为“顺时而发,推行德,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者也”,代表人物是孙膑、诸葛亮等。

4,兵技巧,犹如今天军事后勤的统称,班固总结为“技巧者,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者也”,包括后勤保障、武器装备研发、军事训练等,相比以上三者,兵技巧非常具体,代表人物有墨家、田单、戚继光等。

因此,如果说兵家四派是横行的分类,那么倪良的“兵谋贵后”、王廖的“兵谋贵先”,应该就是纵向的讨论后发制人与先发制人的用兵策略。“兵谋贵后”与“兵谋贵先”,既包括谋略,又包括战斗技巧,甚至还包括兵技巧,三者都为“谋后”或“谋先”服务,最终达到战胜目的。

总而言之,倪良的“兵谋贵后”、王廖的“兵谋贵先”,简单又复杂。

说简单,是因为当时处于兵家理论大爆发之初,之前战争讲究堂堂正正,互相致礼后开打,敌我双方无所谓先发制人或后发制人,因为时代变化,军事天才们敏锐地发现先发制人或后发制人更为有利,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胜战理论。

说复杂,是因为“兵谋贵后”与“兵谋贵先”的背后,有一整套军事思想,从谋略到技巧,以实现胜战目的,并非简单的先发制人或后发制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吕母为什么能成为农民起义的女领袖?她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吕母,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点燃了反抗秦朝统治的火炬,不仅让王侯将相不再有种,而且开启了中国农民起义历史。二百年后,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十余年后,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山东吕育之母因儿子惨遭冤杀,愤而举起大旗,聚集数万人,点燃了反抗

  • 揭秘刘备起家之谜:拉屠夫出资收逃犯入伙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的形象,经小说《三国演义》的描绘变成一个谦谦君子,几乎在中国家喻户晓。他起家之举的“桃园三结义”,因反映了古代草根阶层的心理寄托,长久地为人们所崇拜。不过若仔细看看史书《三国志》及相关史籍,研究刘备如何从最底层逐步发迹,便可看出他起初并没有什么仁义、忠厚的表现,反而是有些黑社会色彩。网络配图“三

  • 古希腊公主克丽奥佩脱拉是怎么死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克丽奥佩脱拉是古希腊时期一个王国的公主。公元前三百五十五年这位美丽的公主在马其顿王国出生了。克丽奥佩脱拉从出生开始便接受了公主的培养,所以不论是她的才华还是气质都是卓尔不群的。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克丽奥佩脱拉简介。图片来源于网络关于克丽奥佩脱拉简介,要从她的生活经历开始讲起了。克丽奥佩脱拉的一生并不

  • 最会演戏的皇帝:唐宣宗做皇帝之前假装智障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唐朝的二十二位皇帝中,唐宣宗是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个人,他是历史上第一个以皇太叔的身份登基成为了唐朝的第十六位皇帝。那么唐宣宗是怎么从智障人士到强势帝王的呢?现在就来看看唐宣宗从智障人士到强势帝王的过程吧。图片来源于网络因为宦官马元贽认为只有唐宣宗最好容易控制,所以就让他来继承皇位,可以让他们任意的

  • 揭秘因好色多情而死的三国大英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吕布之死,是因为美女貂蝉反间计。但是真实的历史上貂蝉其实是个虚构的人物,不过没有貂蝉的真实吕布却也是个好色之徒。最终的死因还是跟女人有关!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人,是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武力过人、天下无双,后人称为三国第一猛将。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但先后背叛杀害二人,也曾短期为袁绍效力

  • 唐宣宗是为了确保江山才毒死自己的宠妃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江山与美人似乎是一个不可得兼的两难选择,选择江山就不能选择美人,选择美人就必须舍弃江山。由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选择也就会因人而异。历史上的商纣王、周幽王、南朝陈后主,还有唐朝的玄宗皇帝,他们选择的是后者,为了美人付出了江山的代价。英国的爱德华八世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毅然放弃了自己的王位,尽管情形与

  • 千古名将岳飞 为什么岳飞非死不可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宋高宗为什么要杀掉岳飞呢?因为外患未灭先惧内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对他的统治不利。岳飞那么得民心,万一打完金国一个回马枪,把宋也给挑了,那不是养虎为患吗?这个事情看起来很荒诞很缺心眼,但一结合北宋初年的政策就很好理解了。北宋初年自太祖皇帝以来,一直对武将是不信任的。在皇帝眼中,每一个武将都是潜在的反贼

  • 兔死狗烹案:揭范蠡为什么假装投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自古开国功臣的结局似乎是相似的,不是被杀就是被贬。范蠡助越王勾践灭了强大的吴国,随即离开了越国,只留下一封信。因为信中的一句“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从此成就了天下第一智者范蠡。到底故事是怎样发生的呢?网络配图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为人们所熟知。弱小的越国要想打败强大的吴国,没有这种非凡的、艰苦

  • 揭:朱元璋为何将祖宗葬于水中?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说到古墓我们就不得不提明祖陵,明祖陵从一发现开始,周遭就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被发现于淤泥之中,为什么明祖陵会被葬在湖底,朱元璋为何将祖宗葬于水中呢?我们来探个究竟吧。水底古墓之谜桑田变沧海,沧海又变桑田,明祖陵从一发现开始,周遭就充满了传奇色彩。1963年,洪泽湖遇到了特大干旱,水位下降到了历史

  • 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古代的始皇帝,所以自然受到了多方的关注。为了更加详细的了解秦皇嬴政的事迹,他的身世等八卦问题也被挖出来。关于秦始皇身世并无明确的记载,其中野史传闻较多。那么秦始皇的亲生父亲究竟是谁呢?秦始皇(前259~前210),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史书记载,他有三个名字。一曰嬴政,他